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宗教与艺术的对谈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01日
来源:不详   作者:大卿导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宗教与艺术的对谈

  2003年7月4日 大卿导师 于花园新城桃李馆开示

  静穆的观照与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二元,也构成禅的心灵状态。

  —— 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的诞生》

  现代人讲“情绪管理”,在古老佛教是用“还原”的方式来探讨这个问题。

  我们常常听到一句话叫“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我本来是什么样子?今天怎么变成这个样子?

  原来不是这个样子,现在之所以变成这个样子,可能就是后天的学习。

  “还原”就是回复它原来的颜色,不必给“被染色的我”左右,它本来是什么颜色,我们用方法回复它的本色。后天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被染色,而是为了打开内心更大的世界。当我们的世界更大的时候,我们更能够欣赏;不能欣赏别人、不能够接纳这个世间,心量便不能打开,心量不开,我们真的不能认识!

  认识一个东西、一件事情、一个人,需要心量大。当我们说:“啊!我认识,是靠我的眼光犀利。”光是眼光犀利,你没有办法认识事情 ,认识事情需要的是心量。不会欣赏,我们就没办法认识对方。“这个人就这么坏,怎么欣赏?”只要没办法欣赏,你就不可能认识他;因为他的坏,也是经过种种的染色,不是他原来的颜色。

  我们常常在问:“我”是谁?“我”是别人认识的人吗?“我”可以定义吗?说“我”不是什么,比说“我”是什么容易多了。

  你愿意把自己定义成:某某人的配偶、某某人的儿子、某某人的父亲?你不会愿意这样定义的!“我”到底是什么?

  我是什么?我到底是谁?一切关系脱落后的还原,比较属于我们探讨的“本色”。

  当我们批评一个人的时候,通常都不是在批评“他是什么”,而是批评他的不是什么。他有不是正因为有其所“是”。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些表相,或者说他现在被染色后的结果,批评正是呼唤其所“是”。如果他无其所“是”,又何劳多说!

  比如说,嫉妒、愤怒、羞耻……都是被渲染过的情绪,都不是原来的情绪。原来的情绪可能只是一个无聊、不安、恐惧或是一时的匮乏,这些都还没变成生气。有人批评你,刚开始感觉到有压力,但还没有累积到生气;由压力到生气,必须囤积到受不了的程度,才会变成生气。我们说的“还原”,就是回到还没有生气之前,感觉有压力的样子到底是什么?是内缩想反弹或排斥而想消音?触境时候的内心状态是疲惫、消沉或兴奋?

  别人同样的讯息,同样的一句话,在不同的情绪机转下,会有不同的染色效应。尽量地回到还没有起情绪(生气)之前的状态。

  情绪不一定不好,重点是要会看到情绪生起时,尽量还原到初始的状态,这就是还原。如果不还原,等于是食物经过太多的精致加工,就没什么营养,看起来是很漂亮、吃起来很好吃。经过精致的加工,如丝绸制品,应该是好事,但是经过了精致加工的情绪,就如食品,可能变成不好的事。

  所谓的情绪管理就是还原:我们刚开始的关系不是这个样子,也没有这么坏啊!所以可以一起来还原。

  怎么还原?真的要会停下来看:我今天为什么要这样子对待你?你今天为什么要这样子对待我?我们会发现---

  今天之所以会有不好的对待,是因为没有空间;今天之所以会有好的对待,是因为有空间。

  常常听到有人说:“越熟悉的人之间,越不容易接受对方的不可理喻;越不熟的人之间,越容易接受他的不可理喻。”其实,不是熟与不熟的问题,是越熟悉的人之间,可能越没有空间。面对越熟悉的人,应该越有空间,但是,我们却刚好是越不熟悉的人越有空间,越亲近的人越没有空间。

  本来是内心越没距离,对待就越有空间;我们却变成关系越接近,越没有空间。然后内心没有空间了,觉得眼前这个亲近的人,突然变得好疏远!

  所以主要的问题不是亲近跟不亲近,主要的问题是有没有空间!真正的零距离,空间是无量的。

  还原,要能停下来,不可能边跑边拿着望远镜看,显微镜更不可能!

  边跑步怎么边用显微镜看东西?看东西一定要停下来,才能看到,没有人能够边跑边用望远镜看鸟,一样是看不到的。所以,就是要愿意停下来,要愿意看情绪是怎么生起来的,情绪在身体的变化是什么,甚至看到情绪的大小、形状、颜色,甚至有脉络可循的辐射状态。感觉着气在身上流动的方向,这样就是尘归尘、土归土,还原到最原始的“地水火风”,真的静下来,就会看到“界”(吸斥)的原理。好比看到水,就看到两个氢、一个氧(H2O→H2+O)的化学结构一样。

  “情绪”只是一个刺激反应式的现象,但因为倏地就来,防不胜防,我们就常受到暗示,然后对这暗示又做了很多联想,就有了情绪。其实,只要非常柔软地去看待情绪,就看到它也有正面的作用。但是我们很容易取负面的角度。

  今天,我们之所以会有不好的情绪,是因为跟对方的感情处理不当,我们并不知道这份感情要放在怎样的位置。

  “感情”是为了让我们的距离更近,但是“情绪”会因为处理不当,就把彼此的距离给拉远了。其实,拉远是个莫须有的造作,根本不需要做什么的。

  例如,有人对我不好,你不需要对“他对你不好”做任何反应,要相信他对你不好,只是因为他没有空间,不是他要对你不好。有人很久未与我连络,你不需要对他的“久未连络”解读成疏远;相信他久未连络,必有其因缘,不是他对你不好。

  这一种相信,是人和人之间对待上最重要的东西。相信他不是真的要对我们不好,他只是没有空间,不需要对他的没有空间生气,而是主动给他空间。他骂你的时候,怎么想办法给他空间?给他空间,就是一种引导;跟他对立,对彼此没有好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有很多的方便可以使用,也可以用流动的心嘻笑怒骂,而完全没有对立。只要一有对立的状态,思考就不可能灵光,就不可能流动。

