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教譬喻的现代诠释与运用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作者:释永东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在佛教,“譬喻”是释迦牟尼佛说法的九个(南传佛教)或十二个方式(北传佛教)之一。释迦牟尼佛善用譬喻说法,所以在佛教大藏经中出现了相当多数量的譬喻,有些佛经甚至专以譬喻立名,如《佛说咸水喻经》就是两千多年前,佛于印度以水为喻,为比丘说解脱之道的七个过程。东汉时期,印度佛教藉由经典的汉译传入中土,逐渐本土化为中国佛教,并发扬光大。本经最早于西晋(265-316)年间译出,做了一次时空和语言的大转变。前秦建元二十年(384) 昙摩难提再译,东晋安帝隆安元年(397)元月和十一月瞿昙僧伽提婆又重译两次。此经的一译再译应有其时代的需求和必要,然而自瞿昙僧伽提婆重译之后,迄今已经历漫长的十六个世纪,譬喻的教化功能是否能确保不失?抑或有时间、空间和对象的局限性?随着时间的更迭,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佛教的譬喻是否会因为面临高科技时代的不同时、空、人、事等因缘背景,而失去其时代的教化意义和存在价值?迄今,虽然已有不少学者从事譬喻佛经的研究,却未有对佛教譬喻的现代诠释和价值做探讨。本论文欲透过《佛说咸水喻经》中水喻七事,来了解「譬喻」的现代诠释学与其运用价值。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前言;第二章《佛说咸水喻经》的譬喻探讨;第三章本经「七水喻」的现代诠释和运用;第四章结论。

一、绪论

“譬喻”(metaphor/simile) 略称“譬”或“喻”,我国修辞学宗师黄庆萱,将譬喻法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略喻”四大类,以“喻体、喻词、喻依” 间的关系和呈现方式为分类标准。自古以来即被人类广泛使用,无论是散文、小说或是诗,“譬喻”的修辞技巧在文学创作上运用得多且广。中国先秦时期,孟子擅于以譬喻说理,将抽象的道理,或是将难以言说之事物,借由熟悉或是浅近之物,以此喻彼,让听者明白,以阐明所表达之事物。从先秦以来,譬喻法即广用于文学创作,且日益推陈出新,曲尽联想之奇崛和文藻之变化。

一般使用譬喻,是为使人易于理解教说之意义内容,而使用实例或寓言等加以说明之。因此,为有效达到教化的目的,被采用做譬喻的实例或寓言,在使用的当时,使用者应该有考虑到当时的人、事、时、地等因缘的相应。如今事过境迁,各种人、事、时、地等因缘条件都不同了,“譬喻”的功能还存在吗?即使存在,还能够达到和譬喻产生当时一样的功效吗?

在佛教,“譬喻”是佛陀使用的九种或十二种说法方式之一。在大藏经中,就有不计其数的譬喻。少数几部经结集了相当数量的譬喻,故总的以譬喻为名,如《五阴譬喻经》、《杂譬喻经》、《法句譬喻经》和《佛说譬喻经》等; 有些经题就直接以譬喻立名,如本论文所探讨的《佛说咸水喻经》;有些经的譬喻,只出现在经文中,例如《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就有一百二十八则菩提心的譬喻。 佛陀入灭后,在印度小乘十八部中之经量部,其本师鸠摩逻多尝造喻鬘论广说譬喻,世称譬喻师,其传承之部派则称譬喻部。

探讨佛教譬喻的书籍,如郭良的《佛教譬喻经文学》一文,对佛藏(特别是巴利文三藏)中的譬喻经一类作品,作了总体的文学价值描述。 丁敏的《佛教譬喻文学研究》,是第一部以譬喻文学这一种佛教文学体裁为研究对象的专著。 不过,该书仅研究现存的汉译佛经中的譬喻文学作品,而没有涉及梵文、巴利文的相关作品,更没有注意到在西域出土的梵语文书中也有数量不等的“譬喻”类文献数据。朱庆之《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探讨佛教词语的构造,为现代汉语、外来语的吸收树立了样板;因翻译佛经、著述佛典而产生的佛教词语,充实了汉语词汇的家族。

