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十五)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2日
来源: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净界法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十五)

 

  戊三、除却之法

  行者既觉知魔事,即当却之。却法有二:一者修止却之。凡见一切外诸恶魔境,悉知虚诳,不忧不怖,亦不取不拾,妄计分别,息心寂静,彼自当灭。二者修观却之。若见如上所说种种魔境,用止不去,即当反观能见之心,不见处所,被何所恼?如是观时,寻当灭谢。若迟迟不去,但当正心,勿生惧想,不惜躯命,正念不动。知魔界如即佛界如,若魔界如佛界如,一如无二如,如是了知,则魔界无所舍,佛界无所取,佛法自当现前,魔境自然消灭。

  ‧ 三界中有二种人可做大事业,一者为佛,另一者为魔。佛依止清净法身而住,为毕竟空、无我、无我所之境界,此境界为凡夫所不能见闻觉知,为佛自受用之境界,因佛的大悲心,而应化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丈六比丘相,并依止清净法身,创造出种种胜妙五尘(色身香味触)之境界,度脱众生,令入涅槃。此五尘依止清净法身而生,故智者大师称为“为实(清净法身)施权(五尘),权不离实”。此既然为清净法身之等流,故众生接触此五尘时,内心寂静安乐。

  ‧ 魔亦能创造广大事业,以破坏众生善根(禅定智慧),令流转生死为事业。魔之内心充满无明妄想,由于过去曾行布施…..等有漏善业,故其内心摄持诸多善业,而稍有神通,依止此神通力,亦能创造种种境界,由于此境界之体性为无明妄想所生,故众生接触此境界时,内心躁动不安。故修行人遇境,若内心躁动不安,则可知其为魔境。

  ‧ 智者大师提供二种除却魔境之法:

  1.       修止却之。凡见一切外诸恶魔境之时,利用般若智慧,观察了知魔境之虚诳(修观),如【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此三诵此偈,于是内心不忧不怖,亦不取不拾,妄计分别(修止),此时息心寂静,魔境自当灭。

  2.       修观却之。若见如上所说种种魔境,用止不去,即当反观能见之心,不见处所,觅心了不可得,犹如虚空,则无人可被干扰?如是观时,则魔境寻当灭谢。若魔境为过去怨家,欲破坏善根,因此而迟迟不去,此时应当正心,勿生惧怕之念,不惜躯命,正念不动。了知魔界为惑业苦之境界,佛界则为清净法身之境界,魔界与佛界皆必须依止因缘而安立,故从本性而言,魔界与佛界皆不可得,皆为毕境空,若魔界如(无差别)佛界如,一如无二如,如是了知,则魔界无所舍,佛界无所取,佛法自当现前,魔境自然消灭。

  ‧ 净土宗祖师认为,若念佛时,突然佛相现前,如何辨视此为真实佛境,或为魔境?此时应更加专注执持名号,若为佛境,则真金不怕火炼,名号与佛境相应,名号愈清楚,佛相亦愈清楚;若为魔所变现,则魔抵不过佛号,而逐渐消失。

  ‧ 魔王无法达到毕竟空之境界,因此若内心安住于毕竟空、无我、无我所之境界,则魔王无法找到此人。

  复次若见魔境不谢,不须生忧;若见灭谢,亦勿生喜。所以者何?未曾见有人坐禅,见魔化作虎狼来食人;亦未曾见魔,化作男女来为夫妇,当其幻化。愚人不了,心生惊怖,及起贪着,因是心乱,失定发狂,自致其患,皆是行人无智受患,非魔所为。

  依止止观除却魔境(智依止)

  ‧ 凡夫通常观一切法毕竟空,只是暂时相应,无法长久安住于毕竟空,如此若见魔境不谢,内心不须生忧愁;若见魔境灭谢,亦勿生喜。所以者何?未曾见有人坐禅,见魔化作虎狼而将坐禅者吃掉;亦未曾见魔,化作男女来为真正夫妇,应知这些境界皆为幻化,皆依止第六意识之分别心所安立,而非第八意识之异熟果报。愚痴之人不了解这些境界皆为自己之分别心所成,而心生惊怖,或起贪着,因此心乱,失定而发狂,自致其患,其实皆是修行之人无智受患,非魔所为。

  ‧ 佛陀认为一切法皆由众多因缘和合所成(集),非单法可成就,着魔一事,亦是如此,修行之人无智,加上魔王之干扰,才能使人心乱发狂。

  ‧ 十二因缘中之无明、行、识…….“触”、“受”皆无法避免,但 “爱”、“取”、“有”则可由自己做主,例如于坐中魔境现前(触),必定会有“受”,一旦生起“爱”、“取”之烦恼,则产生“有”之业力。必须要有“爱取”之滋润,“触受”才能在内心起破坏的力量(“有”之业力)。故魔境现前时,内心不爱不取,则不会被魔境所扰害。

  ‧ 故修止观前必须具足缘起之正见,并了解现前明了之心即空即假即中,如此则不怕魔扰。

  若诸魔境恼乱行人,或经年月不去。但当端心正念坚固,不惜命其怀忧惧!当诵大乘方等诸经、治魔咒,默念诵之,存念三宝。出禅定,亦当诵咒自防,忏悔惭愧,及诵波罗提木叉,邪不干正,久久自灭。魔事众多,说不可尽,善须识之!

