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略论菩萨弘誓与留惑润生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尤惠贞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略论菩萨弘誓与留惑润生

  尤惠贞

  国立中正大学学报人文分册

  民国83,第五卷第一期

  1994年出版

  页65-87

  -------------------------------------------------------

  提要

  本文文尝试从“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之具体内容及精神对于大、小乘之不同修行方法与态度作一反省与检讨,并希冀对于一般认为代表大乘菩萨慈悲心行的“留惑润生”与“众生不尽誓不成佛”思想作一探讨与厘清,以具体显示慈悲喜舍四心之“无量”义,并由之以彰显大乘菩萨所以“留惑润生”,以及兴发“众生不尽誓不成佛”大誓愿之精神与影响。

  一、问题提出与探讨方向

  从信法师于(日素食日日增长慈悲吗?)一文(注一)中,就一般人视为慈悲心之象征的“素食”行为对慈悲心作一根源性的探讨,并推论出:日日素食与慈悲心是否日日增长无必然关系。依从信法师之分析,素食只是一种饮食法,日日素食者不必然日日增长慈悲,而非素食者亦未必不具备慈悲心。慈悲心是否日日增长不能光由外在的行为表现来判断,“惟有行者检视自己的心迹才能自知自证”(注二)。

  因此,慈悲心是否日日增长的关键在于是否具足了慈悲的心迹。“若心迹有慈悲则有慈悲心,有慈悲心的身行叫做身行慈,有慈悲心的口行叫做口行慈,有慈悲心的意行叫做意慈,检视日常生活中身囗意的心迹,便可知行者有没有慈悲心。”(注三)

  然而,什么是慈悲心呢?从信法师认为一般学者并末确实了解慈悲心,所以不知如何发慈悲心,作慈悲行。缘此,从信法师遂对“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作一说明,并由之以检视学佛者日常的身囗意是否真正符合了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精神。此文主要是依于小乘阿含经论说明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之具体内容,并由之以检视修行者之具体必行,如素食、放(护)生、慈善事业等之具体意义与作用。

  -------------------------------------

  (注一)《海潮音》 七四卷1/2:82/01-02。

  (注二) 同注一,页十上。

  (注三) 同注一,页十上。

  -------------------------------

  然文中对于人乘菩萨之“留惑润生”与“众生不尽誓不成佛”之弘愿的批评,则引发了笔者一些反省:大乘佛教对于“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之具体说明为何?此四无量心与大乘菩萨救度一切众生的广大弘誓有何关联?又“留惑润生”之确实含义为何?菩萨之慈悲心行与“留惑润生”有何关联?何以发展至大乘佛教要强调“留惑润生”?“留惑润生”是否诚如从信法师所批评的不合乎世尊之证悟入灭?从信法师于其文中对“留惑润生”提出了如下的反对意见:

  台湾佛教界以为广做慈善事业就是菩萨大慈大悲行,鼓励学者留惑润生,救拔众生苦,呵责急于求证解脱乐的自了汉,却无视于释迦牟尼佛出现世间,烦恼永尽无余而成佛,应说已说应度已度,并不留惑润生而入灭去了,世尊一生除了说法,从未做救济贫苦事业,也不鼓励出家做慈善救济行为,没有人说世尊自了汉,也没有人说世尊不慈悲。(注四)

  慈善事业是否即是菩萨之大慈大悲行,这是值得反省的问题,但若视为了不舍众生而强调留惑润生的菩萨心行为不如理,则值得商榷。如果所谓的“留惑润生”不合于原初佛陀的慈悲心行,则学佛者的确应该好好检讨一下强调“留惑润生”是基于什么样的心态?而且既是不如理,则应修正之。但若只因为佛陀在世时,“应说已说应度已度,并不留惑润生而入灭去了”,即推理出后来大乘佛教所强调之“留惑润生”不如理,那么是否表示学佛者只能依据原始佛教的经典修习,除此以外,其他的佛教教义都有可能不如理,因为后人无法确定佛陀是否如此教示?研究佛教固然可从思想发展的历史面去考察诸如“大乘经典是否为佛说?”“大乘思想是否合乎佛陀教示之根本精神?”等问题,但若依思想义理发展之内在关联性,亦可以直就大乘经论所表现的思想来考察其是否合于佛之根本教义?其所欲彰显者为何?又何以要特别强调这些思想?若顺此思路来考察,亦可以依现有的大乘佛教经论,针对大乘佛教教义中有关“留惑润生”作一些反省:思考何以会有“留惑润生”的思想出现?此思想所欲强调者为何?又其可能面对那些问题等等。

