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观愿尼师身世不寻常——近代高尼观愿出家八十周年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章小兵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观愿尼师身世不寻常——近代高尼观愿出家八十周年

  ◎章小兵

  已经过去的二零零二年是九华后山心安禅寺具有双重纪念意义的年份。一是该寺建寺一百周年;二是该寺监院、近代高尼观愿出家八十周年。八十年前,观愿尼师悄悄地来到安徽省青阳县九华后山,遁入空门,出家为尼。她虽出身于不同一般的特殊阶层家庭。由於潜心向佛,终于在弘法事业方面做出了不朽业绩。她一生不平凡的经历,当时没有受到社会应有的关爱和尊重。她的事迹除了《续比丘尼传》上仅留下一个传略以外,其余遗物无一留存,连一张遗像也没有留下,。这不能不说这是二十世纪佛门人物史料方面的遗珠之憾。

  不平凡的家庭出身

  观愿尼师(1899—1986),字佛行,俗姓杨,名秀霞。福建海澄(今龙海)人。近代民主革命先烈杨衢云之季女。杨衢云(186l-l90l),原名飞鸿,字肇春,曾在香港创设辅仁文社,以“开通民智,讨论时事”为宗旨。光绪二十一年(1895),与孙中山同赴檀香山组织兴中会。次年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杨衢云参加并被推选为会长。同年十月准备在广州起义。事败,遭清政府通缉,乃携眷逃亡至南洋、印度及南非各地,遍设兴中会分会。观愿在其父逃亡期间,于一八九九年出生于日本横滨,后随父母回香港。一九零一年,其父在香港被清政府暗杀,时年四十岁。成为国民革命反清战斗的革命烈士,为国捐躯。斯时,国民革命尚未成功,政权没有建立,孙中山继续在日本积极筹建中国同盟会。国民革命组织及队伍无法对其母女进行安置和照顾,也无法给予经济资助。从此,家境萧条,生活贫困,十岁时,初入香港庇理罗士女书院就学,终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后改入实践职业女校修业。校长念其系革命烈士之遗女,免收其学杂等费。她读书之志坚决,并没有因家境贫困而自馁。相反她更加努力发奋,勤奋好学,识解卓绝,成绩都在一般同学之上。十九岁时,与她相依为命的母亲潘氏不幸逝世,其兄佐治亦相继弃世。从此她孤独一人,失落而如同一只离群的孤雁,在人生迷茫的道路上,不知应该走向何方?

  她选择了出家的道路

  她每每想起生父以身殉国,母亲又过早离她而去,暗自悲伤流泪,曾默默地立下宏愿,要以古代花木兰为榜样,女扮男装,投笔戎,报仇雪恨。但当年指使特务暗杀其父的主谋慈禧早已于民国成立前一年逝世,继位的是比观愿小八岁的小皇帝溥仪,他虽是仇人的后代,但他是无辜,并非是她仇杀的对象,况且国民政府早已成立,推翻了清政府。因此,“复仇”对她来说,已无实际意义。她不得不按捺住自己心中的怨恨,放弃了“报仇亲恩”的打算。但她心灰意冷,看淡人生,人海茫茫,何处是她的人生归宿呢?她迷茫、傍徨……。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她接触到了佛经,经过反复地阅读,经中许多精粹的言理教义,使她得到精神归宿与安慰,从而萌发了学佛的念头。于是寻找更多的佛经,不断细心阅读,每日还以香花供佛像,顶礼膜拜。终日茹素,断绝荤腥。并至诚发愿,默祈自己早遏明师,以成就出家因缘。于是她历访名宿,请求法要,解悟日深。她回绝一些向她求婚者,并作《辞婚诗》表示终生不嫁,决心出家的意愿。诗云:

  提起神锋剑太阿,情根斩断出虞罗。

  亲恩未报肝肠断,青磬红鱼礼佛陀。

  民国十一年(1922),她来到安徽省青阳县九华后山心安禅寺,拜智妙禅师为师,剃染出家。九华后山是佛教名山九华山主要景区,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奇峰峭拔,怪石磋峨,松林竹海,苍翠欲滴,气候宜人。据有关资料记载:为人称誉的“九华十景”其中就有五景(桃岩瀑布、舒潭印月、天柱仙踪、九子泉声、莲花云海)座落于后山。清代诗人袁枚的“九华如屏风,好处都在外”诗句中的“好处”就是指的九华后山。这里由于寺院比较分散,不及前同集中,相对来讲,后山香客较前同要少。人称前山“繁华如闹市”,后山“幽静似天堂”。但当人们来到后山以后,都为这里的山光、云影、飞瀑、流泉、竹海、松涛的美好风光赞不绝口,流连忘返。心安禅寺系光绪二十八年(1902),由翠峰寺僧人妙智以八块银元买下六亩山田建成寺院,定名“心安寺”(俗称“六亩田”)。以后寺院经过不断扩充殿宇,具有十方丛林的规模,在江南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妙智禅师为人热情,思想开明,常以慈悲心肠救济众生。他倡导众生平等,尊重妇女,尊重知识,爱护人才。他的办寺宗旨是“修学并举,男女兼收”。做到“学修一体化,丛林制度化”。把寺院办成学佛、修行的学校。男女集体上课、上堂、出坡,僧尼各自居住、活动在男女集体宿舍(寮房),过着集体化、制度化、团结一致、和睦相处的“六和敬”生活。这是理想的学修之处,国内以及香港地区的学子都来此修行学法。观愿尼师也在此以寺为家,安心修行。

  弘扬佛法身体力行

  民国十二年(1923)年,观愿至宝华寺(今江苏省句容县宝华山)受具足戒。智妙法师对观愿这一弱女子和她家庭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师徒情谊也极融洽。观愿出家以后,为了参访名宿大德,效古人行脚囊钵、湮水之湄的精神,她来到浙江参访弘一大师,得到大师的器重与亲切教诲。当时,弘一大师编著的《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完稿,观愿认真学习,细心钻研,有很大启发。她觉得比丘尼也应该有一部《四分律比丘尼戒相表记》一书,由此也引发她要编著这样的书。后来,她一面参学,一面弘法,她来到她幼年成长的香港,担任香港佛学会通俗演讲兼义学教授,于莲花池寺讲解《弥陀经》。此时也正是她著书立说的大好时机。于此,她编著并完成《四分律比丘尼戒相表记》一书,对香港比丘尼持守戒律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为佛法在香港的弘扬做出了不朽的业绩,深受香港广大佛教信徒的热爱与欢迎。

  心系佛山终老九华

  民国二十六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观愿返回九华后山心安祖刹任监院职。在学业上孜孜以求,修学不辍,生活上清贫乐道,淡泊自如。拜诵之余,漫步溪谷,尽情领略这风景秀丽的大自然风光。幽岩花放,古树禽啼,不时触发她吟思之情。天然成韵,写有一定数量的诗歌、散文。数年之内,青阳士女归信者甚多,人们不仅敬佩她以学识见长,其历行苦修也是一般尼众所不可企及,得到教内公认与好评。民国二十五年(1636),夹山寺高僧震华法师正着手编撰续《比丘尼传》,他对于比丘尼做出的业绩十分关注。他说:“夫法性平等,本无男女差别,阅见几千载,高尼岂乏人、言行能规物,简删独遗珍”。次年,他得知九华后山心安寺观愿尼师的事迹,亲往采访,终于将观愿尼师收入其内。此书历时三年完成,民国三十年(1941)刻印出版。从而使观愿尼师的事迹得以保存,真乃莫大幸也。观愿尼师终老于九华后山心安寺,其诗作也因战乱及十年“文革”未曾刊印,大都已散失无存。■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