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法的认识---20,21,22,23,24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24日
来源:不详   作者:法增比丘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法的认识---20,21,22,23,24

  法增比丘

  20. 法是镜子

  在[芒果园罗睺罗经] (Ambalatthika Rahulovada Sutta)里佛对罗睺罗说: 「你去拿一面镜子来。」罗睺罗拿了一面镜子来时,佛又问他: 「镜子何用? 」罗睺罗答道: 「世尊!用来照自己。」

  佛说: 「罗睺罗!就好像镜子是用来照自己,你也要观照自己的身,语,意业,应如何做呢? 」

  「任何未做的身业,欲做时,想想若做这身业,会给自己带来苦果,会给他人带来苦果,会给自他皆带来苦果,不善巧,未调服,会带来苦果的身业。罗睺罗!观照一下,任何未做的身业,欲做时,若做这身业,会给自己带来苦果,会给他人带来苦果,会给自他皆带来苦果,不善巧,未调服,会带来苦果的身业,就不应做。反过来,任何未做的身业,欲做时,若做这身业,不会给自己带来苦果,不会给他人带来苦果,不会给自他皆带来苦果,是善巧,调服的,不会带来苦果的身业,就应做。」

  佛又说: 「罗睺罗!任何正在做的身业,欲做时, 想想若做这身业,会给自己带来苦果,会给他人带来苦果,会给自他皆带来苦果,不善巧,未调服,会带来苦果的身业。罗睺罗!观照一下,任何正在做的身业,欲做时,若做这身业,会给自己带来苦果,会给他人带来苦果,会给自他皆带来苦果,不善巧,未调服,会带来苦果的身业,要极力压制自己不做。反过来,任何正在做的身业,欲做时,若做这身业,不会给自己带来苦果,不会给他人带来苦果,不会给自他皆带来苦果,是善巧,调服的,不会带来苦果的身业,要常做。」

  佛又说: 「罗睺罗!任何已做的身业,欲做时, 想想若做这身业,会给自己带来苦果,会给他人带来苦果,会给自他皆带来苦果,不善巧,未调服,会带来苦果的身业。罗睺罗!观照一下,任何已做的身业,欲做时,若做这身业,会给自己带来苦果,会给他人带来苦果,会给自他皆带来苦果,不善巧,未调服,会带来苦果的身业,要向同修圣者忏悔。反过来,任何已做的身业,欲做时,若做这身业,不会给自己带来苦果,不会给他人带来苦果,不会给自他皆带来苦果,是善巧,调服的,不会带来苦果的身业,要随喜日夜常做。」

  「语业,意业,也是如是。」

  佛又说: 「罗睺罗!任何久远过去身语意业清净的沙门、婆罗门都以同样的方法,常常观照。任何久远未来身语意业清净的沙门、婆罗门都以同样的方法,常常观照。任何现在身语意业清净的沙门、婆罗门都以同样的方法,常常观照。同样的,罗睺罗!常正思惟,常常观照,清净自己的身业。常正思惟,常常观照,清净自己的语业。常正思惟,常常观照,清净自己的意业。」

  21. 法是大师。

  佛指出:「犹如有人火烧头衣,当云何救?比丘白佛言:世尊!当起增上欲,殷勤方便,时救令灭。佛告比丘:头衣烧然,尚可暂忘,无常盛火,应尽除断灭。为断无常火故,勤求大师。断何等无常(火)故勤求大师?谓断色无常(火)故,勤求大师;断受、想、行、识无常(火)故,勤求大师。」我们应知这色身是无常的,迟早要死,应生大恐惧,勤求善知识。(《杂阿含175经》)

  22. 法是无畏

  在《相应部11.24.8 》指出:「居士!于成就四法之多闻圣弟子,无惊惧、怖畏之后世,故不畏命终。以何为四法耶?

  居士!于此多闻之圣弟子,于佛成就证净,曰:“彼世尊为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又自思于佛具此证净故,无惊惧、怖畏之后世,故不畏命终。

  居士!又多闻之圣弟子,于法成就证净,曰:“世尊之法为善说、现见、不时、来见、引导、智者应自知也。”

  于僧成就证净,曰:“世尊之声闻众为妙行者,世尊之声闻众为直行者,世尊之声闻众为应理行者,世尊之声闻众,为和敬行者,谓四双八辈者是。世尊之声闻众,为应请、极应请、应供养、应合掌、世间无上福田。”

  于圣者之所乐不破、不穿、不杂、不秽,离脱,智者所赞,成就不执取之戒。又自思具圣者所乐之戒故,无惊惧、怖畏之后世,故不畏命终。

  居士!对此四法成就之圣弟子,无惊惧、怖畏之后世故,不畏命终。”」

  是故佛说: 「欲得福者须立善,为得不死应修道,若证法核则尽乐,死王来时不颤惧。」(《相应部11.43.5 》)

  23. 法是离欲

  贪欲的生起,乃是因为五根接触五尘时,心识对可爱之境产生的贪着。在《杂阿含》七五二经里佛说:「佛告迦摩:欲谓五欲功德,何等为五?谓眼识明色可爱、可意、可念,长养欲乐,如是,耳、鼻、舌、身、识触可爱、可意、可念,长养欲乐;是名为欲。然彼非欲,于彼贪著者,是名为欲。」因接触境之后心中所生的思念,对这思念常去引欲是贪欲,为何去思念它呢?这是因为对所触境的爱乐。人的心生起欲的过程,佛在《杂阿含》六十四经中解释的很清楚,那就是心(识)在接触到境时连续发生的四个心意的路程(四识住):那就是: 识住→攀缘→爱乐增进→广大生长。五蕴的每一蕴都会发生识住,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认清它发生的过程,解除心对色相的爱缚,对受想行识的爱缚,那时识就无所住,无所攀缘,无可爱乐增进,无能广大生长。

