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维持僧伽身分的要件(十二)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24日
来源:不详   作者:悟因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维持僧伽身分的要件(十二)

  四分比丘尼戒本讲记(十五)

  释悟因法师

  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工具,

  十善中语言占四善—— 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

  掌握善的语言,将对自己与他人都有正面的助益。

  戒妄语类的戒,前面已经介绍了波罗夷第四条“大妄语戒”、波逸提第八条“实得道向未受具者说戒”,以及僧残第二条“无根重谤戒”、第三条“假根谤戒”。大妄语是扰乱真理、扰乱证圣;而僧残的第二、三条则是以妄语诋毁别人犯重戒,这是扰乱他人修道。

  现在继续介绍恶口扰乱团体的戒,包括僧残第十三条“恶性拒僧违谏戒”、第十七条“发起四诤谤僧违谏戒”及波逸提的第六一条。至于扰乱自己修道的戒,有僧残第十六条“瞋心舍三宝违僧三谏戒”、波逸提的第八八、八九条;以及其他易犯的口过,如波逸提的第一、二、三、十二、十三、八七条等。

  其中僧残的第十三、十六、十七条也可以归纳在戒违谏类,但因这三条戒与恶口有关,所以为了讲解上的方便,一并归到戒妄语类来说。

  [恶性拒僧违谏戒(僧残第十三)]

  ◎戒文

  若比丘尼,恶性不受人语,于戒法中,诸比丘尼如法谏已。自身不受谏语,言:“诸大姊,莫向我说若好、若恶,我亦不向诸大姊说若好、若恶,诸大姊且止,莫数谏我。”

  彼比丘尼当谏是比丘尼言:“大姊,莫自身不受谏语,大姊自身当受谏语。大姊如法谏诸比丘尼,诸比丘尼亦当如法谏诸大姊。如是佛弟子众,得增益,辗转相谏、辗转相教、辗转忏悔。”

  是比丘尼如是谏时,坚持不舍。彼比丘尼应三谏,舍此事故,乃至三谏,舍者善。不舍者,是比丘尼犯三法应舍僧伽婆尸沙。

  ◎戒文释义

  “若比丘尼”就是能犯的人。以下用“甲比丘尼”代表这位比丘尼。

  “恶性”是说个性非常的暴躁,“不受人语”指听不进别人的谏语,无法接受别人的教诲。

  “于戒法中,诸比丘尼如法谏已”,是指很多比丘尼依照戒律五篇七聚的内容,如法如律、如佛所教地劝谏她,而且已经劝谏过了。以下用“乙比丘尼”代表这些比丘尼们。

  “自身不受谏语,言:‘诸大姊,……莫数谏我。’”就是甲比丘尼非但不思己过,却反过来拒绝他人的劝谏说:“各位大姊,你们不要说我好的、坏的行为,我也不向你们说好的、说坏的。你们都停下来,不必屡屡地要劝谏我。”

  “彼比丘尼当谏是比丘尼言”,“彼比丘尼”就是乙比丘尼,乙比丘尼应当劝谏这位甲比丘尼。怎么劝谏呢?就是屏谏,不是在大众面前说,要私底下说。

  “大姊,莫自身不受谏语,……辗转忏悔。”这是劝谏的语言,就是说你可以如法地劝谏比丘尼,比丘尼们也可以如法地劝谏你,大家跟随着佛陀学习,就应该这样彼此互相劝谏、教导、忏悔,才可能相互增益。此时,乙比丘尼规劝甲比丘尼要纳受别人的劝谏,这与前面劝她勿犯五篇七聚所劝的内容已经不同。

  “是比丘尼如是谏时,坚持不舍”,“是比丘尼”指乙比丘尼,“坚持不舍”就是拒绝接受。乙如法劝谏甲,但是甲仍然拒绝接受屏谏。

  “彼比丘尼应三谏,舍此事故”,“彼比丘尼”指乙比丘尼,乙为了爱护甲,希望她舍去恶事,于是从屏谏而转移到在大众中公开劝谏,“乃至三谏”是乃至在大众中劝谏了三次,“舍者善”是指若能够舍恶当然是很好的。这是由于甲不接受屏谏,于是在比丘尼僧集会的场合中,大众僧中公开作呵谏白四羯磨,先作白一次,再作三次羯磨来劝谏她。“不舍者”是指若经三谏还不肯认错悔改,就必须开始结罪了。

