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西天” 斠考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08日
来源:不详   作者:张子开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西天” 斠考

  张子开(张勇)

  (四川大学 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暨文学院,四川省 成都市 610064)

  摘要:本文重新董理了现有辞书对“西天”一词的解释,指出“西天”指中国以西的传播佛教诸国这一义项最早出现于唐代,沿用于宋元明时期。明代小说《西游记》所谓之“西天” ,则指释迦牟尼经常居住的古摩揭陀国灵鹫山。

  关键字:玄奘;西天;西方;西游记;唐僧

  [出处:载《第三届玄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689-695页。]

  玄奘(约600~664)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事业,是远赴当时的南亚大陆诸国学习,并将所汲取的佛教知识传入中国。玄奘远赴他国的过程,中国民间形象地、简洁地称为“西天取经”。现存最早的以艺术化手法描述玄奘赴“西天”取经的文物,为榆林窟第3窟南壁普贤变壁画的一部分[1];文献则数宋元间刊行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等。

  那么,在汉语和汉文文献中,“西天”有哪些义项?在中国,“西天”的含义有一个怎样的演变过程?在中国百姓心目中,玄奘所赴“西天”又究竟指什么地方?本文试就此问题作一粗浅探索,以求教于大方。

  一、目前有关“西天”的解释

  “西天”一词的义项,目前学术界归纳出了4个:

  1、中国古代对印度的通称。中国古代一般称印度为“天竺”[2];因“天竺”在中国之西,故略称“西天”。[3] 唐皇甫曾《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诗:“上人远自西天至,头陀行遍南朝寺。”[4]宋晁冲之《以承宴墨赠僧法一》诗:“王侯旧物人今得,更写西天贝叶书。”《元史·舆服志二》:“火轮竿,制以白铁,为小车轮,……轮及竿皆金涂之,上书西天咒语。”

  或将“西天”的所指范围扩大,谓指中国以西的地域,只是特别指印度而言罢了。[5]

  2、由于释迦牟尼所创之佛教源于印度,故而亦以“西天”代指佛祖所在之处。然没有举出用例。[6]

  3、净土信仰者所信奉的阿弥陀佛西方净土。[7]或称“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净土”(Western Pure Land of Ultimate Bliss),略称“西方”。部分佛教信众认为,倘若一心修行念佛,逝世之后,世间留下的只是躯壳,灵魂将往生西天。《敦煌曲子词·普通杂曲》:“修行法净果周圆,必定往西天。”明张岱《夜航船·九流部·释解》:“冤冤相报何时了,劫劫相缠岂偶然。不若与师俱解释,如今立地往西天。”《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六回:“这个非幻化身虽在东土,心神已自飞度在西天之上了。”

  4、现当代,以“上西天”作为死亡的代称。洪深《赵阎王》第一幕:“咱们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送他妈的一条混蛋狗命上西天。”郭澄清《大刀记》第一卷第二章:“手榴弹的拉火索挂在柜板的一个钉子上,敌人……要是一动这块板,保准叫他上西天。”[8]当然,由于人往生西天,一般是在命终之后,故而用“上西天”指人死去,并不符合佛教的本义。[9]

  西方学术界的理解,大体亦不出于此。如德范克(John DeFrancis)主编《汉英大辞典》“西天”条:“Xitiān 西天 p.w. ①Western paradise ②India” [10]。

  二、对现有工具书阐释的补充辨驳

  1、对上述解释的补充

  首先,以“西天”指印度的用例,古代文献中还有很多。如《唐段少卿酉阳杂俎·续集》卷六《辞赠诸上人连句》:“翻了西天偈,烧余梵宇香。捻眉愁俗客,支颊背残阳。”[11]《佛说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标“[12]

  其二,至于代指佛祖所在之处的“西天”,亦有用例。如南宋志磐《佛祖统纪》卷四十八:“十七年,大元帝师癹思八示寂。翰林学士王磐等奉敕撰行状曰:‘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开教宣文辅治大圣至德普觉真智佑国如意大宝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师班弥怛拔思癹。帝师乃土波国人也,……’”[13]元贡师泰《玩斋集》卷四《送方舟上人往灵鹫》:“灵鹫之山出东海,小朵飞来不记年。佛国夜光珠作阙,龙宫春冷玉为泉。浮云不碍游人履,流水还随钓客船。试问禅师去何处?夜来骑虎上西天。”[14] “西天佛子”,谓“拔思癹”(即八思巴〈1239~1280〉)乃佛之继承者。“骑虎上西天”,谓到佛所在去。

