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国净土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05日
来源:不详   作者:达义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国净土

  达义法师

  今次为了要寻找塑造加拿大佛教五台山五方文殊菩萨造像的艺术家,我于本年三月中旬带领二十几位法师和居士从北京乘坐私家轿车,第一站到达太原市与山西省土地规划局宋市长及其爱人刘先生会合,并将此次山西行程的安排,委托他们两位负责联络。宋女士是在一年前曾到过加拿大,我和她有过一面之缘,她也非常热情欢迎我们到山西礼佛,游览圣地。

  下一站抵达晋中市榆次区大乘寺,拜访年轻有为的比丘尼 --- 如瑞法师,最后的行程是登上中国闻名的佛教圣地 --- 山西五台山。

  这一次,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时间到山西省礼佛参学,但大家无不深深地感受到中国的发展和佛教的兴盛。它留给我们的印象,不仅仅是一种宗教的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中国政府对佛教文化是如此重视和支持,让我们由此看到中国的未来会更加美好,除了感恩之余,身为华侨更引以为荣。

  我们从北京开车至太原市,走的都是高速公路,既快捷又省时,大约六个小时便抵达太原市,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的宋女士及其爱人刘先生随即把我们接到太原市一间较有特色的高雅素食餐厅去用午斋。并在那里遇见了塑造山西五台山五方文殊菩萨造像的艺术家苗师傅,我们彼此介绍了自己,并探讨了佛像艺术雕刻的风格,据苗师傅所讲,山西五台山有不少佛像都是由他亲自塑造,并叫我们亲自到五台山去分享他的佳作。

  没想到该素食餐厅的服务员见到出家人,都欢喜地合掌问讯。据说这素食餐厅的厨师是从深圳请来的,难怪每一道素斋菜都是色、香、味俱全。在漫长车程的旅途后,大家能享用到如此可口的午斋,并非常感谢。宋女士及其爱人刘先生做东请客。午斋后,我们在将要离开之际,素食餐厅的老板,还亲自到大门口欢送我们,并恭敬供养法师们红包,让我们亲身感受到太原市人热情、好客的作风。

  我们第二站要拜访的人物是晋中市榆次区大乘寺的比丘尼住持如瑞法师。经过大约二个小时的车程后,当我们车队驶进大乘寺院的山门前时,便见到如瑞法师领着众位比丘尼师父,早就排班恭候在山门前欢迎我们的到来。常居海外的我们,很少看到那么多的比丘尼师父,内心十分敬仰如瑞法师的威望和修行。

  当我们穿过山门,走进雄伟壮观的大雄宝殿,大家见到高大庄严的释迦牟尼佛像时,不约而同地顶礼跪拜,并瞻礼了殿堂里栩栩如生的十八罗汉塑像。该寺的十八罗汉塑像不像其它的寺院所供奉的罗汉塑像,一般是并排的,而这里的供奉位置编排,是高低分明、错落有致,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与众不同的十八罗汉造型。殿堂的布置既有传统佛寺的文化底蕴,又富有想像力的创新,这无不让我敬佩如瑞法师的智慧。

  在我们观赏大殿的佛像以后,如瑞法师带领我们到法堂,一进门便给我们一个惊喜,就是在法堂里,已有一百多位法师和一百多位居士,井然有序排班恭迎我们,并以佛教隆重的礼节向我们顶礼表示欢迎,如瑞法师并邀请我为大众开示佛法。我在毫无准备之下,即为大众讲解“知恩报恩”的道理,并详细介绍了佛陀要我们常报四重恩。“四重恩”指的是“父母恩、师长恩、众生恩和国土恩”。

  第一,是父母恩

  佛陀在很多经典中都提到人要饮水思源,无论在什么时候,走到那里,都不要忘记生育我们的父母。母亲十月怀胎,三年乳哺不能忘;父亲辛苦劳动,赚钱养家不能忘。因为儿女的身体健康、读书、工作、事业、婚姻等,父母都是十分关心和挂念,如此恩重如山,为人子女者,父母恩毕生难忘。

