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黄夏年:佛教不杀思想是反对战争 尊重生命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4日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作者:黄夏年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当前,世界已经进入了全球化与多元化的时代,中国佛教协会对新世纪佛教徒提出的要求是:开展与全世界各国佛教界的友好交流与合作,实现全世界佛教徒的大团结,大联合,弘扬佛教慈悲喜舍的伟大精神,宣传佛教的和平教义,反对暴力,抵制邪教;反对战争,维护和平;反对污染,保护环境。继续加强与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国家和人民的友好交流与合作,始终高举和平的大旗,为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为创造友好、合作、和平、和睦和幸福、繁荣的新世界而精进不懈。中国佛教界应该怎样顺应历史潮流,携手创造世界和平,笔者略抒管见,与同道分享。

一、保持佛教本色 顺应时代潮流 

当代世界在整体上处在一个科技进步化,信息自动化,生活物质化,交通现代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正在改变的社会,一个正在取得改革进步,同时还是一个有待完善的时代。

现代化是指作为一个历史进程,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过渡时发生的一个具体变化过程。就中国来说,我们的现代化就是在走完过去的农业社会之后,进入工业社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高级阶段的一个发展过程。现代化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经济性质的改变,还牵涉到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的变革。但是在人们的心目中,宗教的影响太深, 传统气息太浓厚,现代化本身就是一种革命的行为,它对传统的东西破坏太多,宗教因现代化而受到的冲击太大,许多传统的东西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被自觉或不自觉地改变和消失了。因之有的人就认为,宗教是传统文明的传承与标志,宗教如果太现代化了,就缺少了神圣性,于是宗教就变得世俗化了。

宗教传统是悠久的,而且表现得比较固化,不会轻易改变。但是宗教也有他的灵活一面,因为宗教是随顺世间的,是跟着世间的发展而变化的,没有发展和变化的宗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在现代社会,宗教就是要跟上现代人的思想,要为现代人服务。当代的社会走的是市场经济的模式,在市场经济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对神的诉求肯定也会发生一些变化,例如在农业社会,人们希望神能赐予风调雨顺,祈求农业丰收。而在工业社会,人是经济人,穷算命,富烧香,反映了经济人的功利性特征,求神赐予发财,全家平安,成为现代人的心理诉求。现代化社会的宗教世俗化,不是因为宗教要变得世俗化,而是因为人们对神的要求变得非常世俗化了。

现代化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化的进程已经变得不可逆转,宗教只能在这个态势下,与现代化一同并进。因现代化带来的变化必然要深刻地影响宗教的变化,所以宗教只能跟上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如此说来,宗教现代化已经成为新世纪应有之议和成立之题了。

现在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地球对我们而言,真的变得越来越小了,大家生活在一个地球村的说法已经被事实证实,在这个时候,我们真的很难想像不同的人种还会为了各自的一己利益在争得死去活来的,唯有和平相处,唯有互相接纳,人类才能生存下来,人们的生活才会变得越来越绚丽多彩。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们既面临空前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由于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的经济全球化趋势,给传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观念以极大影响。为了继承传统,面向当代,开拓未来,必须遵照与时俱进的精神,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新世纪的中国,是一个更加坚持改革开放的国家,中国未来的经济与世界的经济将会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2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表明,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引起政治和社会的深刻变革,这是挡不住的潮流,不可逆转。如今我们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的形势下,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有进无退。面对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佛教没有退路,也不能等靠,只能自己主动地去适应社会主义社会,主动地为自己找一条合适的道路。

二、开展与不同宗教之间的对话,为世界和平作贡献 

“发展与和平”是当前世界发展的主题。有发展就有冲突,有冲突就有战争,有战争就有反对战争的和平呼声,于是世界呈现了多元的复杂情况,这些情况由多种因素组成,其中包括了政治、经济、种族和文化的原因。

全球化的浪潮,就像近来出现的海啸是无法避免的,我们只能去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动力是市场竞争,市场是广大的,它包含了人才、思想和文化的市场,也包含了人才、思想观念以及文化的竞争。规则是保持市场有序竞争的唯一标准,但是制定规则的主体是按经济实力的强弱而定的,简言之,实力强的占有的市场就大,实力弱的只能听凭强者的分配。要想改变规则,你必须要有实力,只有发展了自己的实力,才能拥有发言权。这就像体育竞赛的规则一样,给有实力的人开了方便,后来者要想改变规则,必须在实力上超过别人,这样才能取得应有的发言权。宗教离不开竞争,不仅不同的宗教之间有竞争,宗教内部也有竞争。宗教也要靠实力,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实力。

应该看到,每个宗教都想保存自己的势力,保持自己的特点,并在充满巨变的情况下来图生存的愿望。当前的信徒在面对五花八门的各种不同的宗教面前,他们的视野进一步扩大,既感到无所适从,又有了一个可以充分选择的机会,信仰的转化是必然存在的,所以,当前世界的宗教与世界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一样,走进了一个竞争时代。。

