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武魂贯千古——儒、道、释对中华武术的影响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其起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的劳动生产、生活中。在漫长的沧海桑田似的变化过程中,武术已经不留于御人防身的层面上,而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许多国家、民族对中华武术的接受,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把它作为一个运动项目,而是把它作为一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来看待,它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中华武术中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受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
中华民族的文化,百家争鸣,其中最有竞争力和影响力,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社会、历史、文化的形成、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当属儒、道、释三家。他们之间,一方面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另一方面又相互吸引、相互渗透。很难说出他们具体对中华武术有何影响,因为,本来他们之间本来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儒家思想对中华武术的影响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的主干文化又被称为儒教,这种提法的出现是在魏晋以后,所谓儒教,是相对于佛教、道教而言。儒、道、释被称为“三教九流”中的“三教”,而这里的教,其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宗教,而是指教化。
从春秋战国时期以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便开始兴起。其中,“仁”被作为儒家思想文化的核心。儒家讲究“仁”,甚至对上层建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孟子所阐发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仁政”治国方略,为后世几千年封建王朝统治者所推崇。而中华武术不能不说也受到儒家“仁”的影响。儒家认为人的内心的“仁”要通过外在的“礼”来表现,即重视人的行为规范。“未曾习武先学礼”是中华武术的传统,这种“礼”是对人的内心进行约束,它的存在不会冲淡武术自身固有的技击性,也不会削弱习武者的勇敢精神,它是一种教育。习武之人,重在健身,不在伤人,做人有道德,习武讲武德。武德是中华武术的灵魂,崇尚武德是中华武术界优良的传统。古代“智、仁、勇”称为三德,即“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武术各家各派都提倡习武者以修身养性为宗旨,以自卫为信条,反对好勇斗狠,恃强凌弱,遵守社会公德,尊师重道。中华传统武术有着深严的宗派观念,同时师徒关系也深受封建礼教的影响。“仁”的思想还体现在武术的技击目的上,二人交手,切磋武艺点到为止,具有可贵的人道主义精神。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在国家危亡,时局艰险的时候,许多习武者会挺身而出。这就是孟子所提倡的“大勇”。这种“大勇”成就了中华武术的尚侠好义的传统。远在战国群雄并争的时代,燕国壮士荆轲只身赴险,刺杀秦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这样苍凉悲壮的曲调穿越了几千年的时空,震撼着所有人的心魄。这段历史场景,许多影视作品做出了各种形式的诠释,那瞬间的历史定格展示了中华武术“侠”文化的全部,它超越了武术的本身,深深地打上了儒家思想文化的烙印。历史上许多杰出的武术名家以惊世武功献身于民族的正义事业,这正是儒家“入世”精神深乎于内而发于外的最好体现。
儒家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史记·孔子世家》)这种追求文武双全的思想,对武术超越纯“武”的范畴,积极与中国文化相融合,起到了驱动作用。
道教思想对中华武术的影响
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与其他宗教不同,中国道教完全接受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宗教多数都是修盼来生,而道教则主张通过精、气、神的修炼达到长生不老。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使中华传统武术具有了独特性,它把搏击的技击性与养生思想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老子》中讲到物质变化,天地的运行,都遵循一定的规则,即道,即自然。中华武术最讲究与自然的契合。这是中华武术与其他技击术最大的区别,也为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文化面纱。武术与自然的关系恰似道教与自然的关系,相互依赖,相互契合。这正是道家之“道”所推崇的自然原则。古代中国几个重要的武术发源地,无不盘踞在风景秀丽的名山大川。这是不是一种巧合呢?武术中每个动作的变换,每次恰当的停顿,每个眼神的随势而动,无不来自于对自然界的洞察,是一种对自然的顿悟,一种思考。
现在有些武术家提出,幼儿更能掌握通往中华传统武术真谛的钥匙,因为他们的社会化程度较低,思考的方式、动作的习惯受到的制约很少,更能忠实地直面现实,直面事物的本质,而这本质正是中华传统武术的核心。也正好引证了老子:“专气至柔,能婴儿乎?”
中华武术强调:“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这与道家所讲“治内,治外”不谋而合。所谓“一口气”,则是对“精、气、神”的概括。对于精、气、神的修炼受到了道家养生思想的影响,养生则必须顺乎自然,方能“游刃有余”。正如《养生主》开篇所作:“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已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身,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种顺应自然的思想贯穿于中华传统武术的历史进程。
《庄子》中有几处谈及自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自然”与“无为”的相一致。“无为”不是指“无所作为”,而是指“清静无为”。在道家“清静无为”思想的影响下,产生了许多以“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后发先制”为技击指导思想的拳种。如太极、形意、八卦等,统称“内家拳”。内家拳在外在表现形式上,中规中矩,动作简单,朴实无华。似乎有有意无意地与道家美学思想“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矣”(《庄子·天道》)相契合。
中华传统武术中一直存在有境界层次的概念。从哲学角度讲,实际上就是对自我的一种否定,或者说是一种超越。这种不断的否定,不断的超越使“我”更接近事物的本质,更接近武术本身。这似乎又受到了庄子“万物皆化”思想的影响。
佛教思想对中华武术的影响
古代印度民族十分重视内省,强调静思式的修炼。如“瑜珈”(YOGO)即是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它用调息静坐,冥思入定修行。当印度佛教兴起后,也吸收了这种修炼的方法。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最为广大人民接受的只是它的一个分支:禅宗。由于广大民众的接受,禅宗在中华大地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本土文化相融合,慢慢地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
佛教作为一个外来的宗教,在思想上对中华武术的影响力远不如儒、道二家,但是它对中华武术的发展、传承、推动作用却是不可抹杀的。
早期的佛教,僧侣恪守清规,自省苦修。但随着佛教的兴起,僧侣们逐步过上了顺应自然,恬淡安逸的寺院生活。这就为武术在寺院中的发展、兴盛、传承创造了客观条件。由于长期的盘膝静坐冥思影响了众僧侣的身体健康。为了增强体质,振作精神,达摩祖师模仿动物的动作创编了拳法。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充实,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少林拳术”。由于少林武僧为唐王朝立下了显赫的功绩,从而使其赢得了“天下第一名刹”的美誉,盛极一时。少林寺的兴盛,使“少林拳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巅峰时期。“少林拳术”的发展也受到中国佛教兼收并蓄的影响,吸收众家之长,使其在内在思想和外在表现上都出现了极大的丰富和提高。在武术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天下武功出少林。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也充分反映出“少林武术”在整个中国武术史中所占的地位。
早期的佛教对经、律、论的研究和崇拜达到了极至,这就为武术典籍的保留、完善创造了条件,在客观上保障和推动了中华武术的传承和发展。
结语
儒、道、释三教从思想上引领着中华武术超越了技击术的范畴,使其成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同时,中华武术的“动静结合”、“刚柔相继”的外在表现形式上也受到它们美学思想影响,呈现出一个多元化的形态。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它受到儒家思想进取精神的影响,在道家“静”、“朴”之风中修炼,在佛家与自然的对话中内省、升华。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