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智顗[为《中原人物大典》所撰条文]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24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智顗[为《中原人物大典》所撰条文]

  智顗(538—597),字德安,俗姓陈,原籍颍川(今许昌)。晋室南渡后,祖上迁居荆州华容(今湖北监利县西北)。父亲名起祖,“学通经传,谈吐绝伦,而武策运筹,偏多勇决”[1]。梁湘东王肖绎任荆州刺史时,对陈起祖特加赏识,列为门下宾客。552年,肖绎即帝位后,陈起祖又被拜使持节散骑常侍、益阳县开国侯。智顗的哥哥陈鍼,是梁晋安王的中兵参军。智顗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高门豪第的封建官僚家庭。

  梁武帝大同四年(538),智顗生荆州(今湖北)之华容。据说智顗的母亲怀孕的时候,常在梦中看见五彩的祥云在她怀中萦绕。智顗出生的那天晚上,屋内光亮如白日。他象传说中的圣人舜一样,眼有双瞳。僧传上还说,智顗从小“卧便合掌,坐必西面,年大已来,口不妄啖,见像便礼,逢僧必敬”,日常的言行总要依据佛经的要求。7岁时,智顗就十分喜欢往寺院跑。诸僧见其伶俐可爱,便将《法华经》中宣扬观世音信仰的《普门品》口授于他,只一遍,智顗遍记住了。但智顗的父母并不赞成他诵读佛经,也禁止他再到寺院去。智顗只得在家打坐修持。

  15岁时,正逢“孝元之败”,刚当了两年皇帝的肖绎被西魏所杀。他的家庭也受到很大震动,父母相继亡故,家道衰落。智顗目睹“家国殄丧,亲属流徙”[2],心中笼罩一片悲观厌世之情,萌发了出家修道、遁入空门的念头。待3年丧期满后,智顗求兄允许他出家。因哥哥不同意,他便去求助父亲的故旧湘州刺史王琳,在王琳的嘉许与赞助下,终于如愿以偿。

  18岁那年,智顗投到湘州(今湖南长沙)果愿寺法绪门下,出家为僧。剃度后,法绪带他北上,从慧旷律师门下学习。慧旷不仅精通律学,而且熟悉各种大乘经典。20岁时,智顗随慧旷受了具足戒时。不久,他又隐居湖南衡州(今湖南衡阳)大贤山,潜心习读《法华经》、《无量义经》、《普贤观经》等。经过几年的学习,智顗对佛教纪律已是十分精通了。这时,他对佛教禅观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当时南方义学发达,习禅者很少,智顗无从问学,每以此为憾。

  南北朝时,因国家的分裂而形成了南北社会不同的风气和文化。南北两地的佛教,也有各自的特点。南方佛教承袭东晋以来玄学化的传统,偏重玄远的清谈与义理;北方佛教由于受北方民族粗犷文化的影响,比较注重宗教的实践,尤其是禅观的修行。

  陈文帝元嘉元年(560),23岁的智顗又北上光州(今河南潢川)大苏山,从著名的律师慧思学禅。慧思(515—573),俗姓李,元魏南豫州武津(今河南上蔡县)人。他自说十五岁出家后,“诵《法华经》及诸大乘,精进苦行”;又“遍历齐国诸大禅师学摩诃衍。恒居山林,经行修禅”。据说慧思曾受学与北齐禅师慧文,慧文将自己读经所悟得的“一心三观”之理口授给慧思。慧思很注重在日课中受持读诵《摩诃般若罗蜜经》,他的《立誓愿文》中反复提及。另外,诵《法华经》也是他的常课。慧思倡导“定慧双开。昼谈义理,夜便思择”,其学风走的是由定发慧,定慧双开的路子。慧的究竟境界就是“实相”。慧思继承了慧文的“一心三观”而归宿于“实相”。慧思既善义理的探讨,又中禅法的践行,是北方颇负众望的大禅师。慧思本来计划去南岳隐居,行至光州,适值梁孝元覆灭,战乱阻塞,只得暂时留居大苏山。慧思到了大苏山,“数年之间,归从如市。”[3]

