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中庸第一章研读(三)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28日
来源:明伦创刊   作者:徐自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率性以修道
  
  「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郑康成注:「率,循也。循性行之是谓道。修,治也。
治而广之,人放效之,是曰教。」郑注:「率,循也。」《说文》:「循,行也。」性体寂
然不动,动则循性而行之。一切行为不离乎性,这就是道。修道的修字,郑氏作治字讲。治
是治学,是研究学习的意思。自己研习率性之道,同时推广至他人,这就是教。教就是教育
,中国传统教育,就是教人学习率性之道,由此希圣希贤。

  君子慎其独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郑康成注:「道,犹道路也。出入动作由之
。离之恶乎从也。」道,犹如道路,行路的人必须在路上行走,方能走到目的地。须臾,是
最短的时间。修道的人纵然在最短暂的时间,甚至在一刹那之间,也不能离开道。若一离开
,何能从修率性之道。故云:「可离非道也。」这是以道路比喻修道的「道」。
  其实,修道是指率性而言,性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至大无外,至小无内,无处而不
是性。由此可知,「不可离」是指不可离开自有的本性。本性无时无处而不在。何处可离开
耶。如果说,可以离开道,那就是不觉有本性的无道之人,就是生死不得了的凡夫。所以,
「不可离」是教凡夫众生觉悟本性无处可离之理。一旦觉悟此理,则了生死,成圣人,便能
深信不疑,便能率性修道,自行化他。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戒,是警戒。慎,是谨慎。由於了解
道不可离的道理,学中庸之道的君子,在别人看不到听不到的地方,要戒慎恐惧。如在无人
之处,只要起一念损人利己之心,甚至动一妄念,虽然没有人看见听见,但鬼神能睹能闻。
纵然鬼神亦不睹不闻,但每起一念,都是历历在心,无论恶念妄念,都将自有的心性污染,
不能率性修道。所以真正的戒慎恐惧,不在他人,不在鬼神,而在维护自心,不致污染。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莫见的「见」字通「现」。前说要戒慎恐
惧不睹不闻,此处加以解释。愈是隐密的地方,愈易为人发现,愈是幽微之处,愈是显明之
处。学中庸的君子,了解此理,所以要「慎其独也。」一人独处的时候要特别谨慎。
  梁朝刘勰《新论》曾说:「独立不惭影,独寝不愧衾。」本性无所不在,自己独处时,
起任何念头,他人不知,本性无所不知,因此必须观察自己的念头。
  〈大学〉云:「格物致知」,就是观自己的念头。格物的「格」字当「至」字讲,「物
」字,雪庐老人说,就是「念头」。一般人起念头即是妄念,中庸学者在独处时,一起妄念
,立刻觉知,立即打消妄念。妄念打消,便是与道相合的诚心出现。慎独,慎到出现诚心,
修道的工夫就出来了。我们无论自己修行或劝人修行,都要把握一个「诚」字。愈慎独,愈
能令自己诚实。「诚者天之道也」,诚乃天然之道。「诚则明」,「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过去未来之事皆能了解。因为至诚,自然心中就明了。有慎独的工夫,不欺人,不自欺,这
是学中庸的要领。

  七情致中和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三字经》云:「曰喜怒丶曰哀惧
丶爱恶欲,七情具。」《三字经》所说的七情,出於《礼记.礼运篇》。七情是由心中所起
的情绪,〈中庸〉但举喜怒哀乐四种。此情绪未发时谓之中。中,就圣人而言,即是真如本
性,寂然不动。就凡夫众生而言,中,就是阿赖耶识中的情识种子未起现行。
  圣人已将本性开发出来,虽是寂然不动,但是如《系辞传》云:「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众生有感,圣人即应。圣人由感应而来世间教化众生,不能不动,但圣人已经业尽情空,
是称性而动,不是情识之动。凡夫不然。凡夫一动就是情绪,情绪一发,就不是「中」了。
不「中」就谈不上修道了。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凡夫无法使喜怒哀乐不发。凡夫的情识种子,随时由外境引发
。引发的情识,皆是妄念。妄念不节止,必然造业。既然造业,必受报应。业报不能断除,
则生老病死问题不能解决,生死大苦不能了脱。所以喜怒哀乐发出时,即须使其中节。
  中节,就要将妄念克伏下去。《书经.多方》云:「惟狂克念作圣,惟圣罔念作狂」,
凡夫众生,皆是狂人,但能克制妄念则可作圣。人皆有本性,皆可作圣,但随妄念则作狂人
。所以喜怒哀乐在心中初发时,即知是妄,立即伏住,不令妄念继续下去,这就是「和」。
修中庸之道,就要从伏住妄念入手,经常保持心平气和。伏妄念,即如佛法伏惑。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中,是指本性安然不动。此,就凡夫众生说,即指阿赖耶
识中的情识种子未起现行,而与本性浑然不动。这是「天下之大本也。」学者将阿赖耶识转
成大圆镜智,即成圣人。圣人治国平天下,施行政教,皆以理性为本。所以「中」是「天下
之大本」。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只讲中,不讲和,是办不到的。圣人要来世间,教化世间
人,亦不能寂然不动,亦需现身说教,但圣人早就明了本性,早已转识成智,一切言行称性
而发,自然中和。
  凡夫阿赖耶识虽亦含有真如本性,但其言语行为都是发於情识,无论是喜是怒,种种情
绪,都是烦恼,而不是和了。惟有将烦恼伏住,不使其发展,始得其和。和则能合於道,不
论何时何地,能和就能通道,故云:「天下之达道。」天下无论何人,想修道,学圣人,皆
须由「和」学起。学道能够和,则无障碍,道业一定能成。(待续)
                    第406期 公元2010年7丶8月发行  

标签:中庸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