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四)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4日
来源: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净界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四)

 

  讲义p.11 蕅祖批注,第七意识业用:

  此之意根,从无始来,内缘第八识见分,虚妄执为实我、实法,故名为末那识。

  「意根」就是第七意识,它从无始劫以来,它的明了性的作用不像第六意识那么广泛,第七意识从有生命以来只做一件事——「内缘第八识见分,虚妄执为实我、实法。」第七意识它向内攀缘第八识的见分,也就是向内攀缘第八识的明了性,然后虚妄的认为这就是真实的我、真实的法。(此处注意「虚妄」两字,它的意思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感觉有一个「我」,其实不是第六意识想出来的,是第七意识在活动,第七意识是第六意识的根,第六意识要

  依止「根」才能生了别。我们现在也是「无我」,真理是通凡圣的,只是我们没有看到真相。本来是没有「我」,是第七意识虚妄的去想出一个「我」来的,第七意识它只能执我,但是它没有造业的力量,也没有修习止观的能力,因此必须靠第六意识修习我空观、法空观,才能把第七识虚妄的「我执」消灭掉,恢复本来面目。因此修行只是还我本来面目而已。)

  梵语末那,此翻为意。由其恒审思量为性相故。

  「末那」翻为「意」,或「染污意」。什么是「意」呢?恒审思量为性相故。「恒」就是恒常。第七意识的作用是恒常没有间断的起现行。不像第六意识它的活动范围很广,造业势力很强,但是第六意识是有时活动、有时不活动,第七意识它是恒常起现行,所以说它「恒」。「审」,它能作深入的观察,并且思惟度量,这是第七意识的性相。

  八识规矩颂: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

  第七意识在恒审思量以后,它就在一切法毕竟空当中,想出一个「我」的相貌来。我的生命体当中有一个「我」,这个「我」就是第八识,第八识就是「我」的常住身心——我相随。使令我们日夜都在颠倒状态下,因为有情一但有一个「我」,为了要保护这个「我」,就很容易造业了。前六转识要以第七意识作为染净依。换句话说;第七意识是清净的,前六识就都清净;第七意识是染污的,前六识就都染污。所以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这个染污的「我」没有消灭,那么第六意识夹带前五识去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等的善业都变成「有漏」,这就是「六转呼为染净依」,意思就是:前六转识以第七意识作染净依的一个判断标准。

  第七意识业用:

  《识论》云:「契经说无想有情,一期生中,心心所灭,若无此识,彼应无染。谓彼长时无六转识,若无此意,我执变无,乃至故应别有染污末那,于无想天,恒起我执。由斯贤圣,同诃厌彼。」

  《成唯识论》上说:无想天的有情,(无想天——第四禅,舍念清净地。)在他一期五百大劫的生命中,因为高深的禅定,第六意识的心王跟心所都熄灭了,如果没有第七意识的染污,那么这个人就是清净了。换句话说;我们如果没有学唯识,也很容易认为说,我为什么会作错事呢?因为有第六意识的缘故啊!我的心有问题,我只要把第六意识停下来就一切都解决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把第六意识停下来,第七意识继续染污,仍是染污!因此,如果以为没有第六意识这个人就是清净了,那是不正确的。无想天的有情在五百大劫长时的寿命中,已经没有前六转识这种「粗」的分别了,如果没有第七意识的存在,那么就是「我执便无」了,既然「我执便无」,那这个人就应该是入圣位了。但是事实并不是如此!「无想天」的果报尽时,还是掉下来,仍是没有脱离三界啊!可见应该还有另外一个染污的「末那」在无想天里恒常的活动着,即便是「无想天」,这个染污的「末那」还是继续的「恒审思量我相随」。因此一切的圣贤都诃责、厌恶无想天的果报。

  ※我们如果不学「唯识学」,不看经论,也很容易像这样,第六意识经常在一种不思善、不思恶,冥静不动的境界,其实这种不思善、不思恶,若不是跟我空、法空的智慧相应,很可能只是一个「定」的境界,就是一种「止」的境界,「止」能够暂时把第六意识的「分别」停下来,你感觉到已经没有烦恼了,事实上不然,你无量无边的烦恼都隐藏在那个微细的第七意识里那个「我」里面,它只是被「如石压草」一般压住而已,等到禅定破坏以后,「烦恼」又从这个「我」里面跑出来了。因此唯有修习我空观、法空观之智慧,才能去除第七意识的微细「我执」。

