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赞莲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04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赞莲

  中国历代的知识分子对莲花情有独锺。最为称道的当为周敦颐先生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句千古绝响。而周敦颐本人也是一生视功名如浮云,潜心儒学,怡然自乐,自成一派,终成大家。

  无独有偶,佛教本源于印度,但典籍和绘画中,也可以随处看到莲花的身影,它象征着五浊恶世中,佛陀和菩萨清净无染,教化众生的高洁品行。

  世上花的种类繁多,争奇斗艳;中印文化背景迥异,为何古代的文人雅士,圣教的佛陀菩萨都对莲花情有独锺呢?我想除了周敦颐先生的赞赏,不才附庸风雅,随和如下:

  一是其藕心空。 导师年幼时即蒙祖母开示:“学佛人亦当如藕之空其心,始有心华发明之事,亦即生命升华之时。”修行人根植五欲六尘之中,心不空,则处处执着,处处沾染,即处处不得自在,处处不得受用。唯有超脱于世情,看破放下,不执着两边,才不致作茧自缚,自寻烦恼。

  二是其心为药。莲以清净之身,深处淤泥之苦,却无怨无悔,结以莲子供养有缘众生。药性甘、平,乃养生之佳品。我佛门弟子,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顺境逆缘,当如一剂清凉散,一首醒世方,不辞劳苦,救拔众生,使之离苦得乐允为正行。

  三是其骨脱俗。不同于花瓶中取悦于人,故作媚态的花朵,也不同于放浪形骸,随波逐流的浮萍。和风艳阳之下,芳香四溢,狂风骤雨之后,而益发清丽雅致。

  四是其性随缘。不似隐身于幽谷,独善其身的兰花般清高,也不似杂处于野草乱石之间的野花般放任。而是静以游鱼为友,动以蛙声为伴。陶然于物我两忘,怡情于山水之间。

  莲,花中之君子。禅,佛法之真味。此生有幸承蒙 导师接引,法门振兴,舍我辈其谁耶?

  为此文,与同道砥砺共勉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