  世尊把欲形容成障碍,骨锁,肉臠,把炬,火坑,毒蛇,梦,假借,树果等等,因为都是短暂的快乐。每一位行者对‘欲’都得下一番苦功去认知它。无论它是普通的欲念或是为了生存而起的欲念,断了欲念心才能安宁;恶欲更非要断除它不可。只要下决心去观察心,经过一段时间都能分辨心里的欲念。我们每一天从早到晚心里所生之念大部分是跟欲有关,而且都是为了要满足这个身体的需要而生起的,我们简直就是欲念的奴隶,为了它生起恶欲伤害别人,造作诸恶业,将来要尝受苦果。

  《杂阿含经4经》 里佛说∶「于色不知、不明、不断、不离欲(贪),心不解脱者,则不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识,不知、不明、不断、不离欲贪,心不解脱者,则不能越生老病死怖。比丘!于色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贪,心解脱者,则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识,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贪,心解脱者,则能越生老病死怖。」

  在《中部1》里佛对梵行者马干帝亚 (Magandiya) 说:「我对欲的生起,欲的灭,欲的乐执,欲的过患,欲的出离,如实知。我舍弃乐受,安住于无渴爱,内心寂静。我见其他众生为欲所制,渴爱欲乐,我不羡慕他们,也不欣喜,云何如此呢?马干帝亚!因为我知道,有一个比这不清净欲乐更欣喜的境界,超越神圣的极乐。因为我欣喜于彼界,我不羡慕这不清净的欲乐境界,更不欣喜于它。」

  我们应当常从味(作用)、患(害处)、离(捨离)來观照色、受、想、行、识;对于色、受、想、行、识的味、患、离,以智慧如实见。在《杂阿含经14经》里记录∶「世尊告诸比丘:我昔于色味,有求、有行,若于色味随顺觉,则于色味以智慧如实见。如是于受、想、行、识味,有求、有行,若于受、想、行、识味随顺觉,则于(受、想、行、)识味以智慧如实见。

  诸比丘!我于色患,有求、有行,若于色患随顺觉,则于色患以智慧如实见。如是受……。想……。行……。识患,有求、有行,若于识患随顺觉,则于识患以智慧如实见。

  诸比丘!我于色离,有求、有行,若于色(离)随顺觉,则于色离以智慧如实见。如是受、想、行、识离,有求、有行,若于受、想、行、识离随顺觉,则于受、想、行、识离以智慧如实见。

  诸比丘!我于五受阴,不如实知味是味,患是患,离是离者,我于诸天、若魔、若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不脱、不离、不出,永住颠倒,不能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比丘!我以如实知五受阴,味是味,患是患,离是离,我于诸天、若魔、若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以脱、以离、以出,永不住颠倒,能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欲的生起过程是:触→受→想→思→爱。因此要修习到无欲是:知欲→离欲→灭欲→断欲→无欲。先得了解欲如何生?常观察它,知道它是源于对境的接触之后,才修远离这些生欲之境,以免受引诱再生欲念。

  若心数数忆念于它,就要用正确的方法灭除欲;这包括远离生欲的境,修不净观,无常观,思惟欲的过患,思念佛与罗汉的庄严与清净,思惟恶道的苦,死,自己的修行时间不多,同时要对圣道常常向往,出离之心才能修好。

  要常用攀缘四识住的道理;一次成功灭欲之后,将来触境时欲还会再攀缘生起,那时还得再做灭欲的工作,直到该欲于未来不再生起,这才算是断欲。

  24. 法是不死的甘露

  在《相应部4.9.25》无为相应里佛陀指出法是甘露:「诸比丘!余为汝等说甘露与达甘露之道。诸比丘!何者为甘露耶? 诸比丘!贪欲之坏灭、嗔恚之坏灭、愚痴之坏灭,诸比丘!此称为甘露。」

  在《杂阿含八零四经》 里佛陀说:「世尊告诸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者,得甘露,究竟甘露。何等为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已,得甘露,究竟甘露?

  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著衣持钵,入村乞食,善护其身,守诸根门,善繫心住,乞食已,还住处,举衣钵,洗足已,或入林中,闲房,树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繫念面前,断世贪爱,离欲清净,瞋恚,睡眠,掉悔,疑断,度诸疑惑,於诸善法,心得决定,远离五盖,烦恼於心,令慧力羸,为障碍分,不趣涅槃。

  念於内息,繫念善学,念於外息,繫念善学,息长息短,觉知一切身入息,於一切身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出息,於一切身出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入息,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出息,於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学;

  觉知喜,觉知乐,觉知身行,觉知心行息入息,於觉知心行息入息善学,觉知心行息出息,於觉知心行息出息善学;

  觉知心,觉知心悦,觉知心定,觉知心解脱入息,於觉知心解脱入息善学,觉知心解脱出息,於觉知心解脱出息善学;

  观察无常,观察断,观察无欲,观察灭入息,於观察灭入息善学,观察灭出息,於观察灭出息善学;

  是名修安那般那念,得甘露,究竟甘露。」

  法增比丘,佛历二五五一年三月写于中国云南鸡足山,八月补充于布里诗本,澳大利亚。

  愿众生安乐。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