有关譬喻的论文则有数字学者做过系列的研究,如梁丽玲的《〈杂宝藏经〉及其故事研究》,针对该经一百二十一则故事,做一全面性的整理研究,以显现佛教文学的璀灿,是从事佛教文学研究很有价值的参考。 《〈贤愚经〉研究》,则以《贤愚经》六十九则故事为依据,从叙述主题、思想内涵、修辞技巧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整理与剖析。 “《贤愚经》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就该经的故事做分析与经文内容比对。 〈《撰集百缘经‧饿鬼品》研究〉探讨该经〈饿鬼品〉的内容。 和「《出曜经》的动物譬喻」以研究经中有关动物的譬喻。 另有梁晓虹的〈佛典的譬喻〉、 《佛教词语的构造与汉语词汇的发展》从十二分教的佛经分类方式,将本经的故事内容依本生、因缘、譬喻等不同的类型加以区分,并探讨其不同的故事结构形式、 〈佛经譬喻造词之特色〉,旨在探讨佛经譬喻的语文造词的特色、 其出现在《佛教与汉语词汇》中的〈从语言上判定《旧杂譬喻经》非康僧会所译〉亦然。 颜洽茂的《佛教语言阐释:中古佛经词汇研究》,对譬喻等词义的研究。 丁敏的〈譬喻佛典之研究──撰集百缘经、贤愚经、杂宝藏经、大庄严论经〉,旨在探讨这四部经中譬喻的形式和内容。 林韵婷的〈杂阿含经譬喻故事研究〉,以譬喻故事的角度,将《杂阿含经》的法义如何与现实生活融合作一整理、呈现。

虽然上列诸多著作和论文均围绕着譬喻做研究,却未涉及譬喻的现代诠释。本论文以质性研究方法为主,针对《佛说咸水喻经》汉译原典做观察,来探讨佛教譬喻的现代意义和运用。

二、《佛说咸水喻经》的譬喻探讨

《佛说咸水喻经》旨在以水为喻,为比丘说解脱之道的七个过程。共有三个汉译本,第一版《佛说咸水喻经》 的译者已不可考,共有682字;第二译本出现在《增壹阿含经》, 共有603字。是兜佉勒国沙门昙摩难提(Dharma-nandi)译于前秦建元二十年(384)。 之后瞿昙僧伽提婆(Gautama Sanghadeva)于东晋安帝隆安元年(397)重译出,与难提本小异。第三译本《中阿含经》七法品(A.VII.15 Udakupama)《水喻经》第四 (卷1), 共有1388字,原为昙摩难提于符秦建元二十年(384)译出,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重译于东晋孝武及安帝隆安元年(397),与昙摩难提译者大不同。目前本经无梵文本,仍有巴利文本《A.7.15》。

本譬喻随着译出先后,由“七人喻水”、“七人水喻”到“七水人”,显然由事显理,直入事即理的结合。较晚译本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使用了较多语体文,也愈形现代化和人间化。再说,从第三译本的七个水喻人的结尾都加了“世间谛如有也。”来看,此七水喻人的“人”不应该只是针对出家比丘而已,而是包含所有的世间人,不只是对出家比丘的修行证果而言,而是含盖了所有的世间事。

三、七水喻的现代诠释

比较《佛说盐水喻经》三异译本的内容,可见较晚译本的遣词用字愈趋现代化和人间化,而且这七水人喻含盖了所有世间人事物。然而,时至今日,两千多年前佛陀传授的“七人水喻”是否还能发挥其现代的教化意义和功能?下面将依据较近代的第三译本,以现代化的诠释方法来分析探讨。