宗教及其所产生的文化现象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积淀,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精华所在,属于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它是古老的文明代表这一!宗教并不是一成不变,它始终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做出自己的调适行为,并且善于将传统的思想文化与某一时代的精神相协调起来,由此开拓出新的生存空间,为信众的精神追求给出一个既现实又合理的答案。但是不管怎样变,宗教的核心--基本信仰是不会变的,如果这个变了,就不会称其为某一宗教了。

宗教的核心是崇拜,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在精神层面上的信仰。既有信仰就必有崇拜的对象,于是那些具有超自然位格的对象被奉为神明,神在宗教中是至高无上的力量,是人们追求或效仿并为之献身的超自然的存在,他不可缺少,又无处不在,于是宗教也就往往变成了“以神为本”的特点。

但是到了近现代,世界的宗教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在宗教生活中最主要的变化之一,就是宗教在肯定超验的神的信仰的情况下,又产生了以自我为中心而体验得救的一种新的宗教信仰趋势。换句话说,人们信仰宗教,可以直接与所信仰的对象,甚至不需要与信仰对象沟通来完成自己的宗教体验,从而得到自我的救赎或自我的实现。西方学者将这种近现代出现宗教信仰的变化,称之为是一种变得直接、没有目的、仅仅是在人们生存论和伦理上付出的宗教。所以这样的宗教没有信念,是完全自发的,没有束缚,没有内疚,没有原罪,没有前世业报等古代传统伦理的束缚,宗教到了这时,它能予人的就是非常实际的和充满快乐的实践,人们信仰宗教也仅仅是为了得到这些回报。简而言之,现在的宗教就是一种生活的宗教,其救赎予人解脱的最终目的虽然仍然没有改变,但是它的内容与形式已经有了绝大的变化了。

世界多元化时代所带给宗教的影响,主要是针对各个宗教内部的情况而言,各种传统宗教内的派系整合,信众之间的重新分配与争夺,以及不断出现新兴的宗教与教派,宗教各系统内部的凝聚力或影响有进一步下降的情况。由于信徒对传统信仰的淡化,由于信徒对某宗教或现实不满意,由于信徒对某些思想理论的推崇,都可能会让信徒流失的情况发生,这在东西方国家的信徒中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例如东方人抛弃了传统的宗教信仰,去改宗西方的宗教;反之,西方人不愿意信仰传统的宗教,转而信仰东方的宗教,总之,多元化的时代对传统宗教的冲击是最大的。

从当前世界宗教的发展趋势来看,宗教“世俗化”的成份的确正在进一步增大,每个宗教为了生存与发展,都在试图尽量向社会靠拢,尽量争取更多的信众,尽量扩大自己的地盘,尽量产生更大的影响,同时也想尽量抵御外来的其它宗教向自己的传统地盘渗透,于是就出现了西方学者所说的“文明冲突”越来越激烈的现象,虽然对这个问题当前世界各国学者,尤其是东西方学者有着截然对立的不同看法,但是由于因宗教和民族的问题而产生的“文明冲突”的情况的确是存在的,只不过它们更多的是通过政治或经济等世俗的领域里表现出来的,但是其根源应该受到宗教的影响必是无疑的。例如,当前世界发生的巴以冲突,印度的教派冲突等等,就与宗教的原因有着某种重要程度的联系。虽然我们现在无法对此能去予以根本的改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话来进一步化解,通过沟能理解来尽可能实现公平竞争,最后达到天下大同。

对话亦好,沟通亦好,大家必须处在一个公平的话语环境下才可以实施,然而由于世界各国经济的发达程度不一样,它又往往影响了宗教与文化的交流,由此又会出现了不平等的霸权语境情形下的对话,例如当代世界由于西方国家经济发达,人文科学包括宗教的研究都是处在西方语境的影响下而进行操作,学术对话无疑受到了西方治学方法的影响,像佛教中的一些理论,如对唯识、般若的理解,西方学者往往将其分割成宇宙观、认识论等等各种范畴,这种分类法,虽然有助于更好地从深度和广度来认识佛教,但是它却破坏了佛教原有,并且一直强调的整体地认识观,肢解了佛教的原意。

所以,当代世界上不管在经济还是宗教,绝对平等的对话是没有的,对此,人们往往只能采取一种办法,就是求“同”存“异”,在大家共同认可的框架下,尽可能找到一个平衡点或支撑点,制订出一个尽可能让大家接受的规则来,例如当前世界宗教界以伦理来作为对话的基础,因为扬善却恶这一伦理思想是各个宗教都要强调的,从这点出发,或许可以找到一个契入的对话路径。

佛教是讲平等的宗教。佛教主张各宗教之间可以通过对话来建立密切地合作关系,互相尊重,平等相待是佛教一贯的做法。我们要讲的竞争,不是通过互相之间的贬损而实现的,而是经过各自的模范作用,取得人们的尊重与理解,获得社会的承认。

标签:佛教观点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