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斯里兰卡佛教>>正文内容

斯里兰卡佛教纪实(三)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10日
来源:不详   作者:邓殿臣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斯里兰卡佛教纪实(三)

  斯里兰卡佛教纪实(三) ——节选自邓殿臣、赵桐撰《佛国纪实》

  三、人间佛教,僧俗一体

  斯里兰卡这个佛教国家是由僧伽社会和世俗社会两部分组成的。兰卡的主体民族僧伽罗族几乎全部是佛教徒,出家则为僧人,在家则是居上,统称为佛教四众弟子;僧俗一致,和合一体。

  第一,佛法世法,和谐一致

  ◎世法诸经。佛之教法,本为接度众生而设。释氏初创佛教,僧团刚满60人时,佛陀便叫他们奔赴四面八方弘法,以使众生获利。巴利三藏中的许多经,都是应世人之请对在家人所讲。直到现在,这些经文仍为广大在家人所喜爱。现举出几则,略加说明。

  (l)《善生经》(Sigalovada Sutta),讲一位名叫“善生”的富家子弟,他不信佛教,仅遵父遗言,礼拜6方。佛见而教诲,向他指出东南西北上下6方当代表父母、师长、妻室、亲属、沙门、僮仆,当礼敬如法,和蔼亲善。经中还讲到家中收入当如何开支等百余条在家人应守的事项,是佛教中一部阐述伦理道德的经文,深受兰卡广大在家信众喜爱。笔者常见那里的少年儿童早晨离家上学之前叩拜父母,想来可能是受了此类经文的影响。

  (2)《昙弥迦经》(Dhmmika Sutta)。经说佛在舍卫城祁园精舍时,居士昙弥迦带领500随从前往拜谒,请教出家在家共同应守的戒法。佛向他讲了恒常五戒、布萨八戒和在家十戒,提出了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等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3)《摩诃梨经》( Mahalisutta)。经讲摩揭陀国青年玛柯带领本村32名青年伙伴修路架桥。打井造林,为民谋福。村长妒其功德,向国王诬告他们是叛国逆贼。国王未加审察便把他们处死。玛柯以其功德死后生为叨利天之帝释。善有善报。

  (4)《同居经》( Samvasa sutta)。讲4种类型的夫妻:男尸女尸,男尸女神,男神女尸和男神女神。“尸”者,低劣丑陋,行尸走肉之谓也; 神”者,高尚美妙,如神如仙之谓也。

  (5)《苏贾达经》(Sujata gharasamha Sutta)。讲7种妻子:折磨丈夫者,偷窃丈夫者。似主压夫者,似母爱子者,似妹侍兄者,似友相爱者,似奴奉主者。

  (6)《优迦经》(Ugga mahamacca Sutta)。讲7种不会因水火之灾而丧失,也不会被盗贼所窃取的财富:信念,戒律,自尊,知耻,多闻,奉献和智慧。

  (7)《跋耆不灭经》( Vajji AParihaniya Sutta)经中说只要跋耆国实行民主,团结一致,任何强敌都不可能把它击败。此经涉及世间朝政,是对帝王的教诲。

  (8)《吉祥经》(Mamgala Sutta)。众人皆不知何为吉祥,去问天神。天神也无法回答,帝释天便遣一天使到人世请教佛陀。于是佛陀便向人、天各界讲此《吉祥经》。经说离愚近智,行善积德,洁身自好,守法持戒,语言和善,赡养双亲。从事工业,行为善美,知恩报恩,心净无烦,便是吉祥。讲了这样38条关于人的品德修养的道理。

  (9)《堕落经》(Parabhava Sutta)。与《吉祥经》相反,此经讲述使人堕落乃至毁灭的原因。如敌视正法,亲近恶人,放逸懒散,妄说谎言,自私吝啬,沉迷酒色等。

  (10) 《迦拉摩经》(Kalama Sutta)。佛对沙拉库村的村民们说,不可轻信他人之言,遇事要独立思考,认真辨别。佛说连他自己的话大家也不应该盲目相信,也应该用自己的头脑进行分析。

  (11) 《八世法经》(Attha Loka dhamma Sutta)。经说世间有八法能煽动人心,故亦名“八风”。即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四顺四逆,能动物情。佛说应离此“八风”,不为损益。

