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论支道林理想人格的矛盾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10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杨柳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论支道林理想人格的矛盾

  杨柳

  提要:

  一代名僧支道林在思想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者对此有所关注,但却甚 少论及其理想人格的矛盾。而理清这一点,不仅对理解支道林,而且对把握整个人性都是大 益处的。本文着重论述支道林理想人格中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并指出支道林的矛盾是根 源于人性普遍的、永恒的矛盾。

  杨柳,1977年生,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99级研究生。

  主题词:支道林理想人格矛盾

  一、出世:超然于

  现实之上的理想人格及其宗教归宿[HT]支道林是在对《庄子·逍遥游》的解读中提出关于 至人的理想人格论的。在支氏逍遥论之前,向秀、郭象的“适性逍遥”论曾风靡一时:“ 夫大鹏之上九万,尺

  饁 之起榆枋,小大虽差,各任其性,苟当其分,逍遥一也。然物之芸芸,同资所待,得其所待 ,然后逍遥耳。”①在向、郭看来,无论是大鹏的直搏九万,还是尺饁的 崛起榆枋,它们 均是物任其性,同是逍遥的。支道林对此予以修正,推出了全新的逍遥理想:

  夫逍遥者, 明至人之心也。……至人乘天正而高兴,游无穷于放浪,物物而不物于物,则遥然不我得 ;玄感不为,不疾而速,则逍然靡不适,此所以为逍遥也。若夫有欲当其所足,足于所足, 快然有似天真,犹饥者一饱,渴者一盈,岂忘?尝于糗粮,绝觞爵于醪醴哉 ?苟非至足,岂所 以逍遥乎?②不同于向、郭的适性(即满足本性的要求)、有待而逍遥,支 道林的逍遥理想强调至足、无待。至足、无待是至人的精神特质。所谓“至足”,就是保持 精神上的绝对 自由和圆满;所谓“待”,是指对事物的凭借、依赖。支道林持“即色是空”观,认为色非 自色,不存在所谓色的实体,这便从根本上取消了“待”的可能性。他认为,即色是空,而 人常待于色者,是因为人之“有心”,“心”是色之为色的最终原因。世俗之人不明此理, 故而对假有的物质世界生倚待心、执着心,他们有着无穷的欲望,而完全的满足总如“所 谓 伊人,在水一方”,于是他们便永远纠缠于苦乐、生死、祸福等矛盾之中而难以自拔。至人 则不然,他洞察色空心有的道理,故能做到无心、无执:无物于物,故 能齐于物,无智于 智,故能运行智,是故夷三脱于重玄,齐万物于空同;明诸佛之始有,尽群灵之本无;…… 忘无故妙存,妙存故尽无,尽无则忘玄,忘玄故无心,然后二迹无寄,无有冥尽③。至 人“齐万物于空洞”,“尽群灵之本无”(即忘色、忘有),不仅如此,他还忘空、忘无。支 道林认为,若能忘无,则可做到妙存,进而由妙存而尽无,由尽无而忘玄,由忘玄而无心, 然后“二迹无寄,无有冥尽”,达到涅?寂灭的境界,从而获得至足的真正 的逍遥。精神自由固然是至人在此岸世界的追求,然其终极目标却不限于此。作为沙门弟 子,支道林也毫不例外地将成佛当作终极理想,西天佛国才是至人的最终归宿。支道林对阿 弥陀佛所在的西方净土心向往之,在《阿弥陀佛像赞并序》中,他描绘了理想的中的佛国: “ 佛经记西方有国,国名安养,回辽迥邈,路逾恒沙,非无待者,不能游其疆,非不疾者,焉 能致其速?其佛号阿弥陀,晋言无量寿,国无王制班爵之序,以佛为君,三乘为教,男女各 化育于莲华之中,无有胎孕之秽也。馆宇宫殿,悉以七宝,皆自然悬构,制非人匠。苑囿池 沼,蔚有奇荣。”④至此,我们可以看出,支道林的理想人格的实现过程可谓是一部“ 解脱三部曲”:由有心有待而悟色空心有之理,达到精神的自由;最后抛弃尘世,进入佛国 ,获得彻底解脱。若将这三层次人格形象化,则第一层次可视为尘世中蝇营狗苟的俗人,第 二 层次为逍遥于精神家园中的洒脱至人,第三层次则是净土中修成正果其乐融融的佛陀。在各 层次之间,支道林架设了“梯子”,造就了一条地天相通之道:在第一、二层次之间,支道 林提供的“梯子”是忘却、渐损:“何以绝尘迹?忘一归本无”⑤,在第二、三层之间, 他提供的“梯子”则是学佛,他认为,只要虔心修佛,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字,死后便可得道 ,进入幸福的佛国。

