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从贱民到佛弟子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15日
来源:不详   作者:Lokamitra英文原著 陈悦萱中译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从贱民到佛弟子

  Lokamitra英文原著

  陈悦萱中译

  2006年10月2日,中印度的龙城

  龙城,这个两百五十万人口的城市,快要被另一批大部份是自古以来即备受荼毒的百万贱民群众给挤爆了。虽然10月2日是圣雄甘地的生日,但如同朝圣般的人群,却不是为了纪念甘地而来,他们是来此庆祝从贱民深渊重获自由的五十周年纪念。五十年前的今天,安贝卡博士拒绝了贱民的阶级制度,同时也拒绝了贱民阶级为其一环的印度教,并且带领他们皈依了佛教。但这群被称之为“不可碰触的贱民”的人(untouchables)(注1),仍然是目前印度社会中的被剥削阶级,并且极为贫穷。

  安贝卡博士于1891年出生自贱民阶级(注2),他是第一位得到英属孟买省(Bombay Presidency)身份许可的贱民,这是因为终于有人觉察到,贱民阶级已经占了全印度总人口的六分之一了。在几位有力人士的协助下,安贝卡博士前往美、英、德等国继续他的学业,返回印度后成为当时学历最高的印度人之一。回印度之前,巴罗达县府(state of Baroda)的秘书职位已经在等着他就任,但是因为贱民的身份,没有人愿意与他一起工作,甚至也没有人愿意接纳他,别无选择之下,他只有辞职一途。这就是安贝卡博士与大多数贱民阶级的共同经验:除了是被剥削的社会底层,生活中一无所有外,更永远没有翻身的希望。这样的背景,使得他终其一生致力于贱民制度的废除。

  安贝卡博士不只是二十世纪的典范人物,更是整个人类历史上的典范,但不幸,却很少有贱民社会以外的其他印度人听过他的事迹。事实上,举凡政治领导者、经济学者、律师、学者及社会运动者,任何领域,只要有可能令印度社会发生根本改变的,他都不断的尽一切努力。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担任过劳动部长,也在印度独立后的第一任内阁中担任司法部长,主导新宪法的起草。安贝卡博士以过人的精力以及敏锐的才智,投入于这许多领域中,相当程度的改善了贱民阶级的处境,但他仍然认为还有需要努力的地方,如其揭示于1936年名为“往自由的路是哪一条?”的演讲中:“只要身上仍然带着贱民的耻辱烙印,我永远也无法想像经济能改善到什么程度。”

  他曾经尝试透过改革印度教来废除种性制度及贱民制度,但最后发现完全不可能,直到1930年代中业,他终于体悟到:“唯一的途径只有脱离这个视他个人及其追随者为贱民的宗教。”但问题不只是脱离印度教这么单纯,还必须要选择另一个对人的生活有伦理意义的宗教,因此他开始检视世界上各个宗教,甚至包括了共产主义。

  在上述的那场演讲中,他也坚决的告诉他的听众们:“如果你们想得到生机,那么改变你们的宗教!如果你们想要得到自我尊严,那么改变你们的宗教!如果你们想建立一个相亲合作的新社会,那么改变你们的宗教!如果你们想拥有权利,那么改变你们的宗教!如果你们要平等,那么改变你们的宗教!如果你们要独立自主,那么改变你们的宗教!如果你们想打造一个快乐生活的世界,那么改变你们的宗教!”