  其三,以“西天”指弥陀净土,例子更伙。此不赘举。

  其四,以“上西天”代指死亡,至少早在南宋时期已经出现。不会晚到现当代。如南宋李石《方舟集》卷三《谢刘韶美送酒》:“别恨连湖海,惊心阅岁年。思君愁北阙,将母上西天。更酌鹅黄酒,如浮鸭绿川。不须忧九折,忠孝得双全。”元方回《桐江续集》卷二十《再哭无竭禅师》:“倒撑无底船和尚,撑上西天是世尊。万壑啼猿如下泪,一江明月与招魂。涅槃满证无生果,解脱深参阿字门。却笑孤山人未远,浪歌身异性长存。”

  2、“西天”与“西方”

  其实,“西天”的前三个义项,都可以“西方”替代。

  “西方”指印度者,如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15]《僧羯磨》卷三:“[16]

  “西方”指佛祖所居之处。如《汾阳无德禅师语录》卷三:“[17]或以“西方变”称佛经讲唱故事,杜甫《观薛稷少保书画壁》诗:“又挥西方变,发地扶屋椽。惨澹壁飞动,到今色未填。”[18]

  “西方”指西方净土者,如唐杜甫《别李秘书始兴寺所居》诗:“重闻西方止观经,老身古寺风泠泠。”《白雪遗音·玉蜻蜓·追诉》:“那晓你,飘然竟往西方去;害的我,不伶不俐奈如何。”相当于梵语pascime digbhāge。[19]

  当然,实际上“西天”和“西方”有著明显的区别: “西方”本是一方位名词,其所指依参照物而随时变化,地理位置并不固定。可以指太阳落下去的一边,如《诗·邶风·简兮》:“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晋傅玄《杂诗》:“清风何飘飖,微月出西方。”《大智度论 》卷三十一:“如五众和合,假[20]也可指任何事物之西边,如《法苑珠林》卷六十五:“言竟,忽然不见。四顾寻视,见在西天腾空而去,香气充布,弥日乃歇。”[21][22]

  前举例子也表明,“西方”与佛教有关的用例出现较晚。而“西天”的前三个义项,很可能是从“西方”[23]来的。

  3、“西天”是否是古代对印度的统称?它在指称人世间的地点或区域时,是否仅指印度?

  现有工具书大都认为,中国古代统称印度为“西天”;“西天”指印度之时,乃略称,因为天竺在中国之西故也。

  事实是否如此呢?

  首先,“西天”并非对印度的通称。[24]其实,“通称”者,通常之称呼或说法。汉班固《白虎通·号》:“子者,丈夫之通称也。”南朝梁沈约《恩幸传论》:“夫君子小人,类物之通称。”三国魏嵇康《养生论》:“夫田种者,一亩十斛,谓之良田,此天下之通称也。”[25]在古代对印度的通称,当是“天竺”和“印度”[26]。以“西天”指“印度”的用例,相对来讲要少得多,故而只能是别称或另称。

  其次,即使指中国之西的某一地区时,也并不仅指印度。晚唐时期来华求法的“智证大师”圆珍(Enchin 814~891)所撰《智证大师请来目录》:“[27]如果“西天”专指印度的话,圆珍就不庸再多加“佛国”两字了。降及宋代,情况依然如此。宋本嵩述、琮湛注《注华严经题法界观门颂》:“[28]“西天佛教”并不等同于印度佛教。让我们以南宋志磐《佛祖统纪》卷五十三“西天求法”条所列事迹,进一步窥观宋代人对“西天”的认识吧:

  [29]