  第二,是师长恩

  佛陀教导我们要尊师重道,凡是教过我们的老师,永远不能忘记。佛教讲到师长一辞的意义,通常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世间师长,例如我们从小上学校读书,受普通公民教育,老师教导我们世间的常识和各项在社会上谋生技能的专业知识;

  第二种是出世间师长,比如说,有人教您佛法,怎样在尘世中自我超越和解脱,指引了生脱死,提升心灵精神的妙法,让生活过得更幸福快乐和洒脱自在。我们的出世间师长,一般而言,大多是宗教师神职人员,或是有时可能是出家的法师,但也可能是俗家的居士或朋友。

  无论是世间的师长或是出世间的师长,他们都是教我们如何“转迷成悟、转烦恼为菩提”。人不可能是生而知之,而是需要师长的培育才能成材,所以我们要常报答师长的恩德。

  第三,是众生恩

  人类的生存是要依赖群体的相辅相成、互动互助而生活的。由此可见,我们独立的个体,假若没有社会群体的众缘和合,是不能独立生活的。比如说,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所需要的条件,都是要依赖社会上各种行业的因缘来成就。我们才能有衣服穿、有东西吃、有房子住、有车子代步,所以我们常常要感恩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士。正如在佛经上所讲,所谓:“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的道理。人生活在社会里是彼此互动和有着密切关系的互相影响,在同一个地球村里、或同一个社区,甚至同一个家庭,唯有大家幸福,自己才能有幸福。做生意的人讲究互惠、做人为人处事也要重视互相关心和照顾,这样人间才会充满着爱和温暖。

  第四,是国土恩

  我们大家能够生活得安定幸福,这都应该感激国家国防做得好,又有各种规章制度和法律来维持,保护每一个公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有了国家才会有我们的存在,如果有一天自己的国家都被毁灭掉了,那么我们只好能像一根无根之草,随波逐流,漂流不定,如此的生活是何期的悲苦?因此,我们要时常爱护自己的国家和不忘报答国土恩,尽心尽力回馈社会。

  在大乘寺我除了讲解“报答四重恩”的道理之外,还简单介绍了佛教的精神与特色,并阐释了佛教常讲的智慧、慈悲、惜缘、因果等道理,与在座僧俗共同分享法喜。

  释迦牟尼佛为了普度众生,故示现人间,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随机逗教,方便权巧,众生根器不同,法门亦有差别,因此,佛经浩如烟海,义理广博精深,不过概而言之,佛法不外智慧和慈悲而已。

  什么叫智慧

  智慧是指善于通达事理,明察秋毫,自觉化他,解脱自在,就叫智慧。《大乘义章》卷九说:“照见明智,解了为慧,此二各别,知世谛名之为智,照第一义者,说以为慧,通则义齐。”

  换言之,智者是明白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在无常生灭中变迁,如《金刚经》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既是虚妄便不是实有而是随顺因缘法的假有或叫幻有。

  慧者是观照出世间法,一切皆空,本不生灭,亦无来去,法尔如是。在《金刚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我人如果能常随佛学,依教奉行,放下妄想,一心修行,顿悟宇宙人生的真相,照见五蕴皆空,即能见到自己的佛性(真如)。因此,智者是了知世间法不实之假相;慧者是明白一切事物的实相空不可得。所谓:“空由有显”、“有依空立”、“有离不开空”,“空离不开有”,空有不二,正如《心经》所讲:“色(诸法)不异空(本体),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法与空性之间是一种不即不离的关系,观空照有,了知有从空来,若能觉悟空有不二,便是佛法的智慧。

  智慧有大、小之别

  小智慧者如佛教小乘的声闻和缘觉,虽然明白到诸法无常,觉悟到无我的道理,但法执倘未破除。纵然他们超越三界脱离六道轮回,可是倘未能证到无上菩提,因此,他们只能独善其身,自我解脱,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只能自觉自利,不能觉他、利他,这就叫小乘人的智慧。