  公案:优婆提多尊者与善见比丘。(善见比丘执四禅为四果)「禅定」可以把三界的贪、瞋、烦恼都停下来,但是「慢」心通于三界。「慢」烦恼不破坏禅定,只要还在「凡位」就一定有「慢」。此公案;优婆提多尊者藉由法会因缘,

  善巧使令善见比丘观察到自己的「慢」心所,因而使善见比丘发露忏悔,在教其修习我空观、法空观,从而证得真正之「阿罗汉」果位。

  (善见比丘有四禅禅定功夫,法会结束后,惊觉自己有「慢」心所,他因为执四禅为四果,自认「我是阿罗汉」,阿罗汉应该是无我、无我所的,而我有慢,「慢」就是一种你、我的对待,那这个「我」还有一个「我执」,那「我就不是阿罗汉」啊!因而向优婆提多尊者发露忏悔。)

  《宗镜》云:创入道者,此意须明。刚开修学圣道的人,对于第七意识「思量」的相貌要特别了解。是起凡圣之因,宜穷体性;乃立解惑之本,可究根源。因为第七意识的「思量」是决定凡圣的因素,我们应该好好去了解它的体性。(它的体性是「思量」,在有漏位时是思量我、法二执,在无漏位时,思量二空平等之理,都是「思量」。)佛法的根本在于「解惑」,不修我空、法空观,但是持戒、但是苦行,我执还是很重的,故知「解惑」在于我执、法执的对治,如此才能究竟根源。迷之则为人法执之愚,悟之则成平等性之智,那么你在「迷」时,就是思量我法二执,在「悟」时就成就平等性智。于诸识内,独得意名;在八识中它的思量功能特别强大,所以名之为「意」(染污意)。向有漏中,作无明主。在有漏位时,它就是「无明」。(故知:十二因缘之无明即我执、法执。)不间不断,无想定治而不消;常审常恒,四空天避而还起;第七意识它的功能是不间断恒常起现行,无想定、禅定等都无法调伏它;(高深的禅定只能够调伏前六识这些粗的心识,禅定不能使令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停下来,除非以我空、法空的智慧去调伏。)它的「恒审」也是四空天(无色界四天)都无法转变的。虽有覆而无记,不外执而内缘;它是有覆,却是无记,而且只有向内攀缘第八识。常起现行,能蔽真而障道;它恒常起现行,所以会遮蔽真如而障碍圣道。(蔽真障道指有覆无记)。唯称不共,但成染而润生。它是第六意识的「不共所依」,成就三界的我执、法执(成染),而造成三界的生死。(三界的生死由我、法二执所滋润,无量无边的业力都靠无明而滋润。)到此释第七意识的行相。以下是结示劝修:(永明延寿大师)是以

  欲透尘劳,须知要径;将施妙药,先候病源。若细意推寻,冥心体察,则何尘而不出,何病而不消,断惑之门,斯为要矣!所以想要超越的尘劳一定要知道方法,吃药之前,须先了解病是从何而生起的,好好的去仔细推寻,静下心来根据佛陀的圣教量去观察第七意识的「思量」,那么;何尘而不出,何病而不消,所以说;断惑之门,斯为要矣!(所谓断惑之门,斯为要矣!它的意义是:把一切烦恼的根源——「我」断掉,不是把贪、瞋、痴等一个一个断掉。)

  ※第七意识本身不能修「观」,只有靠第六意识修我空观、法空观来对治。

  ※佛法的修学,有的地方共于世间的善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前五度共于世间的善法,一般世间宗教也能作前五度,但是「般若」波罗密是不共外道的,唯独佛法才有。

  因为要对治第七意识的我执、法执这个生死的根本,只有佛法的法门有,佛法有这种传承,其它的外道都没有。因此第七意识的我执、法执只有修佛法的我空观、法空观才有办法对治。修禅定、修苦行都只能暂时把粗分的第六意识停下来而已,对治不到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我相随」!(烦恼的根就是「我」,修我空观、法空观,不是一个一个去断。)

  讲义p.11

  前六识,时起时灭——喻如水波。

  第七末那,无始相续,妄执我法——喻如水流。

  阿赖耶识——则喻如水。

  前六识是时起时灭,也就是有时候起现行,有时候不起现行。(五种情况不起现行:无想定、无想报(天)、睡眠(不梦状态)、闷绝、灭尽定。)喻如水波,也有表示第六意识行相很粗之意思。

