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学概要十四讲表述记(二十八)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9日
来源:明伦创刊   作者:思飞讲述·汇整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丙)二门并修

  由前(甲)丶(乙)所述,已知佛法之总纲与大意,然则,此佛法大海云何得入?今(
丙)言其津梁要道。
  修学佛法不外二门,一为「解门」,一为「行门」,「解」则研解教理,「行」则依教
修行。「解行并进」为修学佛法之最高指导原则,盖有解无行等於说食数宝,有行无解则为
盲修瞎练;解如目,行如足,目足相资,方达目的地。
  古德比喻修学佛法犹如兴建高楼,须先设计蓝图,再依图施工,方可完成。学佛亦然,
须先研解教理,然後依教起行,乃克成就。如表:

  ◎汉传佛教之特色

  不论解门与行门,皆不离三藏经典与古德弘传,今先总说汉传佛教之特色,再别说解门
与行门之津梁。
  佛教二千多年来,传播世界各地,形成三大系统:一为汉传佛教,其藏经以华文为主,
流传於中丶日丶韩等地。二为藏传佛教,其藏经以藏文为主,流传於以西藏丶蒙古等地。三
为南传佛教,其藏经以巴利文为主,流传於斯里兰卡丶泰国等地。近代尚有部分经典译为英
文,流传於欧丶美等地。
  此数大系统之佛教,虽各有优劣,然汉传佛教有其无与伦比之殊胜特色,试述如下:
  一者掌握大本——释迦如来出现世间,究竟只为一大事因缘,即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
知见」,显复众生各各本具之性德而已。此一大事因缘,以戒定慧为本,而戒定慧又以明心
见性丶解悟实相为先。汉传历代祖师大德,无不掌握此一大根本,深知「本立则道生」,所
谓「得本则不愁末,逐末反遗其本」,以能明心见性,深入定慧,自可贯经义丶得辩才丶通
气脉丶具神通等;故撇开枝叶,直探根本,於心性参悟上痛下功夫,必达至妙而後已。
  是故宗门(禅宗)诸祖无不「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教下(指天台丶贤首丶唯识等
宗)诸祖无不「大开圆解(圆解实相妙理,亦即明心见性)」,如六祖惠能丶南岳怀让丶青
原行思丶石头希迁丶马祖道一丶南岳慧思丶天台智者丶澄观清凉丶玄奘大师丶永明延寿丶灵
 犍益等,皆不愧为佛嫡裔,诚足传佛心印。於心性大本如此注重,於心性参悟如此透彻者
,实为汉传佛教一大特色,无与伦比者也。
  二者完备融贯——汉译藏经精严完善,大小乘三藏皆甚完备;且经历代古德宏扬,发展
为十宗,即小乘二宗(俱舍丶成实),大乘八宗(天台丶贤首丶唯识丶三论丶禅丶净丶密丶
律)。故不论大乘丶小乘丶解门丶行门丶法性丶法相丶显教丶密教,各方面皆圆满具足,鲜
有缺略;各宗体系严密,而又相互融贯,相辅相成,堪称「完璧」,此又为一大特色,无与
伦比者也。
  三者会归净土——释迦如来一代圣教,於通途法门之外,尚有一「特别捷径」之净土法
门,可谓佛救众生之最後妙招,於所有法门皆「没法度」时,尚有此一妙招可度众生出离苦
海;故佛於一代圣教中处处指归,殷勤叮嘱,古德赞为「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往圣前贤人人
趋向」!
  汉传历代祖师大德早能 破此一妙招,体贴佛陀此一悲心,故无不竭力弘扬。试观历代
净宗诸祖,概皆於宗门教下彻悟圆解之後,以其德望弘扬净土,故使天下学人景仰遵从,千
百年来,形成华人世界「家家弥陀,户户观音」之盛况,深契佛陀「处处指归净土」之苦心
,此更为一大特色,无与伦比者也。
  是故吾人学佛,当以汉传佛教为主,其馀为辅;於汉传佛法痛下功夫,奠定深厚基础,
方足以言融摄其馀,以截长补短也。