  智顗从学之后,慧思将“一心三观”之理传给了智顗,从而奠定了天台宗的理论基础。因此,慧文与慧思分别被天台宗尊为二祖与三祖。

  慧思是深受中国道教和神仙思想影响的人。他在《立誓愿文》中曾表示“愿诸贤圣佐助我,得好芝草及神丹”,甚至“誓愿入山学神仙,得长命力求佛道”。并在其中叙述几次险遭不测的奇遇。有一次他在河南兖州论以,遭遇诸恶比丘以毒药令他食,食后“举身烂坏,五脏亦烂。垂死之间,而得更活。”第二次,在淮南郢州讲摩诃义,有五恶论师用生金药置饮食中,令慧思食,所有残余被另外三人吃下,一日即死。慧思生命垂危了7天,但仍然奇迹般活了下来。如此神异的奇迹还有很多,这些不过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而胡编乱造出来骗取信徒的鬼话。正因为如此,当智顗初见慧思,慧思便对他说:“昔日灵山,同听《法华》,夙缘所随,今复来矣。”表明自己今日为师是前声早定的。智顗对此心领神会。

  智顗在慧思门下多年,主要研习《法华经》。他日夜勤苦,诵习不止。慧思常令智顗代为将经,他讲法滔滔不绝,辨析佛理,阐微抉幽,深得众僧佩服,博得了慧思的极大赞赏,慧思感叹说:“非尔弗证,非我莫识。纵令文字之师千群万众,寻汝之辩,不可穷矣。尔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4]慧思临去南岳衡山隐遁前,说智顗与陈国有缘,嘱他前往东南传布佛法。智顗遵循师命,没有随行同去南岳。

  陈废帝光大元年(567),年当30的智顗与法喜等27人,同至陈朝京都金陵(今江苏南京)讲播佛学。陈代的权贵,如仆谢徐陵、光禄王固、侍中孔焕、尚书毛喜等,对他都极表敬重。陈宣帝太建二年,智顗被朝廷迎请住进了瓦官寺,前后住了8年。

  在瓦官寺,智顗曾讲了《大智度论》、《次第禅门》、《法华玄义》等。智顗开讲经论,更创弘禅法,把自己从慧思那里学到的禅定之法向众人传播。博识善辩的智顗,受到陈朝朝野的普遍欢迎。陈废帝、陈宣帝曾多次往瓦官寺听讲,并数次亲自为智顗主持佛教辩论会。当时陈朝的达官显贵如永阳王伯智、开府仪同三司沈君理等,皆与智顗有密切的交往。有的自称弟子,有的与智顗研习佛法,有的广施钱财以助智顗弘法,有的干脆请智顗受菩萨戒,成为“官和尚”。甚至,陈朝连军政要事和疑难国策,也不时向智顗征询问计。在南陈统治者的影响下,江南一带的高僧大德也纷纷抛弃先前所学,率弟子前来听智顗讲法。这样,南陈王朝成了智顗宣扬佛教的后盾和靠山,智顗成了南陈王朝的宗教国师和护国神主。一时间,禅学大盛。其主要原因,是江南僧人空谈义理,阻碍了佛学的发展。智顗的禅定之法,给江南佛教带来了一丝新鲜的空气。

  当然,智顗在金陵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一天智顗正在讲法,忽然有人通报,小庄严寺的慧荣来访。慧荣精通佛理,善于辩论,号称“义虎”。众人听说“义虎”来访,知道他是来诘难的,都替智顗捏了一把汗。据说慧荣“轻诞自矜,扬眉舞扇,扇便堕地”。在座有人帮着智顗嘲笑慧荣:过去的义龙,今天怎么变成了伏鹿?慌乱如此,还有什么可说的?由于智顗应对事理,涣然清显,慧荣未能取胜。时在金陵弘盛“三论”之学的名僧兴皇寺法朗也曾派高足前来设难数旬,往复辩论。

  由于智顗在讲说义理的同时,也注重禅定的修习,常在讲说义理的同时,也注重禅定的修习,常常感到京城杂乱,不利于修持。他回顾在瓦官寺传禅定,第一年有40人学禅,得法者有20人;第二年100人,得法者仍是20人;第三年有200人,得法者却是10人;后来学法的人更加多,得道的人却愈少。智顗常常想离开金陵,到一个清净的地方去修行。据说智顗曾做过一个梦。梦中,他看到有石崖万重,白云缭绕,红日挂在一边,沧海无边,浪涛翻滚。在山上,一个僧人向他招手。智顗把他梦中所见的地方描述给弟子们,弟子们说那是会稽的天台山,是圣贤们曾住过的地方。