  “是比丘尼犯三法应舍僧伽婆尸沙”,这位甲比丘尼已经大众僧呵谏一白三羯磨,而仍不悔改,就判定甲比丘尼是犯了三法应舍僧残罪。

  这条的违僧谏戒,必须经过三次劝谏,待三次劝谏一完成,若仍不悔改,就算犯此戒了。

  ◎ 制戒因缘

  当时佛陀在拘睒弥国的瞿师罗园中。有一位阐陀比丘是释迦族刹帝利种姓,他脾气非常暴烈,常常犯过。比如有时犯“别众食”、“数数食”;有时在不正确的时间进入聚落;到居士家,坐椅子的威仪又不好,其他比丘因此常劝阐陀要改过。但是当有人劝他时,阐陀比丘总是反驳说:“你们不要说我好的、坏的行为,我都不听!我也不会说你们好的、坏的行为。你们不要说我,我也不说你们,大家都停下来,不必劝谏我。”

  阐陀比丘又叫“恶性阐陀”,也叫“车匿”、“恶口车匿”,常用十分傲慢的态度凌辱别人:“你们凭什么教我佛法、僧事,数落我的不对,由我来教导你们、数说你们的过错,那还差不多呢!因为佛陀是我释迦族刹帝利种姓,我们释迦族出了大觉大悟的佛陀,因此佛法就是从我们族姓家流传出来的。你们这群人是各种姓、各家庭聚集在一起来出家的,就像野草一样,随着风吹水漂,聚集到我们释迦族的佛法里面来,你们那里有资格说我!”

  阐陀比丘的个性像阿修罗一样暴躁又傲慢自大,比丘们苦口婆心劝谏的话语,一句也进不了他的心。佛陀知道了这个情况,就教导比丘僧为阐陀比丘作呵谏白四羯磨。

  这条戒的制戒虽是由于比丘的犯罪因缘,但比丘尼仍必须依此戒受持。

  ◎具五缘成犯

  构成僧残罪须具备五个条件。这五个条件有先后顺序的步骤:

  (一)本身不能离恶,想要再犯;

  (二)其他比丘尼依照戒律,已在屏处如法地劝谏过;

  (三)不接受劝谏,而且自恃凌她;

  (四)大众僧如法地设谏;

  (五)白四羯磨已经完成。

  所以,能构成这条戒的事由是:

  (一)本身不能离恶;

  (二)别人因为这个恶行,而依戒律劝谏她不要犯戒;

  (三)在劝谏的过程里,她不但不听,反而恶口欺凌清净的人;

  (四)针对她的不听劝谏,比丘尼们先屏谏,如果不听,再由大众僧如法地以白四羯磨设谏;

  (五)三谏后还拒不接受,就是违僧三谏,构成三法应舍的僧残罪。

  ◎ 罪相轻重

  这条戒依罪相分成六种情况,且有五种轻重不同的结果。

  如果事情还没有发展到大众僧白四羯磨设谏的地步,她只出现暴躁不受人语的行为,那么只犯突吉罗。这相当于前述的第(一)、(二)、(三)三个步骤。

  如果大众僧集众,已经开始进行呵谏白四羯磨了:

  (一)在大众僧还没有作白完毕,就赶快认错舍过,则只犯突吉罗;

  (二)大众僧已经作白完毕,此时认错舍过,犯一个偷兰遮;

  (三)大众僧作完第一次羯磨,此时认错舍过,犯二个偷兰遮;

  (四)大众僧作完第二次羯磨,此时认错舍过,犯三个偷兰遮,

  (一)到(四)相当于前述的第(四)个步骤;

  (五)大众僧作完第三次羯磨,此时呵谏白四羯磨就算完成了,不论是否认错,都已成立僧残罪了。这相当于前述的第(五)个步骤。

  ◎制意

  像阐陀比丘,脾气暴躁自大,尽管犯的不是根本大戒,他却常用话来欺凌别人,这是最麻烦的。这条戒制得很重,他的恶习不改,又依傍佛陀是亲族来恶口凌辱别人,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他经过大众僧羯磨仍不知悔改。

  这条戒的本意,于戒文中从大家劝他的语言中表露无遗:“如是佛弟子众,得增益,辗转相谏、辗转相教、辗转忏悔。”所有追随佛陀的人,都在追求寂灭理证,大众共住、共学在一起、应该要虚怀若谷,去恶务尽,达到“六和净”的理想。