  所谓情绪管理---

  第一个就是停下来。

  第二是要还原。

  第三个就是信。

  对对方有信,相信对方一定有他的善意,即使他的善意我们看不到,只是因为他没有空间来呈现这个善意。所以,表面上他好像对我们不友善或者冷漠,这都不是他原来的本意。为什么我们知道这都不是他原来的本意?因为我们自己也是这样。

  将心比心的经验是,当我们想要对人不好的时候,内心是紧张、不愉快的,没有人愿意让自己陷入这个状态,没有人愿意对人家不好。理解别人往往都是用自己的心在理解别人,你不可能用别人的心理解别人。我们的心,就是我们曾经有过的经验。对人家不好的感觉,一定是不好的;所以,我们也要相信别人对我们不好,他的感觉也一定不好,一定是他不愿意的,所以我们对人家不好,一定是自己都不愿意的,这是下下之策,是看不到出路的选择,绝对不是我们真的愿意的,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共通的经验。

  想对人家不好,内心是一种不舒服的状态。当然另有一种可能是:我不想要对他不好,但是,对他不好会让我觉得很舒服。这样的状态还是要还原,还是要停下来看,真的这样吗?更大的可能是:你想对他不好是为了教训他,让他变好,这也是善意啊!

  问题是,可不可以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都很想教训我们不喜欢的人,但是,我们到底教训得到,还是教训不到?如果你对他不好却不能够让他得到教训,那又违背你的目的了。这是我们要停下来看一看的。所以背后还有一个希望他好的心,希望他不要这样坏,所以我必须对他不好,对他不好的目的是为了对他好。所以,如果你对他不好的背后的目的不是对他好,你会没办法合理化自己的,你的心又会有转成更大的不安;就像父母能够对小孩凶,有很强的信心是:我对你凶,是为了你好!即使小孩子完全没有办法感觉到。

  真正的法一定是遍一切处。

  什么东西都是法,就像艺术一样,什么东西都是艺术。有人问我什么是艺术,对我而言,艺术只是个赞叹的字眼。比如:“你这个动作好艺术!”,“你这个表情好艺术!”那都只是个赞美的字眼。

  佛法就是解决问题的艺术,真正能解决人类的苦难,就是佛法。只是用了佛教的名相,被称为佛法;用了基督教的名相就被叫做基督教。名词不同,内容可以完全一样。所以,法只是一个方便、善巧,好像善解人意,要能够善巧引导对方。

  艺术,绝对不是艺术家的专利,艺术无所不在,只看你会不会欣赏、能不能受用。艺术就是最好的东西,如此而已。你说艺术不是最好的东西,它只是很平淡的生命纪录,也没有关系。平淡的生命纪录,就好像一只蚂蚁在走路一样,它很平淡,还是艺术,蚂蚁竟然能够那样走!如果我们是六只脚就很难这样走。就是这样子欣赏,这就是一种眼光,一种切入点。那就是艺术!

  生命快乐的泉源,就在我们会看。

  很多周遭的事情,我们真的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像当年的宫本武藏,在汲汲地追求武艺的最高境界时,他没有心情去听鸟声、蟋蟀声,没有办法欣赏一朵花。有一天,他遇到一位长者,给他开示,突然他的生命世界扩大了。生命是什么?是心量的扩大。心量没有展开,没有办法接纳世间,当你心还没有大到心包太虚的时候,你不可能了解这个世界,因为你的世界永远就是这么的小,一个拳头,甚至一粒砂的小。情人眼里一粒砂,为什么一粒沙?因为一粒砂就可以挡到他的全世界!不要小看那一粒砂,那就是贪瞋痴啊!只要你心量不够大,你看到的世界就可能什么都没看到。

  举一个最粗浅的例子。住在美国南加州的人,十个有九个人不知道住家天空天天常有两、三千只的鹦鹉,飞来飞去。我们对生活周遭环境不太注意的,大家视而不见,跟当年的宫本武藏一样,一直汲汲营营的追求武艺。他是一个非常专注的人,走到哪里都在参剑道。一个喝茶的动作、锄头锄下去的动作、砍竹劈材的动作,都看到剑道,他就是这么专注,专注到武道无所不在,这就是艺术。但是这样的艺术,还是有它的局限,还需要有长者来给他点化,说:你的生命还是太狭隘了,因为你不会欣赏周遭的一花一草一木,你太执著于自己的完美。太执着了就是问题,修不修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是不是打开,心包太虚是不是修?我不知道,但那一定是我们要走的路,只是要把眼里的那一粒砂拿掉。

  你眼里还有那一粒微尘吗?还有东西挡住你的眼睛吗?艺术是什么?就是拿掉挡住你的东西,掀起你的盖头来!佛法是什么?就是掀起你的盖头来,这就是如来!如来就是没有遮障,心没有障碍、没有对立,你说话就是我说话,我跟你说话就是跟我自己说话,我看到你就看到了我自己,就是那种自在的感觉,这就是世间没有别人。

  学生问:六、七年前,老师说学艺术的人,可能只修到某一个程度,就不能再往上修了。比如只能修到三禅以内之类的说法。刚刚老师说,艺术没有什么特别的定义,好比觉得动作很美就是艺术。我对艺术会有一些排斥,因为它会引起一些情绪或是想像,会担心太美的东西,容易引起太多的喜贪攀缘,然后一直追索下去。以前我也蛮喜欢欣赏艺术品的,可是,几年前听老师那样讲之后,内心有些困惑。

  导师答:你听了老师以前的讲法后,从此就害了你了。今天老师重新用另一种表达方式:艺术不是一种作品,艺术是到处都是!艺术是一种欣赏的眼光,我们不谈学艺术的人,是否可以到达某种修持程度,因为这不是你的问题,你要问的是你的问题,不是艺术家的问题,如果他们在创作艺术过程中有这瓶颈,我们再来谈,如果他们没有这个问题,我们不用谈。因为佛法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所谓苦、集、灭、道,苦就是问题,集就是问题的来源,灭就是解决问题,道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那我们来谈问题、面对问题,看到问题的根源,解决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佛法!

