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宗教比较>>正文内容

诸家大手印比较(八)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01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诸家大手印比较(八)

  第十五章 大手印之修身

  本来佛教对于身之概念,观为不净,为臭皮囊,视为无足轻重;更以身为苦本,捨之亦作等闲,似无修身之必要。然而借幻所以修真,显宗不废,若密乘则身心兼修,且有「身调则脉调,脉调则气调,气调则心调」之口诀,故大手印对修身亦颇重视,兹分为四节以说明之:

  第一节 七支坐法

  七支坐法,为大手印之不共加行,必须刻意研求,庶免无基厚墉之弊,故将诸家各说,分别胪列,不厌求详,以作比较研究。

  祝拔宗大手印,引大日如来现证菩提经云:「端身金刚跏趺坐,心注唯一大手印。」谓双足金刚跏趺坐,手等持定印置脐下,脊椎直竖,两肩平张,颈曲颌压喉结,舌抵上颚,通则识随根转,别以眼根易转,故须不东不瞬不顾,直视幅量,宽如牛轭,此名大日如来七支坐法。约作业门,立静虑五法,谓以跏趺坐为令下出气;两手定印置脐下为令平住气;脊直肩张为令徧行气;颈曲压喉为令上行气;舌抵上颚及适宜视量,为令命根气,悉能摄入中脉。以五种业气入中脉故,即成无分别智,此名身寂,或身不动,或身住自然;身要必如上述,否则过患丛生。身倾右,虽觉受明相,不久即失,反增嗔恚。倾左,虽觉受乐相,不久即失,反增贪欲。前俯,虽觉受心不散乱,不久即失,反增痴愚,且与人交,易生疑嫉,心不欢喜并有妨碍于命根气,以此气通心,前俯则脊椎曲,能令气不舒畅故。后仰,虽觉受空相,易落顽空,反增骄慢,且使念念迁流,永难能定,身之重要如此,行者应知。口吐浊气,乃至禁语,名口寂,或口不动,或口住自然;浊气以九节风除之,为初学者调气方便;次应禁语,气息出入,任其自然,心于过去不追,未来不引,不计有所为而为,勿视空为空无,于现在根尘触对,勿起任何是非分别,心住于内,不为境迁,如乳足婴儿,安恬而住,虽一刹那,不容散乱。

  贡噶上师大手印讲义开示云:「加行者正行之基也,基础不固,不啻于坚冰上建筑楼台,无论如何庄严,一旦日出冰消,终归倾倒,行者亦然,加行未备,纵修得神通妙用,不知出离,与外道共,功力消失,仍然轮廻;故宜先修加行,安奠法基,幸勿轻忽。且加行为求身口意三寂,身寂如大日如来现证菩提经说,此经属行事部,大日为一切佛之身金刚,以为身要,易得加被故,应如大日如来七支坐法,其五种作业,各具功用:

  (一)跏趺坐:为令下行气[1]易入中脉,除嫉烦恼,修忿怒母,暖相易生,不为诸障所损,令地气易入中脉。

  (二)等持印置脐下:为令平住气[2]易入中脉,除嗔烦恼,令火炽盛,可解七万二千脉结,修忿怒母,易得定乐。令风气或水气,易入中脉。

  (三)脊直肩张:为令徧行气易入中脉,除痴烦恼,可除修气之病,不为四大之风气所损,令地气易入中脉。

  (四)颔压喉结:为令上行气易入中脉,除贪烦恼。令两颈动脉缓引,心念易停,心停则妄念息,无分别慧易生,令火气易入中脉。

  (五)舌抵上颚,适宜视量:为令命根气息入中脉,除慢烦恼,观性易明,令风气收入中脉,识依眼转,以眼较他根易动故,特注重适宜视量两旁之幅,宽为牛轭,约二尺许,前距鼻端四指,向下斜视为度。」

  以上为身五支,加以口吐浊气之口寂,及心于过去不追,未来不引之心寂二支,是为七支。

  五气以命根气为主,具此气而余四气方生,有持续寿命之功用,人之死也以命根气断故,医方明谓命根气住顶,内明有谓住脊中,上通于顶者,有谓住于心者,有谓住于中脉者,种种异说。据大宝法王第三之抉择,则以中脉即命根,命根即中脉,中脉清净为所依,命根为能依,命根相续为所依,余气为能依。命根为色蕴,中脉如大日。命根如妄念,中脉如本觉也。

