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三士道修学概要(下)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0日
来源:济群法师网站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三、上士道的修学

  上士道的修行要点,在于菩提心、菩萨行、空性见。其中,空性见是解脱道和菩萨道的共因。不共声闻的,主要是菩提心和菩萨行。但这种不共并非对立,依然有着内在的联系。

  1.解脱道与菩萨道

  关于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关系,宗大师在《道次第》中作了善巧说明,是以出离心作为菩提心生起的基础。所以,解脱道又称共中士道。所谓共,就是将之作为菩萨道的组成部分。作为菩萨来说,同样要有出离轮回的愿望,同样要解除惑业,区别是在于所缘境界。声闻的出离心是追求个人解脱,而大乘的菩提心是将这种出离愿望由己及人,发愿带领众生共同解脱。

  在解脱本质上,声闻和菩萨并无区别,能解脱的都是空性慧,所解脱的都是惑业。不同只是表现在量上,是从个人扩展到大众,是从有限扩展到无限。从这个意义上说,菩萨道的修行就是对解脱的延伸和圆满。这种圆满,正是成佛的不共因。

  佛陀为福智两足尊,具足圆满的慈悲和智慧。所以,菩萨道修行的根本就是修慈悲、修智慧,此外别无其他。

  2.发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觉悟和利他之心。因为觉悟,故能成就智慧;因为利他,故能成就慈悲。其中又包括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愿菩提心,就是我要帮助一切众生解除轮回痛苦的愿望。这一利他愿望也包含着觉悟,否则,就不会想到帮助一切众生。但仅仅生起愿望是不够的,还须通过不断修习来强化。因为这一愿望刚刚萌芽,在很多时候,它还比不上贪心,比不上嗔心。如果没有刻意调整,我们总是本能地修习贪心,长养嗔心。所以说,凡夫也在修行,只是修错了对象。

  当我们认识到贪心过患,认识到慈悲对生命提升的意义,就要调整修习内容。从修我执改为修利他,从修贪嗔改为修慈悲。进而,将悲心逐步扩大,由几个人扩大到几十、几百乃至无量众生,从我们喜欢的人扩大到陌生人,扩大到曾经厌恶的那些人。佛菩萨的大慈大悲,就是对一切众生都能生起悲心。这是一个可以量化的检测标准,也是一个无法作假的检测标准。我们的心行达到什么程度?只须看看心中能装下多少人,答案就在这里。

  或许有人会说:我对众生不感兴趣,凭什么要利益他们?这就必须了解,这种愿望对自身究竟意味着什么,对修行究竟意味着什么。明确认识之后,还要对三宝庄严宣誓,发愿以利他作为生命目标。这一宣誓,就是受持愿菩提心,由此在内心形成菩提心戒体。

  很多信众热衷于受菩萨戒,但我们要知道,菩提心才是菩萨戒的核心所在。若不知菩提心为何,不懂得修习慈悲,又能算是什么菩萨?所以,首先要使菩提心成为内心愿望,将尽未来际利益众生作为自身使命,才有资格求受菩萨戒,才有资格成为菩萨行者。

  受持愿菩提心之后,还要将修习菩提心作为常课。因为菩提心戒体也是缘起法,虽已播种,但力量还不能与无始以来的串习抗衡。如何使这一念成为生命主导?需要不断告诫自己:我要利益一切众生。在反复提醒的过程中,使菩提种子得到强化。否则,这一愿望会因为疏于管理而逐渐枯萎,逐渐被其他心行取而代之。

  关于菩提心修法,汉地比较著名的有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其中列举了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分别是念佛重恩、念父母恩、念师父恩、念施主恩、念众生恩、念生死苦、尊重己灵、忏悔业障、求生净土、为念正法得久。想到佛菩萨、父母、师长、施主乃至一切众生对我们恩重如山,除了发心利他,实在难以为报。此外,还有念生死苦等五种因缘。经常依此思维,会觉得发菩提心是生命的唯一出路,别无选择。

  《道次第》则提供了两种思维方式,一是阿底峡尊者的七支因果,包括知母、念恩、报恩、修慈、修悲、修增上意乐、修菩提心七个步骤。一是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中所说的自他相换。

  我们之所以发不起菩提心,多半是觉得众生和我们没有关系。这也需要调整观念,化解彼此的陌生与隔阂。佛法告诉我们,众生在无尽轮回中都曾互为亲人。那么,我们忍心无视亲人的痛苦吗?可能有人会说,现生的亲人都顾不过来,何况过去?这也确实是很多人的现状。如何对治这种冷漠?可以通过念恩来观修,我们要思维母亲十月怀胎,辛勤哺育,为将我们培养成人,付出了无数心血和劳苦。如此恩德,除了全身心回报,没有任何方式可与之对等。从对生身之母开始念恩,然后将这种感觉逐步扩大。如果不懂得感恩,就不会生起报恩心,更无法将此心推及众生,甘愿为之拔苦与乐。当然,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慈悲,难的是发广大心,发长远心。所以还需要修增上意乐,将此作为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才是菩萨的大慈大悲。否则,声闻也修习慈悲,其他宗教也宣扬慈悲,社会大众也提倡慈悲,菩萨的慈悲究竟有什么特殊之处呢?其不共就在于,把尽未来际利益一切众生作为自身使命。