  学生问:学艺术的人,好像不太能修行,他们觉得没什么好修的,其实问题一大堆。

  导师答:有问题好啊!没有问题就没有答案了,有问题才有答案。

  学生问:我本身是做艺术创作。艺术家因为执著于生命的美感与丑恶,所以才有那种热情和爆发力。当你修到一定的程度,云淡风轻,好像一切都没有了。有一段很长的时间,我曾经好像比较能放下,发现那时候很平静,好像没有任何念头与创作的欲望,也没有任何灵感。艺术家本身如果没有那个热诚,没有对于一些事物看法的执着时,就没有创作的动力,如何在这中间取舍?如何能够创作,又能保持一颗很清净的心?

  导师答:基本上,我觉得是没有妨碍的,艺术甚至可以是生命的纪录。但是,再怎样纪录生命,我们都想要纪录最好的。你说艺术不是美,也无所谓。我们总想把最好的东西留下来,那我就称之为美,称之为艺术。你说,我生命的纪录也不一定是最好的。那什么叫最好的?这牵涉到什么东西是最好的。

  比如,罗丹的《老宫女》是不是最好的?我不知道,但是对罗丹而言,那就是当时他最好的作品。他最好的,未必是世人所欣赏的,只是碰巧被欣赏、被接纳而已,或许两千年后世人不知道他想表达的是什么。

  我想,问题不在艺术家能不能修,我要讲的是,我们都是想把最好的东西留下来,不然所有的造作都不必了,所有的说,都不用了。所有的说,都是为了彼此的心能够流动,真的只是这样,为了流动,为了留下一些东西给后人。继往开来,它就是这样的一种东西。到底那是什么?不知道!我们来试试看。你说:你、我的心能不能流动?不知道,但我们有这个诚意来试试看。

  所以,当我听到有人说,艺术家不能修行,老实说,我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因为他说的‘修’,跟我讲的‘修’,不一定是一样的意思,可能完全不一样,因为他还没有进入我的语言世界里,我也还没进入他的语言世界,所以我不相信我听得懂他这句话。不是不相信他的诚意,是不相信我听得懂他这句话。“修”这个字,是个宗教语言,他不是一个从事宗教工作的人,对“修”这个字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当他讲能不能修,对我而言,都是没有内容的东西,但是没有关系,我还是试着再暖身看看,再试着寻找彼此都可以了解、接受的字眼,就像刚刚探讨艺术是美?不是美?这个都不重要,那只是一个话头而已,大家来带动看看。

  学生问:可否请老师再回应一下前面师姊问的问题?再来想请教,大家来闻思班已有一段时日,山上的朋友都非常随兴,听到说要写日记,大家却都不来了。我自己最近沉浸在圣脉老师教导下,感觉对很多事情愈来愈清明了,可是,又担心很多事情懂了以后,会变得不好玩了,因为都看破就不好玩了,讲起话来平平静静的;我虽然不是艺术工作者,不过也跟前面师姊同样有这种感受,很不喜欢很有效的去管理情绪、思考,请师父针对我们山上这小范围的艺术工作者做个回应,好吗?

  导师答:其实前面师姊的问题很平常,创作的高峰期之前,最困难,事实上,最困难的时候,就是最好的东西要出来的时候,也就是最需要放松的时候。放松不代表张力越小,相反地,越放松张力越大。这是禅坐的体验,也是生命的体验。这是心的历程,心路历程的发展一定是这个样子,一定会遇到很大的困难。永远不用怕生命没有材料,永远有无量无边的材料,因为问题一直在、苦一直在,只要苦在,问题就在;问题在,答案就在,创作的材料就在。生命就是不断面对问题,不断解决问题。

  我这次回台湾,在飞机上看的电影 ----[時時刻刻],维吉尼亚?伍尔芙在1923年写的小说。她在写之前就压力极大,甚至写一个句子都好困难!禅坐过程也是这样子的,你在突破的时候,都极度的困难,也会感到内在有一种恐慌,但就是要面对这个恐慌。所谓的‘修’,就是‘面对’,就是一再去面对最困难的东西,很放松的面对,然后,心眼全开、没有抓取。越放,张力越大;再放,张力更大,它一波一波的上去,上到高峰,你就会害怕,感觉到高处不胜寒。但是你越放松,就看到整个生命能量,真的展开了。就是这样的一种感觉,无须担心到了最高处,就没东西可以看了。因为你又会发现别的问题,因为你关怀的痛苦更多了。所以维吉尼亚?伍尔芙说:逃避生命而得到寂静、得到平安,我绝对不要。换句话说,逃避生命的痛苦而得到心里的寂静,我绝对不要,我宁可选择死亡;在生命的痛苦与寂静之间,我选择生命的痛苦,在生命的痛苦与生命的庄严之间,我选择死亡。

  那部电影虽然属于较女性的电影,不过是男性蛮需要了解的电影,因为男性不太了解女性的世界。比如说电影里有一对很平凡的一对夫妇,那个女人看了他的小说很相应,她有个小男孩,然后又怀孕第二胎了,她觉得这样活着,不晓得是为了什么?虽然她先生对她也很贴心,就在她生日那天,她决定自杀,带了一大堆安眠药到了旅馆,准备自杀,她歇息一下,作了个小梦,醒后,决定不要死,把小孩子生下来,然后就离开,抛弃这两个孩子。后来孩子长大了,孩子跟亲友都认为这个母亲很狠心。五十年后,这个妈妈说一句话:“当初我选择了生命,我当初如果自杀的话,腹中的胎儿也没救了,但至少我留下一个生命,我抛弃你们没有错,但是我选择了生命。”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在只能二选一的情况,你会选择生下小孩、抛弃小孩?还是当时就自杀,连腹中的胎儿一起死?