  以上五气悉为不净业气,能令齐入中脉,即成无分别智,一切业气,凡二万一千六百,身依七支坐法,如宝库之门,已得固锁,盗不能侵。古德三世智云:「如能正身,其余功德,自然随起。」盖身仪合法,则拙火易起,甘露易生,自能引发无上大乐。其由业气引动之妄念,不劳对治之力,可得无分别定,本觉正智,于是乎现。以身调则脉调,脉调则气调,气调则心调,心调则气不外散,易于专一而住,其他利益如调和四大,却病延年,消除风疾,健康身体,气与脉通,力量增大,向之不勝者,今亦能矣,此初修止者之要门也;详如密集金刚续中说。此外尚有五要焉:

  (一)身直如矢,腹不现纹,中脉直左右二脉之气易入其中,各脉亦因以舒,结亦因以解也。

  (二)喉曲如勾,两颈之脉动如鱼鳃,开合不停,从此引生无限分别,曲则能塞脉道,俾妄念减少,本智易生也。

  (三)腿夹如织,身稳不为一切魔鬼罗刹所扰,文佛成道时即依此坐也。

  (四)修带系体,如式缠绕,松紧合度,长短适宜,能令七支坐法,身自得其正也。

  (五)坐以线毡[3],用适体棉心线毡,坐抵肛门,俾下出气不散,趋入中脉,速生暖乐相也。

  至尊玛尔巴云:「此五要门,诚为最殊勝不共口授之无上密诀也,昔五百仙人,久修静虑难止,有猿猴曾学辟支佛坐法,安住山中,仙人见而效之,遂生定力,以身不调直,易落沉掉故。」

  贡噶上师复开示云:「初修大手印学习定者,时勿过久,久则易生沉掉,难于前进,感无兴趣而起厌倦,反为障滞。故宜时促数多,一小时约修三次为度,后渐随力增多,依六法引生光明大手印。譬为远客初至某地,本拟常住,即以未曾惯习之法,规束迫之,必使客心不安,仍返故里;修大手印者,亦复如是。甫至其门,正欲前进,即令强除不知制伏之妄念,必使行者生畏,依然故我,故先以缓进舒之。」上师之婆心苦口,不厌諄諄,读者其曲体而实习之。

  了义海心要云:「身作毗卢遮那七法。七法者:足作跏趺,二手等持,置于脐下约四指处,肘伸勿曲,肩胛如鹫翅展,颈如钩曲,颔压喉结,脊椎伸直如矢,目凝鼻端四指前空,勿瞬无顾,双唇轻合,齿略未阖。舌抵上颚,坐于舒适垫上。」五静虑法者,向上人云:「身要凡五:如矢直、如钩曲、如织交、如链锁、如系绞是。」如矢直者,为脊如矢伸直,譬如扳矢令直,应向反方猛弯方直,如是腰椎前挺,小腹三皱,令隐为度。其须如此者,三脉住于自处,阿瓦都底直伸故,脉结解脱,气易趣入中脉。如钩曲者,颈略作意自然钩曲。须如此者,为遮左右二脉之如鱼张口,而致气与念分驰故,无念生起。如织交者,足踝相加。其须如此者,等同金刚跏趺坐故,不受中夭。如链锁者,以金刚结或禅带等,由膝内缚。须如此者,为令身要无失误故。如系绞者,臀下置衣包,紧抵下门。其须如此者,为令气脉由会合已,暖乐速生,如是为五身要。