  (12)《虎路经》(vyagghapajja Sutta)。经中说有一位名叫Koliya putta的青年商人去拜见佛陀。他对佛说:“我要挣钱养家,为过好日子而奔忙。请您为我们这类人讲说法要,使我们也能思想安宁,生活幸福。”于是佛向他讲了如下四条:一勤奋(于自己的职业),二护持(劳动所得),三结交(良师益友),四计划(收入和财产,量入为出)。佛陀在讲解何为“良师益友”时指出:“你需要他时他才来找你,他便是良师益友;他需要你时他才来找你.则不是良师益友。”此话揭示了人世间一种常见的现象,道出了一条人生的哲理。为增进精神道德,佛在此经中还讲了四条:信、戒、慧、施。

  ◎“法句”与“本生”。“法句”是“Dhammaapada”一词的意译,是一本巴利语的佛陀语录,含500余首偈颂,寓义深刻,隽永可爱。在斯里兰卡,是僧俗各界最为喜爱的读本。其普及的程度,略似于中国的《三字经》。僧人大都能全文背诵此经,讲经说法时信手拈来,引用自如。大家都很熟悉的“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就在“法句”中;“四第一偈”:“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财,信任第一亲。涅槃第一乐。”也在“法句”中。“法句”在巴利三藏中编为“小部”第2经,是整个巴利三藏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品。

  “本生”是巴利语“Jataka”一词的意译,又译为“本生经”,也是一部最通俗的佛经,列于“小部”第10经。其内容是佛陀前世身为菩萨时修福积德的547个故事。其中表现菩萨智慧的“大隧道本生”,表现菩萨慈悲救世,敢于牺牲一切的“须大孥本生”(在兰卡,大家不习惯于使用“须大孥”这一名称,而使用“Vissanntara”这一名称)在斯里兰卡,几乎是家喻户晓,孺妇皆知。 许多本生故事已绘成壁画,改为戏剧搬上舞台。兰卡历代作家,都喜欢从本生取材进行文学创作。因此,兰卡的传统文学艺术几乎变成了佛教文学艺术。这种浓郁的佛教文化氛围,反过来又加深了该国人民的佛教思想感情。 ◎戒律与文明。上文谈到,巴利三藏中的许多经文,是佛陀为了饶益世俗大众,专为在家人所讲的。那么,巴利律的情形又是怎样呢?巴利律可分为在家律和出家律两类。在家律即居士平日守持的五戒和斋日守持的八戒;出家律是指比丘227戒和沙弥10戒。在这几种戒律中,都包含了杀、盗、淫、妄四条根本戒,是对一切佛教徒都绝对禁止的。很明显,这些禁戒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国民的修养。试想,如果社会上没有了杀戮,没有了偷盗,没有了淫邪,没有了妄语,这个社会该会变得多么安定,多么文明啊! 笔者寄居于寺时,曾多次观察过居士们受持八戒的情形。阴历每月的4个斋日尤其 是月圆的望日,居士们一大早便聚集到寺庙里来。他(她)们身着白衣,手持鲜花供果。步入庙门先礼拜舍利塔、菩提树和佛像.然后从比丘受八戒.开始一天一夜的持戒生活,直到次日早晨才舍戒回家。这期间,他(她)们的主要活动是听长老讲经说法,讨论佛教义理,或打坐修禅。为保持身、口、意的清净,规定有32种话题不可谈论,如家务琐事,人我是非,饮食服饰,男女关系,色声香味等。