  第七意识末那识它是相续的,而且恒常起现行,虚妄的执我、执法,喻如水流,表示行相微细,很难观察得到。

  阿赖耶识之行相更为微细,就像水一样(寂静的水)。从水波、水流、和寂静的水,可分别出「识」的粗细。

  梵语阿赖耶,此翻为藏。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

  第八识,梵语「阿赖耶」,翻为「藏」。「藏」,摄持不失的意思。能把种子摄持不失,也能把一期果报摄持不失。有三种藏的功能:能藏、所藏、执藏。

  若无此识,则根深是谁执受,器界是谁变现,一切善恶漏、无漏种,是谁摄受。

  所谓「摄持不失」,摄持者是「因」和「果」。就「果报」而言,它能摄持一期生命的根身(正报)——执受。依报的器界亦是阿赖耶所变现,今生之正报、依报是万法唯识,心所变现。也就是第八识能变现今生的正报、依报,不但能变现,而且能摄持——保持不失。前七转识所造之善、恶业,也都由第八识摄持起来。由此故知;摄持不失有两件事:一、摄持「果报」不失。二、摄持「业种」不失。

  且如吾人疲倦熟睡,梦想俱无之时,前六转识,俱不现起,若无此识,岂不同于死人。既无梦无想仍非死人,验知必有此第八识与第七识微细我执,仍自俱转。

  举例说明:小乘学人不安立第七识及第八识,(小乘安立七十五法,没有第七识与第八识)如果没有第七识和第八识就有如下的过患:比如一个熟睡的人,这时因为熟睡的缘故,第六意识的「想」心所并不活动,(前六转识都不活动)如果人只有前六识的心识,那么这个人不就死掉了一般。(生命既是由「识」所执持,万法唯识,前六识都不活动了,心识不在,此人不就死了?!)然非如此,无梦、无想,这个人还是会再醒过来,表示这个人并没死掉,既然没有死掉,那么就一定有「心识」的摄持,这表示有一个第七和第八的存在。因为生命是由心识所摄持,有生命存在必定有心识,既然前六识没有在活动,人也没有死掉,那么表示有微细的第七和第八存在。

  然此第八识,绝非实我实法。若是实我实法,应常无变易。

  虽然第八识的行相非常微细,但是我们也不要以为它是实我、实法。因为如果它是真实的我、真实的法,那么它不会随因缘、业力而有变化,它应该是

  「常无变易」,也就是它不会因为业力或因缘而改变,简单讲:人就永远是人了!

  而此识者,乃从先世引业所招名异熟果,既从业招便非常住。又善业则感天人乐报,恶业则感三涂苦报。往来六道,犹如车轮,变形易貌,曾无一定,岂是实我、实法哉?!

  从事实上去观察,这第八识它是由业力所招感的,前七转识所造之业力去熏习它,它把前七转识的业力功能保存起来,既是受业力熏习,它就是有变化性的。比如:前七转识造善业,第八识就变出一个天人的依正可乐果报。如果前七转识造恶业,第八识的执持就变出一个三恶道的苦恼果报。生命在六道中就像车轮一样,时上时下,变形易貌曾无一定,可见得它也是因缘所生法,哪里有一个真实的我、真实的法呢?!

  见附表p.5 (三)第八识业用

  「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

  《成唯识论》说:第八识的功能摄持两件事:一、摄持无始时来界。界——种子。前七所造的善、恶、有漏、无漏种子,都是由第八识保存下来。二、一切法等依。一期生命的果报也是第八识所摄持。(摄持业力、也摄持一期果报)因为有第八识的执持,使令有「诸趣」及「涅槃」的出现。

  不管是杂染的诸趣果报,或清净的涅槃果报,都是由第八识所摄持,假设没有第八识,业力不能保存。因为前六识时起时灭,若是要第六识保存业力,那么它不起现行时,种子不就丢掉了。第七意识虽然是恒常相续的,但是它的功能只做「思量」,而没有「藏」的作用。所以一定要建立第八识「异熟」的摄藏功能,能保存善、恶等业力,所以才能创造出染、净的因果。(如此,因果才能建立。)

  见附表p.5 问:阿赖耶识为断?为常?