  生命常常只有两个选择而已,任何教条在这个时候没有用的,生命就是这个样子。这个小男孩长大变成一个很有成就的诗人,但是他得了爱滋病;在五十几岁时,在他的女情人面前,他也选择自杀,就在他住的高楼公寓,当她女朋友来探望他时,讲完话,坐在窗口,一个翻身就这样坠下去了,走了!。这部电影就是一直在谈,如果一直把死亡放在心上,你的生命态度是什么?这部电影对好死不如歹活的生命态度做最大的抗议,我宁可死亡,也不让我的生命活得不精彩。

  对一个重视生命的人,说蝼蚁尚且偷生,可是对一个重视生命庄严的人说,我又不是蝼蚁,才不愿意像蚂蚁这样过日子,当然不愿意!这样的一部电影主题就值得我们一起来关怀。

  生命的过程需要有人引导,否则,生命很容易迷失,每个人都一样。面对苦难,我们不去承接前人留下来的经验,真的是蛮困难的。靠自己的力量,你会靠不到的。然而你又不愿意靠宗教,或是说整个社会对宗教很有成见,让我们根本连接近都不想接近。想靠自己的力量,去救赎人类共业里一些原始、下坠的东西,很容易灰心丧志,佛教叫无有爱,一种自杀破坏的倾向,那种不能美好,就完全毁灭的无有爱,在我们生命的细微处一直是很大的力量。

  维吉尼亚?伍尔芙在世间人的眼光中是个躁郁症患者,曾经自杀过两次,跟先生也不能沟通,虽然先生很爱她。为了她,从冲击较大的伦敦搬到较没有人干扰、较安静的地方,可是维吉尼亚却说:我住在这里等于死亡,因为我的生命没有再受到任何的冲击,所以坚持回去伦敦,先生也答应,但她还是选择死亡,内在还是有种无法消解的苦闷,感觉生命没有办法负荷的重量,然后又不愿意去接触宗教。好像接触宗教,生命的力量会被抑压下去,这是对宗教的误解。

  为什么我们会对宗教误解?因为主流派宗教呈现出来的面貌,我们都不喜欢,包括我在内。这会影响很多从事艺术工作者对宗教抗拒,我们缺少了另外一条路。像米开朗基罗、巴哈,他们的创作跟宗教密不可分!

  所谓宗教,就是把自己完全的交出去!就是心量一直打开,不用我来看你,看到你就是我,看到整个世间就是我,那种感觉,就是不用我的心来投射你的心,我没有心,你的心就是我的心,把我的心一直放掉,放掉自己就是在打开心量!刚刚谈艺术创作过程,会有一段低潮期,其实非常多时间是没有办法下手的,就是要学会在这些节骨眼,完全地放松。

  学生问:刚刚老师谈到维吉尼亚?伍尔芙,他那样忠于生命,可是最后仍然无法自我救赎,走上死亡这条路。难道除了接近宗教,就没有其他的方式吗?

  导师答:其他方式不管叫什么,还是必须跟宗教一样才可以,它一定要有宗教的内容,因为只有这一条路,才是完全交出去、完全放掉的路,真的没有别的路!几千年来的创作我们看太多了,靠自己救赎是不可能走出来的,没有人走出来的。

  学生问:就创作者而言,就是愿不愿意放的问题,艺术跟宗教基本上有一个差异性,以艺术来讲,这里面有一些神秘的东西,刚刚老师说,宗教是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我认为艺术则是发现问题、呈现问题。所以,当我们觉得一个艺术品很不错的时候,并不是在解决人心的问题,但它却可以让我们看到这里面有很多的冲突,或是我们从来没有发现的艺术美,在美里头可能涵摄很多冲突,问题本身其实就是种非常吸引人的东西,之后才谈到要不要去解决或如何来解决问题,就像老师说的苦、集、灭、道;它的重点反而是在发现问题跟呈现问题,一个艺术家之所以喜欢停留在这个地方,当他发现问题、呈现问题的时候,到达那样的临界点,本身就是一种美的经验,也好像带着一点神秘经验,类似吃迷幻药般的感觉,让自己达到亢奋的状态;如果艺术的工作是一种反覆不断、云淡风轻到一种高潮迭起的情况之下,一个人在满足于自己的平淡到一个壮阔、起伏的境界,基本上他本身就会让人喜欢耽溺其中,满足一种类似希腊悲剧或者是壮阔的美。

  导师答:我觉得所谓艺术的发现问题、呈现问题,不是问题,如果真的发现问题、呈现问题,就解决问题了!这就是开悟!

  学生问:可是当发现问题、呈现问题之后,可能会有两条路走,一个是耽溺在里面,另外可能就是把问题抛出去后,再去找另一个问题了。一个修行人是否就像医生一样,发现问题之后就解决问题?

  导师答:医生跟艺术工作者完全一样,解决一个问题,又发现一个问题。宗教工作者也是一样,所以他还是有他的痛苦,他是解决一个问题又发现问题、然后再呈现问题。

  学生问:艺术家没有办法修行的原因,是不是因为艺术家也知道这样的过程?像我们一般人想到的艺术,会认为就是艺术品,其实艺术家跟一般职业是一样的,是另外一种职业。

  导师答:禅宗进入日本,提出一个很强的观念给艺术工作者,就是---艺术要遍一切处。艺术要融入生活,绝对不是创作时候才有的东西,而是任何时候。《时时刻刻》这部电影也是在提这个问题,它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只是呈现而已,但还没有真正圆满地呈现那个问题,真的圆满呈现,问题就化掉了。不要让艺术变成一种高墙,把自己和生命、生活隔离开来,让艺术工作变成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这就是禅宗对日本文化最大的启示,这点在唐朝时代做得很成功。这是艺术工作者一定要突破的点,生活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讲话、每一个应对进退都是你的工作。

  学生问:老师您说的,对我来说都是逆境,我这个人就是没办法修,不是说我是学艺术的,我没办法进入宗教,也像一般人之于艺术,觉得学艺术有时候是个障碍,希望也没有宗教、也没有艺术,能在适当的状况下做个交流或沟通,并没有一个形式。我不能修,不是艺术家不能修。

  导师答:我的感觉是,你用法文讲艺术,我用德文讲宗教,如此而已。我觉得那是种不同的语言,但是我要学一点法文,你学一点德文,如此而已。但是法文还是法文,德文还是德文,艺术还是艺术,宗教还是宗教。

  学生问:所以,我们最大的障碍还是艺术的沟通,管理情绪?

