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肇论》标点及引读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05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肇论》标点及引读
  肇论
  后秦.僧肇 作
  何新标点.引读
  《肇论》,后秦长安释僧肇作,乃中古佛学本体论思辨之重要名著。
  僧肇,释僧肇,释谓释迦,乃僧人之通姓.俗姓张,南北朝时北朝后秦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符健据关中,国号大秦。至符坚末年。姚苌篡立亦号为秦。故史家乃以前后字别之。)生于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卒于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414年),死时三十一岁。
  僧肇寿命虽短,但在中国佛教史上有重要影响。僧肇是鸠摩罗什门下最有影响的弟子之一。他曾亲自参与其师鸠摩罗什主持的大规模译经活动。
  鸠摩罗什全面系统地译出了大乘佛教空宗的理论经典,故而僧肇就有机会完整地吸取关于般若性空的佛教思想,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写下一系列论著,对魏晋以来流行的佛教般若学各派学说进行总结(般若,梵语谓大智慧.所谓般若学,涉及本体与思维及我性之关系)。所谓空宗,即本体及意识皆空无之论.
  僧肇的著作甚多,而以《肇论》最为出名。因他法讳肇,故所论称《肇论》。《肇论》阐述了大乘佛教般若性空的学说。由于在般若学(相当于西哲之认识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巨大,故所论或被称誉为“东土解空第一”。
  《肇论》主要由四篇论文组成,即《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涅槃无名论》。
  【本传略云:僧京兆人,历观经史备尽坟籍。志好玄微,每以庄老为心要。故叹曰:美则美矣。然其栖神冥累之方犹未尽善后。见旧《维摩经》,欢喜顶受;乃言始知所归矣。因此出家,学善方等,兼通三藏。闻罗什在姑臧,自远从之。什嗟赏无极,及什来长安,肇亦随入。姚兴敕令入逍遥园详定经论。所著《肇论》(四论)并注《维摩经》,及制诸经论序,并传于世。】 
  绪论:宗本义
  何按;宗读综,总。宗本义,总论全经本义也。
  【旧疏:宗本义
  四论所崇曰宗。本谓根本通法及义。法有通别。通者。即实相之一心。中吴净源法师云。然兹四论宗其一心。然四论虽殊。亦各述此一心之义也。别者。即四论所宗各殊。所以尔者。非一心无以摄四法。非四法无以示一心。即一是四即四是一。义谓义理依前法体以显义相。法通义通法别义别。此中四段之义如其分齐。是下四论之所宗。据此非宗本无以统四论。非四】
  经文:
  本无,实相。
  何按:本,本体,本质,本性。“本无”二字实际是悖论:(1)有所谓本体,此本体是无(2)根本无有所谓本体。实,实体。相,《说文》:“省视”,相之本意为目测树木之高矮.引申,所见曰“相”,略对应今语之“现象”。相象有微妙不同.目所见之物象曰“相”(主观),物所现之象曰“现象”(客观)。
  实相:所谓“实体”只是主观之“相”。
  法性,性空,缘会;一义耳。
  何按:佛经言法,素难正解。其语源本梵语Daharma,即达摩。法,万物皆法,包括法则,律法,规律,道法,方法。佛经言万法,认为万物皆有法。
  法性,性空:即万法本于一性,此性(本性)是空无。
  缘,攀联曰缘。遭际曰缘。会,覆合曰会。
  何则?一切诸法,缘会而生。缘会而生,则未生无有,缘离则灭。
  何按:何则,为何,为什么?一切不同的“法”,都是攀援因果而发生。攀援因果而发生,则不发生就等于不存在,离开因果即消失。
  如其真有,有则无灭。以此而推:故知虽今现有,有而性常自空。性常自空,故谓之性空。
  何按:如果法、物以及物法都是真有,那么应当永存不灭。以此推理:就知道虽然当前为有,本性实际是空幻。本性是空幻,所以实体本性是空幻的。
  性空,故;故曰法性。
  何按:本性是空幻的,所以。所以万法也空幻。
  法性如是,故曰实相。实相自无,非推之使无,故名本无。
  何按:万法本性如此(空幻),所以说“法”实际也只是所见之“相”。
  言不有不无者,不如有(正)见、常见之有,邪见、断见之无耳。
  何按:邪见,与正见相反之偏见。断见,不常见。
  若以有为有,则以无为无。夫不存无以观法者,可谓识法实相矣。虽观有而无所取相,然则法相为无相之相。
  何按:万法的本相是空幻之相中的相。
  圣人之心,为住无所住矣,三乘等观性空而得道也。性空者,谓诸法实相也。
  何按:本性为空幻,一切所谓“法”实体也都是“相”。
  见法实相,故云正观。若其异者,便为邪观。设三乘不见此理,则颠倒也。是以三乘观法无异,但心有大小为差耳。“沤和般若”者,大慧之称也。诸法实相,谓之“般若”。能不形证,沤和功也。适化众生,谓之“沤和”。不染尘累,般若力也;然则般若之门观空,沤和之门涉有。
  何按:沤和者,沤和俱罗舍,梵语,旧译方便智慧(般若),感知也。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诠注:“沤和俱舍罗波罗蜜。”沤和俱舍罗。此云善巧方便。随机利物。称适缘宜也。菩萨运平等大慈之心。教化众生。不生厌倦。是名沤和俱舍罗波罗蜜。】