  二、入世:看似出世的理想人格的背后[HT]从 表面看来,支道林的理想人格似乎是超脱的、出世的,但绕到这一思想的背后,我们便不难 发现,那里隐藏着积极入世的强烈愿望,处处都流露出对现实人生的真诚关注。至人齐物 于空同,对万物不加分别,但是,至人的不分别只是针对“物”而言,而非“物”“我”一 齐。至人将“我”(即精神主体)置于“物”之上,“物物而不物于物”,这便形成了一种心 理优势,使至 瞬恢劣诙匀偃璧檬Ы锝锛平稀⒐⒐⒂诨常蚨谑烙钪校芩嫠惩蛭? 而保持虚静、平和、恬愉的心境。在诗文中,他多次写到这种心境:故 千变万化,神何动哉 ?以之不动,故应变无穷⑥。苟简为我养,逍遥使我闲;寥亮心神莹, 含虚映自然⑦。在这里,支道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观照世界、应对世 界的方式,即以虚静的心态观照自然 和社会,以不变应万变,并从中获得恬愉与逍遥。从这个意义上说,支道林的修养方式为人 们提供了一种极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处世方法。除一己的解脱与自由之外,支道林还强调了 至人的功用:“德物物自静”⑧,“真人播神化”⑨,至人将神化撒播人间,使万物都 笼罩在神灵的庇佑之中,使尘世变得欢乐祥和、生机勃勃。他进而普渡众生,把人们送往幸 福的彼岸:“谁谓冥精遐,一悟可以航。愿为海游师,粂?入沧浪。腾波济 漂客,玄归会道 场。”⑩从这个角度讲,支道林的理想人格论又体现出大乘佛教救世的特点,是一种救世 哲学。探寻支道林提出逍遥论的动机与目的,则更可见其参与现实的汲汲之心。《高僧传 ·支遁传》载:“遁常在白马寺,与刘系之等谈《庄子·逍遥游》篇,云各适性为逍遥。遁 曰:‘不然,夫桀跖以残害为性,若适性为得者,彼迹逍遥矣。’于是退而注《逍遥篇》 ,群儒旧学,莫不叹伏。”B11这表明支道林的目的在于纠正“适性逍遥”论的弊端 。 在他看来,人性各异,若以适性为逍遥,则以残害为性的桀跖也成了逍遥的圣人了,这必将 带 来不良的社会效应。事实上,“适性逍遥”确实导致了人性丑的一面在社会上的肆意张扬。 如:《世说新语·任诞》载:“有人讥周仆射:‘与亲友言戏,秽杂无检节’,周曰:‘吾 若万里长江,何能不千里一曲!’”又《世说新语》刘孝标注引邓粲《晋记》曰:“王导与 周靑及朝士诣尚书纪瞻观伎,瞻有爱妾,能为新声。靑于众 中欲通其妾,露其丑秽,颜无怍色 ,有司奏免靑官,诏特原之。”B12在《晋书》及《世说新语》中, 这类怪事便不胜枚 举。“适性”肯定了正常的物欲追求,也使一些人在适性与放达的旗帜下无耻地纵欲和堕落 。支道林批驳“适性逍遥”说,其拯救世风的用意不言而喻。而他据以批评的标准是什么呢 ?在《释迦文佛像赞并序》中,他说:“夫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然则仁义有本,道德之谓 也。”B13可见,支道林用来评判世风的标准仍然是儒家的仁义道德,是对儒家道德 规范的维护与演绎。比较起来,支道林佛国理想中的入世倾向则较为含蓄隐蔽。《阿弥陀 佛像赞并序》中所描绘的西天佛国没有王制班爵的等级秩序,男女各自化育于莲花之中,没 有胎孕的污秽……总之,那是一派绝异于人间的欢乐景象。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归纳出 佛国的两个重要特征:无序(无等级制度)、无秽,它们集中地寄托着支道林的政治理想。政 治理想的产生是源于社会的缺陷,若给它们找反义词,我们便能发现,这正是当时社会现实 的真实写照:等级森严、污秽不堪。支道林的社会理想正折射出人们无奈于污浊现实又希望 摆脱人间地狱的共同心理,也寄托了他希图改良社会现实的美好愿望。若从社会意义的角 度来考察支道林的理想人格论,其入世倾向便愈发明显了——它对社会各阶层都具有一定的 实用意义。首先,支道林的不执着主张为当世统治者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统治方法:内圣外 王,即在精神上超越现实,而在客观实际中,却顺应一切必然,应物而为,把一切该做的事 情都做得井井有条。在支道林晚年给哀帝的上书中,他明确表示他宣传般若学的宗旨即在于 阐明一种内圣外王之道:“羞沙门之义,法出佛之圣,雕淳反朴,绝欲归宗,游虚玄之肆, 守内圣之则,佩五戒之贞,毗外王之化。”B14他还具体阐述了内圣外王的主张:

  “ 若使贞灵各一,人神相忘,君君而下无亲举,神神而咒不加灵,玄德交被,民荷冥佑,恢恢 六合,成吉祥之宅,洋洋大晋,为元亨之宇。常无为而万物归宗,执大象而天下自往。国典 刑杀,则有司存焉。若生而非惠,则赏者自得,戮而非怒,则罚者自刑。弘公器以厌神 意,提铨衡以极冥量,所谓天何言哉?四时行焉B15。在这里,支 道林表明了他的最 高政治理想: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详和,现实的社会变为美好的佛国净土。为了实现这 一愿望,支道林主张君主首先做到内圣,即“人神相忘”,“常无为”,但又能“执大象” ,从总体上把握事物发展的必然,并顺乎必然,从而达到“万物归宗”、“天下自往”的外 王的目的。其次,支道林的不执着主张为社会的中间阶层,即士人阶层提供了出处自由的 理论依据。在《与桓太尉论州符沙门名籍书》中,他说:“然沙门之于世也,犹虚舟之寄大 壑耳。其来不以事,退亦乘间,四海之内,竟自无宅。邦乱则振锡孤游,道洽则欣然俱萃。 ”B16士人阶层自产生之日起,便因其特殊的经济、政治地位而处于出与处的矛盾 之 中,支道林为他们提供了“大壑虚舟”的生活方式,即在出处之间不偏一端,顺势而作。 再次 ,对于广大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平民百姓来说,它无疑是一副良好的精神安慰剂。随顺万物 的主张使他们可以对苦痛的现实淡然处之,而去追寻虚幻不实的精神生活,从西天佛国的空 中楼阁中获得一种虚妄的慰藉。哲学的生命力在于它对社会实际生活所起的作用,支道林 理想人格论因其参与现实、干预现实的实用性而获得了很强的生命力。三、出世与入世矛盾的解决:超然的理论屈服于现实的生活[HT]诚如上文所分析的, 支道 林理想人格论的构建是以“即色是空”的世界观为理论基点,以道家的坐忘、渐损为方法论 ,以佛国理想为目的论,而在这种出世理论的背后却是重实际、重政治、重伦理的入世思想 。支道林一面主张向西天佛国飞升,一面始终不曾将悲悯的目光离开过人世间的芸芸众生, 这是矛盾的。出现这种矛盾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人性、文化等背景中去寻找。首先,矛盾 来源于人性中的永恒的欲望。尽管人们对欲望的消极作用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和警惕,但不 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人们都不能实现真正的无欲。“食、色,性也”即从理论上肯定 了欲望的合理性,而在实践中,人们也无法真正做到无心无欲。那些自诩“无欲”、“不执 ”者,或许他们在行动上确能做到不追求物质享乐,但他们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时刻警 惕着外界的诱惑,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依然有着欲望的暗潮涌动。支道林一方面提倡无欲无 执,另一方面又有着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对太平社会的期望,对佛国净土的向往,岂不知这 恰恰是抱有更高层次的欲望的表现。另外,支道林的矛盾还来源于重现世、重此生的民族 文化的根深蒂固的影响。相对封闭的黄土文化形成了“重实际而黜玄想”的民族性格,大多 数中国人的终极关怀并不指向彼岸世界。这就使得强调彼岸的佛教必须经过改造才能在中国 扎下根来。虽说中国信佛的人不少,但他们信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祈求现实的平安与幸福。 支道林算是善于玄想的,但他的玄想是从眼前现实出发,最终又回到现实的,他一刻也未曾 离 开脚下的黄土地。思想的矛盾带来行为的矛盾。从表面看来,生活中的支道林似乎确有几 分超凡脱俗:他“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谈说属文,未尝有处世意”B17,但在其自由 洒 脱的外表下,是否真有一颗无住无执的自由心呢?现实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我们试举几例 :其一,他是执着的。《世说新语·排调》载:“支道林因人就深公买山印山,深公答曰: 未闻巢、由买地而隐。”B18按支道林的理论,他应是不执于隐居的,即使要隐也可 随地而安,而他却大张旗鼓要买地而隐,即使遭人奚落也在所不惜,这说明他对“隐”,甚 至 对“隐”的具体地点都是执着的。其二,他是有心的,且有极强的好胜心。支道林素喜辨 论,且每欲致胜。《世说新语·文学》载:“林道人诣谢公,东阳时始总角,新病起,体未 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再遣信令还,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 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因流涕抱儿以归。”B19按支 道林的说法,辩论不过是为了打发时日,非是“求理中之谈”,不必认真,更不必相苦,而 他却与东阳相苦至此!其三,他是多情的。作为沙门弟子,支道林本应做到无情,而他却 “道是无情却有情”。法虔是支道林的知己,在法虔去世之后,他“精神閗 丧,风味转坠, 常谓人曰:‘昔匠石废斤于郢人,牙生辍弦于钟子,推己外求,良不虚也!冥契既逝,发言 莫赏,中心蕴结,余其亡矣!”B20其情深若此,一年后,终因多情怀忧而去世。(下转第117页)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