  导师答:那就不要讲艺术,也不要讲宗教。法文还是法文,德文还是德文,艺术跟宗教虽然各有不同的文化,不过绝对是可以沟通的。这个世间是需要学习的,需要心和心的交流,生命才有办法丰饶。所有的生命都是这样,就像海洋的暖流和寒流交会处,是生命最丰富的地方。生命就是这样一种流动的现象,水一定要流动,不流动,一定会出问题的,空气也一样,我们的心也要流动,你不流动就卡死了,一定要自杀,没有其他的路。不管有没有自杀,已经在自杀了,只要不流动就已经在走向死亡,不是走向永生。无论如何,我们都是比较肯定永生,没有人愿意生命就是死亡、死亡、死亡,等于你的画作就是一大片的黑色、黑色、黑色一般。

  学生问:像日本三岛由纪夫,强调生命要在最灿烂的时候结束生命,他们的终点似乎不是在永生这样一个目标,我想这方面艺术跟宗教有这样的差别。

  导师答:我觉得就是需要流动与交流,只要一拒绝交流,你的艺术会受到很大的局限。三岛由纪夫的艺术是很局限的,不是交流的,它是一个高墙。很多艺术创作是高墙,是划地自限的东西,它不是开的。艺术绝对必须是开的!只要它是关起来的,就完蛋了,就像是一个打破的蛋,表面上是很漂亮,事实上那个艺术是死亡,即使大家鼓掌叫好,多少人要买那一幅画,我还是会说那是死亡。所以,任何东西的呈现就是开的,在开里面就是强大的收缩膨胀,才能展现出生命的淋漓尽致,这才是艺术。它跟宗教是完全一样的东西,完全的收缩膨胀,否则你没有办法忠实纪录生命现象的,你以为你画了一个死亡的现象,事实上没有画到东西。没有东西叫做死亡的现象,任何东西都是生命的现象。

  你看到一个人死了,其实他没有死啊,你以为他死了,那里面有一大堆生命靠着他的尸体在活着,谁说死了?谁死了?到处都是生命啊!你如何在这里看到生命,看到它强烈的收缩膨胀。为什么我们看到死亡会震撼?因为那是强烈的收缩膨胀,为什么我们都会怕死亡,因为那是个强烈的收缩膨胀。为什么我们忌讳谈死?忌讳到丧家去?因为那是一个收缩膨胀的地方,为什么我们到殡仪馆、停尸间会觉得怪怪的?因为那是一个收缩膨胀的地方。你以为有那里死了?如果死了,你就不会害怕了,没有!还没死。任何艺术、任何宗教都在做同样的事,只是用不同的手法和工具而已,艺术用画笔,宗教用所谓的法,它只是个不同的语言系统,但任何的系统都必须交流,不然都会死掉。我今天为什么来,因为必须跟大家交流,不然这个生命会死,就跟吃东西一样,你不吃慢慢就会死。

  学生问:可不可以请老师说具体一点,我听不懂艺术一定要对外交流?

  导师答:交流就是把生死放在心上,把人类为什么要活着这一件事情放在心上!有一点点像古人讲的:文以载道那个道!百分之九十九的艺术家是很抗拒那个道的,因为我们总觉得好像道是一个教条,是前人传下来的框框。我们很怕那个东西,但事实上,那个东西不必是障碍,它是一个辅助,就像你学习画画,就是要承接前人的技巧,艺术一定要有古人的经验。就像雕塑家朱铭也是要学习前人的技巧,谁能够不学到古人的东西!生命一定是一种传承。

  所谓宗教跟艺术的交流,就是我们要去触那最终极的东西,或是刚刚那位朋友讲的,一个神秘的现象,讲那个所谓的发现、呈现的东西,那个最亢奋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最让人痴迷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我们来谈一谈!因为那个东西跟宗教体验都是一样的,只是宗教有方法从那里走出来,你们没有去接这种精神传承,没有去接这种前人留下来的心血结晶,你不去接触的话,不太可能知道方法的,它就是很神秘的东西,你没有传承,就真的不会喔!如果你要摸索,摸索个五百年,你已经不在这里了;所以要愿意去触、去交流。很多艺术工作者有一定的骄傲,不愿意去触别的,这种抗拒,就是一种封闭的心灵(Close mind),不是敞开的。

  我所了解的艺术是一颗敞开的心,我所了解的宗教也是一颗开放的心,不是教条,艺术更不是教条,既然不是教条,它愿意跟一切的现象对话,跟一切的现象谈恋爱,那才是艺术,一种生命澎湃的热情。

  什么热情?想要认识、观察、了解,想要知道、发现、呈现,如果没有这样子,我不知道那是什么。不管你写得再好、画得再好,不管你的画有多么高的价格,有多少人为你的画着迷,对我而言,什么都没有!那只是个市场现象,不代表什么。我不知道你在画什么?就像当年梵谷的画没有什么人要,他活着的时候画卖不出去,并不代表他的画不好,卖得出去也不代表他的画很好,重点是你要不要跟这个世间谈恋爱,真正的感情交流。像有位学员心脏痛,同修要他跟心脏说:我爱你!他说:我说不出来!问题就在这里,他就不愿意交流嘛!他是一个对交流很抗拒的人。

  学生问:不是不愿意交流,是不知道怎么一回事啊?

  导师答:对一个自闭症的人,他会说:我生来如此啊!自闭症的小孩生来就是如此,你叫他怎么去交流?

