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教用耳根修法门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24日
来源:不详   作者:郑洪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用耳根修法门

  <<郑洪>>

  在佛典上记载说,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在楞严法会上,要大家交流一下各自修习禅定的方法和心得体会。会上有憍陈如、须菩提,普贤、大目键连、琉璃光、弥勒、大势至、观世音等二十五位修炼有方的菩萨先后发言,各自介绍了自己平时得心应手的一些修持方法,即所谓“二十五圆通”。然后,释迦让文殊菩萨作总结,文殊特别指出,观世音菩萨用耳根修习禅定的那套法门,同样也很适应娑婆世界人类的修习。之后,秘法外传,佛法弟子中就有了这一修习禅定的独特方法。这种方法,至今仍记载在《首楞严经》里。

  《首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其简称为《楞严经》《大佛顶经》。此书十卷,书中述及。“一切世界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性,心精遍圆、含裹十方。”然而由于众生不明自心“性净妙体”所以流转生死,解决的最好办法,莫过于由低至高修习禅定,以破各种颠倒、妄想、执着之见,从而达到“方尽妙觉,成无上道”的境界。

  在佛教诸经中《楞严经》从理论到实践,对佛家的多种性功。作了全面而又系统的论述。尽管后世学者中,有人怀疑此书很可能出自汉朝人之手。并非佛籍原典,但这并未影响此书对佛教性功所作的重要贡献;书中卷六所述托名为观世音的“耳根圆通”修炼方法,言简意骸、义理深蕴、很值得修习者咀嚼玩味。所谓“耳根圆通”“耳根”是耳朵具有的听觉机能,“圆通”是圆明通悟。其法在于通过对耳根的禅定修习,达到悟性通贯,智慧圆明,亦即在很大程度上以达开发智慧、诱发潜能的目的。其修习的原始记载为: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报圆,空所空灭,生灭既寂,寂灭现前。

  以上文字可划分为六个层次,也就是六个境界:

  一、初于闻中 入流亡所

  “初于闻中”指修行之初、充分运用人的“闻性”也就是听觉进行修习。“入流亡所”是声音一入耳朵,即便流去,当即消失,不要让它有所滞留,以达到听而不闻的第一境。对于“入流”解作逆流,意即众生循声流转,谓之“出”可见观世普却反闻自性、谓之“入”即“入流”是出流的反向。因常人一听到声音。心念就会顺着听闻的一音而出流向声。神即随声外弛,修炼时就要与此相反收回听觉机能。光返照,使心光内注,做到不出流随声。而入流照性。反闻能闻的自性。也就是用观智思维。修习这第一境的关键在于解决好听觉和心念之间的关系。比如对于一般不修习的人来说,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很难做到佛所说的“清净”两字。其中若就听闻来说。当你平时听到悦耳动听的舞曲。便会心念萌动,由此而联想到舞厅乐曲声中翩翩起舞的对对红男绿女。再如当春天来临,当悦耳动听的枝头鸟语进入你的耳鼓时。总又免不了牵动心念,起踏青远足之思。又比如夏天乌云障天,雷声震耳欲聋,其声由耳入心,由此怦然而生恐怖之心。为此种种,都说明声、心相系。六根与心念之间,大有牵一发而动身的势态。

  也正因如此,要修好“入流亡所”。大体可分两步。第一步当声音入耳而勾起种种的无可避免杂念时,非得时时地用意念来加以驱赶不可。第二步,日久功夫到家,火候纯熟,这时就自然能够对于刹那生灭的各种声响,做到随生随灭,心不系念,听而不闻。

  二、所入既寂 动静二相 了然不生

  修习者通过一个阶段“入流无所”的训练,一旦火候纯熟,便可进入“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的第二境了。据说观世音在海滩修习禅定。他每天听到海潮声音来来去去,清晨醒来,万籁俱寂。潮声远来,打破了清静。不久潮声退去,耳边又恢复清静。随后潮声再来,静又消失了。观世音研究潮声的来去,发觉潮声及清静这两个对像。在听觉中是此起彼伏的;潮声生、清静灭,潮声灭,清静生。可是两者有一相同之点,即是都不久存,都有生灭,而听觉则不然。它却老是在那里。因为有听觉。所以能听到潮声,潮声去了,听觉并不随之而去,因为那时听到的是静。

  由此可知,“动”是有声的,“静”是无声的。在佛眼里,动可以听,静同样也可以听;前者是有声之听,后者是无声之听。对于耳根圆通禅来说,修习者进入第二境时,耳根中已经没有任何可听对象,这种对象,即包括动的有声,也包括静的无声,所以说是“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其所谓“了然”就是心里感觉到的,只是一片清净。而知觉并不昏沉,木然不知,这就是一种入禅初定的境界,因为这时脑中的“闻”还在时时起著「动静二相,了然不生”的不起作用的作用。

