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太虚与中国近代佛教(下)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太虚诞生一百周年国际会议论文集》   作者:楼宇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关于行瑜伽菩萨戒本

这里所谓的“瑜伽菩萨戒本”,是指从玄奘译百卷本《瑜伽师地论》中录出的《菩萨戒本》。关于“行在瑜伽菩萨戒本”,太虚大师有一个详细的说明。他认为,佛法统摄于教、理、行、果,而“其要唯在于行”。行有无数量,摄之为十度(六波罗蜜:施、戒、忍、精进、禅、般若,加方便、愿、力、智等四波罗蜜),又摄之为三学(戒、定、慧),若“严核之则唯在乎戒学而己矣”。戒有种种,“又必以菩萨戒为归”。因为此戒以“饶益有情,专以舍己利他为事”,这正是“菩萨之入俗,佛陀之应世”的根本宗旨。在大乘诸戒本中,《梵网》、《璎珞》、《弥勒》等都有某方面的不足,唯有从玄奘译百卷本《瑜伽师地论》中录出的《菩萨戒本》,“乃真为菩萨紧兴二利,广修万行之大标准,而一一事分别应作不应作。”因此,当以“瑜伽菩萨戒本”为皈依,而躬践力行之。太虚大师最后强调说:“必能践行此菩萨戒,乃足以整兴佛教之僧会;必整兴佛教之僧会,此菩萨戒之精神乃实现。”(以上引自《志行之自述》)

从上述说明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点:一、佛法之要在于躬践力行,二、必须按照“瑜伽菩萨戒本”去践行,而宗旨则集中在一点上,即“舍己利他”,“饶益有情”。这是太虚大师对于佛教根本精神的认识,也是他一生律己诲人的准则和振兴佛教的目标。而太虚大师大力提倡的“人生佛教”,则是实践这一准则和达到这一目标的积极可行的途径。

人生佛教是承继大乘佛教世间出世间不二的精神提出来的,太虚大师在许多地方反复强调这一点,如说:“佛教佛学通出世世间真谛俗谛而言”(《昧庵读书录》);“其实禅宗与一切佛法通为世出世间底善法的,……盖佛法本是透彻出世,而亦利益世间尽未来际的”(《论胡适之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等等。而他关于佛教五乘法之说,即: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如来乘(其中前二为世间法,后三为出世法),则更是把佛法统摄世出世法的精神具体化了(参见《佛教人乘正法论》)。他认为,佛教的发展和建设,“其中心虽着重在伽蓝清净僧伽,但整个的基础应建筑在多数大众的信仰心上。”他深刻地指出:“没有大众信仰的佛教,纵使伽蓝梵刹建筑得富丽,僧伽的生活如何富裕或清高,这是违反佛陀的真义的,是死寂的佛教而非是活的佛教。”所以说,今后佛教新的发展和建设,“应把佛教的精神普遍地打入大众的心中,唤起大众热情的信仰和认识。”为此,他提出了设立“两重三皈”的“菩萨学处”。这里的“两重三皈”是指“结缘皈依”和“正信皈依”,前者是佛教的广泛信徒,后者则于佛法已有所认识,并种下了根本的信心。而“菩萨学处”则是指包括比丘学处(比丘应学习和遵守的律仪)在内的,“统贯世出世间一切阶位渐进为菩萨的学习”法门(以上均见《菩萨学处》)。以此,则可把在家信众与出家僧众纳入一个共同的法门中去,渐次深入(由“结缘皈依”进入到“正信皈依”),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这“菩萨学处”是太虚大师多年来建设人生佛教理想的最后说法。

太虚大师提倡人生佛教的根本宗旨在于:以佛教“舍己利他”“饶益有情”的精神去改进社会和人类,建立完善的人格、僧格。为此,太虚大师提出了“即人成佛”、“人圆佛即成”的口号。他说:“末法期佛教之主潮,必在密切人间生活,而导善信男女向上增上,即人成佛之人生佛教。”他认为,这里所谓的“即人成佛”与禅宗所说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一样,而是指“直依人生增进成佛”,或“发达人生进化成佛”。这也就是说,成佛就在人生的现实生活中,就在个人日常的道德行为之中。否则,人格尚亏,菩萨的地位便无处安置,更谈不上佛陀果成了。因此,他的人生佛教的鲜明特点就是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具体人格的培养和完成上。太虚大师有一首自述偈,充份地说明了人生佛教的这一特征。偈日:“堕世年复年,忽满四十八,众苦方沸腾,遍救怀明达。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圆佛即成,是名真现实。”(《即人成佛的真现实论》)