  然而,和合的原则并不是有事不说、有过不谏,就叫“口和无诤”,而是在共住奉行戒律当中,如果有人出现不如法的身、口、意业,大众要能相互劝谏、彼此教导、互相忏悔、速得清净。这样大众修道、持戒的力量必能相互地增上,而不是相互抵消。藉着团体的力量,在大众师彼此劝谏、教导下,大家都能行所当行、止所当止,僧团与个人才不致腐败;也在相互的劝勉及护持成就中,分享彼此的福德、智慧,僧团与个人得以清净、安乐、不断增上。

  在僧残戒类中,很多都是在处理违背大众师劝谏的事。就如第十七条“发起四诤谤僧违谏戒”,犯戒者也是又恶口,又不听大众劝谏。

  [发起四诤谤僧违谏戒(僧残第十七)]

  ◎戒文

  若比丘尼,喜斗诤,不善忆持诤事,后瞋恚,作是语:“僧有爱、有恚、有怖、有痴!”是比丘尼应谏彼比丘尼言:“大姊,汝莫喜斗诤,不善忆持诤事,后瞋恚,作是语:‘僧有爱、有恚、有怖、有痴!’而僧不爱、不恚、不怖、不痴;汝自有爱、有恚、有怖、有痴。”

  是比丘尼谏彼比丘尼时,坚持不舍。彼比丘尼应三谏,舍此事故,乃至三谏,舍者善。不舍者,是比丘尼犯三法应舍僧伽婆尸沙。

  ◎戒文释义与制戒因缘

  当时佛陀在拘睒弥国的瞿师罗园中。有一黑比丘尼好乐与人斗诤,却又不善忆持诤事,一再出言毁谤比丘尼僧,使得大家争论之语不断,无法安心修道。

  她为什么会谤僧呢?“喜斗诤,不善忆持诤事,后瞋恚。”这里所说的“诤”是指彼此的意见不合,需要经过评定是非曲直、轻重清浊;“斗诤”包括言诤、觅诤、犯诤、事诤等四诤;“不善忆持”就是不擅长回忆。某件曾有争议的事情已经发生过,而且已经判断处理过了,但在过一段时间后,她一不高兴起来,就又翻出来说,而当时的处理状况她也已忘记了。

  她谤僧的语言是“僧有爱、有恚、有怖、有痴”,这是说大众师有所偏私,对方有罪却不责罚她;大众师对我不喜欢,因为生气、怀恨我,所以只责罚我;大众惧怕对方的地位、势力,不敢处罚犯过者;大众愚痴闇昧,分不清楚谁对谁错,没有秉公处理那件事情,这对我太不公平了!所说的这些话都是在攻击大众僧,攻击处理某件事情的执法者,这些人是与她同一羯磨、同一说戒、共修共学的比丘尼僧。

  黑比丘尼不思己过,却于事件处理之后,反过来攻击执法的人,然后大众师再三劝谏她:“大姊,汝莫喜斗诤……,汝自有爱、有恚、有怖、有痴。”

  就是说:“别说这样的话!事情不是这样子的,你不要专喜欢斗诤,你就是不善于记忆,不记得当时大众怎么处理那些事情的,那些事情已经如法如律地处理过了。你现在正在瞋恚,又把它翻出来,说大众师偏私、不公正。其实是你自己有问题!”

  黑比丘尼一再地无理取闹,扩散争论,比丘尼僧只好去告诉长老比丘们。长老比丘们向佛陀禀告,佛陀于是制定了这条戒。

  ◎具六缘成犯

  构成僧残罪须具备六个条件:

  (一)曾经发生过四诤的事情;

  (二)大众僧已经处理了这件诤事,依照戒律如法地灭诤;

  (三)发出谤僧的语言;

  (四)大众僧如法地设谏;

  (五)拒绝大众的劝谏。

  (六)白四羯磨已经完成。

  ◎开缘不犯

  这条戒开缘不犯的情况有四种:

  (一)“若初谏便舍”:“初谏”是指“屏谏”,还没有到大众僧前进行白四羯磨,只在私底下屏谏时就肯认错舍罪。

  (二)“若以非法别众等诃谏者”:必须要如法如律地在和合僧中作白羯磨,才能结僧残;如果大众僧是不如法、似法、别众,那么就会因为羯磨不如法的缘故,而不算犯僧残罪。

  (三)“若以非法、非律、非佛所教作呵谏者”:如果大众僧诃谏的内容,根本不符合佛陀所教导的法义及戒律,就不犯僧残罪。

  (四)“若一切未作诃谏者”:一定要等到大众僧中白四羯磨完成时,才成立僧残罪,如果尚未到大众僧中进行诃谏或根本没有大众僧作呵谏,就不犯僧残罪。

  僧残第十三条“恶性拒僧违谏戒”开缘不犯的情况共有十一种之多,以上所列的只有四种,其他的七种也包括在其中,此处从略。

  这条戒是“谤僧”加上“违谏”。黑比丘尼在团体修道中就是喜好诤事,胡乱援拟比类,既谤僧又引发斗诤,不但自找麻烦,也找别人麻烦,我个人把它归并余口业类来说明。

  与诤事相关的戒,在波逸提第六一条“屏处四诤戒”:

  若比丘尼,比丘尼共斗诤后,听此语已,欲向彼说,波逸提。

  这是说若有比丘尼中先发生四诤,另一比丘尼在屏处听到争论,想要向外传播。制戒因缘是六群比丘尼将斗诤的语言不断传播,导致双方误解加深,诤事不灭,弥漫扩散。

  波逸提第五六条:若比丘尼知诤事如法忏悔已,后更发举者,波逸提。

  波逸提第五八条:若比丘尼共同羯磨已,后作如是说,诸比丘尼随亲厚,以众僧物与者,波逸提。

  这是指忏悔谤僧。以上的条戒都是扰乱团体,发生诤讼,竞相苦恼,使大众僧不得安于道上。接下来的僧残的第十六条“瞋心舍三宝违僧三谏戒”,则是扰乱自己的修道。

  [瞋心舍三宝违僧三谏戒(僧残第十六)]

  ◎戒文

  若比丘尼,辄以一小事,瞋恚不喜,便作是语:“我舍佛、舍法、舍僧,不独有此沙门释子,亦更有余沙门、婆罗门修梵行者,我等亦可于彼修梵行。”

  是比丘尼当谏彼比丘尼言:“大姊,汝莫辄以一小事,瞋恚不喜,便作是语:‘我舍佛、舍法、舍僧,不独有此沙门释子,亦更有余沙门、婆罗门修梵行者,我等亦可于彼修梵行。’”

  若是比丘尼谏彼比丘尼时,坚持不舍。彼比丘尼应三谏,舍此事故,乃至三谏,舍者善。不舍者,是比丘尼犯三法应舍僧伽婆尸沙。

  ◎戒文释义与制戒因缘

  这条戒是六群比丘尼所犯。当时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中。

  六群比丘尼“辄以一小事,……,我等亦可于彼修梵行。”这是指六群比丘尼常常因为一两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生气。一不高兴,就叨念着:“我要舍去佛、法、僧,不要修行了!又不是只有佛陀的弟子才修清净的梵行,还有很多其他宗教的出家沙门或婆罗门也是修梵行啊!我也可以到那边去修行啊!”只因一些不相干的小事,竟然拿自己比丘尼的身分使性子,而说要舍弃三宝,这样实在是说得太过火了。

  “是比丘尼当谏彼比丘尼”是指其他比丘尼应当于屏处劝谏这六群比丘尼。她生气而说要“舍佛、舍法、舍僧”,大家便要劝谏她不要意气用事。劝谏后还是要问她,究竟她的抉择是什么,是要舍戒还是不舍戒?

  当如法劝谏时,六群比丘尼若仍坚持不肯悔改,乃至经过三次劝谏,如果她能舍去罪行,当然很好;如果在大众僧的羯磨中经过一谏、二谏、三谏,仍然不听,就犯三法应舍僧残罪。

  这条戒可以和波逸提第八八 、八九条一起讲解。

  波逸提第八八条“恶心咒诅戒”︰

  若比丘尼,有小因缘事,便咒诅堕三恶道,不生佛法中:“若我有如是事,亦堕三恶道,不生佛法中。”波逸提。

  波逸提第八九条“因瞋椎胸啼哭戒”︰

  若比丘尼,共斗诤不善忆持诤事,椎胸啼哭者,波逸提。

  “啼”是啼哭,二字都是出声音的哭。“捶胸啼哭”是动作,一椎胸就犯一波逸提,一啼哭也是犯一波逸提。

  ◎制意

  一、珍惜发心修行的善根

  从“瞋心舍三宝违僧三谏戒”,可以看到处理舍戒的过程。人身难得,能发心出家受戒做比丘尼更是难得,僧团最怕不自爱的人,把舍戒当儿戏,而不遵守戒律。“瞋心舍三宝违僧三谏戒”就是透过制度,藉着大众僧的互相提携、爱护与辅导,来处理舍戒的问题。