  第二节 金刚诵

  金刚诵者:谓身安住已,心缘出入息,勿起余现行,数由一及二,乃至二万一千六百数,如此内外行息,一一可得明晰。每一呼一吸为一次,专心缘数,一二三四五,乃至二万一千六百,勿令外驰。初修者,每日以四座为度,第一座仅数呼吸二十一次,第二座可增至三四十次,第三座数较前略增,第四座随力多数。如渐增,心不散乱,专缘气息,渐次增上,数至二万一千六百。于此数中,若感疲乏,可暂停数,以事休息,其所谓明晰者,必数毕全数不乱,若有错误又从头再数,此为密乘数息观也。此后观尽其所有出入之息是否周徧全身,抑或仅趋一部,应于呼吸间,令心随息出入,由此即可明晰息之性相。复次,继修随息,观息出至何处,入至何处。吸时观息距鼻端一肘,乃至五肘,由鼻而入,经喉而心,而脐下至密处,并徧四肢,普及一切身界。若觉仅至身中一部,当即矫正,呼时观息仍出至距鼻端前一肘,乃至五肘而止。如此心随呼吸,出入自然,即可明了息之远近长短之性相矣,此为密乘随息观也。此后气与心合,由鼻至脐下,应观其出进住之自性如何。观住时应观住于何处。入则由鼻至脐而住,出则由脐至鼻而出。又观住者是否由脐遍住全身,若仅住脐,仍为粗观,必观遍住全身,方为细观。由此而来熟习,即能心与气合而住,此为密乘修气之止也。此后可见各气色及其长短,复观五大种各不混杂,即能知内外行息增减之量;其法系观气自顶及踵,徧及全身,有无损益,决不宜过增过减,所出之气,煖冷是否得中,如此观察,即能见地、水、火、风、空、五大种五气之色,及长短之量,地气色黄,水白,火红,风绿,空蓝。地气见于鼻端前十二指,水十三指,火十四指,风十五指,空十六指。乃至五欲、五蕴、五烦恼、一切色心等法,悉由此而生。以一息中具足五大五色,各不混乱,即知内外行息,出入量之增减。而五大之出入行息亦因以知之,或出增入减,或入增出减。以普通人年龄推之:二三十岁者出少入多,五六十岁者出多入少,故由一昼夜大换气十二次计之,每次于一千八百中,两鼻出入气息长短,可验福祸、夭寿、智愚、运气之消失,此为密乘修气之观也。[4]

  由是气外出变为白色嗡字,内进变为蓝色吽字,住则变为红色阿字。出气变白色嗡字为身金刚,进气变蓝色吽字为意金刚,气住变红色阿字为语金刚。由此转出入息悉成三字,以通解遍身脉结之气,尽令渐次入中脉矣。观阿吽嗡三字,出进住为正转变业气之要门,前四[5]皆为金刚诵之方便。三字观次第,各派传承所说不同:有谓昼则嗡阿吽,夜则吽阿嗡,均无不可。如实修习,内外行息,渐次变成三字,业气变成智气矣,此为密乘修还之方便也[6]。由此而来内外行息,即可渐次至停灭也,由上修持力,支脉解而中脉开,业气尽而智气现,自性清静,将从此显,此为密乘修净之方便也。以此金刚诵之一法,不独将六妙门包容净尽,且能解支脉而开中脉,净业气而现智气,其殊勝可想矣。[7]

  第三节 宝瓶气

  宝瓶气者:谓三出浊气已,上气由鼻端徐徐吸入,下气微向上提,尽力忍而持之,故金刚诵属柔气,宝瓶气虽属刚气,但其中又有刚柔之别。今之所述者,则属刚中之柔。其法为行者自观成本尊身相,三脉四轮具足,先以九节风[8]除浊气已,随以吸满消矢四法行之,吸谓上气由鼻吸之,渐次下压至脐下四指处,同时下体上提,亦至脐下四指处,如函盖相扣,气藏其中,如空瓶然,力挺下腹,持之久住,此之谓满,于此持气时间,初以三十六节为标准[9],不及者亦可,渐至七十二,如能满至一百零八,才称合度,不可过劳,善自审度。持至忍不能忍时,气应消散,而消散又分内消、外消二种:内消者观气入中脉,而至于心,业气即变为光明智气。外消者,则观气徧全身,由毛孔出,此后如放矢,直冲于顶,而由鼻出,此名冲顶矢气。但每修此法只宜射顶一次,余次可观直由鼻出,此名自性矢气。至下气上提,初学者不宜用气太过,恐生大小便之障,内消甚难,先修外消,冲顶不宜多者,恐迁识也。地藏五十轮经云:「此心极难调伏者,由气与心所缘异」,如气息停灭,则由心缘境所引妄念,亦当尽绝也。心如人,气如马,人与马分,心与马异,人乘未调之马,任其奔驰;心乘未调之气,除其分沓,欲令循途趋道难矣。经云:「心安则身安,心调则气调。」欲心调而身安者,现在调气,气不停,心亦不停,停心须兼停气,必使心与气合,则世出世乃至佛果一切功德,皆可由此证得也。夫人之呼吸,一昼夜大换气十二次,每次一千八百息,共计二万一千六百;换气尽,则心缘境为气所引之妄念,亦随之而尽。气化虹光,神气妙用,自然显现,世出世功德,悉备于此。[10]

