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水清云更淡——丽江指云寺札记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07日
来源:不详   作者:孙云霞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水清云更淡——丽江指云寺札记
  孙云霞
  每一个到过丽江的人,都有自己的丽江印象,都有自己的丽江感受。对于丽江散发出来的魅力,人们从不吝啬赞美。无数的华美辞藻已经诠释过丽江,无数的文艺作品已经解读过丽江,关于玉龙雪山、关于四方街、关于木府??除了这些,丽江还有一个美丽的所在不容错过,那就是碧海之滨、白云深处静谧矗立的藏传佛教名刹——指云寺。
  指云寺为噶举派寺院,藏名“额敦南杰林”,意为“了意胜利园”,始建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勤劳而浪漫的丽江人不仅给她取了一个不落俗套的名字,还流传下来一段美好的传说。相传,开山僧立相(又名罗僧),本姓和,丽江束河人,原以编竹器为生,后到福国寺剃度为僧,随四宝法王游历学习,来到丽江以西的拉市坝子,法王手指云气缭绕的秣度山麓说:“此可建寺,山中的落水洞留有莲花生大师的足印。”立相于是建寺于此,名“指云”。
  一

  指云寺和丽江地区其他噶举派寺院一样,是噶举派在丽江地区传播发展极盛时期的产物。噶举派在11世纪末期便已传入云南藏区,此后由于得到了丽江纳西族封建统治者木氏土司的大力扶持,在丽江获得广泛发展。噶举派四大系之一的噶玛巴系于元明两朝达到了其传播发展的极盛时期。
  此宗派的黑帽系五世活佛德新协巴于公元1407年在南京被明成祖封为“大宝法王”。八世大宝法王弥觉多吉于1516年来到丽江,受到木定土司盛情款待。自丽江土司木增(1604-1674年)以来,此宗派在康区及滇西北势力大盛。十世大宝法王却英多杰在清顺治年间也曾避难到过丽江,得到木土司的礼遇。木氏土司府借噶举派的影响来推行经略康区的战略,而噶举派则借木土司的支持来传播佛教。这种渊源关系,使得噶举派在丽江的影响很大,寺院林立,僧侣众多。木定曾答应八世大宝法王,“自此十三年内不发兵西藏,每年选送五百童子入藏为僧,且度地建一百寺庙”。从1601年木氏土司兴建纳西族地区最早的噶举派寺院——福国寺开始,有名的“丽江五大寺”就在指云寺建寺前后的一百多年间逐渐建成了,它们分别是福国寺、玉峰寺、文峰寺、指云寺和普济寺,均属于噶举派寺院,其宗主寺院是四川省德格县的八邦寺。
  噶举派有三大主寺的说法,所谓上有西藏拉萨楚布寺,中有四川德格八邦寺,下有云南丽江指云寺。三大主寺的住持又分别称为上有楚布寺噶玛巴大宝法王,中有八邦寺大司徒四宝法王,下有指云寺东宝活佛。历史上丽江五大寺的首任掌教活佛都是由西藏噶举派大宝法王委派的,以后有在当地纳西族中转世的,但其转世灵童仍要由大宝法王或四宝法王认定。18世纪末期,十四世大宝法王和九世四宝法王委派十四世东宝·仲巴活佛曲吉旺秋驻锡指云寺,负责传法灌顶,并掌管十三大寺教务,以解决当时丽江喇嘛不远千里到西藏受戒的困难,在此之前的第一世至十三世东宝活佛都属于四川省甘孜州白玉县噶陀寺的活佛。
  十五世东宝·仲巴活佛赤烈旺修为木土司的大儿子,8岁时被大宝法王认定为十四世东宝活佛的转世灵童,先在四川德格县八邦寺主持教务,后回到丽江指云寺驻锡。1912年民国政府云南都督府委任十五世东宝·仲巴活佛为“管理丽(江)中(甸)
  维(西)永北阿敦及藏边黄红两教宣慰大法师”,为表彰其在维护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方面作出的贡献,云南都督唐继尧特赠“热忱爱国”匾,并呈报中央政府后颁五等文虎勋章一枚和奖牌一个。第十六世东宝活佛生逢战争和动乱年代,除了个人修行之外,只在小范围内传授密法,并于38岁时英年早归。第十七世东宝活佛按其上一世的预言转世在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2002年迎请至丽江,主持指云寺等寺院的教务。
  清代初期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噶举派在西藏及其他藏区声势渐低,许多噶举派寺院改宗格鲁派,但在纳西族地区噶举派仍保留着较大的势力和影响。如今除福国寺被毁正在重修以外,丽江五大寺中的其他寺院都保留了下来并开放作为宗教活动场所。
  二

  指云寺在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毁于战火,光绪五年(1879年)得以重建,经过几代僧侣的努力,指云寺僧房曾多达24院,僧侣最多时有500人。新中国成立后,周围的村民仍然保持着供奉寺院和僧侣的习俗。近些年来,当地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关心支持指云寺的建设,在十七世东宝·仲巴白马塔清活佛的积极努力下,指云寺焕发出勃勃生机。