  大智慧者如佛教的大乘菩萨及悲心弘大的佛陀,他们通达了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明白了成佛不能离开众生,众生就是未来的佛。生佛本同一心,三者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而且证悟到我和法本来就是空的道理。因此,诸佛菩萨为了饶益有情,而广行六度,发愿:“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他们在涅槃中不舍众生,于娑婆里如莲花入污泥而不染。他们不仅要自觉、自利,还要觉他、利他,这就叫大乘的智慧。

  什么叫慈悲

  慈悲是一种爱心奉献,去爱受苦的人;以宽宏的心量,去感化不爱你的人,所谓爱人如爱己,老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佛教里是将慈悲分开来讲,慈是指爱护众生并给予众生的安乐;悲者是指怜悯众生之烦恼,并设法拨除其痛苦。

  在很多大乘佛经中,都可以看到诸佛菩萨,为了救度我们这些沉迷不悟的众生,故时常应化到六道中指点迷津。如《地藏经》第二品,地藏菩萨对着佛陀说:“我从久远劫来,蒙佛接引,使获不可思议神力,具大智慧,我所分身,遍满百千万亿恒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万亿身,每一身,度百千万亿人,令归三宝,永离生死,至涅槃乐。但于佛法中所为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尘,或毫发许,我渐度脱,使获大利。”地藏菩萨为了度脱在六道受苦的众生,是多么有耐性和慈悲啊!即使我们只能做一沙一尘的善事,他都会设法让我们获大利益,由此可知慈悲是学习佛法的基础。

  慈悲有三种

  第一,生缘慈悲,是缘众生而起慈悲,众生缘慈的特点,是在生起慈悲心时,心境上便显现了一个一个的众生。比如说,当我们见到众生,总是把他们想做是一个一个固定的独立体,以为人的本身是永恒不变的,如果用这样的认识来起慈悲心,便是众生缘慈悲,这一种慈悲是属于凡夫的慈悲,亦即是一种着相的慈悲。

  第二,法缘慈悲,是指明白了诸法无我的道理而所起的慈悲心。了解到我们所见到的一个个众生,都不是永恒不变的个体。他们虽然体悟到众生无我的境界,但是由于因缘和合而起烦恼、造业、受报,苦乐不定。若由此而生起慈悲心,则为法缘慈悲。这种慈悲比生缘慈悲更高超,因为前者执着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众生在受苦,后者是明知众生没有实体的我,但因缘和合的烦恼和业果还是存在的,这种慈悲唯有声闻乘的圣果才能发起。不过声闻圣者只证悟到我空,但对六根和五蕴的法还是看成实在的东西。

  第三,无缘慈悲,是菩萨的慈悲精神,他们不但觉悟到众生是由因缘假合,即使六根,五蕴也是由因缘假合,在一切法如幻如化之中,众生还是有行善,求生善趣,或造恶业堕到恶道,他们在生死轮回之中永远不能解脱。菩萨在一切法空的觉悟中,还是见到众生的痛苦,所以说:“法空不离缘有”,“缘有不离法空”。菩萨就是在这个境界上生起慈悲心,如果修行到了无缘慈悲的工夫,即能在空性中发起慈悲心,于慈悲心中不碍空性的道理,智慧与慈悲二者便可说 是合而为一了。

  在众多大乘经典中处处都明示了悲智双运的道理

  (一)在《维摩诘经》中,维摩诘居士以“不离大慈、不舍大悲,深发一切智心,而不忽忘教化众生,终不厌倦。”的精神,随缘化度,劝凡夫归趣于佛道。让小乘圣者,回小向大,共证无上乘。菩萨行者为了度众生而发菩提心,因有菩提心而证悟到佛道,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佛经上又说:“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污泥,乃生此华。”