  上述被确认到“西天”求法的诸人中,朱士行只到葱岭以北。正如北宋赞宁《大宋僧史略》卷一“此土僧游西域”条所云:“[30]法献亦仅及芮芮(柔然)、于阗一带。其他虽然到过印度,但尚不止于此。如法显(约667~422)经河西走廊出玉门关之后,经和阗,越葱岭入北印度,经乌苌国、犍陀罗卫、泰义尸罗、弗楼沙(今白沙瓦)、跋那国,到中印度摩头罗国,东印度多摩梨帝国(今加尔各答),以及五印之外的师子国(今斯里兰卡)、耶婆提国(今印尼爪哇),所履远不止于古天竺。[31]昙无竭入流沙后,先后经龟兹、疏勒、罽宾,入月氏国天竺界一带。[32]北宋乾德四年(966)所派行勤等共157人往“西天求法”,所到地除了印度之外,还包括吐蕃等处。[33]显然,南宋时的“西天”,泛指中国统治区域以西的地区,包括西北之西域诸国、西南之印度、师子国等。而且,上述“西天”的区域内,并皆有佛法流布。

  这种观念至少延续到明代。如明朝明河《补续高僧传》卷一《西天国师(附柔渴巴辣)》,“西天国师”智光“甲子春,与其徒惠辩等,奉使西域。过独木绳桥,至尼巴辣梵天竺国,宣传圣化。巳而谒麻曷菩提上师,传金刚春坛场四十二会,礼地涌宝塔,西国人敬之。师凡两往西域。”智光所到之地亦不仅为天竺国吧。

  总之,“西天”是对中国以西、有佛教传播的广大地区的泛称。这个义项最早出现在唐代,延绵至宋元时时期。在具体语境下,“西天”确实可指印度,但也可指中国西北之于阗等西域诸国、西南之师子国等,并非只称印度为“西天”。因为天竺在中国之西、才略称为“西天”之说[34],并不妥当,因为中国之西绝非仅有天竺也。

  三、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西天”

  在人们的心目中,玄奘“西天取经”,就是往天竺求取佛经。[35]小说《西游记》所描述的唐僧到西天取经,“西天”亦指印度。[36]这种认识准确吗?

  明吴承恩《西游记》以玄奘前往当时的南亚大陆诸国学习的真实故事为依托,构想出了三藏和尚带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个徒弟在“西天”取经路上所经过的81难,形成41则故事。[37]

  小说《西游记》中的“西天”,是与“东土”相对而言的。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慌得个大圣喏喏连声道:‘小僧是东土大唐来的,奉旨向西方拜佛求经。一行四众,路过宝方,天色已晚,特奔老菩萨檀府,告借一宿。’”[38] 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果然这山上有一个妖精,……看见长老坐在地下,就不胜欢喜道:‘造化!造化!几年家人都讲东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有人吃他一块肉,长寿长生。真个今日到了。’”“东土”一般与“大唐”连用,故事中的唐僧乃“东土圣僧”,“东土”显即“大唐”。又,“奉旨向西方拜佛求经”,书中之“西方”,义同于“西天”。

  那么,依照《西游记》,何处方是“西天”?

  唐僧师徒一路行来,历经艰难,来到天竺国外郡之金平府。此地青龙山玄英洞中尚有辟寒大王、辟暑大王和辟尖大王3个妖怪,只不过以佛身出现。而且,此地之僧侣尊敬大唐胜过天竺。《西游记》卷九十一回“金平府元夜观灯/玄英洞唐僧供状”,金平府慈云寺和尚见唐僧而倒身下拜,曰:“我这里向善的人,看经念佛,都指望修到你中华地托生。才见老师丰采衣冠,果然是前生修到的,方得此受用。故当下拜。”[39]可见金平府并非“西天”佛地。

  过了金平府,再行二千里,就是天竺国都。孙悟空有言:“这边路上将近佛地,断乎无甚妖邪,师父放怀勿虑。”[40]这也仅是“将近佛地”,并非佛地,并非“西天”。然而,出乎悟空之意料,在天竺国虽然布金禅寺(舍卫国给孤独园寺,祇园)尚存,却同样有妖邪,竟然将真公主摄去,自己变成一个假公主,“知得唐僧今年今月今日今时到此,他假借国家之富,搭起彩楼,欲招唐僧为偶,采取元阳真气,以成太乙上仙。”[41]故而在降伏玉兔之后,唐僧师徒还得辞别天竺国王臣民僧侣,西行不辍。

  再往前,为铜台府。府后有一地灵县,县中之寇员外以布施著名,门前挂“万僧不阻”牌。即便如此乐善好施之地,火焰五光佛之徒华光菩萨所居之华光行院,却残败凋零至无人踪迹,唐僧师徒只得在破房之下苦捱一夜,还“不敢高声,恐有妖邪知觉”;而且,此地人心不古,县城内有伙凶徒竟然打劫了寇员外之家,踢死了寇员外,并害唐僧师徒罹受牢狱之灾。[42]

  天竺国外郡之金平府不是,天竺国也不是,铜台府亦不是。“西天”究竟位于何方?