  宝瓶气有谓为缘于壶形。所谓缘壶形者,应用力吐出内部浊气,务使尽绝,分三步行之:

  (一)自鼻孔,徐徐吸入外气。(二)气入后观想成为壶形。(三)使气留住,以能持久为度。至所谓心者,恒随息出入,念念转变,以不能离息专其所司故,甚难控制。今依如是修法,可以调伏,不复倚息起伏。盖通常一念所占时间,等于一息。息转变时,念亦随变,心之调伏,本为难事,以依本节教法,不断修习故,当可成就,尔时心即不再随息而转矣。世人竭尽所能,以保持想念之不变,而息之转变,通常能造成想念之若干,或少分变易,或竟使另起新念以代之。是以缘壶形修法之目的,即在于修心,使离息而独立,纵有想念起落,亦不为所影响。盖心之造像,纯因激荡而起,激荡既平,想念自止,心亦臻于本来如如之境,关于心息之互相倚託,印度奥义书言之详矣。[11]

  第四节 明点气脉诸要门

  明点气脉诸要门,实为密宗修身之要诀,而为契合大手印之极则。气脉两要门,其方便则为依金刚诵,与宝瓶气,其究竟则为净业气而变智气,解支脉而开中脉。详见上文,不在赘述。若明点要门,其方便依奢摩他之系心云:

  (一)为上系:观于自心四瓣白莲脐中,白色明点,犹若水银,晶莹圆润,大若豌豆,于内持气与气外呼,同时想彼明点,由梵穴出高住虚空界中,身要视姿,向上紧举,提起心明。心明紧张,长久观之,此名大梵髻严三摩地,是为向上持心三摩地中加行之最良者。

  (二)为下系:于自心际四瓣黑莲,面向下方,其脐黑色明点,量如豆子,或大小随意。若蛛丝系,由密处外出,次第缓徐下坠达若许由旬际,沉沉而住,心专一住之,紧闭谷道,身要视姿,逐步下降,此名地下行三摩地。

  (三)为更番瑜伽:适应自量,心高则抑,低沉则扬,更番观修。.

  此二观缘,故专一三摩地生起[12]。谨录恒河大手印三颂,以殿此章。

  劣慧异生未堪善安住 可与明点气脉诸要门

  以多支分方便摄持心 调令任运安住与明体

  若依业印增现空乐明 须知加持双运之福智

  导自顶轮缓降不可泄 渐提令遍全身一切轮

  绝离贪故空乐明方显,长命黑发相饱如满月

  光彩焕发力大如狮子 愿共速得安住胜成故

  此大手印极心要口决 且堪能种众生恒受持

  其境界如何,读者可细心紬绎,故不必强作解释,至同头上安头,致原意反晦也。

  作者于此,有不能已于言者,厥有二焉,谨分述如下:

  (一)诠理文字,人人可读而知之,若表事者,则非徒揣摩可得,观夫世智方面,运斤大匠,制锦良工,非从师若干年,未由奏技,世法且尔,况出世法乎,故密宗首重传承者此也。甚至世间拳法,刊印成书,指不勝屈。然而学者得此,不能依样画芦,必须亲灸明师,始有心得,否则非徒无益,害且随之。矧上列所述四节,略而未详,若谬然仿行,不独贻害,且犯密宗介律。倘读者有志此道,盼即亲近修持有素之善知识,而学习之,其成就当无可限量。语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故不应怠慢。而密宗修身对年龄且有限制,非尽人可以研求,有志者其勿忽诸,有厚望焉!