  三、如是渐增 闻所闻尽

  按照如此渐渐修习下去,积时既久,定中功力转深,便就进入耳根圆通禅的第三境了。在这一境中,从客观闻的对象反映到主观闻性中来的“动静二相”都消失,心中已无所谓“了然”可言,所谓“闻所闻尽”前一个“闻”是个人主观世界上的闻性(听觉),第二个“所闻”是客观世界存在着的闻的对象,是尽皆消失之意。

  由于这是一个在声听上物我两忘,泯然寂然的较高境界,所以一般修禅者在清醒状态中能够修到这一程度的并不太多。然而,当你通过精进不懈的修持而一旦进入这一境界时,又常会于无意中感觉到一种心里澄澈清明,一尘不染的难以说出的无限恬愉,这就是佛门所说的“禅悦”了。

  四、尽闻不住 觉所觉空

  这一阶段,山第三境“闻所闻尽”而来,所谓“尽闻不住”就是接“闻所闻尽”之后,仍然精进修持,不懈不怠。如果这样,就可以尝到耳根圆通禅“觉所觉空”第四境的禅味了。

  既已“闻所闻尽”那末这时就连心中深层的湛然清净的“觉”也可通过修习,把它消除于无形之中。所谓“觉所觉空”前面的“觉”属于生理上的感知功能,也就是心或脑的感知作用,接下来的“所觉”是感知的对象,而“空”则为一无所在。也就是心脑感知上的物我而忘了。由于心脑感知的范围不仅在于听觉,并且还多方面地涉及视觉、味觉、嗅觉、触觉以及深层的意念。“觉所觉空”所达到的境界,自然要比“闻所闻尽”来得更深一层。

  五、空觉极圆 空所空灭

  “觉所觉空”后,修习者连心脑中一片湛然之境都已泯然消失,于是便成就空性圆满。所谓“空所空灭”是说不但能空的我已不复存在,就是连一片湛然净明之境也都归向于空了。

  六、生灭既寂 空寂现前

  这是佛教性功耳根圆通禅的第六境,也就是最高境界。这时修习者对于此生彼灭、生灭持续的声念都已不闻不起。消失殆尽,连自身的存在也已不再知晓。由于其时在修习中已经再没有甚么可灭,所以其功修炼到此,也便告成了。

  问题在于“空寂现前”的“现前”应当理解为整体充满的意思。因为修习者到此已经彻底解脱了世间的一切妄想执着,以及在禅定过程中所经历的层层深入的境界,所以再也没有自我的本体和觉知的对象可以留碍。为此,“忽然超越出世间”,成就无所空缺!无有边际的“十方圆明”。所谓“十方圆明”不但说明本性之外。再也没有一物,没有佛,没有众生。没有地、水、风、火、就连空虚也没有。

  以上耳根圆通禅的修习方法,对于“入流亡所”的第一境,除上班工作外,时时处处都可修习。比如乘公共汽车上班,一路乱哄哄的闹声扰人心烦……。

  1、坐上公共汽车,噪音就灌进耳膜,此可谓“入”。

  2、噪声在耳膜都有得到反映,这是不流而住,“所”也。

  3、这声声的噪声连贯起来。这是第二个“所”。

  4、这阵阵的噪声由心的感知产生出来的对于声音的分别,第三个“所”。

  5、噪声真烦心,这种由对象引起的烦心。又成了第四个“所”。

  对于公共汽车的噪声引起烦心的去除之法,就是“入流亡所”。其法由此反而推上去为:

  1、尽管车声噪杂。但不与烦心挂起来。即把车声和烦心连在一起的结解开,这样就“亡”了第四个“所”。

  2、尽管车声噪杂,但不去管它或分别它是甚么声音,这祥就把噪声和公共汽车连在一起的结解了开来。为此则“亡”了第三个“所”。

  3、尽管听中有声音。但不去管它是甚么声音,这样又“亡”了汽车声所引起噪声的第二个“所”。

  4、对于每个单位的噪声,可以任它一触即流(入流)不让它连贯起来,而在我的闻性中起声音的感觉,这样就把“亡”的第一个“所”也去掉了。

  5、到此阶段,所有声音对象——“所”都已因亡失而不复存在。这就进入“入流亡所”的境界。

  就修持而言,耳根圆通禅的着眼点在于对听的祛除,由此而进入修心养性的高级境界,即一心清静而取得的意念上的“定”。经常修习这一收敛耳根意识的意念调节功法,非但可以清心获吉,甚至还可获得“超卓智慧和特异功能”这就又要看修习者本人的缘份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