  涉有未始迷虚,故常处有而不染。不厌有而观空,故观空而不证,是谓一念之力,权慧具矣。一念之力,权慧具矣,好思,历然可解。
  【《维摩诘经》解:权智又称有智,后得智,或称为方便(梵语称沤和)。就一般而言,通达事物本来是空即真谛的道理,应是实智,通达事物现象是有...综上所述,般若实智是观空,沤和方便是涉有;但涉有并不失实相空性,所以菩萨常处三界,而不被诸惑所染。】
  泥洹尽谛者,直结尽而已,则生死永灭。故谓(何按:在此当增一“无”字)【无】尽耳;无复别有一尽处耳。
  何按:直结,了结。尽,有限。生死永灭,则无生无死,即无尽,无限。
  (以上宗论)
  物不迁论,第一
  【解题】何新按:
  迁,变也。不迁即不变。物不迁,乃以空间概念借喻时变,谓物变为幻,同一为真故物法历幻变而仍不变,此同一性,即物不迁变也。
  【经原文】(何新句读标点):
  夫生死交谢,寒暑迭迁,有物流动,人之常情。
  余则谓之不然。何者?放光云:法无去来,无动转者。寻夫不动之作,岂释动以求静?必求静于诸动。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
  然则动静未始异,而惑者不同,缘使真言滞于竞辩,宗途屈于好异。
  所以静躁之极,未易言也。何者?夫谈真则逆俗,顺俗则违真。违真,故迷性而莫返。逆俗,故言淡而无味。
  缘使中人未分于存亡,下士抚掌而弗顾。近而不可知者,其唯物性乎?然不能自已,聊复寄心于动静之际。岂曰必然?
  试论之曰:道行云,语法本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中观云,观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斯皆即动而求静以知物不迁,明矣。
  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静而非动,动而非静。
  以其不来,静而非动。以其不去,然则所造未尝异,所见未尝同。逆之所谓塞,顺之所谓通。苟得其道,复何滞哉?
  伤夫!人情之惑也久矣。目对真而莫觉,既知往物而不来。而谓今物而可往,往物既不来。今物何所往?何则?求向物于向,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于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
  覆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故仲尼曰:回也见新交臂非故。如此,则物不相往来,明矣。
  既无往返之微朕,有何物而可动乎?然则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兢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
  噫!圣人有言曰:人命逝速,速于川流。是以声闻悟非常以成道,缘觉觉缘离以即真。苟万动而非化,岂寻化以阶道?覆寻圣言,微隐难测。若动而静,似去而留。可以神会,难以事求。是以言去不必去,闲人之常想。称住不必住,释人之所谓往耳。
  岂曰去而可遣,住而可留也?故成具云:菩萨处计常之中,而演非常之教。摩诃衍论云:诸法不动。无去来处。斯皆导达群方,两言一会,岂曰文殊,而乖其致哉?是以言常而不住,称去而不迁。
  不迁,故虽往而常静。不住,故虽静而常往。虽静而常往,故往而弗迁,虽往而常静,故静而弗留矣。然则庄生之所以藏山。仲尼之所以临川,斯皆感往者之难留。岂曰排今而可往?是以观圣人心者。不同人之所见得也。
  何者?人则谓少壮同体,百龄一质。徒知年往,不觉形随。是以梵志出家,白首而归。邻人见之曰;昔人尚存乎。梵志曰;吾犹昔人,非昔人也。邻人皆愕然,非其言也。
  所谓有力者负之而趋,昧者不觉,其斯之谓欤?!是以如来因群情之所滞,则方言以辩惑。乘莫二之真心,吐不一之殊教。乖而不可异者,其唯圣言乎?
  故谈真有不迁之称,导俗有流动之说。虽复千途异唱,会归同致矣。而征文者闻不迁,则谓昔物不至今。聆流动者,而谓今物可至昔。既曰古今,而欲迁之者。何也?
  是以言往不必往,古今常存,以其不动。称去不必去,谓不从今至古,以其不来。不来,故不驰骋于古今。
  不动,故各性住于一世。然则群籍殊文,百家异说。苟得其会,岂殊文之能惑哉?是以人之所谓住,我则言其去。人之所谓去,我则言其住。然则去住虽殊,其致一也。
  故经云:正言似反。谁当信者?斯言有由矣。何者?人则求古于今,谓其不住。吾则求今于古,知其不去。今若至古,古应有今。
  古若至今,今应有古。今而无古,以知不来。古而无今,以知不去。若古不至今,今亦不至古,事各性住于一世。有何物而可去来?
  然则四象风驰,璇玑电卷,得意毫微,虽速而不转。是以如来功流万世而常存,道通百劫而弥固。成山假就于始篑。修途托至于初步。果以功业不可朽,故也,功业不可朽。
  故虽在昔而不化,不化故不迁。不迁,故则湛然明矣。故经云:三灾弥纶,而行业湛然。信其言也!
  何者?果不俱因,因因而果。因因而果,因不昔灭。果不俱因,因不来今。不灭不来,则不迁之致明矣。复何惑于去留,踟蹰于动静之间哉?
  然则乾坤倒覆,无谓不静。洪流滔天,无谓其动。苟能契神于即物,斯不远而可知矣。
  物不迁论(终).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