  安贝卡博士所要选择的宗教,必须符合他所订的高标准,例如要有合理的道德基础,而不是建构在人们看不到的神祇,以及地球上这些宣称与神祇有特别关系的祭司上。此外,这个道德基础必须符合自由、平等与博爱的原则,但也不能过度崇尚贫穷。经过广泛深入的研究,他发现佛教符合这些标准,除了因为大部分佛教徒的行谊高尚外,改信佛教也比较不会遭致批评,终于在1956年,他带领了五十万的追随者正式皈依佛教。

  此后摩诃拉斯特拉邦(Maharashtra)大部分的Mahar贱民都皈依了佛教,接着全印度其他等级的贱民也跟着皈依,估计佛教徒因此约新增了两千到三千万。毁谤这个运动的人批评说:“这些人皈依佛教,不过是因为社会及政治的理由而已,他们对于佛教的内涵,其实了解的非常有限。”但这只符合小部分的事实。虽然宪法已经不承认所谓的“贱民阶级”,但在现实生活中,阶级制度仍然是贱民要面对的残酷事实,人们皈依佛教的原因,不仅仅只是为了脱离贱民的身份,或许更重要的,是为了得到尊严的生活及自我的尊重,只要永远被视为不可碰触的贱民,就不可能得到这些。此外,从安贝卡博士身上,他们看到一个对原则绝不妥协的人,而且愿意为了他们的福祉,永不止息的奋斗,因此对于他的带领,充满着感激与信心。

  然而展望佛教复兴运动,并不是全然的乐观,有些来自贱民聚落的政客们,不断试图降低安贝卡博士选择佛教的重要性。此外,大多数东方的宗教师,比较乐意去舒适的西方,因此来自其他佛教世界的支援很有限。虽然大多数的贱民并不后悔皈依佛教,但他们仍然太过着重于从贱民的痛苦中解脱,把重心放在融入这个宗教,使他们能够把自己当成跟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人一样的“人”。对这数以百万计的人们来说,确实需要花上一段时间,才能了解佛教的基本教义,但是皈依佛教,好像一场心理的火山爆发,让他们得以摆脱过去的贱民认同及阶级制度的一切。

  由于印度有一亿七千万左右的贱民,接下来的数十年,佛教徒的人数将会持续的成长,除了贱民阶级,还有许多原住民社区及首陀罗族的人,在安贝卡博士的思想影响下,也开始严肃的思考是否要脱离印度教而成为佛教徒。基于对伦理、理性、自由平等博爱等原则的重视与坚持,安贝卡博士选择了佛教,他的理念将逐渐渗透到各个地区,并且造成印度社会与政治层面的钜大影响。

  9月29日,离龙城百里的Kherlanji

  就在龙城皈依佛教五十周年纪念日的前三天,距龙城不到一百公里远的地方,发生了一件事,提醒了全印度的佛教徒及贱民们,即使已经到了二十一世纪初的今日,他们仍然要面对印度社会对于贱民的偏见。

  位于Kherlangi的村子里,一个佛教家庭中的四名成员被残酷冷血的谋杀,这家的父亲名叫Bhotmange,亲眼目睹他的妻子及儿女当着全村的村民,被凶残的砍死,他的妻子及女儿先遭到殴打,之后被脱光衣服游街,并且在众目睽睽下被轮暴一小时之久,据一位要求匿名的警察事后描述:“她们的私处被插入了棍子。”而竟然约有五十至六十名的妇女,为她们男人的兽行鼓掌叫好。另外两个儿子,被人不断用刀子刺杀,而且还因为拒绝与他们的姊妹性交,被割掉了生殖器。所有这些会发生的原因,只不过是因为这位父亲拒绝让出他贫脊土地的一部分,去建一条不怎么必要的路,好方便高等种性阶级经过他们的地而已。因为在种性制度的辞汇里,佛教徒及贱民代表了被轻视、弱势、容易被剥削,这场可怕的杀戮其实是有预谋的。

  此一事件直到10月3日才见诸于当地的一家报纸,而且还是经过扭曲的报导,全国性的报纸迟至数周后才报导,但官方的后续态度,完全不顾及贱民阶级的反应。于案发当时一直不曾前往现场的当地警方,以证据受损为由,并没有以适当的罪名移送嫌犯,而法医的验尸程序也不恰当,甚至于连检查被害人是否遭受到强暴的这种标准处理程序都没有做,很可能是立法院中隶属BJ(Bhartiy Janata)党的当地委员(注3),居中大力保护这些嫌犯,而地方级的政府官员更运用其政治影响来偏袒嫌犯,并且声称这是为了他们的利益。这种默许纵容的可悲情事,终于让最高当局知道了,为避免地方政治势力的干预,此案件最后被移送到中央局展开调查,目前已有十一名嫌犯被起诉,而且看来还会有更多人也将会被起诉。