  七因果之外,自他相换也是发起菩提心的殊胜法门。对于菩提心的修行来说,最难克服的就是我执。尤其在帮助他人和自身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往往会本能地保护自己,排斥众生。因为我们还不具备平等心,一切行为都是建立在自我感觉的基础上,充满着好恶,充满着亲疏,充满着对立。这就是凡夫的现状,是我们面对的现实。这就必须认识到,世间一切过患皆因我执而起。为什么佛菩萨能成就一切功德,而凡夫却成就一切烦恼?区别就在于是否有“我”。所以说,我执是一切衰损之门,利他是一切功德之本。自他相换的修行,一方面,是把爱著自己的这份心转向一切众生;一方面,是把对一切众生的冷漠转向自己。换言之,是把心目中自己和众生的地位进行对调。通过这种交换来瓦解我执,利益大众。

  以上三种都是修习菩提心的经典法门。不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不断告诫自己:我要以利益一切众生作为生命目标。否则,很容易在前进途中迷失方向,落入轮回串习。我们是要解脱成佛,还是继续在六道流转?这是两条非此即彼的道路。一旦择定目标,我们走的每一步,都要设法接近这个终点。

  3.行菩萨行

  发起菩提心之后,还要修菩萨行,主要内容为六度四摄。《道次第》中有一重要命题,即“方便与慧,任缺其一,不得成佛”。六度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所修为方便,般若所修为智慧,同时也是前五度的指导。

  汉传佛教本是大乘,但长期以来,却予人消极避世的印象,原因就在于忽略菩提心和菩萨行。比如弘法,本是每个佛子的责任,也是利益众生的最好方式。但在家居士觉得弘法是出家人的事,出家人觉得是高僧大德的事,结果使高僧大德不堪重负,也使很多众生根本无缘闻法。当然,这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去讲经说法。我们可根据自身能力,或将学佛心得与人分享,或向他人推荐弘法书刊,或帮助他人亲近道场,创造一些使人接触佛法的机会。

  菩萨行是菩提心的具体实践,所以,这些行为必须建立在慈悲心之上。比如放生,本是挽回物命,救众生于水火的利他行为,但很多人只是为了个人消灾免难、保佑平安而放。因为目的在于放,多半就是简单地一放了事,并没有设身处地为所放物命着想。反之,如果带着慈悲心放生,考虑重点就不仅仅在于放,也在于怎样使它们更好地生存。所以说,悲心才是菩萨行的关键。同样是放生,只有带着慈悲利他之心去做,才是自利利他的菩萨行。否则,不过是人天善法而已。

  在修习菩萨行的过程中,还要以空性见使之得到提升,从而保持无所得的心。如果没有智慧指引,所谓的利他行,可能修得很执著,修得患得患失,甚至修得痛苦不堪,最后就成了“常苦恼菩萨”。那样的话,很可能会退失道心,这也是初发心者常有的现象。所以,在利他过程中时时要以智慧抉择,做完随时放下,就像雁过长空一样,不留痕迹。这也就是《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4.修习空性见

  菩提心有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之分,菩萨行也有世俗行和出世行两种,区别就在于有没有空性见。

  空性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闻思正见,是通过听闻佛法、如理思维而获得;一是出世正见,即内心所具备的明觉力量,是直接体认空性的能力。怎样才能获得空性见?

  首先要对妄念进行清理。妄念是依托不同影像而产生,恨有恨的对象,贪有贪的对象,爱有爱的对象。其力量强弱,又与我们对所缘的在乎程度有关。所以,我们要对这些影像进行智慧透视。分析一下,我们所认为的好,其实质是什么?是客观事实,还是情绪投射?凡夫最在意的就是我,但什么代表着我?从物理角度能找到吗?色身是由父母给予,通过饮食逐渐成长,其间不断新陈代谢,没有一个细胞不在无常中更替变化。从心理角度能找到吗?心念同样是不断积累而成,包括我们的思想、性格、能力,哪一样是与生俱来,不曾改变的?从昨日之我到今日之我,今日之我再到明日之我,乃至从生到死的整个过程,哪一秒,不在连续不断的变化之中?佛教认为,心念就像流水一样,相似相续,不常不断。在相似相续的过程中,生命内容也在不断更替。所以,这一切都是虚幻不实,了无自性的。具备这一认识,心就不易粘著于境界。

  当我们不被妄念左右时,再起观照,就方便契入了。很多人觉得无力观照,正是因为念头随时变化,动荡不安。当我们的心力都用于执著时,哪里还有精力作观?就像电脑被病毒耗尽所有资源时,已经无法启动其他程序了。

  当然,这个阶段还是有造作的观照。通过觉察的观修,就能从有造作的观照,进入没有造作的明觉,引发空性智慧。有一分觉悟,就会化解一分无明,成就一分解脱。不断觉悟,就能彻底破除无明,成就解脱。进而,把这种解脱的经验和能力传递给众生,在圆满无漏智慧的同时,成就无限慈悲。

  以上,主要为大家提示了道前基础和下士道的修行重点,并对中士道和上士道的修行作了概括性的介绍。具体内容,希望大家对照《略论》原文和讲课录音深入学习。学好《道次第》,就能掌握佛法修学的套路。不论今后学哪个宗派,修哪个法门,都是大有利益的。

三士道修学概要(上)

标签:佛教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