  学生问:在文艺复兴时代或文艺复兴之前,很多艺术家都服务于宗教。像米开朗基罗在梵蒂冈大教堂有很多伟大的钜作,到今日还是很傲人的。刚刚我嘲讽的所谓艺术跟宗教的交媾也好、或是交流也好,为什么这么多艺术家或艺术收藏者,这么耽溺于自己所筑的高墙艺术领域里面的情境?为什么我们这些人,还有像维吉尼亚?伍尔芙、以及那位同性恋的诗人,如果他们不自杀而都选择了宗教,那这部《时时刻刻》电影有什么好看的呢?也不会得奖啊!我还没那么伟大,去崇拜三岛由纪夫的壮阔、黄国俊的自杀,这好像是崇拜某种的幻化英雄,艺术家为什么会那么耽溺呢?

  导师答:就是风气啊!

  学生问:就是风气吗?我们那么好影响吗?那宗教为什么不能做到呢?

  导师答:就是风气!是这很可怕的风气!因为宗教力量不够,努力的人不够,就像耕田一样,一分努力、一分收获,不可能不耕就有收获。

  学生问:艺术家不是在耕田吗?

  导师答:不晓得耕哪种田?因为艺术家是个很抽象的名词,重点是我们到底在谈什么话题,到底在谈哪些人,会出问题的是关闭心灵的这些艺术工作者,到底这些人代表几成,我不知道。我们谈艺术,总是要走出来,总是要打开;宗教也是要走出来、打开,走交流的路,走跟万事万物对话的路,走跟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对话的路,就是要遍一切处。这样子的一种心,才有可能让一切的东西更活泼起来,才不会让很多的东西变成画地自限的东西,这样就是在交流了。

  学生问:像刚刚说的那些人,在生命极致的时候选择死亡,如果他不是那样死,我们是否也不会觉得有那么凄美或悲壮了?也就不会变成我们崇拜的英雄。如果他们都选择了宗教,平平稳稳的老死,到后来,也许也没有什么创作让我们知道,那我们可能就不会对那种美有一份憧憬。所以如果让艺术的归艺术,宗教的归宗教,可否还是能让艺术仍保有那种悲壮的美?

  导师答: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悲壮的美是有局限的。比如像黄国俊的自杀,虽然震撼却是很局限,因为他没有把生命整个方向带出来,只是让我们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到底为什么要活着?因为太多人醉生梦死了,必须透过这样子的生命现象来唤醒,它是一种必须!对维吉尼亚˙伍尔芙言,不管别人怎么批评,这都是一种必须。当然,这样还是不够的,还有更多可以做、更多可以交流的。不可能让艺术归艺术、宗教归宗教,那是死路,任何东西不对流就死了。

  学生问:以前有些宗教的高僧,他们都不跟人家交流,都自己在修,完全寂静的样子,那这样跟老师讲的宗教要完全的交流,又是不同的方式了?

  导师答:我们只能把他看做是一个过程,就像艺术工作者有很专心在创作的时候,不跟人家交流。当作品完成后开画展,或私下邀请朋友来欣赏,或是愿意分享自己的生活,学习跟人家说:我爱你!让真正的感情出来。这些都是交流了。

  学生问:请教老师关于心流动的问题。在我的生活经验里,大部分可以去掌握这个东西,不管它是急流或是缓流。可是,当有一些念头出现的时候,会突然让自己整个人紧绷,停留在一种不流动的状态,身心会受到蛮巨大的影响,过程有时长、有时短。我自认为,如果有念头让自己情绪上阻塞的时候,就放弃这个念头,可是这个过程很困难,因为丢掉一个念头,又会冒出更多的念头,让自己很困扰。请问在这样的状况,可以用什么方法才能轻松的度过这个状态?

  导师答:就是要欣赏自然啊!所谓的自然、音乐、图画,比较能让人看到一种规则,我们的念头是很混乱的,所谓回到自然,就是回到自然的律动。好像蟋蟀的声音,有一定的律动,它不会乱叫,它有一定的规则;当你溯溪的时候,同样的,溪流也是有一定的规则。当你融入蟋蟀、水流、鸟叫虫鸣里面,你的心就会进入一种律动里面,这时空间就出来了。它都是回到一种律动,艺术也是有类似的作用。好好欣赏路边的一朵花,闻闻它的香味,什么都不要想,不要怕你刚刚的灵感丢掉,不用担心会忘了,不用怕。

  学生问:请教老师,当我身心状况还算平稳时,该如何去协助周遭情绪很不稳定的亲友或是伴侣?比如,开车的时候,他的情绪很不稳定,很急躁,在这个时候,我会想到一些方法,但不知道适不适用?有时候我会告诉他静下心来,或者干脆沉默不语,不要再去指点他什么,造成他更不舒服。我常会碰到这类的问题。

  导师答:不要讲话就好了,就当做是隔邻没有训练过的狗在叫;你怎么停止狗叫呢?

  学生问:因为看到对方的痛苦或不安,我会感应到,升起想要帮助的心。

  导师答:暂时不要想帮助,现在重要的任务是好好开车。常常把人看成人,会不快乐;常常把人看成动物,会很开心。

  学生问: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别人的问题:我有一个学生,觉得很不快乐,想要自杀,那如果像刚刚这位女士谈的,老师也会建议不要有动作吗?之前我就一些自己能做到的尽量去做,比如,星期天打个电话给他。第二问题:我在两三年前才开始认识佛法,觉得佛法对我的帮助很大,希望自己能再用功一些。目前能用功的就是从书里头去多认识佛法,禅坐。还有像刚刚那位女士谈到,当我们的心在紧绷的状态,好像心的流动会停下来,我除了像刚刚老师说的,去接近大自然之外,也会看一些佛法的书,感觉会有沉静的作用。如果可以一面散步一面注意自己的呼吸,也会有帮助,可以把东西放掉。以我现在的状况,要上班又是家庭主妇,平时除了打坐、看书、观呼吸之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在快要五十岁的情况下修得更好?更用功一点,用的方法可以更对?谢谢!