  此外,从信法师认为“众生不尽誓不成佛”是学佛者“过度膨胀自我的虚妄语”(注五),同时此弘誓亦犯了“自我矛盾的误谬”,其文指出 :

  -------------------------------------

  (注四) 同注一,页六下。

  (注五) 同注一,页六上。

  ----------------------------------

  事实上,一切众生皆自度而得解脱,大慈大悲的菩萨顶多只能勤做饭请众生吃,不能替代众生饱食,若发心‘众生不尽誓不成佛’,自己誓不成佛就是发誓不被救度的众生,使他人永不实现救度一切众生而后成佛的大愿,彼此阻碍成佛,从此世间都没有得度的人,也没有人成佛。(注六)

  有关于大慈大悲菩萨之广大弘誓是否如理,是否自相矛盾的问题,应该先行对所谓菩萨的慈悲心行作较深入的反省与探讨,才能比较客观地作一判断,因为这牵涉到大小乘教义之不同侧重与发展。基于对上述诸问题的思考,本文企图对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之具体义涵作一番探讨,并由之反省真正的大慈大悲菩萨心行应如何显发?菩萨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行与救度一切众生之誓愿有何关联?又菩萨弘誓与“留惑润生”思想对于学佛者之具体修行有那些影响?

  二、大小乘有关慈悲喜括四心之说明

  从信法师在其文中依“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来检证修行者是否真具有慈悲心迹,乃是因其认为“慈悲心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简说,由于慈悲用以利他,喜舍用以利己,利他而显见慈悲,是故常以慈悲代表四无量心,若更简约,只用慈心便代表了四无量心。”(注七)其主要是依据《杂阿含经.九一六》以说明慈悲喜舍四种心行之具体意义。(注八)佛陀教示弟子修慈悲喜舍四心即是如实地修习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等清净业,所谓诸恶莫作、自净其意,如是其心自然广大无量,具足正受住,故能消除种种不净业报。此外《中阿含经.卷第六十》有云:

  复次,诸贤! 若比丘心与慈俱,遍满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心与慈俱,无结无怨无志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如是悲喜心与舍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是谓比丘不烦热死、不烦热命终。(注九)

  --------------------------------------

  (注六)同注一,页六上。

  (注七)同注一,页十下。

  (注八)《大正藏》 2,页232上,并参看从信法师上引文页11-13。

  (注九)《大正藏》 1,页802上。

  --------------------------------------

  由此此可知《阿含经》中所谓慈悲喜舍四心本是佛陀教弟子如何自净其心行之修行方法,故经文所侧重者在于说如何随时观察己心如实修行慈悲喜舍,若如实修证,则可以断除一切嗔嗔恚、怨、嫉及憍慢等不净心,成就“不烦热死不烦热命终”。

  此四心虽是就行者之自心而修习证悟,然应如何具体而微地如实修证呢?此则需有所缘方能显现,关于此,《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二十九》有具体的说明,论云:

  论曰:无量有四:一慈 ;二悲; 三喜; 四舍。言无量者,无量有情为为所缘故,引无量福故,感无量果故。此何故唯有四种?对治四种多行障故。何谓四障?谓诸嗔害、不欣、慰欲、贪嗔,治此如次建立慈等。... 此四无量,行相别者:云何当令诸有情类得如是乐?如是思惟,入慈等至。云何当令诸有情类离如是苦?如是思惟,入悲等至。诸有情类得乐离苦岂不快哉! 如走思惟,入喜等至。诸有情类平等平等,无有亲怨。如是思惟,入舍等至。(注一0)