  (三)修身虽非究竟,但为即身成就所必须之方便,密宗成就之祖师,其修持如何,兹不赘述。只将本师释迦牟尼佛之修身经过,不嫌词费,略记以供学者参考。如大藏经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四有云:「菩萨作是念已。便于树下端身而坐。以舌拄齶两齿相合。善调气息摄住其心。令心摧伏压捺考责。于诸毛孔皆悉流汗。犹如猛士搦一弱人。拉折压捺复恼彼情。其人当即遍体流汗。菩萨伏其身心亦复如是。因此转加精进。曾不暂舍。得轻安身获无障碍。调直其心无有疑惑。菩萨如是作极苦苦不乐苦。虽受众苦。其心犹自不能安于正定。尔时菩萨复作是念。我今不如闭塞诸根。不令放逸。使不喘动。寂然而住。于是先摄其气不令出入。由气不出故。气上冲顶。菩萨因遂顶痛。犹如力士以诸铁嘴斲弱人顶。菩萨尔时。转加精进不起退心。由是得轻安身。随顺所修其心专定。无有疑惑。如是种种自强考责忍受极苦苦及不乐苦。于其心中曾不暂舍。而犹不得入于正定。何以故。由从多生所熏习故。菩萨复作是念。我今应当转加勤固。闭塞诸根令气内拥入于禅定。作是念已。便闭其气不令喘息。其气复从顶下冲于耳根。气满无耳。犹如积气聚[橐-木+棐]袋口。受如是种种诸苦。乃至不能得入于正定。何以故。由久远时所熏习故。菩萨复作是念。我当倍加精进。内摄其气令其胀满而入禅定。闭其口鼻。令气悉断。气既不出。却下入腹五藏皆满。其腹便胀如满[橐-木+棐]袋。复加功用轻安其身。随顺所修其心专定。无有疑惑。菩萨如是受种种苦受。其心犹不入于正定。由从多时染熏习故。菩萨复作是念。我今倍加入胀满定。入此定已拥闭其气。其气覆上冲顶。其顶结痛。犹如力士以其绳索勒缚系羸弱人。头顶悉皆胀满。菩萨受如是等最极苦已。乃至不能得于正定。何以故。由多时熏习故。菩萨复作是念。我今应当倍加功用入胀满定。入其定已其气满胀。其腹结痛。如屠牛人以其利刀刺于牛腹。菩萨受如是苦受。乃至不能获于正定。何以故。由多时染熏习故。菩萨复作是念。我今应当倍加精进入胀满定。既入定已闭塞口鼻。其气胀满周遍身体。其身盛热。犹二力士执羸弱人内于猛火。菩萨如是受种种苦受。乃至不得入于正定。菩萨复作是念。我今不如断诸食饮。……(中略)……遂取小豆大豆及牵牛子煮汁少吃。于是菩萨。身体肢节皆悉萎瘦无肉。如八十岁女人肢节枯憔。菩萨羸瘦亦复如是。尔时菩萨。由少食故。头顶疼枯又复酸肿。如未熟蓏子擿去其蔓见日萎憔。菩萨头顶亦复如是。菩萨于是。转加精进得轻安身。随所念修受种种苦受。乃至心不能获入于正定。菩萨尔时。以少食故眼睛却入。犹如被人挑去。如井中见星。菩萨眼睛亦复如是。菩萨于是。复倍精进受诸苦受。乃至不获入于正定。何以故由从多时所熏习故。菩萨以少食故。两胁皮骨枯虚高下。犹三百年草屋。菩萨两胁亦复如是。菩萨尔时。转倍勤念受诸苦受。乃至心不能获入于正定。由从多时所熏习故。菩萨以少食故。脊骨羸屈。犹如箜篌欲起则伏欲坐仰倒欲端腰立上下不随。菩萨困顿乃至于是。以手摩身诸毛随落。菩萨复作是念。今我所行非正智非正见。不能至无上菩提。……(中略)……是时菩萨。以发勤策不息。轻安身体未曾休废。习续正念意无疑虑。专心于定住三摩地。」由此可知修身为修正定得三摩地之方便,但非究竟。故非降伏、调伏其心,不能至于正觉,读者勿专修外而遗内,致成卖椟而还珠,斯可矣。

  --------------------------------------------------------------------------------

  [1] 下行气,主大小便,或名下出气。

  [2] 平住气,即命门相火,主消化者。

  [3] 线毡,藏名里里打,一本作线球。

  [4] 修气之观,近于寻思。

  [5] 前四,指数息、随息、修止、修观,四种方便也。

  [6] 修还即转变也。

  [7] 参看祝拔宗大手印。

  [8] 左手无名指按左鼻,由右鼻吸三次。复如是,由左鼻亦吸三次,两鼻同吸三次。但于每一吸入后,应竭力呼出,名九节风,或作接佛风。

  [9] 以手与左右膝及顶,各拍加一鸣指,为一节。

  [10] 参看祝拔宗大手印。

  [11] 参看涅槃道大手印瑜伽法要,此书是由美国伊文斯温慈博士译英,张莲菩提译汉。

  [12] 参看了义海大手印心要。

  (未完待续)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