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律宗>>正文内容

道宣大师:大唐内典录 后魏元氏翻传佛经录第十三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1日
来源:   作者:道宣大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道宣大师:大唐内典录 后魏元氏翻传佛经录第十三

 

  元氏之先。北代云中虏也。世为豪杰。南去定襄四千余里。案梁湘东王绎贡职图云。本姓托跋鲜卑胡人也。西晋之乱有托跋庐。出居晋楼烦地。晋即封为代王。于后部落分散经六十余年至庐孙拾翼鞬。或言涉圭魏史云。即道武皇帝魏之太祖也。改号神瑞元年。当晋孝武太元元年也。出据朔州东三百里筑城立邑。号为恒安之都。为符秦护军坚败。后乃即真号生知信佛兴建太寺。恒安郊西大谷石壁。皆凿为窟。高余十丈。东西三十里。栉比相连其数众矣。谷东石碑见在。纪其功绩。不可以算也。其碑略云。自魏国所统赀赋并成石龛。故其规度宏远。所以神功逾久而不朽也。至第三主太武帝。伏厘世。信纳邪言毁坏佛法诛僧破寺。涉历七年恶疾灾身薨。后还复四主在北。至孝文帝宏世迁京洛阳。改姓称元。去胡衣服冠冕绝虏语尊华风。手制文章谈述雅诰。圣天子也。至孝明帝熙平元年。灵太后胡氏造永宁寺。起九层木浮图。高九十丈。上有宝刹。复高十丈。去地千尺。离京百里。即遥见之。初欲筑基掘至黄泉下。得金像三十二躯。太后信为崇法之祥征也。是以营造穷极世工。刹上金宝。瓶容二十五石。宝瓶下有承露金盘。一十一重。周匝轮郭皆垂金铎。复有铁锁四道。引刹向浮图角。四角锁上亦有金铎。大小皆如一石瓮浮图九级角角皆悬金铜铃铎。合上下有百三十铎。浮图四面别各有三门六窗。并皆朱漆。扇上各有五行金铃。其十二门二十四扇。合有五千四百枚铃。铃下复镂金镮铺首。穷造制之巧。极土木之工。庶人子来匪日而作。佛事精妙不可思议。绣柱金铺骇人心目。至于秋月永夜高风。宝铎和鸣声响十里佛殿一所。形如太极。中有丈八金像一躯。等身金像十躯。编真珠像三躯。金织成像五躯。玉像二躯。作工奇巧冠于当世。僧房楼观一千余间。雕梁粉壁青琐绮疏。难得而言。栝柏椿松扶疏檐霤。丛竹香草布护阶庭。是以常景制寺碑云。须弥宝殿兜率净宫。莫尚于斯是也。外国所献神异经像。皆在此寺。寺之墙院皆施短椽。以瓦覆之。状若宫墙。寺之四面各开一门。其正南门有三重楼。通三阁道。去地二十丈形制似今端门。图以云气画彩仙灵。列钱青锁赫奕华丽。夹门两傍有四力士四师子。饰以金碧加之珠玉。庄严焕炳世所未闻。东西两门悉亦如之。所可异者。唯楼两重北门一道。上不施屋。似乌头门。其四门外皆树青槐。亘以渌水。京邑行人多庇其下。路断车盖。非由淹云之润。清风送凉。岂藉合欢之发。而供养具与祇园等。四事给施七百梵僧。菩提流支为译经首也。敕遣李廓撰经录云。至永熙主迁入关中。因西东南北四魏。合一十六帝。历一百六十一年。派入周齐。依捡道俗一十四人。所出经论传录等。总八十七部。合三百二卷。为后魏三代之经录云    北台沙门释昙曜(二部五卷经传)  沙门释昙静(一部二卷经)  沙门吉迦夜(五部二十五卷经论)  沙门释昙辩(一部一卷经)  南京沙门昙摩流支(三部八卷经)  沙门释法场(一部一卷经)  沙门菩提流支(三十九部一百二十九卷经论录)  沙门勒那摩提(六部二十四卷经论方)  沙门佛陀扇多(十部一十卷经论)  邺都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一十四部八十五卷经论)  王子月婆首那(三部七卷经)  期城郡守杨炫之(一部五卷寺记)  清信士李廓(一部一卷经录)  沙门达摩菩提(一部一卷)    元魏北台净度三昧经(第二出与宝云译二卷同广略异见道祖录)  付法藏传四卷(见菩提流支录)

