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漫谈“四依四不依”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03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漫谈“四依四不依”

  ——佛教徒学修佛法所凭依的四个基本原则

  在世界所有宗教中,佛教的理论体系可谓最为庞杂,不但经典众多,汗牛充栋,内部的观点也不统一,派别林立。根据语言文字的传承,当今佛教主要有三大语系,分别是藏语系、巴利语系和汉语系。根据哲学思想见解不同,佛教内概有毗婆沙派、经部派、唯识派和中观派。如果从所依经典、传承特色来说,藏语系又有宁玛、萨迦、嘎举和格鲁等主要四大派,汉语系有华严、法华等大小乘十宗。浩瀚的文字和深广的理论,使得人们在惊叹佛法广大深邃的同时,对教义的正确掌握也增添了一定的难度,甚至由此让一部分没有深入学习浅尝辄止的人得出佛法其实是自相矛盾、难圆自说的错误结论。

  之所以佛法有八万四千之多,是因为众生的根基千差万别。疾病的种类多,也使得治疗手段及药物种类的多样化。虽然佛教理论庞杂,但却也并非无规律可循。佛陀亲自预言能正确梳理佛法教义的两位圣者——龙树和无著,为后人留下了正确解读佛经的各种著作,如《中论》、《现观庄严论》等。若能正确掌握这些论著的思想,相信定会手持万能钥匙,逐一打开经典宝库的大门。

  另外,佛陀在涅槃前,也为未来的学人指出了学修佛法所凭依的四项基本原则,来指导人们如何正确学习佛法,以免误入歧途。这就是“四依四不依”——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和依智不依识。如能了解“四依四不依”的内涵,就会正确处理在学习佛法中所出现的诸多矛盾,从而不致迷失。

  依法不依人,是四个原则中的首要原则。虽然在经论中对“法”有不同解释,但一般通指十二部经典。这条原则告诉人们,当某人与经典的观点相冲突的时候,我们应该遵从经典的思想,放弃某人的观点。经的原义是指准绳,如果不符合经典,那么就不是佛教观点。然而在现代,违反这一原则者比比皆是,人们罔顾经典的内涵,盲目崇尚个人的观点,即使他的观点已经违背了经典,也不加分辨,趋之若鹜。也有一些人误解藏传佛教依止善知识的真义,认为凡自己上师所说都是如法,即使明显的错误也不敢正视,使得正法清流,渐至浑浊。

  或说既然不依人,为什么藏传佛教特别重视依止上师呢?其实并不矛盾。《大乘义章》也说,所谓不依人,是指不依背离佛法的邪伪之人,并非说不能依止善知识。但依止善知识也是建立在依法之上,若上师教导背离佛法之义,也不能依,关于这点,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也有述及。总之,如果放弃经典法义谈依人,即使在藏传佛教中也不予认可。

  在依法不依人的基础上,虽同属法,但也有语、义不同,因此要依义不依语。所谓义是指内涵,语是指语言文字,在二者中,应以义为主。语言文字有着一义多词、一词多义等不稳定性,所以应依循语言所指之内涵,而非拘泥于文字。譬如佛陀在大般若经说无色、无四谛等文字,应了知其义是说色等物质乃至四谛等都没有自性,并非否定物质和四谛不存在。又如佛陀自己也亲口在经典中说《解深密经》才是了义的语言,但不应如言取义,应从佛法总体理论加以辨析真正的义理。因此佛陀自己也说:“智者和比丘们,你们不要因为是我说的就盲目信从,应该像剪磨炼黄金那样,对我所说的话加以分析。”

  很多人不了解依义不依语的原则,见到“阿赖”耶的文字就一律按照八识的唯识观点理解,见到“真如缘起”的语言,就认为《大乘起信论》是伪造。殊不知文字语言的多变性,同一个字和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涵义,因此造成错解和笑话就不稀奇了。

  虽然以“义”作为依止,但佛法内“义”也有了义和不了义之分,有彻底和不彻底两种,因此要“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一般来说,诠释空性、无我、究竟成佛等彻底性的经典是了义经典,诠释业果轮回等俗谛方面的经典是不了义经典。在辨析的时候,应以了义、究竟、彻底的经典作为依止。但在佛教内部,对了义不了义的分歧还需要辨析,宗喀巴大师曾有专著介绍——《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研读。

  最后是“依智不依识”,在对最究竟法性的认知上,普通人的分别概念识要给无漏的圣智让路,因此在经典中也说,普通人的感官等都不是量——正确的认识,如果是量,那还需要圣智做什么呢?因为分别识始终无法消除能所的对立,即使加行道菩萨的空义分别识,也是概念上的认知,无法完全契入真理。只有见道以上的圣者现观无漏智,才是真正的依止。因此在《瑜伽师地论》中说,闻思的智慧都属于识,证悟的智慧才是智。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