  在比丘、比丘尼舍戒的四种方法中,有一种叫做“作法舍”,舍戒的人只要讲︰“我舍佛、舍法、舍僧;舍和尚、舍阿阇梨;舍诸梵行;舍戒、舍律、舍学事;受居家法。”就已经舍戒完成,其中“舍佛、舍法、舍僧”只需讲一次,并不局限身分,只要对方听懂了就算舍戒完成了。比丘的出家有七次机会,而比丘尼的出家只有一次,一旦舍戒就再也不能出家受具足戒了。

  制戒因缘中的比丘尼在众人面前叨念“我舍佛、舍法、舍僧”,她到底是要舍戒还是不舍戒?其实她并没有真正要舍,她只是因瞋恚而说这些话。讲意气话,把邪正、内外混淆,虽同名出家、同名梵行,也应有分际、分别,才不会连自己的立场、角色都紊乱了,这样不但干扰了自己也扰乱了别人。

  在这种情况下,僧团要厘清她的角色,大众师在相互护持、劝谏、忏悔中,先于屏处劝谏,如果她再不悔改,才到大众僧的羯磨上来处理,让她在众人面前明确表明立场。因此,这条戒是四羯磨竟才犯。

  大众僧所有的作法是为了让她忏悔得清净,而且照舍戒的原则来说,只要她一说出“舍佛、舍法、舍僧”,舍戒应该就成立了。可是在大众羯磨时,对于一个人发心修行的善根还是要相当珍惜护持的。

  二、正面看待女众的修行

  从波逸提第八八条、八九条和僧残第十六条来看,有些人一遇烦恼,瞋恚、愤怒蜂拥而上,口不择言、咀咒恶誓、讲气话,甚至椎胸、啼哭都出来了。修道之人纵有不平、不悦之事,为表示清白,也不宜用恶誓、恶咀咒、恶动作的,这与修平和、修慈悲、修智慧并不相应。

  修行人当以三宝为念,以戒律来调柔凡夫粗糙的业习。佛陀曾举马师驯马的比喻,说马有三种,第一种是良马,见鞭影而行;其次是少得鞭杖即行;第三种是待得鞭杖出血,仍兀自不动。修行人也是如此,当如良马,以四依法勤修禅定,守口摄意,莫自放逸,后致悔恨。

  我将波逸提的第一、二、三、十二、十三、八七条等戒语业类的戒,一并讲解。

  [小妄语戒(波逸提第一)]

  若比丘尼,故妄语者,波逸提。

  “故妄语”就是指故意说谎话,“妄”是指不真实,明明知道是虚幻不实的,还故意说出来以欺骗别人,如见言不见、不见言见、知言不知、不知言知等。一讲妄语,就得用更多的妄语来掩饰和弥补,会变得愈来愈需要说妄语。

  这条戒的制戒缘起,是因为有一位比丘善于谈论,常与外道论议,若发现自己比不上时,马上推翻这样而说是那样,看到情况不对就见风转舵,如此所说的话便常常前后矛盾。

  妄语戒并没有固定的情况,其犯戒的关键是依心而定,只要言语稍有不真实,让对方听清楚了,就犯波逸提。如果对方没听清楚,是犯突吉罗。如果无心说谎,不犯波逸提。因为她无挑拨心,所以不是犯两舌罪;因为以柔软语而说,所以不是犯恶口罪;因为没有以圣境、圣证等神圣境界来欺诳他人,所以不是犯大妄语波罗夷罪;因为无说谎诋毁比丘尼犯波罗夷罪,所以不是犯僧残罪。相形之下,是小妄语,但“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诚于中,言于外”、“不诚无物”,妄语仍是口业,不可不慎!