  答:非断非常,以恒转故。

  阿赖耶识是生命的本体,它执持「业力」,又变现「果报」,它的行相既不是「断」,也不是「常」,因为它的功能是「恒」和「转」。「恒」谓此识无始时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是界趣生,施设本故,性坚持种,令不失故。第八识的相貌是「无记」(一类相续),而且是恒常起现行(常无间断)。这是它的总相。(这是总相:一类相续,常无间断。)它是三界、六趣、四生整个果报的根本,「果报」就是第八识所变现的。性坚持种——它的体性坚固,因为它相续,能将种子保存下来,并令不失。故知;以「恒」而言,就「果报」来说,它能保存一期的果报;就「因地」而说,它能摄持无量无边的种子使令不失,所以说它是恒常相续不断灭。「转」谓此识无始时来,念念生灭,前后变异,因灭果生,非常一故,可为转识熏成种故。「转」表示第八识有转变之功能,它无始时来,念念生灭,前后变异,它不断的受熏,前七转识从来没有闲住,一直在造业,而「业」的功能就一直熏染第八识,「受熏」是第八识的功能之一,所以念念生灭前后变异。从「果报」上说,因灭果生,非常一故。第八识执持一期果报,就「一期之生命」而言,它能摄持一期的果报不失不亡。(比如:打了一期的佛七,积集了很多信愿持名,清净无漏的功德,但是我还没有到极乐世界去,因为第八识把果报给摄持住了,这一期生命的业力还在;业力还在,所以你不会因为去打了一个佛七,念了很多的佛,就马上到极乐世界去。)但是果报是有变化的,这一期果报结束之后,下一期的果报你并不一定会再是「人」,这就是「因灭果生」,是就「一期生命」而说。

  第二、就「剎那」而说:我们身心之果报从微细来看,是剎那剎那变化的。我们在起心动念之间,不管是内心的分别,或外在的四大,这一剎那的果报(体),都已经不是前一剎那的果报(体)了,第八识的业力是剎那、剎那变化的,只因为速度太快,我们看不到那个变化的剎那、剎那。(就像日光灯一样,光看起来似乎是常住不变的,其实它也是「波」的剎那剎那所串成。)我们的身心状况有时很好,有时不太好,因为第八识所摄持的种子有各式各样的差别,所以果报也就非常一故。从「因地」上而说,业力的种子也是有各式各样的变化,你精进了,善种子就增加;懈怠了,恶种子就增加,这就是「可为转识熏成种故」。「恒」言遮断,「转」表非常,犹如暴流,因果法尔。

  总结第八识的功能,「恒」是表示它不断灭,不管是保存果报或保存业种子,它是从来不会失掉的。「转」是表示它虽然不会断灭,可也不是常住,它会不断变化,就好像「暴流」,急速的水流不常又不断。生命的因果法则,法尔如斯,不是上帝创造的,是本来就如此啊!也是「宇宙的真相」。透过第八识的相貌,我们可以了解生命的真相。

  八识总结:八识可分为三类(功能):前六识是一类,「造业」(以第六识为主,前五帮助)「了境」为性相。第七识是「思量」(生起我执、法执)。第八识是「异熟」(保存业力,变现果报)。

  己二、心所有法

  本论《百法》,它分成五位,第一位的「心法」和第二位「心所有法」,都是属于有「明了性」的心识活动。所谓「心法」是讲八识心王,八识心王分成三种主要功能:前六转识是「了境」的功能;了别六尘境界。(了别包括了造业的意思。)第七意识是「思量」。前六转识造业时,并无「我」的分别,到了第七意识的「思量」,「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这第七意识的功能,它不造善,也不造恶,只是「恒审思量」,向内攀缘第八识的见分的明了性,把它执为「我」。(意思是:前六转识造善、造恶,就是「我」能造。)

  这个「我」的执着,就是从第七意识生起。虽然说「一切法无我」,第七意识却能从中创造出一个「我」。第八识的功能是「异熟」,「异熟」有两种功能:

  一、将前七转识所造之业力保存下来(前七只造业,却没有保存业力的功能)。二、能将业力变现果报(变现一期之生命果报)。

  了境、思量、异熟是八识的三种功能此三种功能。在内心里运转活动,使令业力能够相续,业力的相续使令生命相续,故说「万法唯识」。(以上是将八识心王再作一概略说明。)

  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种,分为六位:

  一、遍行有五。 二、别境有五。 三、善有十一。 四、烦恼有六。 五、随烦恼有二十。 六、不定有四。

  「心所有法」讲得更微细,它也是「心法」,是一种内心微细的活动。心法、心王只有八识、八个。「心所有法」却有五十一个。天亲菩萨将此五十一个心所有法分为六个种类:一、遍行;有五个心所。二、别境,有五。三、善心所有十一个。四、烦恼有六个。五、随烦恼有二十个。六、不定有四个。(因为不决定是善,也不决定是恶,故称「不定」。)

  蕅祖批注:把心所的安立作解释心所有法,亦名心数。与心相应,如臣随王,如仆随主。此应甚多,今略明六位、五十一者,举相用之最著者言耳!