  可见,行者修慈悲喜舍四心,除了自修自证以外,同时亦关联著与其余一切众生之离苦得乐的关系:对一切众生无有嗔害之心,谓之慈;不忍其轮迥生死而受苦,谓之悲;见众生离苦得乐则心生欢喜,谓之喜;度一切众生而不爱不憎,舍上慈悲喜三心则谓之舍。因为强调慈悲喜舍四心必须关联著无量众生而修习,以期能引无量福德果报,故慈悲喜舍四心又称为“四无量心”。

  依上文文所提及之《杂阿含经.九一六》,佛陀实已明教示弟子慈悲喜舍四心皆是广大无量。慈心之所以是无量,在于修此慈心观,则“无怨无嫉,无有嗔恚,广大无量,满于一方,正受住。二方....充满诸方,具足正受住。”。同理,修习悲、喜、舍三观时,亦是广大无量,充满诸力,具足正受住。可见佛陀原初教诲弟子应善修慈悲喜舍四心,且多修习自能令其心广大无量,成就无量福果。既强调修习其心,令其广大无量,自然是关联著其他无量众生之离苦得乐而修证。然而若佛之弟子只侧重于自修自证,如实断除贪、嗔、痴、怨、嫉等恶习,而证入涅槃寂灭,则现实中尚未得度之众生仍然轮转生死苦海,不得解脱,如此所谓以“无量有情为所缘”之无量则非究竟圆满的无量义,因为尚有众生未解脱之故。事实上,佛弟子之根机千差万别,虽皆依佛陀之教示而修习,然以心性根机之差异,故所侧重者与所证悟者亦有所差异,或强调个人之自修自证,以期能臻至“所作已作,不受后有”之寂灭涅槃境界;或于修证过程中自然悲悯他人之苦,不仅自求解脱,亦思令他人得以离苦得乐,共证菩提正觉。此是行者心性之差异,而非佛陀说法之偏差。众生根机既有如此的差异,则佛教为顺应各别差异之根机,自然出现大、小乘经论对于慈悲喜舍四心之不同强调。

  -----------------------------------

  (注一0)《大正藏》 29,页 150 中—下。

  ---------------------------------

  《大集经卷六.宝女品第三之二》 曾对“大乘”作如下之界定 :

  尔时,宝女白佛言:世尊 ! 何故名大乘 ?佛言:其乘广大,故名大乘,于诸众生,无挂碍故,故名大乘。是一切智善根根本,故名大乘。无有烦恼诸结黑闇,故名大乘。所有光明,无气不遍,故名大乘。周遍其边,有眼目故,故名大乘。本性常净,初无沾污,故名大乘。断诸烦恼,一切习气,故名大乘。...一切人天之所恭敬,成就无量无边功德,永断一切悭吝、破戒、害心‥懈怠、乱心、无明。能令众生获得多闻,为作安乐,断一切苦。能令作善业、佛智、无碍智、无上智、平等。一切智,是名大乘。(注一一)

  依此定义, 救度一切众生,令得安乐,实是大乘成其为大乘之必要条件之一。 一般皆以“菩萨乘”作为大乘之代表,以对显于声闻、缘觉二乘之小乘思想; 而大乘菩萨乘之特性即在于其特别强调不舍世间、不舍众生之思想。 《大集经.虚空藏菩萨品第八之四 》对于菩萨乘之不共二乘有如下之强调:

  云何云为庄严菩萨乘 ?善男子 ! 乘者谓无量也,无边崖故。普遍一切喻如虚空,广大容受一切众生故。不与声闻、辟支佛共,是故名大乘。(注一二)

  此即明白指出大乘之所以为大,主要是以菩萨之心量能容受一切众生而言。吴汝钧于其所编著之《佛教思想大辞典》,解“大乘”一辞时谓:

  大小乘的差别,基本上在量方面,而不在质方面。即两者的最后归宿都是寂灭的涅槃境界,都需要渡化。但大乘强调普遍渡化,以为真正的渡化走自渡与他渡同时完成;小乘则只强调个别渡化,以为渡化只是个人的事。两者的理想人格也不同,前者是佛、菩萨,后者是阿罗汉。(注一三)

  ----------------------------

  (注一一) 《大正藏》 13,页39上—中。

  (注一二) 《大正藏》 13,页114下一5上。

  (注一三) 参看吴汝钧所编著之 《佛教思想大辞典》 ,页96b,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民81。

  ------------------------

  小乘所以只强调个别之渡化,即因其心性根机如此,其所著重者在于观察自心如何依佛陀之教示如理修证;而所谓大乘则是在修证的过程中自觉地要渡化他人,此亦是其心性根机之自然表现与要求。此犹如现实中有人较喜独善其身,有人则乐于参与公共事务;有人路见不平则拔刀相助,有人则不喜多管闲事。此种差异性若直就其心性之表现而言,当然可视为是自然之差异;但若就所有人皆希冀离苦得乐而言,则要求自度度他之菩萨心行自是较只求自修自证之阿罗汉心行更广大无量。

  所谓菩萨,乃是“菩提萨埵”(梵文为bodhi-sattva)之简语,分开而言则为“菩提”与“萨埵”,《大智度论.卷第四》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初品中“菩萨”一义有云:

  问曰 : 何等名菩提?何等名萨埵?

  答曰 : 菩提名诸佛道,萨埵名成众生或大心。…‥如偈说:“一切诸佛法,智慧及戒定,能利益一切,是名为菩提。其心不可动,能忍成道事,不断亦不破,是心名萨埵。”复次,称赞好法是故名萨,好法体相名为埵。菩萨心自利利他故,度一切众生故,知一切法实性故,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故,为一切贤圣之所称赞故,是名菩提萨埵。所以为何?一切诸法中佛法第一,是人欲取是法故,为贤圣所赞叹。复次,如是人为一切众生脱生老死故索求佛道,走名菩提萨埵。……

  问曰 : 齐何名菩提萨埵?

  答曰 : 有大誓愿、心不可动、精进不退,以是三事,名为菩提萨埵。(注一四)

  由此可见,菩萨乃是具有“上求佛法,下化众生”之广大誓愿,并且精进不退转的修行者。又菩萨亦可称为“摩诃萨埵”,即所谓的“大众生”或“大勇心”,因为“菩萨是爱乐无上菩提,精进欲求的有情”(注一五),《大智度论.卷第五》释初品中“摩词萨埵”义有云;

  ------------------------------------

  (注一四)《中正藏》 25,页86上一中。

  (注一五) 参看印顺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页130-1,正闻出版社,台北,民70

  -------------------------------

  问曰 : 云何名摩诃萨埵?

  答曰:摩诃者大,萨埵名众生,或名勇心。此人心能为大事不退不转大勇心,故名为摩诃萨埵。复次,摩诃萨埵者,于多众生中最为上首故,名为摩诃萨埵。复次,多众生中起大慈大悲成立大乘,能行大道得最大处,故名摩诃萨埵。(注一六)

  又《大智度论卷第四十五》 释“摩诃萨”义有云 :

  菩萨摩诃萨于一切众生中,应生利益安乐心。云何名利益安乐心?救济一切众生,不舍一切众生,是事亦不念有是心,是名菩萨摩诃萨于一切众生中生利益安乐心。(注一七)

  依上引诸文,皆明白指出菩萨乘之特性即在其精进勇猛求无上菩提,以期能度化一切众生,令其离苦得乐。《法华经.譬喻品第三》以羊车、鹿车及牛车来譬喻三乘之差别心行,亦具体地显示了大乘菩萨救度一切众生之弘愿,经云:

  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声闻乘,如彼诸子为求羊车出于火宅。

  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如彼诸子为求鹿车出于火宅。

  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湣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如彼诸子为求牛车出于火宅。(注一八)

