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阿姜李尊者:人类价值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8日
来源:   作者:阿姜李尊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阿姜李尊者:人类价值

  世上人人希求公道。为了给世界公道,我们大家——无论种族国籍——需要在自己的内心拥有人类价值。人类价值并非是一种教条或者宗教。当人们出生到这世界当中时,他们就有希求公道的本能。他们有时得到,有时得不到。这是因为有的时候,他们让非人的价值干扰了人的价值。在这种情形下,那些非人的价值就妨碍他们得到所希求的公道。

  因此,我想指点一条道路,帮助全世界的人,使自己的心与人类价值保持一致。即使我们间或出现失误,只要能够尽量长时间保持不出错,我们仍然将做得很好。

  1. 于人于事的好恶,要有节制感。不要让自己耽溺到狂热的地步,导致你对人对物的行为超出界限。这种失足,在操行层次上可以损害你的名声。在心的层次上,可以导致你受到迷惑和欺骗。你得到的果报将会是伤害心的悲苦,这都是因为缺乏节制这个人类价值。

  2. 在人事交往中,不要让自己耽于嗔怒。即使人们的行为不可取,或者来你这里的东西非你所愿,你仍然应当停下来考虑一下,那些人是否至少拥有某些优点,那些东西也许至少对你有一些用处。当你能够以这种方式对自己的心有所制约时,你就能从愤怒与不快的紧攫中把自己松脱出来,使得慈心善念能够代之升起。果报将是,那些人会成为你的朋友与同盟; 你所得到的东西将会以其它方式为你所用。比方说,假定你想要一把凿子,却得到了一枚钉子。这意味着你的愿望没有实现,但即使如此,那枚钉子将来可以对你有其它的用处。

  此外,慈心善念能够培育持久的镇静和心的安宁。因此,这个人类价值应该是我们全世界人 相互交往的基本准则。

  3. 在你的一切交往之中,要保持正直与直接,对待他人时身前身后要保持一致。即使面临恐吓,仍应当使你的心有一定程度的无畏。过度的无畏会导致伤害,过度的胆小也同样有伤害性。比如说,你在商业交往中若是让自己被恐吓压倒,你的生意就会受损。如果你过于卤莽、放胆,也会使你在工作中出现疏失。因此,你应当有一种节制感和分寸感,使你与世间的人和种种事物的关系能够正当进行。只有那时你才算有了人类价值。

  4. 在世间的人事交往之中,无论你在意、语、行中做什么,应当首先检查自己的动机。只有当它们可靠合理时,你才能听从它们、付诸行动。这将会防止你在痴迷的影响下出动。你必须拥有审慎的念住与理性的明辨这个人类价值。能够以此种方式行事的人,无论参与哪个社会团体,都会有朋友。他们将会给自己经手的事物带来增益与发展,给自己和社会带来进步——这是我们每个人所希求的。

  我们所住的世间,在我们当中任何人出生之前早就存在了。即使我们的种种教说与宗教,也都是在世间存在很久之后才逐渐产生的。人类世界的历史上,有时候世间在物质与精神层次上两者都高度发达,给大家带来福利; 有时候人类在物质与精神方面如此退化,它几乎沉到了海底。有时候精神层次上高度发达,人们生活在和平与安定之中,而物质方面却未发达。

  当人类内心拥有人类价值时,物质上的进步能够给大家带来幸福与安乐。当人们缺乏人类价值时——当他们滥用力量与影响,践踏人类价值时——物质上的进步有可能摧毁全世界人类的和平与安乐。当人们品行不端时,哪怕好的物品也会给人们带来伤害; 当人们品行端正、公道时,即使本身有害的物品也可以有益,这是一条基本的真谛。

  当世间的所有人都在人类价值中牢固地确立起来时,那就仿佛我们都是朋友与亲戚。假如人们的内心没有人类价值,哪怕家庭也会给破坏,朋友变成敌人——当小范围的关系是这种情形时,大规模的战争将不可避免。我们怎么能够逃脱得了?

  因此世上每个人都应当培养人类价值,使我们都可以相互当成是朋友,在我们的行为中体现出善意与仁慈的态度,为了世界的公道与公正。

  我到此为止所阐述的,是适用于全世界的共同原则。即使信守不同宗教的人,也应当相互帮助。我们应当记得我们共同的人性,在人的层次上相互帮助。佛陀赞扬那些基于共同人性而帮助他人者; 至于其它宗教,我自己曾经遇见过几位罗马天主教徒和基督教徒,当他们来到我国时,有礼貌、有教养、有很好的人类价值。例如,他们有些人捐款帮助造寺院。这使我对他们的宗教好奇,我问他们时,他们说自己是基督徒。那时我觉得他们有充足的人类价值,因此在人生当中进步得远。至于佛教的教导,有一条佛陀的教诫是,当我们与教外人士交往时,应当考虑我们共同的人性,不要使宗教成为障碍。否则,它将造成伤害。

  这种情形下,那些熟悉人类价值的人,将完全可以适应任何社会,能够在相互之间缔造牢固的友谊。

  因此我请一切读了本文的人,运用自己的明辨,思考这个问题。

---------------------------------------------------------------------------------------------------------

更多阿姜李尊者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