  一、名称:心所有法(新译,玄奘大师);心数(旧译,罗什大师)是内心的差别功能。唯识学为了使令我们了解内心复杂的活动,把每一个内心的功能状态安立一个名称,称之为「心数」或「心所有法」。

  二、意义:《成唯识论》说三种意义:

  一、恒依心起:恒常依止八识心王而生起,这也表示心所有法不能单独生起活动。

  二、与心相应:一定与心王相应而起。(以念佛为例;能念的是第六意识之心王,所念的是阿弥陀佛这个名号。念佛的过程中,不是只有第六意识在念,第六意识跟佛号一接触,它会带动很多心所,比如善心所的信心、惭愧心、精进心、无贪、无瞋、无痴等等,第六意识与所缘境一接触时,会同时带动很多心所,「心所」跟「心王」和合相应随顺第六意识去攀缘佛号,

  心所也跟着心王攀缘佛号。)「心所」与「心王」的所缘境是一致的,所以说相应随顺。故知;当地六意识去攀缘五欲六尘时,那么「心所」也是跟着第六意识这个「心王」去攀缘五欲六尘的。

  三、系属于心:「心所」系属于自类心王。比如:第六意识只有第六意识相应的「心所」,眼、耳、鼻、舌、身也都有相应的心所。每一个「心王」都有它相应的「心所」。例:当我们看着莲花灯时,起码有两个「心王」活动,「眼识」和「第六意识」,「眼识」对着莲花灯时会带动眼识的「心王」有它相应的「心所」,比如欢喜心;「第六意识」的心王也在分别莲花灯,第六意识的「心王」也有它相应的「心所」。故说「系属于心」。每一个「心所」都有它各自系属的「心王」。这是个别独立的,每一个心王挟带它各自的眷属活动,这是不能混滥的。

  总结:「心所有法」俱足三种意义:一、恒依心起。二、与心相应。三、系属于心。

  蕅祖解释:如臣随王,如仆随主。(臣子跟国王,臣子不能有意见,国王到哪里,臣子就跟着到哪里。)从臣王、仆主的关系,可以见到「心王」与「心所」之关系。

  我们的内心活动当然很复杂,(净宗祖师曾言;我们一天当中,念头的生灭约有八亿多个,由此可之内心活动之复杂。)因此非常复杂的内心活动,简单分成六个种类,举出功能最明显的五十一个来加以说明,使令我们了解内心状态,也就是说「心所」数目有五十一个。

  以下将「心所有法」分类说明心所内容:

  一、遍行五者: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具四一切,名为遍行。遍行者,因为它具有四种一切。「遍」是普遍,「行」是活动。意即:它的活动范围非常普遍无限制。它普遍的情况有四种一切:

  一、谓遍于善恶无记三性:有的心所在善、恶、无计三性中是有限制的。比如「惭愧」心所,这个心所一活动时,一定是善性的;贪、瞋、痴等心所活动时,一定是恶性的。不管你表面上作的多好的善事(如布施、持戒、精进

  等等),只要内心有贪瞋痴的活动,那就是恶法。因为「惭愧」或「贪、瞋、痴」等,它的体性是决定,的决定是「善」或决定是「恶」。而五遍行的体性是不决定,它能跟「善」相应,也能跟「恶」相应,与「善」相应时帮助善法,与「恶」相应时帮助恶法。这是五遍行的第一个「遍」,体性不决定,所以是「遍一切性」。

  二、遍于三界九地:第二是「遍一切地」,五十一个心所当中,有的心所不能普遍三界(例如瞋烦恼,「瞋」烦恼只有欲界有,只有粗重的散乱心才有瞋烦恼。到色界、无色界都还有贪、痴等烦恼,也有慢心、嫉妒心等,但是绝对不能有「瞋」,只要一动了「瞋」,那么禅定就破坏了。故知「瞋」心所就不能普遍三界。)而五遍行的五个心所都能普遍在三界九地中活动。

  三、遍于有漏无漏世出世时:就时间上来说,遍行是遍于一切时间,在有漏位时有五遍行,入了圣位仍有五遍行,它通于一切凡圣的内心,故说「遍一切时」。

  四、遍于八识心王:八识心王有的跟什么心所活动,不跟什么心所活动,但是五遍行能够跟八识心王普遍和合,能跟前六识和合,也能跟第七和合,也能跟第八和合,故说「遍一切心」。

  遍四一切:一切性。一切地。一切时。一切心。

返回目录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