(一) 若人没于水。

云何有人常卧?谓或有人为不善法之所覆盖,染污所染,受恶法报,造生

死本,是谓有人常卧。犹人没溺,卧于水中。我说彼人亦复如是,是谓初水喻人。世间谛如有也。

在佛教修行道上,第一水人虽指沉溺在生死大海的无明烦恼众生,但综观现代社会,沉迷在毒海、酒海、烟海、淫海、偷窃、赌博、诈欺等恶习大海而无法自拔、不知省悟的众生,不是比比皆是吗? 也是目前世界各国所面临最棘手难对治的社会问题。

(二) 从水出头复还没水。

云何有人出已还没?谓人既出,得信善法──持戒、布施、多闻、智慧、修习善法。彼于后时失信不固,失持戒、布施、多闻、智慧而不坚固。是谓有人出已还没。犹人溺水,既出还没。我说彼人亦复如是,是谓第二水喻人,世间谛如有也。

第二水人指长期沉溺在生死大海的无明烦恼众生,终于有些惭愧心,就像有人沉溺大海,头偶尔探出水面,却马上再度沉溺。不正像沉溺于毒品烟酒等恶习中的人,偶尔起了丝毫的惭愧心,却不长久、不牢固,当毒淫、酒淫等恶习一来,忍不住又再沉迷下去。

(三) 或出头遍观四方。

云何有人出已而住?谓人既出,得信善法──持戒、布施、多闻、智慧、修习 善法。彼于后时信固不失,持戒、布施、多闻、智慧坚固不失,是谓有人出已而住。犹人溺水,出已而住。我说彼人亦复如是,是谓第三水喻人。世间谛如有也。

第三水人指长期沉溺在生死大海的无明烦恼众生,有信心从善,起惭愧心,且意志坚定,就像有人沉溺大海,头探出水面,就不再沉溺。好比染上毒品烟酒等恶习的惯犯,有信心要戒除烟酒毒品,起了惭愧心,意志也很坚定,虽然当毒淫、酒淫来时,身心的煎熬痛苦难堪,但由于其决心和意志力坚固而战胜毒淫,从此不再吸食。

(四) 或出头不复没水。

云何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观?谓人既出,得信善法──持戒、布施、多闻、智慧,修习善法,彼于后时信固不失。持戒、布施、多闻、智慧,坚固不失。(住善法中,知苦如真,知苦习(集),知苦灭,知苦灭道如真。彼如是知、如是见、三结便尽。谓身见、戒取、疑。三结已尽,得须陀洹,不堕恶法,定趣正觉,极受七有。天上、人间七往来已,便得苦际。)是谓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观,犹人溺水。出已而住,住已而观,我说彼人亦复如是,是谓第四水喻人。世间谛如有也。

第四水人指长期沉溺在生死大海的无明烦恼众生,有信心从善,起惭愧心,且意志坚定,就像有人沉溺大海,头探出水面,就不再沉溺。之后多守戒律、修持布施、熏习善法、长养智慧,渐对这些善法信心不退、坚固不失,身见结、戒取结、疑结等三结烦恼断尽,便证得初果须陀洹,天上人间再来回七次,所有的苦就完全断除了。犹如染上毒品烟酒等恶习的惯犯,有信心要戒除烟酒毒品,起了惭愧心,意志也很坚定,虽然毒淫、酒淫等上来时,身心的煎熬痛苦难堪,但由于其决心和意志力坚固而能战胜毒淫,不再吸食。但是此时毒淫还在,为对治毒淫,该人多持守法规、多与人为善,多熏习听闻善法,智慧渐生,就更有更生向上的力量了。

(五) 或有人欲行出水。第三译本定义为:

云何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观,观已而渡,谓人既出,得信善法──持戒、布施、多闻、智慧。修习善法,彼于后时信固不失,持戒、布施、多闻、智慧,坚固不失。住善法中,知苦如真,知苦习、知苦灭、知苦灭道如真。如是知,如是见,三结便尽,谓身见、戒取、疑。三结已尽。淫、怒、痴薄。得一往来天上、人间。一往来已。便得苦际。是谓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观。观已而渡。犹人溺水。出已而住。住已而观。观已而渡。我说彼人亦复如是。是谓第五水喻人。世间谛如有也。

