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东宝·仲巴仁波切:了义明灯 中篇 步上解脱道 脱离轮回海 六、凡夫真的能成佛吗?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5日
来源:   作者:东宝·仲巴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东宝·仲巴仁波切:了义明灯 中篇 步上解脱道 脱离轮回海 六、凡夫真的能成佛吗?

 

  六、 凡夫真的能成佛吗?

  未曾修行的人以为成佛可能并不难。一经修行,才叹佛法高深注[2],业力强大,习气深重,烦恼无尽,成佛好难。你也不禁会问:一个地地道道的凡夫能成佛吗?回答是肯定的,因为:

  1、一切众生本具佛性(如来藏)

  一切众生都具有成佛的可能性,只要具备必要的条件,并用功修持,必定能成就。

  ⑴一切众生本具佛性。佛性,又称如来藏(成佛的因素)。正如《三昧王经》云:“一切诸众生,皆具如来藏。”《大涅槃经》云:“就象黄油潜存在乳奶中一样,如来藏也普遍地潜存在一切众生中。”

  六道中无数的众生为什么历经无数劫仍未成佛呢?回答是,仅仅具有如来藏佛性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如下的条件:

  ⑵成佛所依“人身宝”,就是说,要成佛,必须具有能修持佛法的“暇满人身”。

  ⑶成佛之缘善知识,就是说,要想修法有成就,必须依止能给予成佛指导的导师。

  ⑷成佛之法的口授,就是说,要得到正法并正确修习,必须得到善知识口授修法秘诀。

  2、凡夫与佛只是“一念迷”与“一念觉”之差

  其实,成佛不是要学会什么你本不具备的东西,也不是要把你自己变成什么,更不要你到什么地方去,只是让你回复到最简单、最自然、清净无染的状态。众生是迷了的佛,佛是觉了的众生。一切众生的本性就象一面镜子,本来清净,只因执着、烦恼和业障的尘垢将其光明的功能掩盖了。只要拭去上面的尘垢,他清净光明的本性就会展现出来。这正如神秀大师的禅诗: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

  进一步说,无论“身”与“心”还是“树”与“明镜”,其本性都是“空”,当你拭净“心镜”上的“尘埃”时,就会了悟慧能大师的禅诗了: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3、没有理由不学佛

  很多人有不少看似充足的“理由”不学佛。但是我说“没有理由不学佛”。我这么说,是不是太武断了呢?不,且听我道来。

  有人说:“我只相信科学,不相信宗教迷信”。让我们来分析一下,首先,科学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及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的发展是一个经过“去伪存真”和“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而且每一种科学理论都是在一定适用范围中才是真理,超出其适用范围就成谬误。在宏观世界里,对于常速运动的物体,牛顿的经典力学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是在接近光速的运动状态下,就得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微观世界里,就得用薛定咢和亮德尔的量子论。在近光速和微观状态下,牛顿的经典力学就不成立了。现在,人们不会愚蠢地硬要用牛顿的经典力学去否定相对论和量子论,但很多人却可笑地用物质世界的规律来衡量精神领域的东西。这是作为高智能动物的人类应该深刻反省的。其次,要明白宗教和迷信是完全不同的,这在世界各国的法律或政策的界定上都是有本质区别的。把宗教与迷信混为一堂,是无知的表现。此外,我们还要懂得一点,佛教,无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在国家的政策中都认为它是宗教,但就本质而言,它不仅仅是一种宗教。因为佛教不仅仅只给人们以精神寄托或心理安慰,它能真正解决人类的心灵问题,提高人类生命的质量,直到最终了生脱死,获得永恒的幸福。

  有人说:“那是空虚者的精神寄托,我过得很充实”。在很多人看来,老人们信佛教是因为愚昧或空虚,其实不然,我想肯定会有人一开始是因为无知和空虚而信佛教的,但他会因为信仰了佛教而变得有智慧起来,因为佛教即是智慧之学。如果一个人觉得很充实,那么就不必要寻求任何精神寄托。然而,充实的人不等于没有痛苦,或许他正被痛苦“充实”着,来不及空虚。佛教的真正功用,是解除心灵痛苦的。当然也有人自己觉得没有痛苦,但那只是相对的。关于这一点,在《共四加行》中有论述。

  有人说:“吃斋念佛很好,但那是老头老太太的事,我等退休以后再说”。修学佛法不仅要改变来生的命运,而且要提高今生的生命质量,为什么要等老了,一切都来不及了,才开始一项对今生来世都极为重要的事业呢?

  有人说:“我还想过俗人的生活,暂时还不想皈依”。皈依三宝,并不一定要放弃俗人的生活,只是要你不再作恶业,让你和你周围的人过得更幸福。

  有人说:“佛法太高深,我学不了”。佛法太高深,那是因为人太复杂。如果你的心不复杂,你学佛就更容易成就。再说,作为一个专门从事佛法传播的人士,肯定要掌握很多佛法的知识和实修的能力,因为他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要教会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在实修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一般的人,只要明白了佛法的基本道理,学会一个适合自己的法门,照着一个不损人利己的原则去做人就可以了。这一点,人人都做得到。

  有人说:“我又要管家又要上班,没有时间学佛”。如果一个人能专门修学佛法那当然好,但学点总比不学要好。一个人太忙是因为没有福报,修学佛法,可以很快累积福德资粮,可以改变一生被动忙碌的局面。为什么不争取主动,把握自己的命运呢?

  有人说:“我的心总是很乱,静不下来修法”。一个人如果知道自己的心乱,那他还算不太乱。真正心乱的人,是那些心灵太暗钝或乱得已经没有自知的能力了的人。其实,真正要修学佛法的人,无一不是因为心不静、不安。正因为心不静、不安,才要修学佛法,因为佛法就是教人如何静心的。

  还有人说:“我很想学佛,但不知从何开始学起。”下面就告诉你如何开始修学佛法。

  [1] 情器世间——即有情识之众生的世界和无情识之物的世界。

  [2] 佛的“境界”,一法不立,是最简单的,任何思维和语言都是多余的。是众生的烦恼和业力千变万化,佛不得不说了那么浩繁的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众生的八万四千烦恼。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