  在比丘应守的227条戒中,有75条属于“众学法”( sekhiya)。其内容是关于饮食起居等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礼貌之法。例如关于用斋(吃饭)就有如下这些规定:饭团(兰卡人以手抓饭,手中一撮为一团)送入口中之前不可先把口张开;不得把手指插入口中;不得把食物抛入口中;食物咽下之前不得说话;不得把两腮填得鼓鼓;用斋时不得甩手,不得咂嘴;喝粥时不得吸吮出声;不得以舌舔手、舔唇、舔餐具,等等。再如律中多处提到要保持安静,禁止喧哗吵嚷等。兰卡社会受此影响,在多人共事的大办公厅里,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都是清静无声;有事需要交谈,也是低声耳语,仅使对方听到。 此外,出家人为断除烦恼,常常打坐参禅,修习止观。这也影响到世俗社会。笔者的几位在大学任教的朋友都修“慈心三味”,每天临睡之前,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修禅。据他们说.这样做可使心情平静,睡眠安然,得11种利益。 第二,僧护俗人,毕利得经 僧人向在家信众讲说的佛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阐明佛教义理,教人止恶扬善,断除烦恼,求证果位的;另一类是为信众消灾攘祸,保佑众生平安无事的。在这第2类经文中,毕利得经占有最突出的地位。“毕利得”是巴利语“Piritta”一词的音译,意为“保佑、护持”,是巴利三藏中一些短小、实用的经文。 最早的毕利得经是“三宝经”,是乔答摩成佛后第3年讲说的。经文共7颂,颂扬佛、法、僧三宝的圣德和威力。当时Visala一带长年无雨,饥荒严重,病疫流行。佛应邀带阿难前往,讲说“三宝经”,阿难又依佛说连讲7夜。果然灵验,喜雨降落,灾病消除,人民得福。这篇“三宝经”和“吉祥经”、“慈悲经”合称“三经”,是毕利得经中最主要的经文。“三宝经”和“吉祥经”上文已经说过,下面简介一下“慈悲经”。此经的因缘是这样:佛时有500比丘到野林修禅,引起林中树神的不满。树神为把比丘们撵走,便化为魔形,发出怪声.放出臭气,以恐吓、干扰比丘们,使他们无法人静。比丘们向佛禀报,请求改换修禅之地。佛说:“那里于汝等甚为适宜。我可以“慈悲经”教汝,只要汝等念诵此经,树神必会变为友善。”比丘们遵嘱而行,众树神果然改变了态度,不仅不再干扰,反争相侍奉、供养。500比丘经此3个月之修练,雨季结束时都证得了阿罗汉果位。经文的内容除歌颂僧德之外,主要倡导仁慈,提倡众生互爱。除此三经之外,常用的毕利得经还有“幢顶经”、“阿札那迪经”等。 毕利得经要在“经亭”中念诵。亭中置一经案,案上放有舍利龛、贝叶经、净水、细沙之类。有一条长长的细线从舍利龛、贝叶经中引出,导向亭外,前来听经的信众各握一段。经师在亭中面东而坐,可讲几个小时,也可讲一天一夜,最长可达7日,称为“全周毕利得”。当然,这需要轮流念诵。经声悠扬深沉,皆为巴利原文,念诵结束后要把细线扯断,系在听者的手腕上,以祈吉祥。 在兰卡历史上,每当发生天灾人祸时,都要请僧人念毕利得经。兰卡国王化帕帝沙二世(365年-406年)、塞那二世(852年-887年)、迦叶五世( 898年--914年)都曾举办隆重的毕利得法会。此风至今盛行不衰,个人、家庭、团体国家,都经常举办这样的法会。 有的住院治疗的病人,把僧人请到医院去念经,医生护士也听其自便,并不阻挠。电台、电视台中也常播放“毕利得”节目,有些重要的毕利得经(如上文讲到的“三经”),都制成了磁带和录相带,这样信众也可在家中听经。笔者在兰卡有年,这类现象司空见惯,已觉不足为奇了。 第三,各尽其责,共存互益 兰卡佛教之僧俗双方,各尽其责,共存互利,表现出鲜明的人间佛教的特色。现将兰卡僧人分为3个类型来谈谈他们对世俗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第一类是事业僧或称为事务僧,这是指个寺庙中的住持和具有一定学识的中年以上的比丘。他们不仅要安排、处理寺内事务,诸如房舍的维修,必要物品的购置等;而且还必须经常筹办各种形式的法会,以满足广大信众的要求。寺内的僧伽社会和寺外的世俗社会的联系,主要是通过他们来实现的。这类僧人都十繁忙,从早到晚疲于奔命。对他们这种献身佛教事业的精神,笔者是钦佩的;但同时也对他们国终日忙碌而顾不上修持和学习感到惋惜。有些僧人从事的事业超出本寺本区范围,在国家政府部门、文化机关或学校任职。笔者在佛教部、文化部、水利部都曾遇到这样的僧人。还有一些身份较高的事业僧,他们活动的范围起出国界之外,其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例如笔者的好友Mapalagama?Vipulasara长老,他在世佛联、国际僧伽大会、摩诃菩提会都担任要职,经常出访国外,参加有关国际会议。 第二类是学问僧,包括在大学就读的青年学僧、在大学任教的博士、教授和从事研究的饱学长老。他们的主要工作不是干事业而是做学问。除国语僧伽罗语之外,他们大都精通巴利语、梵语和英语。他们任教、讲学,著书立书,为世界佛教文化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例如曾常年在法国某大学任教的Valpola Rahula、著名的巴利语学者polvtte Buddhadatta、著作等身年近百岁的Rerukane Cardavimala、对佛教艺术颇有研究的博士僧Bellanvila vimalaratana等。他们虽为僧人,却是以专家、学者的身份立足社会,为僧俗各界服务。 第三类是修持僧。他们以参禅修定为全部生活内容,以断烦恼成罗汉为唯一的生活目的。他们多为林居派,住于阿兰若中。他们以自己的精神修养影响着世人,许多信众对这类僧人怀有特别的敬意,以供养这类僧人为最大的功德。