  依止三宝除却魔境(法依止)

  ‧ 若诸魔境恼乱修行人,经年累月不能除去。若于定中,应当端心正念坚固,不惜身命。当诵大乘方等诸经(金刚经、楞严经、法华经、华严经……等),经典为佛陀清净法身所变现,正气凌然,可除魔境,或持治魔咒(大悲咒、楞严咒、十小咒……等),默念诵之,内心存念三宝(念佛念法念僧)。若出禅定,亦当诵咒自防,忏悔惭愧(例如礼拜八十八佛),及诵波罗提木叉(诵戒),邪不干正,久久自灭。

  ‧ 印光大师于文钞中指出念佛必须兼持大悲咒,以阿弥陀佛为本命元辰,以咒为助行。

  ‧ 通常正气不足,才会受魔干扰,因此必须仰仗三宝、诵经、拜忏、持咒,加强正气,魔境必除。是故初心行人,必须亲近善知识,为有如比等难事。是魔入人心,能令行者心神狂乱,或喜或忧,因是成患致死。或时令得诸邪禅定慧神通陀罗尼,说法教化,人皆信伏,后即坏人出世善事,及破坏正法。

  ‧ 初心修行人,欲成就清净无漏之功德,必须亲近善知识,一旦为魔所扰,往往当局者迷,必须由善知识点醒,适时开示。否则魔入人心,能令修行者心神狂乱,或喜或忧,因是成患致死。或时令得诸邪禅定智慧神通陀罗尼,说法教化,人皆信伏,后即坏人出世善事,及破坏正法。

  如是等诸异非一,说不可尽!今略示其要,为令行人于坐禅中,不妄受诸境界。取要言之:若欲遣邪归正,当观诸法实相,善修止观,无邪不破。故释论云:「除诸法实相,其余一切皆是魔事。」如偈中说:

  若分别忆想  即是魔罗网  不动不分别   是则为法印

  ‧各式各样的魔境,说不可尽!在此略示其要,使令修行人于坐禅中,不妄受诸境界干扰。总而言之:若欲遣邪归正,当观“诸法实相”,善修止观,无邪不破。故龙树菩萨【智度论】释论云:「除诸法实相,其余一切皆是魔事。」如偈中说:

  『若分别忆想  即是魔罗网  不动不分别   是则为法印』

  ‧ 佛法将一切相分为两类:

  1.     欺诳相:即因缘所生法,诸可乐、不可乐、色身香味触……等可见闻觉知之境界,皆为虚妄欺诳相。

  2.     诸法实相:虚妄欺诳相中之毕竟空性,则为诸法实相,不随因缘而改变。

  ‧ 禅宗黄檗祖师即是悟到“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而开悟。凡夫执着于色身香味触,误认为一切因缘法皆是真实。永明延寿大师【宗镜录】有一公案:一日黄檗禅师与一修苦行之修行人一同行走,走至河边,此修行人即用神足通飞过河,而黄檗禅师则乘船慢慢过河,此修行人即得意自己神通高明,此时黄檗禅师对此修行人曰:「饶你神通变化,步步莲花,佛法仍在老僧这边。」神通并不是佛法的本质,虽然我只是乘船过河,但内心有佛法。

  ‧ 智者大师指出,世间有生死、涅槃二种缘起,若内心随顺分别忆想,则入魔罗网;若内心不分别(观),则内心不迷不取不动(止),是则为涅槃真实法印。

  丁九、治病第九  分三:初明发病之源。 二、明病发之相。 三、明治病方法。今初。

  戊一、明发病之源

  行者安心修道,或四大有病。因今用观,心息鼓击,发动本病;或时不能善调适身心息三事,内外有所违犯,故有病患。夫坐禅之法,若能善用心者,则四百四病自然除差;若用心失所,则四百四病因之发生。是故若自行化他,应当善识病源,善知坐中内心治病方法。一旦动病,非惟行道有障,则大命虑矣!