  [骂戒(波逸提第二)]

  若比丘尼,毁訾语,波逸提。

  “毁訾语”就是用语言贬损、轻贱、辱骂别人,把别人比下去。毁訾的种类很多,可能是出身或家族、职业,或生理特征,或曾犯过,或不犯过等。众生要造业、要堕落,何患无词。只要心知肚明自已的语言是在毁訾别人,而且对方听清楚了,就犯波逸提罪。

  [两舌戒(波逸提第三)]

  若比丘尼,两舌语,波逸提。

  “两舌语”就是将甲方的是非传给乙方,乙方的是非再传回来,在两边之间长两个舌头惑乱双方,离间双方,加深双方的敌意。“两舌”会让本来没有争论的双方,产生斗诤,彼此对立起来;让已有争论的,诤事不灭,加深误解与不满。只要在双方之间传话,心存离间,而且对方听清楚了,就犯波逸提罪。

  波逸提第六一条“屏处四诤戒”,也有离间双方的意思。波逸提第三条是离间双方,但双方在此之前不一定曾发生四诤;而第六一条是双方已发生四诤,还故意去听一方斗诤的语言,听后即使尚未向另一方传话,也算犯罪。

  [异语恼僧戒(波逸提第十二)]

  若比丘尼,妄作异语恼他者,波逸提。

  “妄”是不实,“异语”就是不切主题,与主题相异的余语。就有如重听者不解前语,却出语参差错置,讲东讲西跑来跑去。当大众师在作羯磨时,有人故意东扯西扯,不切主题,恼众违法,这就是“妄作异语恼他”。

  这条戒的制戒因缘是由于阐陀比丘犯戒,大众为他作羯磨时,阐陀顾左右而言他。比丘们要他出席的场合,他不来;没叫他来,他却跑来了;该站的场合,他就坐;该坐着时,他却站着;该他说话,他偏不说;不该他说时,他却要说。阐陀比丘的行为已触恼大众僧,于是佛陀制定“异语恼僧戒”。

  [嫌骂僧知事戒(波逸提第十三)]

  若比丘尼,嫌骂者,波逸提。

  这条戒的制戒是缘起于慈地比丘,只因她被分配到不好的饮食、卧具,为了报复执事人沓婆摩罗子而说嫌骂语。诸如:“沓婆摩罗子有爱、有恚、有怖、有痴!”

  “嫌”是指不满、憎怨;“骂”是指恶言加人,就是在人前人后,嘀咕责骂,猛批评执事人处事不公。

  嫌骂的对象是僧团执事人,而他是经所有大众羯磨选出的受差人,僧团事务繁杂,要为大众服务极不容易。由这条戒可以看到,嫌骂执事人废营僧事很不应该,而执事人在服务僧事的同时,当必公正处理,若仍遭到嫌骂抱怨,这时大众师要依戒律来处理这些批评的语言。

  [不审谛受语向人说戒(波逸提第八十七)]

  若比丘尼,不审谛受语,便向人说,波逸提。

  “谛”是真实,“审”是详实、谨慎,二字都有真实审查、确知的意思。“受语”是自己所接受的语言。“不审谛受语,便向人说”就是指自己并没有确实知道所接受的语言,讯息,而随便捉了一两句就去说了。

  这条戒的制戒因缘是由于提舍难陀比丘尼而起的。有一天师父跟她说:“你去把衣、钵、尼师坛、针筒拿来。”提舍难陀比丘尼转个身就说:“师父叫我去偷尼师坛,去偷衣、钵、针筒。”听在别人耳中,当然会觉得此事不对劲,师父怎么可以这样教导徒弟呢?后来经过澄清,原来提舍难陀比丘尼听不清楚师父所交代的话,又把师父的话扭曲了,于是犯了波逸提罪。

  ◎掌握善的身、语、意业

  话要听清楚,事要明确,才能构成良性沟通,减少修道上的困扰。尤其用咀咒、恶语、嫌骂、毁訾、大声哭闹、捶胸顿足来表达,居然咒自己也咒对方,是最不理性的。出家受戒修道首先要发“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量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佛经从来没有教人发恶咒、堕三恶道的!

  有人曾问我:“学佛要起誓发咒吗?”我说:“佛法存在世间的目的在于净化人间,引导众生走向光明。”社会上有些人常为表明心迹,确实咀咒说:“我没有那样做,若有的话,我全家死光光”,这些话也常在议会问政上出现。这些都是恶口,在家人说了都有伤身分,何况是出家人?修行在净化身心,迟戒在净化身心,佛法在净化身心,这点一定要掌握住。

  因此,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工具,十善中语言占四善——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掌握善的语言,将对自己与他人都有正面的助益。

  第四大类戒妄语类已介绍完毕,下次要介绍第五大类戒覆藏类。(未完待续)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