  这里应指出两点:首先,不可以此三类进行绝对地划分。有的僧人既是学者,又谋事业,有的还能兼顾修行。

  上文谈的是僧人饶益俗人,服务社会的情况,下面谈谈俗人对僧人的责任和义务。可分四个方面: 第一,祭供布施。寺院的财产,僧人的一切,都来自于信众的布施。个人、团体、国家都担负着供养僧人的责任和义务。诸项布施、供养中,最频繁的是每日的斋供。每一所寺庙都有一个与其相联系的由周围信众组成的“护法会”,护法会安排信众轮流供僧饭食。信众除供养僧人而外,还要以香花、水果、油灯供养舍利塔、菩提树和佛像。在供花时,信众还要唱诵一首巴利语诗偈,其偈云:“此花供佛陀,功德助解脱;鲜花必枯萎,人身必亡殁。”可知一切佛事活动,都贯穿着佛教的苦、空、无常的指导思想。 第二,种种佛事。除上文提到的毕利得经之外,信众还要请僧人做种种佛事。例如信众家中有人死亡,必请僧人荐福、超度。葬礼必由僧人主持,丧家则献给僧人“粪扫衣”为报。在死后7日、l月、3月、满周年,也都要举行超度法会。 第三,朝礼圣地。佛教徒每年都要利用假日组织一、两次朝礼圣地的活动。兰卡最著名的圣地圣迹有圣足山、佛牙殿、阿努拉特普罗城的菩提树、玛亨德初来此岛与兰卡王相遇的密亨多列山、当布拉石窟等。信众可一家共往,也往往几家联合租用一辆汽车,将朝山拜祖和旅游、娱乐结合而行。

  第四,社团活动。信众往往组织一些以寺院为中心的社团,开展一些有益社会的活动。笔者寄居的寺庙长老告诉笔者,那一带的信众组织了4个社会团体。除护法会外,还有于1947年成立的,由长老任顾问的妇女会;有提倡社会美德,卫护精神文明的崇德会。加入该会的成员不准吸毒、喝酒,每两月集合一次;还有男女青年的文艺团体青年会,组织青年开展健康的文体活动,亦请寺院长导当顾问。还有少年儿童组织悉达多儿童会。该会成立于1948年,其成员多为星期日法校学生。

  以上,我们比较全面地讨论了兰卡社会僧俗一体,互利互益的情况,从而说明了兰卡佛教带有明显的人间佛教的特点,是人间佛教的典型。从上文所述也不难看出,在兰卡社会生活中,僧伽起着指导世俗的作用。但是,仅仅认识到这一点是不够全面的。我们还必须补充说明一下问题的另一个方面,那便是世俗对僧伽的监督作用。例如寺庙的制度,僧人的戒行,乃至进斋着衣,无一不在信众的监督之下。如果他们看到僧人下午上街购买食物,就会怀疑寺中僧人会破坏过午不食的戒律。戒律规定僧人不得视听歌舞,据说某影院发现其中有—僧人,观众便一拥而上,要把他袈裟扒下,认为他已失去了僧人的资格。笔者在与僧友闲谈中,发现他们都十分重视,乃至非常害怕信众的监督、批评。这对戒律的实施和僧团的建设,倒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僧人保持纯洁的一种重要外在因素。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