  ‧ 正修行、善根发相、觉知魔事为调心的方便;治病则为调身。

  ‧ 智者大师强调以心力除病。

  ‧ 行者安心修止观(道),有时四大会生病。而生病之原有二:1. 原本有病潜伏体内,修止观后,心息鼓击,发动逼出本病;2. 不能善调适身心息三事,出入定犹如驾马,入定必须由粗到细,出定必须由细到粗,若内(入定)外(出定)有所违犯,则有病患。坐禅之时,若能善用心者,则四百四病自然除差;若用心失所,则四百四病因之发生。是故若自行化他,应当善识病源,善知坐中内心治病方法。一旦动病,非惟行道有障,则大命虑矣!

  ‧ 佛法将一切法分为色法、心法二类:色法无明了性,心法则有明了性。色法为心法所变现。故欲调色身,必由调心下手。

  戊二、明发病之相 分二:初四大五脏生患。二、鬼神业报得病。

  今初。

  己一、四大五脏生患

  今明治病法中有二意:一、明病发之相。二、明治病方法。

  一、明病发之相者,病发虽复多途,略出不过二种:

  一者四大增损病相:若地大增者,则肿结沉重,身体枯瘠,如是等百一患生。若水大增者,则痰阴胀满,食饮不消,腹痛下痢等百一患生。若火大增者,即煎寒壮热,支节皆痛,口气大小便痢不通等百一患生。若风大增者,则身体虚悬,战掉疼痛,肺闷胀急,呕逆气急,如是等百一患生。故经云:「一大不调,百一病起;四大不调,四百四病一时俱动。」四大病发,各有相貌,当于坐时及梦中察之。

  ‧ 由于地水火风四大失调(增损)而生病之相:若地大(坚性,如骨、筋脉、肉)增加者,则身体有硬块、肿块、沉重、消瘦枯瘠,如是等百一患生。若水(湿性)大增者,则痰(浓稠的痰)阴(较稀薄的痰)胀满,食饮不消,腹痛下痢等百一患生。若火(热性)大增者,即煎寒壮热(既怕冷又怕热,虚火上升),支节皆痛,口有臭气(肠胃火),大小便痢不通(大肠火)等百一患生。若风(动性)大增者,则头重脚轻,身体, 虚悬,颤抖疼痛,肺闷胀急不顺,呕逆气急,如是等百一患生。故经云:「一大不调,百一病起;四大不调,四百四病一时俱动。」四大病发,各有相貌,当于坐时及梦中察之。

  ‧ 百一患生:百,因众多而称为百;一种病患乃至无数种病患,即称为百一患生。

  ‧ 坐中容易发现四大不调立相,梦中发现四大不调之情相也许已失传不可考。

  二者五脏生患之相:从心生心者,身体寒热,及头痛口燥等,心主口故。从肺生患者,身体胀满,四肢烦疼,心闷鼻塞等,肺主鼻故。从肝生患者,多无喜心,忧愁不乐,悲思瞋恚,头痛眼暗昏闷等,肝主眼故。从脾生患者,身体面上,游风偏身,癗痒疼痛,饮食失味等,脾主舌故。从肾生患者,咽喉噎塞,腹胀耳聋等,肾主耳故。五脏生病众多,各有其相,当于坐时及梦中察之可知!如是四大五脏病患因起非一,病相众多,不可具说。行者若欲修止观法门,脱有患生,应当善知因起。此二种病,通因内外发动。若外伤寒冷风热,饮食不消,而病从二处发者,当知因外发动。若由用心不调,观行违僻,或因定法发时,不知取与,而致二处患生,此因内发病相。

  ‧ 五脏:心肝脾肺肾。

  ‧ 从心生心者,身体忽冷忽热,心脏微弱,气血无法达到头部而头痛,又因心主口故,而使口干舌燥等。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心脏病除遗传外,亦与思虑有关,若人思虑过盛(例如读书人),分别力太强,则心气耗损,故必须修止,少思虑以养心气。

  ‧ 从肺生患者,身体水肿胀满,四肢烦疼,心闷鼻塞等,肺主鼻故。一般若话说太多,则耗神伤肺气,故必须少言语以养肺气。

  ‧ 从肝生患者,多无欢喜心,忧愁不乐,悲思瞋恚而易发脾气,头痛眼红或眼黄,昏闷看不清楚等,肝主眼故。故必须戒瞋怒以养肝气。

  ‧ 从脾生患者,身体面上,皮肤湿气重而经常长湿疹,游风偏身,癗(音习,轻微疼痛)痒疼痛,饮食无味等,脾主舌故。故必须薄滋味(口味淡)以养脾气。

  ‧ 从肾生患者,咽喉噎塞,说话时喉咙如有阻塞,肚子胀耳聋等,肾主耳故。故必须寡色欲以养肾气。不止身体要减少男女之欲,亦要减少男女之欲妄思想。

  ‧ 五脏生病众多,各有其相,当于坐时及梦中察之可知!如是四大五脏病患因起非一,病相众多,不可具说。行者若欲修止观法门,如果(脱)有前面所说之病患生起,应当善知起因。此二种病(四大、五脏所生之病),通因内在止观失调(内发病),加上外在环境发动(外发动)。若病为外伤寒冷风热,食入不消化之饮食,而病从二处发者,应当知道此因为外发动。若太过急躁,急于修观对治烦恼,用心过猛,而导致气血失调。或因禅定法发动时,不知取舍,因而失调,使四大、五脏生病,此为内发病相(修止观时所生之病相)。