  导师答:要会欣赏周遭的每件事情、每个人,要学会这个角度。当你学会把人看成黑猩猩,你就很会欣赏,就会觉得他很聪明,事情就会变得很简单。至于学生有忧郁症的问题,就是最好不要让他去想事情,多做动作,因为他缺少的是行动,喜欢用想的,越想越有问题。所以就是要放弃想,要用动作来带,比如跑步、经行、散步都蛮好的;跑步或是走山的时候,就不容易乱想,如果走个一天一夜,忧郁症会去掉百分之九十九。一开始可能需要人陪,因为忧郁症的人没有动力去做运动、走山,所以他如果愿意去参加溯溪活动,走个一天一夜,回来就好多了,所以可以鼓励他多运动。

  学生问:刚刚有朋友提到跟配偶之间情绪对应的处理,记得在新城闻思班里,曾提到老师说过:最好不要结婚,如要结婚的话,不要生小孩,如果要生小孩,就只生一个。结过婚的人对老师的话当然有所体验,意思是说可以再退一步,我也听过老师的录音带说:结婚了,关系不好,那就退到当年还是男女朋友的关系,这样给彼此一个空间。

  导师答:这就是还原,回到原始的状态,还原到最后,就是还没有亲近关系的状态,就比较会有尊重,空间就很大。乘愿再来,就是好像我已经死了,再活过来,我会怎么对待你?你已经死了,你再活过来会怎么对待我?很认真的去面对这个问题,这样会比较单纯。

  学生问:有些人已经放弃,不再需要去善待、善解对方,而选择离婚。请问老师对于离婚的看法。

  导师答:不面对问题,我们就没办法探讨。我们能够探讨、对话,是因为他愿意面对问题,我们没有办法强迫人家来面对问题,也许可以鼓励,但是不能勉强,就像宗教与艺术都是不能勉强一样。

  学生问:老师认为离婚也是解决事情的方法吗?那他选择离婚就是在面对问题啊!

  导师答:这是内心而不是外在形式的问题,离婚或结婚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在到底有没有问题要面对,而不是面对要不要离婚这个问题。因为要不要在一起、要不要维持婚姻关系是小问题,只要在经济上、孩子教养上没有问题,离婚就不是问题。

  在座有一位同修的女儿,在她还没有交男女朋友之前,我就告诉她最好不要谈恋爱,恋爱的话最好不要结婚,结婚了以后最好不要生小孩,生了小孩最好只生一个,不要再生第二个;她现在一关一关突破,已经进展到最后第二关了,有一个小孩了。顺便一提的是,这个女孩子曾告诉我一句话,我不晓得她是不是受到维吉尼亚˙伍尔芙的影响,她说女人不生小孩就不像女人。维吉尼亚˙伍尔芙那个时代很流行这句话,八十年后的现代人很难想像,当时英国的人思想是这样子。她的英国婆婆离婚了,现在有一个男朋友,这位英国婆婆大约五十五岁,在离婚后说:没有男朋友,不像女人。那个女孩子想将自己的女儿托给婆婆带,婆婆拒绝了,她说我要有男朋友才比较像女人。大家真的很难想像,这就是现代英国流行的思想,也许五十几岁的婆婆认为交男朋友比照顾孙子重要太多了。

  学生问:老师所说的流动,是不是只针对跟人的流动?我一直有这个问题,就是跟人的沟通、流动很有限,亲戚朋友很少,那跟森林、花草树木,也算是种流动吗?

  导师答:对啊!事实上,到处都在流动,关键在于你要会欣赏,会欣赏才能流动,不会欣赏就没有流动。学会了欣赏就很容易流动,一通电话就可以整个流动起来,一分钟就可以全部流动了。如果你不会欣赏自己、不会欣赏别人,再怎么互动也没有用,重点是要会欣赏!所以要培养基本的素养,不是为流动而流动,要先学会欣赏,才能跟万事万物流动。

  学生问:请问老师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有了宗教信仰是不是情绪管理会比较好?像同修们对佛法都很有研究,看起来都很平和,心很静。第二个问题,大师长年住美国,那些欧美先进国家的情绪管理,是不是比我们要好一点?还有,情绪管理跟沟通、跟年龄有没有关系?年龄越长是不是情绪管理会好一点?这跟教育程度有没有关系?教育程度高、知识多的人是不是好一点?

  导师答:情绪管理基本上跟年龄、教育、读过多少书,没有很直接的关系。美国人的情绪管理也不好,他们跟东方人主要的不同在于,他们比较笃定,比较清楚自己要什么,而东方人连自己要什么都不太清楚。所以,我看不出西方人情绪管理有比较好。宗教或者艺术都在提供一种开放的态度、不抓取的态度,愿意接受是什么就是什么,然后在接受的时候,提供一个方向出来。主要是说你愿不愿意用心,愿不愿意在乎这件事,真的在乎,情绪管理就有用。刚刚有位学员说,他就是在乎情绪管理,所以情绪越大,可能他所阅读的书不太好,事实上,那种书我是不看的。

  学生问:是谁提出情绪管理?还有EQ是怎么来的?

  导师答: EQ是美国人提出来的(台湾人好像蛮喜欢的),他们认为现代人不太会善巧地处理情绪问题,所以愿意提供一些方向,是出于好意的。我们这一次的座谈用他们的名词,来提出面对情绪的方法,就是 -- 还原。

  学生问:当老到肉体不堪使用时,是不是可以在还有能力时想办法把它解决掉?不要再折腾,让它自己断那口气,不要拖到没办法自己了断。

  导师答: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因为这不是问题。

  学生问:人老的病痛太折腾了,如果常到医院,就可以看到很多病人,插管子什么的,要等到断最后那一口气是很不容易的。

  导师答: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拒绝就医,拒绝进食。

  学生问:可是那样子还要等一段时间的折腾,假如一下子能够了断,不是干脆一点、快一点吗?