  ◎解门

  解门不外二种途径,一为「阅藏」,即博阅三藏教典;二为「研宗」,即於一宗专精深
入。吾人若能先专宗深入,以此基础,再博阅三藏则不难矣。

  ●研宗

  「宗」之形成,乃因某位高僧於某部经律论有所专精,依此自行,亦以此化他,数代相
传,自然发展成一种体系,形成一种风格,是之谓「宗」。以汉传大乘八宗言之,擅长解义
者有四宗,即三论丶天台丶贤首丶唯识(如前页所列表)。
  「三论宗」——以擅长於《中论》丶《百论》丶《十二门论》而得名。唐初嘉祥吉藏大
师为此宗之集大成者,亦为此宗之断绝者;以彼晚年见智者大师着作,叹为观止,乃弃己旧
疏,来投天台门下,其後此宗便不再传。
  故解门四宗,实惟三宗而已。隋丶唐以来,注经讲教者,不离天台丶贤首丶唯识,此三
宗各有其擅长处。
  「天台宗」——此宗至隋朝天台山智者大师而集大成,故名;因以《法华经》为本经,
又称「法华宗」。
  此宗擅长「判释教网」,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馀会,此一大教网,天台宗
擅长於剖判之丶解释之,剖判其层次丶判别其种类丶解释其义旨。盖智者大师善能提挈此一
大教网之总纲,纲举则万目张,故其判释,无不「精当纯全(精确丶妥当丶纯粹丶完全)」
。此总纲为何?天台家所云「五时八教」是也。
  且天台宗「教观双美」,每一层次之教理丶观法丶行位等,无不清晰完美,故研究天台
教观,便可掌握修证途径。
  自隋唐以来,讲教丶注经者,十之七八皆用天台教义,故须具备天台教理基础,方可深
入经藏。
  「贤首宗」——此宗至唐贤首国师而集大成,故名;因以《华严经》为本经,又称「华
严宗」。
  此宗擅长「诠述性体」,诠述如来藏性之全体大用,可谓洋洋洒洒,淋漓尽致。
  惟此宗与天台并无大差异,以其判释体系乃承袭天台而来,故解了天台,自可解了贤首

  「唯识宗」——此宗於印度即已成宗,唐玄奘大师游学印度,传承此宗於东土,再传给
窥基大师等。
  此宗擅长「分析法相」,於宇宙万法之体丶相丶用丶因丶缘丶果,以及万法因缘生丶万
法唯识现等义,皆有精密剖析解说;且擅长以因明(理则学)立论,与今科学逻辑相似,故
甚契今人之机。
  综观此三宗,佛典所言不外两大方面,一为法性(万法性体),一为法相(万法相用)
;贤首宗长於诠述性体,唯识宗长於分析法相,而天台宗长於全体教网之判释。由此吾人可
得解门之津梁:即以天台为纲丶为主,以贤首丶唯识为目丶为辅。研解天台,即可掌握教网
之总纲,研解贤首丶唯识,更可充实其节目。若能具备如是教理基础,则已握法界之钥,即
可遍开三藏宝库之锁,势如破竹矣!
  或以三宗皆学为难,其实不难!盖三宗实惟二宗,以解天台,自可解贤首故。若能依各
宗入门要典次第研之,便不觉难矣!(天台入门如《教观纲宗》丶《天台宗纲要》丶《天台
四教仪》等;唯识入门如《百法明门论》丶《八识规矩颂》丶《唯识三十颂》等)。

  ●阅藏

  若具如上「研宗」基础,便可进而「阅藏」。或博阅三藏,或择精要部而阅之,或专阅
净宗要典等。有犍益大师《阅藏知津》丶《法海观澜》丶及会性法师《大藏会阅》,可为依
循。(待续)
                    第392期 公元2009年2丶3月发行  

标签:佛学概要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印祖道风—见人杀生
下一篇:生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