如何才能达到一这目标呢?太虚大师指出,最根本的就是要发起菩提心。他说,发菩提心即是精神上的一种向上要求,是一种以凡夫心成功佛果的心。他认为,若能发菩提心,并辅之以菩萨的四弘誓愿(佛道无上誓愿成、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守之以不犯四他胜处法(失利人心、失大悲心、失大慈心、失智慧心),行之以六度,则必定能完成圆满的人格,而臻于无上佛果之境地。(见《菩萨学处》)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太虚大师人生佛教的立意,是要充分发挥佛教在社会伦理教化方面的作用。他声称,“今日欲求中华国民性之道德,必始乎佛法,终乎佛法,舍佛法莫为功也。”(《中国人用中国法之自救》)而“佛法无他缪巧,不过阐明正确的宇宙观以立为从基本进向究竟的人生观耳。”(《即人成佛的真现实论》)因此,他把佛教的五戒、六度等与世间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融通起来宣讲,以便把佛教人生观、伦理观普及到广大信众中去。

如在《佛教人乘正法论》一文中,他是这样采讲解五戒的:“云何五戒?今当先列其名:一、不残杀而仁爱,二、不偷盗而义利,三、不邪淫而礼节,四、不欺妄而诚信,五、不服乱性情品而善调身心。此之五戒,上截即是伦理原则,下截则同儒家五常。上截在止所不当为,下截在作所必当为。……止所不当为者曰戒,作所必当为者曰善。”又说:“此之五戒,即为人道正因。一戒不守,必堕三涂。人人一戒不守,则人道断绝矣,守一戒至三戒,虽得为人,未能完全人格。人人守一戒至三戒,人道可由之而保存。受持四戒,人格乃全。人人受持四戒,人道可由之而蕃昌。受持具足五戒,则为良士。人人受持具足五戒,人道可由之而进善。受持增上五戒,则生生于人类为大圣贤。人人受持增上五戒,则虽地球变成忉利天界可也。”这里充分反映了太虚大师的道德理想主义。

又如在《菩萨学处》一文中,他把六度与世间各种善行做了融通的讲述。他说:“佛法中说菩萨六度行,亦即是扩充世间古今圣贤的所有善行。如孟子之人饥即己饥,人溺即己溺;宋钘之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墨子之务求与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等,皆本于以大众之离苦得乐,宁牺牲个己之利益,是所谓圣之仁者,与布施度相通。如伯夷、叔齐之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宋钘之不累于俗,不饰于物;孔子之四勿;陈仲子之耻食其兄不义之禄,是所谓圣之清者,与持戒度相通。如宋钘之见侮不辱,不羞囹圄;柳下惠之直道事人,三黜不去,是所圣之和者,与忍辱度相通。如夏禹之腓无胧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墨子之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与精进度相通。如庄子说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外天地,遗万物;颜回之心斋坐忘;慎到之不师知虑,不知前后,巍然而已矣,与禅定度相通。如老子之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孔子之从心所欲不逾距,皆有通于一而万事毕,无人而不自得的境界,与智慧度相通。”所以说,“能集中国圣贤之德行,即可成一六度行之菩萨。”

这种广泛地融通内外学的诠解,不仅使佛教教理进一步世俗化,而且使出家与在家的界限也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这也是太虚大师人生佛教的重要特征之一。如他早年写过一篇文章,题为《论佛法普及当设平易近人情之方便》,其中强调即使是己入门的在家信众“亦勿须辜仿僧事,惟以敲鱼打磬、宣佛诵经、弃家废业、离群逃禅为学佛。但由信而渐求其解,由解而愈坚其信,信隆而三皈而五戒,而不离常俗婚娶、仕宦、农商工作之事业。”至于出家僧众,太虚大师认为,应当严格要求,然如有不能坚守戒律者,也不可强留,“其后更当宽,令可自由请求反俗,则僧内庶清净也。”关于这一问题,在他晚年的最后说法《菩萨学处》中,有更清楚的论述。他说“上来所说从结缘皈依到正信皈依,从正信皈依分在家与出家修习菩萨道的两条路向。但是初自发菩提心,终达修四摄行,其形而上之精神是一贯,其形而下之处境稍有不同耳。然非固定不变者,十年二十年以上之在家菩萨,如欲变服形,自可得入于出家菩萨众中;出家菩萨比丘,遇利行同事尤切之缘时,亦可舍比丘戒入于在家菩萨众中。大乘菩萨之学,重在精神与实践之行,原不限制于固定形式之中。”这也就是太虚大师最终所希望建立的“本菩提心,修菩萨行,将佛教的精义真理,广泛地投入大众的识田中”的“实用的人生佛教”。

太虚大师关于革除佛教中神道设教的迷信,离群遯隐的消极主义,主张充分发挥佛教在社会伦理教化方面的作用,以建立实用的人生佛教的理想,符合于世界上一般宗教由中世纪的神学化特点向现代社会人文化特点转化的共同规律。他对于推进我国佛教的现代转化,以适应现代社会的科学发展、现代人的生活实际和心理状态,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他在我国整个近代佛教的发展中,以至在今天海峡两岸的佛教建设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原载《太虚诞生一百周年国际会议论文集》,香港法住出版社1990年版

【楼宇烈专栏】

近代中国佛教教育

进入世界佛教论坛专题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