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用十二因缘来觉察与原点的距离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2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梁乃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用十二因缘来觉察与原点的距离

  梁乃崇教授

  修行的“原点”是能知能觉,而大家是不断地从“原点”跳出去,跳出去之后,把“原点”给遗忘了,但是,你还是在“原点”;不断地重复着跳出去、回来、跳出去、回来……但只要能觉察到、觉醒了,就能回到“原点”。

  那么,要怎么觉察呢?你跳到外面时,你要去感受跟“原点”距离到底有多少层、有多少关卡;当你可以清楚地把它感觉出来的时候,回到“原点”的路就会很清晰地出来了。

  这样的说明是比较抽象、比较深一点。我可以用一些让大家更容易懂的方式来陈述。

  比如说,外面桌上摆了一碗饭,那碗饭与我们的“本觉”距离有多远呢?从“十二因缘”来看,那碗饭是在“有”那个层次;它与“本觉”之间还隔了取、爱、受、触、六入、名色、识、行、无明,这么多的层次。接下来,你把眼睛闭起来,你的心里还是有那碗饭;此时,你心里的那碗饭就在“十二因缘”的“名色”层次,它与“本觉”的距离是不是更靠近了呢?

  其实,一般人通常会认为心中的那碗饭是假的,外面那碗饭才是真的;而就其与“原点”的距离来论,心中的那碗饭比外面的那碗饭其实是要更靠近的且随着自己可以深入心灵的不同层次,那一层一层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

  再举一个例子:假想一下,你像外科医生一样,打开自己的头盖骨,透过镜子,你会看见大脑有许多的皱纹。——你看见的历程是透过取、爱、受、触、眼根(六入之一),一直到“名色”这样一路过来。

  再来,你们把眼睛闭起来,去感觉头部里面有什么,不要想像,用直觉去感觉。这样你所感觉到的大脑,比起前面像外科医生那样所见到的图像,距离“原点”又更近了。——虽然是同一个大脑,当你可以省察到时,这两者的差别是很大的。

  像我们的身体,可能有时候会感觉到这里酸、那里不舒服的,可是,西医检查,就说你没生病。因为他们是用“眼根”(或辅助“眼根”的仪器)来检视“有”这个层次的物质有没有出问题。其实,我们可以把重点从“有”移开,不透过“六根”,超越“六根”,直接用心去感觉身体不舒服的地方。此时,你所感觉到的内容与性质,便会与西医不一样。为什么?因为两者与“原点”的距离不同。

  用我的话来说,你所感觉到的,比西医用眼根检查所看到的,其实还更真实。

  以上,就是我举了一些例子,让你们体会不同层次的觉受与“原点”的距离。事实上,每一样事情都可以这样来觉察。当你的觉察可以做得够细时,回到“原点”的心路历程就会历历在目,而你也会很清楚怎么回到“原点”了。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