  (二)在《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说:“诸佛如来,以大慈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迹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慈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佛教的智慧和慈悲主要体现在“帮助别人即是帮助自己”的观念上,并以慧眼观照众生,明察烦恼痛苦的根源所在,以佛法的真义给予启示和关怀,最后达到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的目的,所以佛教最高智慧不但体悟到一切众生空无自性,即使是假合众生的六根,五蕴亦是空无自性。因此菩萨在幻化不实的人间度化众生,但不起执着,正所谓:“菩萨终日度众生,并无众生可度”。

  佛经上又云:“空中佛事,水月道场”,一切都是随顺因缘而化度。在诸法空相中,即空即假;假中有空,空中有假,空假不二。”这就是佛教所讲“悲智双运”的道理。

  因果

  在这世间上,各种人、事、物都有其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就是一种因果关系,有因有果,人间才显得公平合理。如果世间上没有因果的道理,那么人再怎么勤奋或慈善都没有用,是非,善恶便没有分别了,因此正确认识因果观念是有利于体悟人生,更可以激发自己的良知,去参与社会,做更多的慈善事业,人有了慈悲心便能与大众打成一片,相互关爱,同心协力,共同分享生活的喜悦。

  相信因果生活才有动力

  佛陀教导我们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现在作者是。”任何事情都离不开三世因果。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人,有贫富、贵贱、智愚、美丑等千差万别。这些都是每个人的因缘果报,我们不管身处何境,都要面对现实,当下承担,在承担现实时,切要谨记善因得善果,每天心地要保持清净,说话不要无理取闹,做事要正直,所谓“直心是道场”只要心正善良,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如:“中国清朝时期,有一位叫黄求爵的人,很想生一个儿子,但一直未能如愿,他十分不解的去找相命先生为他看相,相命先生说:“你不但命中没有儿子,寿命亦只能活到60岁”。黄求爵听完以后,十分不安地说:“那我应该怎么做,才能改变我的命运呢?”相命先生说:“依佛教的教法,唯有积德行善才能福转运来”。

  黄求爵于是开始做善事,有一次他闻知从南洋来的一条船遇到大风要翻沉,他赶紧出十两银子请渔船去救援,把十三个人都救上了岸。过了不久,相士遇到了黄求爵,十分惊讶地说:“您满面都是阴骘纹,必定做了积德的善事,您不仅有儿子,儿子还能考中进士,您自己亦会增福延寿”。后来黄求爵果然有了儿子,名字叫振风,考中了康熙己未年进士,他自己也活到了九十多岁才善终。

  在佛教的因果报应故事里,像以上的这些行善改运的感人事迹,不胜枚举。我们应在其中得到启示,明白世间一切法都是因缘果报的组合,只要心地善良,广行善事,即使遇到祸殃,相信定有贵人相扶助。

  修行人还落因果吗

  有的人会好奇地问,凡人却在因果里轮转受报,那么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吗?

  在禅宗里有一个有趣故事、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有一天,百丈禅师升堂讲法完毕后,听众全都退下,唯有一位老者站着不走,禅师便问其原因。

  老者回答:“我现在是一只野狐狸,并非人类。因在很久以前,曾在百丈山修行,当时有一位学僧问我:“大修行的人还落因果吗?”我回答:“不落因果。”因此后来便落入畜牲道五百年,至今仍身为狐狸身,因为羡慕大师的修行与学问,特请大师开示指点迷津。”

  老者恭敬合掌问道:“大修行的人还落因果吗?”百丈禅师回答:“不昧因果”。老者当下大悟,行礼告退。在第二天,百丈禅师在后山岩洞中发现一只狐狸身,于是用佛教往生仪式礼葬。

  以上这个故事说明了无论是普通人或者是修行人,都有因果之报,只不过大修行人心中不为因果所牵绊,即使色身于因缘际会中受难,也能以平常心去对待它,并悟到一切法在缘生、缘灭的过程中,当体即空的道理。

  结论

  人如果有圣人的智慧,明白因果,敢于面对现实,改造现实,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而是时间未到”的道理,时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做更多益己利人的善事,这样不但每天不会有烦恼,同时还能享受助人为乐的喜悦,并能体悟到佛教所讲的“日日是好日”的禅境。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