  陈宣帝太建七年(575),当时智顗38岁,因忆梦游天台名胜及梦中的“神仙”嘱咐,正式提出带领弟子到浙江天台山隐居修道。陈王朝和金陵僧俗多方挽留,但智顗去心已坚,没有再留下。智顗将行时,陈宣帝率领文武百官,亲临江边送行,极尽排场礼仪,并派舟楫随从供他沿途使用。据说智顗没有到达天台山之前,僧人定光已经在那里居住了40年。他在智顗到来的两年前,预告山民:将有大善知识要来这。我们应该种豆做酱,砍苇编席,来迎接他。同年九月,智顗到达天台后,和定光相见,互相行完礼后,定光便问他:大善知识还记得我两年前在山上以手相招吗?两人一唱一和,甚为默契。智顗先居石桥佛拢山,后居华顶峰。智顗住天台山后,四方道俗蜂涌而至。智顗于是大开讲席,一边讲经,一边传授众人禅定之法。智顗在天台山隐居了近10年,阐发了佛教大乘派的止观思想,创立了著名的“天台宗”。

  智顗是一个很有政治头脑,也很会活动的人。他虽然远居天台,仍然与陈王朝保持密切联系。太建九年(577),陈宣帝下诏云:“禅师佛法雄杰,时匠所宗,训兼道俗,国之望也。宜割县调,以充众费;蠲两户民,用供薪水。”[5]足见陈代统治者对智顗是何等的尊重和支持。据有关记载,陈后主曾在短短的一年中向智顗接连发出17道敕,不断向他表示问候与倾角,并赐给大量的才物。智顗也给与相应的回报,即今奉迎之能事。后主沈后,请赐法号,智顗立即送上一个“海菩萨”的美名。

  智顗也没有放弃任何可以抬高自身价值有机会,他仍不断制造各种神话来为自己增添神圣的光圈。据说一天晚上,智顗告别众僧,独自上华顶峰修道。忽然狂风骤起,吹折树木,魑魅成群,千奇百怪,向他围攻。智顗定心守性,不一会儿,这种景象就消失了。接着,智顗有感到身心烦痛,如被火烧。有见他死去的双亲,枕在他的膝上,陈述苦衷。智顗仍安心不动,精神专注地观悟佛理,即刻进入明月如水,清静平和的妙境中。突然西域神僧出现在他面前,对他的修行大为称扬。

  智顗常在山上讲《维摩经》,时为天台山所处的乐安县令袁子雄崇信佛法。一日上山,适逢智顗讲经,一会儿,他看到三道宝梯从天而降,几十个天竺僧人乘阶而下,入堂礼拜,他们手持香炉,围绕智顗转了三圈,久久乃灭。当时只有袁子雄一个人看见,袁子雄因此而发心把讲堂改造一新。看来,这位县老爷也善于编造神话来吹嘘,这既吹捧了智顗,也标榜了自己的与众不同。

  天台山临近大海,百姓以捕鱼为生。智顗以慈悲为怀,怜悯众生,曾向渔人赎来所捕之鱼,予以放生。地方长官计诩请智顗讲经,劝说当地的渔民,放弃杀生,该做耕种。某日午时,忽起彩云,黄紫持白,状如月晕,凝于虚空,遥盖寺顶。又有黄雀群飞,七喜栖集檐宇,半日方去。智顗便对众人说,这是江里的鱼化作黄雀来谢恩。于是,他立即派门人向远在金陵的皇帝报告。陈宣帝为此下诏,严禁采捕,永为放生之地。后来还在天台山立碑,表彰智顗的功德。

  幽居山林的智顗通过所谓的功德善事,并借助神异事迹,声望日高,名振都邑。为了更号地利用佛教来维护统治,陈后主亲自起草诏书,三番五派遣使者,到山中请智顗到金陵弘法。开始,智顗一再推辞,称病不行。最后陈后主又让过去与智顗来往密切的永阳王予以苦劝,智顗不得已,勉强出山,再赴陈都。

  陈后主至德三年(585),智顗离开天台重返金陵。陈后主如获至宝,人未至京,派遣特使远道迎接。智顗入京后,被安排在灵耀寺。接着,陈后主请到太极殿,让他坐上用白羊驾着的华车,一童子在前引路,众官员在殿外迎接,把他延入东堂。陈后主以国师待之,请智顗升座,为他和众大臣开讲《大智度论》。智顗讲完后,陈后主从座上起立,躬身施礼,群臣也纷纷向智顗表示祝贺。智顗在宫中受到了隆重的礼遇,荣耀无比。此后,陈后主还为智顗广修寺院,光开佛坛,甚至还请他为太子授戒,以求得保佑。

  隋开皇九年(589),隋军南下灭陈,智顗逃出金陵,前往庐山,想到那里静心修炼。隋文帝平陈后的第二年,便给智顗发出了一道敕书,邀请智顗前往长安弘法,并说:陈朝暴虐无道,隋灭陈是为民除害。我崇信佛教,愿意给予扶持。法师是出家之人,希望你好好奉持佛教戒律,安守本分,不要有什么越轨的举动。否则,就会招来诽谤和麻烦。你最好还是与我同心,为我服务。这道敕文对智顗既给予了鼓励,又施加了压力,智顗没有前去。

