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海藏寺之谜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08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海藏寺是河西名刹之一,也是武威城北郊一处风景优美的游览场所。清人孙 在《修葺碑记》中说:“武邑林泉之美,城北为最,而海藏迤东尤胜。”这座历经千年的古刹,不但风景怡人,且有许多神气之处,至今人们未能对它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首先是寺名。许多有关海藏寺的书文中,对寺名都是这样解释的:因寺周林泉茂密,寺在其中犹如“海”中藏寺,故而得名,并撰写了一副“海里藏寺寺藏海,林间涵湖湖涵林”的回文对联,以和寺名印证。而武威籍学者李鼎文先生经过爬经梳典,多方考证,认为“海藏”是佛教用语,相传佛教大乘经典藏在大海的龙宫中,故称“海藏”。收入《大藏经》的鸠摩罗什译的《龙树菩萨传》中,即有龙树求经心切,大龙菩萨接他入龙宫以经典相赠的记载。唐朝李德裕在《赠园明上人》诗中写道:“远公说《易》长松下,龙树双经海藏中。”唐朝另一位诗人皮日休也有“取经海底开龙藏,诵咒空中散蜃楼”的诗句。一些学者认为,前一种说法形象地道出了古寺的外貌特征,后一种说法挖掘了它内蕴丰富的历史内涵,似乎都有根据,但究竟哪一种说法更确切呢?
  海藏寺除了古刹庄严雄伟、园林典雅清幽之外,还有三种奇特的景观令人称道:一是被古人称为“海藏烟柳”或“日出寒烟”的奇景。海藏寺前有一座四柱三间三层的木构牌楼,古朴玲珑,巧夺天工,牌楼走马板上写着“海藏烟柳”四个大字,为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振武将军孙思克所题,行笔流畅,舒展圆润,被列入中华名匾。每到日出时分,牌楼东侧一缕青烟袅袅而上,盘旋缭绕于白杨、垂柳之间,缥缥缈缈,似有似无,给海藏古刹增添了一种神奇的气氛。对于这种奇特的自然现象,有人认为是光合作用,有人认为是雾气所致,也有人认为是视觉问题,更有人把此赋予了神话色彩,至今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
  二是寺中灵均台上的“药泉井”。灵均台为东晋十六国时前凉王张茂所筑,台高九仞,台上建有“无量殿”,为珍藏清代皇廷所赐明版藏经之处。殿前有一眼“药泉井”,亦称“海心”,相传井水与西藏布达拉宫的龙王潭相连。此井水比一般水重18克,人喝了之后顿觉心清气爽,而且不闹肚子,传说可延年益寿,祛灾除病。每逢藏历节和端阳等传统节日时,甘肃、青海等地的藏族同胞不辞辛苦,千里跋涉,专程来此取水敬献神灵或医疗疾病,被视为“神水”。药泉井水为何与一般的水不同?它是否和布达拉宫龙王潭之水一脉相连?此井是什么时候被挖掘出来?这些历史之谜至今未能破解。
  三是寺前开挖的人工湖。“三九”寒天站在湖中石桥上观看,东边湖水冰封雪冻,游人可以在湖面上溜冰;而西边湖水荡漾,湖中能划船行舟,造成一湖两景的独特景观。有人从泉眼分布寻奇,还有人从泉水温度探因,但至今未能给人一个满意的答案。海藏寺这秀色凌空、鬼斧神工的不朽神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奇览胜。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