第五水人指长期沉溺在生死大海的无明烦恼众生,有信心从善,起惭愧心,且意志坚定,就像有人沉溺大海,头探出水面,就不再沉溺。之后多守戒律、修持布施、熏习善法、长养智慧,渐对这些善法信心不退、坚固不失,身见结、戒取结、疑结等三结烦恼断尽,便证得初果须陀洹,且想要永远离开此生死大海。正像沉溺于毒品烟酒等的惯犯,有信心要戒除烟酒毒品,起了惭愧心,意志也很坚定,虽然毒淫、酒淫等来时,身心的煎熬痛苦难堪,但由于其决心和意志力坚固终能战胜毒淫,不再吸食。但是此时毒淫还在,为对治毒淫,该人多持守法规,多与人为善,多亲近善友,多熏习听闻善法,智慧渐生,充满更生向上的力量,就想要永远脱离过去一直沉溺其中的毒品大海。

(六) 或有人欲至彼岸。第三译本定义为

云何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观,观已而渡,渡已至彼岸。谓人既出,得信善法达持戒、布施、多闻、智慧、修习善法。彼于后时信固不失,持戒、布施、多闻、智慧,坚固不失,住善法中。知苦如真、知苦习、知苦灭、知苦灭道如真,如是知、如是见,五下分结尽,谓贪欲、瞋恚、身见、戒取、疑。五下分结尽已,生于彼间,便般涅槃,得不退法,不还此世,是谓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观,观已而渡,渡已至彼岸,犹人溺水,出已而住,住已而观,观已而渡,渡已至彼岸。我说彼人亦复如是,是谓第六水喻人。世间谛如有也。

第六水人指长期沉溺在生死大海的无明烦恼众生,有信心从善,起惭愧心,且意志坚定,就像有人沉溺大海,头探出水面,就不再沉溺。之后多守戒律、修持布施、熏习善法、长养智慧,渐对这些善法信心不退、坚固不失,身见结、戒取结、疑结等三结烦恼断尽,便证得初果须陀洹,想要永远离开此生死大海,就必须登上岸去。正像沉溺于毒品烟酒等的惯犯,有信心要戒除烟酒毒品,起了惭愧心,意志也很坚定,虽然毒淫、酒淫等来时,身心的煎熬痛苦难勘,但由于其决心和意志力战胜毒淫,不再吸食。但是此时毒淫还在,为对治毒淫,该人多持守法规,多与人为善,多亲近善友,多熏习听闻善法,智慧渐生,充满更生向上的力量,想要永远脱离过去一直沉溺其中的毒品大海,就必需登上岸去,永远脱离这个毒海圈子,才能尽除这些染污的恶习。

(七) 或有人已至彼岸。第三译本定义为

云何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观,观已而渡,渡已至彼岸,至彼岸已,谓住岸梵志?谓人既出,得信善法,持戒、布施、多闻、智慧。修习善法,彼于后时信固不失,持戒、布施、多闻、智慧,坚固不失。住善法中,知苦如真、知苦习、知苦灭、知苦灭道如真,如是知、如是见,欲漏心解脱,有漏、无明漏心解脱。解脱已,便知解脱,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是谓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观,观已而渡,渡已至彼岸,至彼岸已,谓住岸梵志。犹人溺水,出已而住,住已而观,观已而渡,渡已至彼岸,至彼岸已,谓住岸人。我说彼人亦复如是,是谓第七水喻人。世间谛如有也。

第七水人指长期沉溺在生死大海的无明烦恼众生,有信心从善,起惭愧心,且意志坚定,就像有人沉溺大海,头探出水面,就不再沉溺。之后多守戒律、修持布施、熏习善法、长养智慧,渐对这些善法信心不退、坚固不失,身见结、戒取结、疑结等三结烦恼断尽,便证得初果须陀洹,想要永远离开此生死大海,且已登上岸去,永远不会在掉落此无明生死大海,永断生死轮回,得自在解脱。正像沉溺于毒品烟酒等的惯犯,有信心要戒除烟酒毒品,起了惭愧心,意志也很坚定,虽然毒淫、酒淫等来时,身心的煎熬痛苦难堪,但由于其决心和意志力战胜毒淫,不再吸食。但是此时毒淫还在,为对治毒淫,该人多持守法规,多与人为善,多亲近善友,多熏习听闻善法,智慧渐生,充满更生向上的力量,欲永远脱离过去一直沉溺其中的毒品大海上岸去,如今终于上到安全的岸上,永远不会再犯,且能现身说法,有力量协助其它更生人永远断除毒淫,做个利益社会有用的人。