  右二部合五卷。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丙戌。是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太武皇帝信任崔晧邪佞谄谀。崇重寇谦号为天师。残害释种毁破浮图。至庚寅年太武遭疾。方始感悟。兼有白足禅师。来相启发生愧悔心。即诛崔晧到壬辰岁太武帝崩。孙文成立。即起浮图。毁经七年还兴三宝。至和平三年。诏玄统沙门释昙曜。慨前陵废欣今载兴。故于北台石窟寺集诸僧众。译诸传经流通后贤。使法藏住持无绝  提谓波利经二卷(见出三藏记)

  右宋孝武世。元魏沙门释昙靖。于北台撰。见其文云。东方太山。汉言代岳。阴阳交代。故云代岳。于魏世出。只应言魏言。乃曰汉言。不辨时代一妄。太山即此方言。乃以代岳译之。两语相翻不识梵魏二妄。其例甚多。不可具述。备在两卷经文旧录别载。有提谓经一卷。与诸经语同。但靖加足五方五行用石糅金疑成疑耳。今以一卷成者为定  杂宝藏经十三卷  付法藏因缘传二卷(或四卷因录广异曜自出者)  称扬诸佛经三卷(第二出一名集花一见在佛名一诸佛华四名与罗什宋跋陀罗译者本同出异)  大方广菩萨地经(第二出与晋法护出菩萨十地大同小异见始兴录)  方便心论二卷(或一卷凡四品)

  右五部二十五卷。宋明帝世。西域沙门吉迦夜魏言何事。延兴二年。为沙门统释昙曜于北台重译。刘孝摽笔受。见道慧宋齐录  宝车菩萨经(一云妙好宝车经)

  右齐武帝世。元魏淮州沙门释昙辩出。后青州沙门道侍改治。访无梵本世多注为疑。见三藏集记及诸别录  (元魏南京)信力入印门经五卷(正始元年出)  如来入一切佛境界经二卷(景明二年白马寺出一名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诸佛境界经)  金色王经(正始四年出法上录云菩提流支后更重勘)

  右三部合八卷。齐梁间。南天竺国三藏法师昙摩流支。魏云法希。于雒阳为宣武帝译。沙门道宝笔受  辩意长者子所问经(一名长者辩意经)

  右梁武帝世。天监年中。元魏沙门释法场于雒阳出。见沙门法上录  佛名经一十二卷(正光年出)  入楞伽经一十卷(延昌二年译第二出与宋跋陀罗四卷楞伽广略为异沙门僧朗道湛笔受)  大萨遮尼干子受记经十卷(正光元年于雒阳为司州牧汝南王于弟出或七卷)  法集经八卷(延昌四年于洛阳出僧朗笔受或六卷见法上录)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六卷(神龟元年于洛阳出第三出与法护出六卷持心经十四卷思益经同见法上录)  深密解脱经五卷(延昌三年于洛阳出僧辩笔受见法上录)  奋迅王问经二卷(第二译与秦世罗什出自在王经同本)  不增不减经二卷(正光年于洛阳译或一卷)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永平二年于胡相国第出僧朗笔受与罗什出小异见法上录)  差摩波帝受记经(正光年洛阳出)  佛语经(僧朗笔受)  不必定入印经(觉意笔受)  无字宝箧经(僧朗笔受)  大方等修多罗经(第二出与转有经同本异译)  弥勒菩萨所问经(与大乘要慧经同本别出于赵欣宅译觉意笔受)  第一义法胜经  迦耶顶经(第二出与罗什菩提经同本一名伽耶顶经论别出异名僧朗笔受)  文殊师利巡行经(觉意笔受)  一切法高王经(与诸法勇王经同本别出)  护诸童子陀罗尼经(捡失本今获)  谤佛经(第二出与法获决定总持经同本别名一云决定总持经)  十地经论一十二卷(李廓录云初译宣武皇帝亲一日自手笔受然后方付沙门僧辩讫了)  胜思惟经论一十卷(普泰元年洛阳元桃杨宅出僧朗僧辩笔受)  弥勒菩萨所问经一十卷(在洛阳赵欣宅出)  宝积经论四卷  实性论四卷  金刚般若经论三卷(永平二年于胡相国宅出僧朗笔受)  顺中论二卷(侍中崔光笔受)  妙法莲华经论二卷(昙林笔受并制序)  伽耶顶经论二卷(天平二年邺城殷周寺出一云文殊师利问菩提心经论僧辩道湛笔受)  三具足经论(正始五年出侍中崔光笔受)  无量寿优波提舍经论(普泰元年僧辩笔受)  宝髻菩萨四法论  转法轮经(昙林笔受)  十二因缘论  百字论  破外道四宗论  破外道涅槃论  译众经论目录