  现在的指云寺按历史原貌为二重院落,受汉族、白族建筑的影响颇深,明显不同于藏区寺庙的碉房式建筑,而与汉族、白族地区的庙宇式建筑颇为相似。整个建筑群占地面积480亩,深藏于青山绿树环抱的一个缓坡之上,沿中轴线纵深展开,自下而上,错落有致,依次建有山门、前殿、大殿,两侧对称地分布着配殿、禅房、僧寮。2001年又增建了一个单门独户的院落作为活佛院。
  从丽江古城往西18公里,进入风光如画的玉龙县拉市坝子,远眺东北天际隐约可见的玉龙雪山,近观碧波荡漾、清澈明亮的拉市海子,当见到道路两旁飘飞的经幡时,人已不知不觉来到了指云寺跟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门前对称排列的巨大古树,浓荫蔽日,寺院掩映林中,难怪远处望来几乎难觅其影,只有靠近了,才突觉眼前一亮。山门为牌楼式,坐西朝东,高两层,每面三间,上方悬挂着红底金字“指云寺”牌匾,为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所书。
  进入寺内,穿过一个精巧别致的小院便可看见前殿,这座两层檐歇山顶抬梁式建筑造型古朴典雅,云南都督唐继尧赠给十五世东宝活佛的“热忱爱国”匾额就悬挂其上。殿旁有一块纪念碑,为1915年“中华佛教总会”
  滇西丽维分会全体同仁所立,记述了十五世东宝活佛的生平,特别是“摄四宝教权”、随军赴藏平叛立功受封宣慰大法师和受赠“五等文虎章”及“热忱爱国”匾额等几段佳话。有趣的是,第二重院落中的大殿二层上如今高悬“爱国爱教”匾额,与这一块“热忱爱国”匾额交相辉映,或许正是东宝活佛爱国精神在当下与时俱进的体现和延伸吧。
  每个寺院的大殿都是集中体现整个建筑群艺术风格精华的所在,指云寺的大殿也是如此。从前殿穿行而出便可看见大殿。殿高13米,巍峨矗立于高大台基之上。三层的大殿,纯金镀的宝顶闪闪发光,顶层为四脊尖顶,下面两层为重檐歇山顶,三层共有12个檐角,皆铺设金黄色的琉璃瓦,每角都挂有风铃,风吹铃响,清脆悦耳。檐下斗拱复杂多变,全部雕云饰纹,十分华丽。各构件或彩绘或雕刻,彩绘色彩华丽,浓重端庄; 雕刻栩栩如生,惟妙惟肖。6根檐柱粗重结实,均作双柱础处理,即石柱础上再作木雕莲花柱基。这种手法在全国古建筑中并不多见,是为了便于更换易受风雨侵蚀的檐柱基。殿前是一个较大的天井,院内葱木广植,百花争艳。在国家颁布的云南古树名木中,指云寺拥有5株:岩桑、银杏、槐、胭脂梅与云南樱花。殿堂幽深宏敝,庄严肃穆,步入其中,神圣之感油然而生。
  据介绍,殿堂中间供奉的释迦牟尼十二岁庄严像是当年南诏公主江萨曲珍携带进藏的其中一尊。活佛院中用名贵紫檀木制成的活佛坐椅,雕刻相当精美,上面摆放着一顶用黄绸布包着的两层镏金帽子,帽上有黑色的线条花纹,据说是大宝法王认定十四世东宝活佛时赠送的;还有一件丝织黄色单层黄褂,是十五世东宝活佛在德格八邦寺代理四宝法王时穿着的,后带回丽江保存起来。此外还有一件宝贝,那就是理塘版的大藏经《甘珠尔》,由噶玛噶举红帽系第六世活佛却吉汪秋应木土司邀请前来丽江编纂校刊,后来十世大宝法王驻锡丽江时增加汉文目录,这是藏文典籍中使用汉文之先河。
  当地噶举派僧人仍然延续着到八邦寺和楚布寺修习噶举派经典和教义的传统。噶举派特别重视密宗方面的修习,入寺僧人在学习了普通经典、参拜过西藏大宝法王和德格四宝法王并受具足戒后被称为“格隆”,便有资格到文峰寺静坐堂进行为期3年3月3日3时的密宗修习,修习毕业后就有资格担任寺内除活佛以外的各种僧职了。今天的指云寺僧人在十七世东宝活佛的带领下,不仅修习佛教经典,还要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对于张贴在大殿西侧墙壁上的《宗教事务条例》,寺内僧人更是个个都已背得滚瓜烂熟。
  寺后南侧坡头有一块奇石,据说旧时当地婚后无子女者必到此石旁焚香跪拜以求子嗣,到指云寺敬香拜佛的民众也先到石旁拜祭。石上水缝剖面刻满了梵文、藏文,经僧人识辨,内容可读的有:观音大悲咒、吉祥咒和金刚亥母咒等。这又给指云寺平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指云寺并没有作为名胜古迹进行过太多的宣传,丽江游人如织,但听过和到过指云寺的人并不多。十七世东宝活佛一语道出了其中缘由: 我们希望有一个安静的地方,可以让我们静心学习、潜心研究,保护和弘扬噶举教法在丽江的这支血脉,这个地方非指云寺莫属。
  悠悠指云寺,正是以这样一种水清云淡、从容不迫的气质,成为远离喧嚣的一方净土。(作者单位为云南省宗教局)
(摘自《中国宗教》2007.10)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