  ‧ 打坐怕风不怕冷,故古人多在大树后打坐,因大树干可挡风。打坐最适合的温度为15~20度。

  ‧ 若为环境而成之外发失调,则服药物即可控制;若为修止观而生之内发失调,则必须靠止观才能控制。

  己二、鬼神业报得病

  复次,有三种得病因缘不同:一者四大五脏增损得病,如前说。二者鬼神所作得病。三者业报得病。如是等病,初得即治,甚易得差。若经久则病成,身羸病结,治之难愈。

  ‧智者大师指出有三种得病因缘:1. 四大五脏不调,通常可经药物治愈。2. 鬼神所作得病,例如过去怨家堕入鬼神道,找上门使人得病。3. 恶业报(多数为杀业),堕入三恶道,出三恶道后仍有余报,而使短命多病。如是等病,初得即治,甚易得差,故愈早治愈好,若经久则病成,身羸病结,愈难治之。

  戊三、明治病方法 分三:初、四大五脏病治法。二、鬼神业报病治法。 三、结示治病十法。今初。

  己一、四大五脏病治法二

  庚一、明修止治病

  二、明治病方法者:既深知病源起发,当作方法治之。治病之法,乃有多途,举要言之,不出止观二种方便。云何用止治病相?有师言:但安心止在病处,即能治病。所以者何?心是一期果报之主。譬如王有所至处,群贼迸散。次有师言:脐下一寸名忧陀那,此云丹田。若能止心守此不散,经久即多有所冶。有师言:常止心足下,莫问行住寝卧,即能治病。所以者何?人以四大不调,故多诸疾患。此由心识上缘,故令四大不调。若安心在下,四大自然调适,众病除矣!有师言:但知诸法空无所有,不取病相,寂然止住,多有所治。所以者何?由心忆想,鼓作四大,故有病生。息心和悦,众病即差。故【净名经】云:「何谓病本?所谓攀缘。云何断攀缘?谓心无所得!」如是种种说,用止治病之相非一。故知善修止法,能治众病。

  ‧ 智者大师主要以止观治疗四大五脏病。

  以止治病:如何用止治病?

  系缘所境止:

  1. 有一禅师言:「安心止在病处,即能治病。」找出病源后,将心住于病处,则病处即会好转。所以者何?众生之果报,有色法及心法,而色法随心法而转,心即是果报之主人。譬如王(心)有所至处,群贼(病处)迸散。以中医理论而言,病处多为气血不通处,若将心住于病处,则此处血液循环较顺畅,所谓心之所在,则气之所在,气之所在,则血之所在。

  2.次有师言:脐下一寸为忧陀那,即丹田(气海)。身体有病多为气虚,丹田为一切气发动之根源,若能止心守于丹田不散,经久则气较足,病则多有所冶。

  3.有师言:常止心于足下,不论行住寝卧,即能治病。所以者何?人以四大不调,故多诸疾患。此由心识上缘,心浮气躁故令四大不调。拜佛亦然,必须下实上虚,故拜佛前,足先向下用力踩几下,使气往下降,上半身放松,如此安心在下,四大自然调适,众病除矣!

  体真止:

  ‧有师言:「观察色受想行识五蕴空无所有,取其空相,不取相寂然止住于空性,则病多有所治。所以者何?由于内心忆想,烦恼鼓作四大,故有病生。因此内心平和喜悦,众病即差故【净名经】(维摩诘经)云:「何谓病本?所谓攀缘(内不寂静)。云何断攀缘?心无所得!」观察此能断攀之心不得,如是种种说,用止治病之相非一。故知善修止法,能治众病。如此身病、心病皆可治愈。

  ‧ 中国医学认为身、息、心三者不可分。亦提出调身之法为「君(心) 逸,臣(身)劳」,即心要寂静(逸,安闲),少欲少恼,而身体要劳动,例如拜佛即是「君逸臣劳」内心安住于佛号,身体一次又一次礼拜。气息则与色身有关,亦与明了性有关。

  ‧ 初学止观者,修止时间宜长,例如三十分钟修止,十分钟修观,则心较容易寂静,较易深入观察,由于心寂静,则所观察到的觉受亦较深刻。若初学修观时间过长,则心易波动,甚至火气上扬。

返回目录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