  在遭此人祸之后,唐僧和其徒弟一行4人方始终于到了“西天”,也就是“西方”佛地。“却说唐僧四众,上了大路,果然西方佛地,与他处不同。见了些琪花、瑶草、古柏、苍松,所过地方,家家向善,户户斋僧。每逢山下人修行,又见林间客诵经。”此“西天”,就是《西游记》卷九十一回“金平府元夜观灯/玄英洞唐僧供状”中,金平府慈云寺众僧和唐僧所说的位于天竺国以西的灵山。“唐僧道:‘贵府至灵山还有许多远近?’众僧道:‘此间到都下有二千里,这是我等走过的。西去到灵山,我们未走,不知还有多少路,不敢妄对。’”[43] 灵山脚下,有玉真观,住著金顶大仙;山上有凌云渡,上架独木桥,另有接引佛祖、南无宝幢光王佛撑著无底船儿以渡群生;再往上,即为灵鹫高峰[44],上有雷音古刹,寺内住著“如来至尊释迦牟尼文佛”。是乃唐僧取经的最终目的地。故而唐僧闻如来召见,俯囱作礼而有是言:

  弟子玄奘,奉东土大唐皇帝旨意,遥诣宝山,拜求真经,以济众生。望我佛祖垂恩,早赐回

  国。[45]

  显然,小说《西游记》所指的唐僧前往取经的“西天”,就是释迦牟尼所居之灵鹫山。

  灵鹫山,简称“灵山”,或称“鹫峰”、“灵岳”。因山形似鹫头,且山中多鹫,故有是名。梵语名Grdhrakūt a,巴利语称Gijjha-kūta。汉译佛典一般音译为“耆阇崛”。地处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东北。释迦在世间之时,多居此山,以此为中心而广弘佛法,故而被许多佛教徒视为佛教第一胜地。[46]所以说,小说《西游记》所说的“西天”,并非宽泛的印度或天竺,而是实指摩揭陁国中的灵鹫山。释迦牟尼弘法所居的灵鹫山,才是吴承恩心目中的“西天”。

  --------------------------------------------------------------------------------

  * 本项研究受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2004年度重大研究项目 “民间信仰与中国文学”(项目批准号:05JJD840007)、四川大学“985工程”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创新基地“中国俗文化”研究方向项目资助,以及教育部2005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画资助”(Supported by Program for New Century Excellent Talents in University)(编号:NCET-05-0792)。

  [1]学术界为其命名曰“唐僧取经图”。其时代在西夏。早于明代小说《西游记》数百年。参考张子开:《敦煌普贤信仰考述》,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学科学版)2006年4期。按,上述乃一般的观点。目前浙江杭州飞来峰石刻,尚有一组宋代雕塑,从残存的字样、中间人物的装扮,皆如唐僧师徒前往取经之状。然有人却标为“朱士行西天求法”。参考:《浙江佛教》2005年第4期,封底。

  [2] 《辞源》(修订本)“西天”条。合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7月第1版,第1544页,B栏。

  [3]1、《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西天”条。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2210页,B栏。2、《汉语大词典》“西天”条,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第8册,第739页。

  [4] 《全唐诗》卷二一○。

  [5]吴妆钧:《佛教大辞典》“西天”条,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7月台湾第1版,1994年北京第2次印刷,第237页,A栏。

  [6] 《辞源》(修订本)“西天”条,合订本,第1544页,B栏。

  [7] 《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西天”条,第2210页,B栏。《汉语大词典》“西天”条,第8册,第739页。

  [8] 《汉语大词典》“西天”条,第8册,第739页;“上西天”条,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1册,第271页右栏。

  [9]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编:《俗语佛源》,李明权撰“西天”条。

  [10]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1080页,C栏。

  [11] 明赵氏脉望馆刊本。《四部丛刊初编》景印本。

  [12] 《大正藏》卷四十九,No.2036,p.722b。相同内容,又见明幻轮《释鉴稽古略续集》卷一,《大正藏》卷四十九,No.2038,p.908c。

  [13] 《大正藏》卷四十九,No.2035,p.434b。

  [14]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 《大正藏》卷五十四,No.2125,p.225c。参考:义净原著、王邦维校注《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4月第1版,第167页。