  开皇十一年(591),杨广受封为晋王,出任扬州总管。他迫切拉拢和利用智顗,多次致书智顗,邀他到扬州去弘法。智顗一方面表示“我与大王,深有因缘”,另一方面又 “初陈寡德,次让名僧,后举同学,三辞不免”,向杨广定约四条:不要以禅法高下、宗派体系相见欺;不要以过去的行为是非相责备;专讲佛法,不旁及他;来去自由,不加阻止。杨广一一答应,智顗才动身前往扬州。到达扬州后,智顗受到了杨广的隆重接待。同年十一月,因其不断请求,在杨广专设的千僧会上为杨广授了菩萨戒(一种最高的戒律,往一种最高的戒律,往往只授予王公大臣),并为之取法名为“总持”,杨广也回赠他“智者”的僧誉。从此,杨广成了所谓的“总持菩萨”,智顗则以“智者大师”的尊号称谓于世。

  开皇十二年(592),智顗离开了扬州,途经荆湘,登庐山,下湘潭,回到了故乡华容。为了出生之地的养育之恩,特在故乡华容县创建玉泉寺,开讲《法华玄义》、《摩诃止观》等成熟的理论学说,先后历经三年多。

  据说智顗刚回到家乡,适逢当地大旱。庄稼眼看就要干死,土地也裂开了口子。智顗决定亲自登上山顶,呼风唤雨,为民除害。他登上山顶,静坐入定。不一会儿,天空阴云密布,大雨滂沱。荆州总管王积曾跑到山上礼拜智顗,当时智顗高坐在法席上,神情严肃,不怒自威。王积一看,就感到浑身战抖,汗如雨下。出山后,王积对人说,我屡经沙场,勇振三军,临危不惧,从来没有象今天这么害怕。

  开皇十五年(595),智顗应杨广之请,再度到扬州。受晋王之托,应允撰写《净名经疏》。第二年春,智顗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天台山,重宏禅法妙典,重开止观法门。有一天晚上,他在山顶上独坐,连绵许久,若有人问难之状。第二天,弟子问他是怎么回事?智顗回答说:我看到了大风忽起,吹坏了山头的宝塔,又看到了师傅慧思禅师等人,乘风而来,他们要送我到一个有缘的地方去。我小时候,常梦见自己死在天台山。我将不久于人世了,我死后,你们要把我安葬在西南峰上,周围堆上石头,墓上种植松树,再立两座白塔,以便后人见塔向善。不久,智顗就得了病,在病中向弟子口授了《观心论》、《随语疏》、《法华玄义》等,要他们笔录整理,装帧成书。

  开皇十七年(597)冬,杨广派使臣高孝信到天台山,敦促智顗三天内出山赴金陵。临走前,智顗画了张寺院的图样,让弟子们选好地址,依这个图样建寺。弟子们,见图样上的寺院规模宏大工程艰巨时,十分震惊,问:哪个大施主有这些资财势力可资造寺?智顗回答:若三国成一,自有王家造寺。寺若成,国即清,当叫“国清寺”。智顗行至天台山石城(今天台县赤城山旁)弥勒佛像前,病情加重,停止不进。在临死前3天写了《发愿疏文》,明确把“兴显三世佛法”与“拥护大隋国土”紧密结合在一起,一再表示要竭诚为隋王朝服务。临终前口授遗书,并亲自写了64字,把杨广平时赠给他的莲花香炉、犀角如意原物奉还,表示:“留别大王,愿芳香不穷,永保如意也。”把一切安排妥当后,智顗不再吃药进食,面西端坐于佛像前。十一月二十四日,智顗死于天台弥勒佛石像前,终年60岁。

  智顗死后不到五个月,杨广就登上了皇帝宝座。杨广即位后第二年,下诏派司马王弘按照智顗生前所绘的图样,建造国清寺。寺院落成后,又用篆书亲笔写成寺额,派遣通书舍人卢正方护送到国清寺安放。

  智顗所创立的天台宗,是中国佛教史是第一个正式的佛教派别,其影响长达近千年,并且超越了国界,流传日本。

  [1] [2]灌顶:《智者大师别传》。

  [3]道元:《高僧传·慧思传》。

  [4]道宣:《续高僧传》。

  [5]《大藏经》传记部:《国清百录》卷1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