  上述情事发生于摩诃拉斯特拉邦,这是印度的所有地区中,佛教徒及贱民最有自信的一邦,在其他邦中,栖身的小茅屋被烧毁、强奸、谋杀、被强迫吃粪便、被剥光衣服游街等都是家常便饭,更不用说其他各种程度略低的暴力行为了。很多的案件,当事人根本不会报警,即使报警,歧视贱民阶级的警察也经常拒绝受理。如果幸运的话,案件或许上得了法庭,但是冗长的诉讼过程,使施暴者的亲属有足够时间去恐吓被害人,为了往后的平安,被害人常常只好以撤销告诉收场。像上述案例,大多数的被告如今都保释在外,让该村落其余的佛教徒更加恐惧。

  目前印度总人口中,贱民阶级约占六分之一,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被歧视经历,数以千计的人生活在不断暴力的阴影中,更多的人在羞辱及歧视中度日,他们至今仍然只因为出生背景,而成为被憎恨、侮辱及嘲弄的对象。即使在某些城市中,阶级制度已经不如古代的粗暴,但毕竟在这个社会上,仍然存在着一群人,出生在被隔离的社区,被视为“碰触不得”、生来卑贱,因此为其他的人看不起,这些人终将因此而怀着深深的怨恨及无力的不安全感。只要有人依然会因过去的名称而受苦,如果生活可怕的贫困仍然存在,如果没有好的教育,如果仍然是有限的就业机会,彼此间得不到鼓励的话,这种处境只会更加恶化。

  未来将何去何从?在西方人的印象里,甘地一向是贱民阶级的救世主,但他从来没有为他们指出一条正确的方向,甚至到死前仍然支持基本的种性制度,他曾经造了一个字”Harijan”来称呼贱民,意思是“神的子民”,但如今已经没有人再用这个像是给点恩惠的字眼了。至于各个共产主义政党,只致力于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社会,对印度的这种社会结构毫无敏感度。中央及地方政府虽然意识到这些对贱民阶级的暴行,也通过了相关法令来解决问题,但法令却常常没有执行,而且政府根本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根本--造成歧视的社会结构。

  对于这个废除贱民阶级与种性制度的决定,唯一不妥协的人就是安贝卡博士,这是为什么在所有贱民阶级的聚落里,看到的是安贝卡博士的塑像,而不是甘地的,也是为什么愈来愈多的人开始慎重思考他的答案:为了生命的尊严、自我的尊重与进步而皈依佛教。在皈依运动中,他曾经宣示过:“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这条路将领着我们迈向进步,这是一条我们自己选择的路,让我们要无畏的向前走吧!”但是眼前的路并不好走,当佛教徒及贱民努力的改善自身处境时,许多所谓的“高等阶级”却非常愤恨,而且也极力的在反扑,Kherlangi的案件就是个例子。

  注释:

  1.古来印度的阶级制度分成两类,一类为种性阶级,系从梵天出生的人种,名为varna,依据不同出生的部位分成四种阶级,即:婆罗门(Brahmins)、刹帝利(Kshatriya)、吠舍(Vaisya)、首陀罗(Sudra)。另一类则不从梵天而出生,阶级更低,属于种性阶级之外,名为jati,亦名Untouchables,即贱民阶级,分为三类:Scheduled Castes,今日则称为Dslits;Scheduled Tribes,又称Adivasis,即印度之原住民;及外来人,于此三类中又各分为许多等级,这类种性阶级外的人,不能与种性阶级的人共居于一个地区,因此以comminuity(社区)表示他们聚居的地方。

  2.贱民阶级中亦有许多等级,安贝卡博士出生的等级称为“Mahar”。

  3.该党一向被认为是极右翼的印度教政党。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