  [16] 《大正藏》卷四十,No.1809,p.534a。参考:陈义孝编《佛学常见辞汇》“西方”条。

  [17] 《大正藏》卷四十七,No.1992,p.628c。

  [18] 江蓝生、曹文顺编著:《唐五代语言词典》“西方变”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377页左栏。

  [19] 吴汝钧编著:《佛教大辞典》,“西方”条,第237页右栏。另参:荻原云来《汉译对照梵和大辞典》,上册,昭和十五年(1940)版,第769页各辞条。

  [20] 《大正藏》卷二十五,No.1509,p.288a-b。

  [21] 明径山寺本。《四部丛刊初编》景印本。

  [22] 按,《汉语大词典》“西方”条,第一义项是指太阳落下去的一边,第二个义项曰“犹西洋”,第三个项指西方净土,最后一个义项乃复姓。恐非详尽。

  [23] 有趣的是,道教文献中之“西方”,含义又迥异。在五行中,西方属金,主秋。故而道教典籍以“西方”作为内炼术语,以为日落之所,肃杀之气在焉。“西方酒”亦为内丹术语,西主为金,据河图金生水,金水一家,“西方酒”即“西方水”也。《悟真篇》:“长男乍饮西方酒,少女初开北地花。” 闵智亭、李养正主编:《道教大辞典》“西方”、“西方酒”条,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年6月北京第1版,第438页。又,或以“西方”指规中、黄庭。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李大华撰“西方”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第1174页左栏。

  [24] 1、《汉语大词典》“西天”条,第8册,第739页。 2、《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西天”条,第2210页,B栏。

  [25] 《汉语大词典》“通称”条,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第10册,第943页右栏。

  [26]按,关于“印度”的本来含义及其流变,参考:1、玄奘、辩机原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2月第1版,第161-164页。2、梁晓虹、徐时仪、陈五云:《佛经音义与汉语辞汇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12月第1版,第331-341页。

  [27] 《大正藏》卷五十五,No.2173,p.1107b。

  [28] 《大正藏》卷四十五,No.1885,p.695b。

  [29] 《大正藏》卷四十九,No.2035,p.464b-c。

  [30] 《大正藏》卷五十四,No.2126,p.240b。

  [31] 参考:《出三藏记集》卷二、卷三、卷八,《高僧传》卷三、《魏书·释老志》第二十、《历代三宝纪》卷七等。

  [32] 《高僧传》卷三。

  [33]志磐《佛祖统纪》卷四十三:“今详乾德四年行勤等应诏,西天求法,诸国并赐诏书。”《大正藏》卷四十九,No.2035,p. 398c。

  [34] 1、《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西天”条,第2210页,B栏。2、《汉语大词典》“西天”条,第8册,第739页。

  [35] 《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西天”条,第2210页,B栏。

  [36]1、蓝吉富主编:《中华佛教百科全书》“西游记”条。台南县: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1994年1月初版。2、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编:《俗语佛源》,李明权撰“西天”条。

  [37]参考:《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周先慎撰“西游记”条。

  [38]吴承恩《西游记》,劼父标点、何满子前言,长沙:岳麓书社,1987年7月第1版,第168页。

  [39] 第694页。

  [40]第九十三回“给孤园问古谈因/天竺国朝王遇偶”,第709页。

  [41]第九十三回“给孤园问古谈因/天竺国朝王遇偶”、第九十四回“四僧宴乐御花园/一怪空怀情欲喜”、第九十五回“假合真形擒玉兔/真阴归正会灵元”,第709-728页。

  [42]第九十六回“寇员外喜待高僧/唐长老不贪富贵”、第九十七回“金酬外护遭魔毒/圣显幽魂救本原”,第729-744页。

  [43]第695页。

  [44] 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动成行满见真如”:“(金顶)大仙指著灵山道:‘圣僧,你看那半天中有祥光五色,瑞蔼千重的,就是灵鹫高峰,佛祖之圣境也。’”第745页。

  [45]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动成行满见真如”,第747-748页。

  [46]玄奘、辩机原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卷九《摩揭陁国下》,第725页。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