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人生的觉悟与信仰的生命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慈霖》   作者:苏渊雷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一个人可以终身不读佛书,不进寺庙,不烧一柱香,不叩一次头,但是,他不可能不面对自己的命运,他也不可能事事如意、时时顺心、总能获取命运女神的眷顾。他必会有某种苦恼、某种挫折、某种不安、某种失望甚至绝望。他面对着大千世界,面对着迁流不息的社会以及有着生、老、病、死各种痛苦的生命人生,即使是位至高官,权位显赫;即使是腰缠万贯,挥金似土,他也不可能没有心灵深处的困惑,不可能没有对人生意义是否永恒的疑虑。我从哪儿来?我能做些什么?我又将往何处去?其困惑与苦恼,其迷茫与失望,任何人都不可能摆脱。那么,如何认识它们,如何体会它们,又如何在自己短暂的生命历程中能有某种超脱,开掘一境界,可安身,可立命?于是,觉悟和信仰显得格外地突出和重要。

在佛家看来,不能满足于一般的生活与人生,而应该另有一个最高理想的生活,积极地去追求它、接近它。其理想即是涅槃,必由之路就是解脱。解脱的意思,就是佛经上说的“离缚得自在”,换句话来说,就是自己解放自己。由于人生的束缚有很多是自己造成的,所以,解脱还需自己去努力。但又因为束缚是自己找的,因此而显得极为困难,非努力从事修养不可。

一般地说来,解脱之途有二,一是慧解脱,一是心解脱。所谓慧解脱,就是从知识上求得解放,深通因缘和合、无常、无我之理,正确地判断世间名相,不被世俗杂念缠绕,而求精神上的高纯妙心之境界。所谓心解脱,就是从情意上获得解放,不被名色所迷惑,不做情欲上的奴隶;在情感上乃“以慈悲为本”,扩开同情心,对一切众生的苦乐皆是感同身受,达到物我同体的境界。

如能达到这慧解脱与心解脱,实际上也就是破除了所知障与烦恼障,由自证、自知、自实现的途径,体味了佛说的涅槃境界,从而可以绝对清凉无热恼,绝对安定无破坏,绝对平等无差别,绝对自由无束缚。于是,人人可以安住涅槃而不必抛离尘俗,真正于世间获得了觉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