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达摩难陀长老笑对癌症 心能治愈无忧无惧

       

发布时间:2010年02月01日
来源:马来西亚佛教杂志《福报》第17期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8月9日在十五碑佛寺接受《福报》采访时,笑声不断,震动全室,最令人难忘的一句名言是: “为什么要忧虑?(Why worry?)”

  达摩难陀长老是在5月间有一晚发现小便出血,第二天又是小便出血,他心知不妥,于是去见泌尿专科医生,又被送往一个仪器内进行全身器官及骨骼的彻底扫瞄检查,谈到这他又大笑了:“我在那个棺材足足躺了35分钟。”

达摩难陀长老
达摩难陀长老


  当医生很慎重的告诉长老,发现他的前列腺有肿瘤时,他竟然哈哈笑了起来。

  医生一脸惊愣,从来没有病人听到这消息还笑得出来。

  达摩难陀长老淡定说:“这是我们所要面对的,疾病是自然现象,若我们心将它看得太严重及过度忧虑,无疑是在制造问题。”

  心怎样对待,就制造怎样的问题。

  医生听了这番话立刻抄录下来,很感兴趣想要了解更多长老的智见,长老过后送了一册他的名著《如何活得无忧无惧》。

  达摩难陀长老没有接受化疗,而在梳邦专科医院采取先进的放射治疗。这种医学科技是锁定罹患的部位,透过放射消灭癌细胞,整个疗程一共是38天,每周放射5天,他已完成了疗程,没出现常见的副作用,诸如消瘦、呕吐、晕眩、流血、灼焦及其他症状等等,再度叫医生称奇。

  达摩难陀长老将在8月底接受复检,他显得很自在的说:“我从不担忧,也没去想它,一切日常作息照常。反而是许多人在唠叨,责怪我为何病了还要这里去、那里去弘法。”

  “当身体病了,请别允许你的心也病。你需要一颗健康的心来维持这躯体。”长老一再提出这个重要观念,身病心却不可以病,忧虑及恐惧会造成心也跟着病了!

  这一切病与业力有关吗?

  业力来自我们的所做所为,许多事都是这一生造成的,我们眼前的懒散、愚痴、无明,操劳过度、不当生活方式,皆会造成许多问题,只有一小部份因素与前世业力有关。

  有些人会问,有修行的高僧也会病吗?长老这样回答:“身体不知这是高僧呵,身体也不知这是佛呵!教皇不能言语、不能行动,因为身体不知他是教皇呵!”

  达摩难陀长老一向不爱运动,谈到运动他讲了一个笑话:23年前在马大医院,他的邻床是位同样罹患心疾的华人,对方畅谈养生之道,每天早起步行三英里。轮到他回答时,他幽默的说每天早上醒过来第一件事,就是躺在床上摇脚。

  步行三英里与摇脚者,到头来同样躺在病床上!

  当然,达摩难陀长老不排除运动的好处,认为就算是简单的挥动手足皆对健康有益,不过更重要的是如何照顾这一颗心。

  那年,达摩难陀长老突然间心脏病发作,一度心跳停止,护士急忙唤来医生,以心脏电击器抢救,将他送入加护病房。

  当时医生判断长老活不过48小时,情况如此恶劣,已通知寺院准备后事了,连寺院的住众毕马洛卡法师也赶到床侧,请示长老尚有什么交代。长老于是念了一段巴利经文,那是佛在证人涅槃前金口说的:因缘所聚的,皆因缘尽消失,因此我们要精进修行......。

  “释尊闭上眼睛前的最后一番话,被我引用作为遗言。如今何止是48小时,23年过去了,我还好好活着呵!”说完又是一阵大笑。

  达摩难陀长老一口否定奇迹,他也不相信超自然能力:“一切都是自然的,只是我们不明白它如何发生,才故弄玄虚的将之称为‘奇迹’。

  “我深信每天的善行功德回向,邀请神祗(Deva)来随喜功德,将因此得到庇佑。佛陀曾告诫神祗,当信徒在白天与夜晚回向功德,请您来随喜功德时,您可要好好守护他们。”

  “神能做的就是这么多,睁一只眼看顾我们。神祗不能使我们开智慧,也不能送我们上天堂,更不能使我们证得涅槃。”这是达摩难陀珍贵的体悟。

  有两点使我们为死亡感到高兴,第一是有些老人因病痛长期蒙受折磨,死是一种解脱。

  第二是身为一位严守五戒的佛弟子,我们持戒清净,因此充满信心,若有来世的话,绝不会遭受任何不幸。

  至于往生净土,达摩难陀长老很直率的回答:“没有什么地方是净土!只有人心清净所在才能化为净土。这里就是因为人心太脏了,所以不是净土;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转化心念,变得公正、慈悲、充满爱心的话,这个世界有一天也将化为净土。”

  因为有坚强的信念,无边的智慧,达摩难陀长老无忧无惧,今时今日,仍旧以身说法,让我们再一次见证心的力量!



标签:观点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