上述佛说的“七水人喻”,在修道上所以能由凡成圣、灭除我法二执的烦恼、得究竟解脱,关键在于有惭愧心的生起,就是自觉心的启动,才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对于时下懈怠散漫的修道人,也有教化提醒的作用,这些暂时迷失的修道人,同样需要靠自觉生起惭愧,才能精进向上、远离恶法。对于一般沉迷五欲六尘,尤其染上药物滥用、贪赃枉法、偷窃嫖赌等恶习者,更需由衷发起自觉,生惭愧心、坚定意志、更生做人,这就是所谓的“自觉教育”。

而“自觉”就是一种自我教育,佛经讲:“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就是自我教育。所谓“自我教育”,就是要自我要求、自我学习、自我充实、自我反省,而不是只想依顿别人。平时自问、自觉、自发、自悟,透过自我的观照而能找到自己,这就是自我教育成功。人要靠自己自知、自觉、自悟,才能成功,别人的帮助终究有限。 不管是善法的成就如教育、修行等,或是恶法的断除如毒瘾、盗窃等,都非靠自觉不可,犹如本经所谈的“七水人喻”。

四、结论

“譬喻”是释迦牟尼佛常用的说法方式之一,故常出现在大部分经典中。有些佛经是以譬喻为主并以之立名,如《撰集百缘经》、《贤愚经》、《杂宝藏经》和《大庄严论经》等,故较多学者针对这几部经从事学术研究。而《佛说咸水喻经》只是《中阿含经》和《增一阿含经》中的一部小经,也只提到单一的七水人喻,就是佛以水为喻,为比丘说解脱之道的七个过程。这部小经第一译本“水喻七事”,第二译本则为“七事水喻,人亦如是”,多加了“人亦如是”,到了第三译本就由八字简化为“七水人”,显然由事显理,直入事即理的结合。本经的译经笔法和遣词用字也随着文明的进步愈趋现代化和人间性,每个译本都反应出当时的社会时势──魏晋南北朝时代,佛经汉译采用“口语∕语体文”,少用“书面语”。到了唐宋就有使用白话文了。

综上所述,《佛说七水人喻》原是佛为有情生命活动的情况分有七种类。?因无惭、无愧而起惑造作恶业而长期没溺苦海中,如三恶趣者。若惭愧时有、时无,行善行恶不定,或时在人天善趣,或时处于三恶趣中,在海中时浮、时沉者。?有惭、有愧,有正见寻觅、有正志、有勇猛意、谋求出离苦海,相当于七贤四善根位者。第四~第七譬喻已见道,修习三无漏学,乃至作证四沙门果位者的历程。如今却能说明时下各种药物滥用、恶习杂染的身心烦恼困境,进一步还能用来协助社会上染有烟酒、毒品、偷窃、嫖赌、贪渎、诈欺等恶习者的更生问题的辅导。可见时空虽历千古,人性却不变。释尊怎会料到其两千多年前指导比丘修道用的善巧譬喻,历千古而不衰,不但能用来阐释解决各种社会人性污染恶习的问题,其中蕴含的「自觉教育」还是当前教育的根本所在呢?可见本经「七水人喻」虽只是佛教九类譬喻的一种,内容也简短微不足道的小譬喻,不但能做为修道上的引导,对现代生命教育和当前各种社会问题也具有时代教化功能。足见佛教譬喻是超越时空,不但可以现代诠释学说明之,且深具时代意义和价值的。

释永东

台湾佛光大学宗教学系专任助理教授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