  导师答:这样才有改变心意的时间啊!我是比较赞成让自己有后悔的时间,不要那么笃定的结束生命,稍微拖延一下会比较好。拒绝就医、拒绝吃药,只要有细菌感染,就很快了。我比较不赞成快速的解决,不过如果你真的要如此,我也没有意见,我不会想要改变别人。我看过有人喝农药后悔的,所以我觉得太激烈的了断,他很可能后悔,还是用缓冲的方法比较好。可以用断食的方式,拒绝吃药,因为不吃药,细菌感染很快就扩散了。

  学生问:请老师说一下自己情绪处理的方式?

  导师答:就是还原!比如说,谈恋爱的时候吵架了,那我们现在不要做男女朋友,当然,到时又会觉得还是做男女朋友比较好,还是会拉扯,到最后就会选择一个。好像本来是一个不平衡的钟摆,慢慢就会摆到一个最佳理想状态,但就是要有能力还原。比如说,结婚了,如果睡在一起不愉快,那就还原到不要睡在一起,还原到以前没有睡在一起、没有男女关系的状态,后来发现这样的关系最好,所以一下子就维持了十几年了。

  学生问:刚刚听林妈妈问自己了断的问题,内心很难过,觉得他是问安乐死的问题。相信老师也听到学生真正的问题,真正心的触境在哪里?不过,我感觉林妈妈好像还没得到她想要的真正的答案,老师有看到什么吗?可以讲吗?最近在闻思班,感觉她的情绪不是很好,一直受病苦的影响,不过,她的心非常年轻,还有生命的欲望,但身体却不堪用的苦。其实,身心状态有极大差距的问题,也是我自己很想得到的答案。就像艺术所讲的,收缩膨胀这样剧烈的生命,看到这样的生命,我能给它什么帮助?很想了解在这里面我能阅读到什么?

  导师答:可以参考刘侠对生命病痛的态度。一定要接纳所有的生命现象,当然如果身体的痛苦极大,在极大痛苦跟死亡之间,我们是选择死亡的,因为这个痛苦已然没有什么意义。不过,这个痛苦是很主观的,可能因为你接受了法,对痛苦的觉受完全改变。你接受了法,等于给自己另外一个机会,重新去理解痛苦。但是如果你不接受法,而身体的痛苦已经大到你很笃定地决定要死亡,这时候我觉得任何人都不宜有任何意见,因为我们都不能说:我知道你的痛苦真正的状态。这要由你自己来回答。

  宗教工作者只是提供一个法,让你透过法的眼睛、佛菩萨的眼睛来看这个病痛,而不是透过以前的眼睛来看这个病痛。如果你是佛菩萨,佛菩萨会怎么来对待这个病痛?能不能学习这样的心来对待?这是个开的状态,所谓开,不是没有答案,而是这个答案还没出来,这个答案不能给的,是要由你走出来的,你走出来,那就是答案!你愿不愿意用佛菩萨的眼睛来看?如果佛菩萨有你一样的病痛,而他决定死,我们也完全接受,可是,佛菩萨到底会不会选择死亡?这需要你来参!

  首先,你要有气魄先做佛菩萨,才有办法说佛菩萨是怎么看你的病痛。不要只把问题丢给别人,说你是否够资格安乐死了?这样问,不好!

  学生问:寂静的空,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导师答:世界上最大的声音是没有声音。老子有讲过一句话:“大音希声。”稀薄到没有的状态,但事实上,是生机蓬勃。生命一直在一个酝酿的状态,一个收缩膨胀的状态,生命一直是一种张力,寂静就是完完全全的融入生命的那种状态,它随时都是蓄势待发,是个空的状态。用太极拳来形容,就是个百分之百“听劲、蓄劲、发劲”的状态,百分之百零抗拒的状态,百分之百跟天地、宇宙结合的状态。所谓的无声、寂静,是没有内心对话。好像,一个人打一拳过来,我不会去判断你为什么要打我?只是闪过而已,我不需要起一个念头。寂静的空,就是你所有最好的东西都丢进去,完全的欣赏,就是一种寂静的空,把完全欣赏的基础打好,就会看到万籁俱寂,就会看到很多很多声音里面,没有声音。

  学生问:那跟静坐时讲说听到放下一样吗?最大的声音就是听无声?

  导师答:对!听到放下,不是没有听到,因为我们会被听到的东西障碍,“知道”就是个障碍,注意力会给“知道”抓去。所以,知道就不知道了。知道就放下了,放下不是不知道,放下是空间更大。所以,了解就是不了解,不会让这个了解变成一个障碍,每一个了解都是更多的放下。好像你走过的路不须再走一样,只要一直往前走就对了,但那不是没有走过,是真的走过了,没有再多余的念头。

  不会让走过的路变成你的障碍;不要让听到的声音变成你的障碍;不要让看过的东西变成你的障碍。所有的看、所有的听,都是为了打开,这样我们的看、听,我们的六根才有方向。心的流动方向是为了打开,开到整个世间都在里面。这是一种觉受,不是一个理论,你会感觉整个世间都在里面,你会看到每个东西都在心里头,你会看到每个人都是你的心上人。

  学生问:那这样好听不好听的声音,就没有意义了。我们听音乐,听到,放下,又代表什么意思呢?

  导师答:还是有意义的。所谓好听就是它更能打开;所谓不好听就是它不能打开,反而把心缩小了。

  所以,我们给“听”下一个新的定义:好听就是打开。对一般人而言,听音乐好像在按摩一样很舒服、很舒畅!就是有打开的作用。如果听完了,心情还是没有打开,那就是不好听,也有可能听完了还是很郁闷,不过郁闷里面,仍然有打开的东西,这叫“相应” -- 感觉音乐很震撼。所谓震撼,就是将开未开的时候,有可能很郁闷,但是基本是往开的方向。如果没有打开的感觉,他不会觉得这音乐好听的,即使听完了呈现出来的面貌有可能很苦,但还是在开的,只是像刚刚有位朋友讲的,创作的过程有时候很苦,但里面是有东西的。

  感恩佛陀!感恩两千五百年来圣弟子!感恩大家来此相聚。

  愿此说法闻法功德,供养如来,回向法界虚空界,

  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同证无上菩提!

  谢谢大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