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当我们死于财富——感于巴菲特盖茨捐赠财富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29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当我们死于财富——感于巴菲特盖茨捐赠财富

  宗教拥有博大精深的哲理。西方人拥有基督教,东方人拥有佛教。问题就在于西方人信基督,而东方人连和尚都不信佛教。当我们看到中国和尚拿着最时髦的手机在寺庙里有说有笑时,当我们看到每年大量的香火钱杳无踪影的时候。佛教在中国只是一种工具罢了。从来没有人会去思考佛教中关于“有得有失”的道理。

  这就是为什么股神巴菲特及其好友微软创办人盖茨带领40位美国亿万富翁或家族承诺将自己的一半财产,捐出做慈善事业。而中国富豪们却死守财富的原因。富豪们处理自己的财产属于他们的个人权利,我们无从干涉。但是对比之,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的今天和未来。在中国贫富差距日益激烈化的今天,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从经济状况上看仿佛在缩小与欧美的差距,其实中国的今天正处于几百年前的欧美国家发展阶段——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趋本逐利”、“为富不仁”。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说过一句名言:“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财富本身就是为人类的生活服务的。而在现今的中国,人们会花大半辈子甚至一辈子去争取财富,财富甚至没有去服务自己人生的机会。而对于富豪们来说,这种几乎就是个数字的财富,在中国他们要留给自己的子女,使中国的贫富差异继续扩大化。 二战以后,人类走出战争阴影,各种社会思潮对西方社会产生强烈的冲击。促使人们对财富的观念悄然发生变化,从唯利是图,囤积财富,向自强奋斗,回馈社会方向转变。而二战对于中国的影响是从社会主义过度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种特色较为类似资本主义的初级阶段。所以中国社会迫切的需要社会新思潮对现今的社会意识产生重大的冲击。

  昨天,和几位“剩女,剩男”们聊天,为什么我们会剩下来?因为我们的爱情不愿接受社会化。在当今社会的中国,人们对于金钱的顶礼膜拜,让人丧失了人性中很多真善美的一面。爱情婚姻被社会化和金钱化,生活环境的潜规则被明朗化。当整个社会都趋向于这个模式的时候,我们只能沦为剩女,剩男。与时代之不容,我们看起来似乎像异类。而在欧美发达国家,社会构成属于两头小,中间大,贫富差距日益缩小的模式。爱情婚姻与利益金钱没有太多的牵扯和联系,所以大部分人的爱情还是纯粹的。而在中国,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怪圈,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了解这一点,就会想既然男人靠不住,还不如找有钱的,最起码钱是靠得住的。这样一来,与爱情置之何处?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