  右三十九部。合一百二十七卷。梁武帝世。北天竺国三藏法师菩提流支。魏言道希。从魏永平二年至天平年。其间凡历二十余载。在洛及邺译。李廓录称。三藏法师房内。婆罗门经论本可有万夹。所翻经论笔受草本。满一间屋。然其慧解与勒那相亚。而神悟聪敏洞善方言兼工杂术。尝坐井口澡瓶内空。弟子未来无人汲水。三藏乃操柳枝聊撝井口。密心诵咒才始数遍。泉遂涌上平至井唇。三藏即钵碗酌用。傍僧见之并叹称圣。法师曰。斯是术法耳外国共行。此方不习乃言是圣。惧惑于世。遂秘杂法云  毗耶娑问经二卷  十地经论一十二卷(初译论时未善魏言名器世间为盏子世间后因入殿斋见诸德索器乃总授盎襆因悟器是总名遂改器世间云)  究竟一乘宝性论四卷(一宝性分别七乘增上论赵忻宅出见宝唱录)  宝积经论四卷(与十地二论菩提流支并译且二德乖各不相询访其间隐没更有不同致缀文言亦有异处后人始合见宝唱录载)  法华经论(侍中崔光笔受)  龙树菩萨和香方(凡五十法)

  右六部。合二十四卷。梁武帝世。中天竺国三藏法师勒那摩提。或云婆提。魏言宝意。正始五年来在洛阳殿内译。初菩提流支助传。后相争别译。沙门僧朗觉意侍中崔光等笔受金刚上味陀罗尼经  如来师子吼经(上二经正光六年出)  转有经  十法经  银色女经  正法恭敬经(或无法字亦云威德陀罗尼中说经)  无畏德女经(与阿术达菩萨经同本异出昙林笔受)  无字宝箧经(右六经元象二年出)  阿难多目佉尼诃离陀罗尼经(与支谦无量微密持一跋陀罗无量门持一舍利弗陀罗尼一功德直无量门破魔陀罗尼等五经同本别出异名)  摄大乘论二卷(普泰元年出)

  右一十部。合一十一卷。梁武帝世。北天竺国三藏法师佛陀扇多。魏言觉定。从正光六年至元象二年。于洛阳白马寺及邺都金花寺译  邺都元魏  正法念处经七十卷(兴和元年邺城大丞相高澄弟译昙林僧昉等笔受)  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三卷(兴和三年邺城金华寺出与护出如幻三昧经同本别名昙林笔受)  八佛名经  金色王经(上二经并兴和四年于金花寺出昙林笔受)  无垢女经(兴和三年出)  无垢优婆夷问经(兴和四年出)  宝意猫儿经(于金华寺为高仲密出)  菩萨四法经(金华寺出昙林李希义等笔受)  解脱戒本(兴和三年出僧昉笔受出迦叶毗律)  犊子道人问论(于金花寺为高仲密出李希义笔受)  回诤论(元象元年出昙林笔受)  业成就论(兴和三年于金花寺出昙林笔受)  唯识无境界论(亦云唯识论)  伊迦输卢迦论(上二论并金华寺出)

  右一十四部。合八十五卷。梁武帝世。东魏南天竺国波罗奈城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魏言智希。从元象初至兴和末。在邺城译。时有菩提流支。虽复前后亦同出经。而众录目相传抄写去上菩提及般若字。唯云流支译。不知是何流支。迄今群录交涉相参。谬滥相入难得详定。后贤博采幸愿讨之  僧伽吒经四卷(元象元年于司徒公孙腾第译)  大迦叶经二卷(一无大字)  频婆娑罗王问佛供养经(上二经并兴和三年出)

  右三部七卷。梁武帝世。东魏中天竺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魏言高空。于邺城译。昉笔受  雒阳地伽蓝记五卷(或为七卷)

  右期城郡守扬炫之撰。其序云。三坟五典之说。九流百氏之言。并理在人区而义非天外。至于一乘二谛之源。六通三达之旨。西域备详东土靡记。自项日感梦满月流光。阳门饰毫眉之像。凉台图绀发之形。尔来奔竞其风遂广。至于晋室永嘉唯有寺四十二所。皇魏受图光宅嵩洛。笃信弥繁法教逾盛。王侯贵臣。弃象马如脱屣。庶士豪家。舍资财若遗迹。于是招提栉批宝塔骈罗云云。京城内凡有一千余寺。并选摘祥异以注述云  众经录目

  右梁武帝世。雒阳清信士李廓。魏永平年奉敕撰。廓通内外学。注述经录。甚有条贯  大涅槃论一卷

  右捡唐前录云。达摩菩提译。不显帝代。疑故附此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