  此经文明白表示大乘菩萨深具上求下化之慈悲誓愿,其所以勤修精进,即是为了具足种种智慧,以能实际“湣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故其所求之法以牛车譬喻,较之二乘之羊车、鹿车自然较大,此即是大乘之所以为大之精神所在,亦是菩萨所以称为“觉一切有情”之殊胜处。

  大乘菩萨以慈悲故不舍一切众生,而诸大乘经论更以慈悲喜舍作为菩萨度化众生之无量心行的代表,如《大智度论.卷二十》即明白表示:

  四无量心者,慈悲喜舍。慈名爱念众生,常求安隐,乐事以饶益之。悲名湣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心苦。喜名欲令众生,从乐得欢喜。舍名舍三种心,但念众生不憎不爱。修慈心,为除众生中嗔觉故。修悲心,为除众生中恼觉故。修喜心,为除众生不悦乐故。修舍心,为除众生爱憎故。(注一九)

  复次,慈是真无量。慈为如王,余三随从如人民。所以者何?先以慈心欲令众生得乐。见有不乐者,故生悲心。欲令众生离苦,心得法乐故生喜心。于三事中,无憎无爱无贪无忧,故生舍心。(注二0)

  依上述,我们可知诸佛菩萨之慈悲心行是无量的。然则,菩萨所以湣念众生,欲拔苦与乐之根据为何?换言之,菩萨对于一切众生何以有无量的慈悲喜舍心行?智者《观音玄义.卷上》以“十义”通释“观世音”菩萨之名,其中第二义解释观世音菩萨之“慈悲”心行时有云:

  次慈悲者,良由观音之人,观于实相普门之法,达于非人非法实相之理。一切众生亦复如是。故《华严》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此理圆足无有缺减,云何众生理具情迷,颠倒苦恼?既观是已,即起慈悲,誓拔苦与乐,是故明慈悲也。(注二一)

  观世音菩萨是大乘经论中大慈大悲的象征,而其所以如此慈悲,乃基于如实观察众生,知众生具足成佛的可能性,实是与佛无二无别,所谓“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众生与佛的差别,只在于众生愚痴无明,不能如实照见诸法实相中道之理,虚妄颠倒故生烦恼,此即天台宗智者大师所说之“众生理具情迷”,故依众生具有成佛可能性之如来藏理而言,众生只是“理即佛”而非“究竟即佛”。正因为一切众生皆有成佛的可能性而不自知,所以菩萨才湣伤爱念不已。由此可知,大乘佛教肯定,“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可成佛”实是菩萨兴发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之重要依据。

  至于菩萨之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又是如何具体呈显呢?《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明白指出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必依三缘而发,经云:

  复次,善男子 ! 复有梵行,谓慈悲喜舍。...慈有三缘:一绿众生;二缘于法;三则无缘。....众生缘者,缘于五阴愿与其乐,是名众生缘。法缘者,缘诸众生所须之物而施与之,是名法缘。无缘者,缘于如来,是名无缘。慈者多缘贫穷众生,如来大师永离贫穷受第一乐,若缘众生则不缘佛法亦如是,以是义故,缘如来者,名曰无缘。世尊! 慈之所缘一切众生,如缘父母妻子亲属,以是义故,名曰众生缘。法缘者,不见父母妻子亲属,见一切法皆从缘生,是名法缘。无缘者,不住法相及众生相,是名无缘。(注二二)

  ---------------------------------------

  (注一六)《大正藏》 25,页94上。

  (注一七)《大正藏》 25,页382下一3上。

  (注一八)《大正藏》 9,页13中。

  (注一九)《大正藏》 25,页208下。

  (注二0) 同 书,页211中。

  (注二一)《大正藏》 34,页877中。

  (注二二)《大正藏》 12,页452中一下。

  ------------------------------------------

  复次,善男子! 菩萨摩诃萨四无量心,能为一切诸善根本。善男子! 菩萨摩诃萨若不得见贫穷众生无缘生慈;若不生慈则不能起惠施心;以施因缘令诸众生得安隐乐,所谓食饭车乘衣服香花床卧舍宅灯明,如是施时心无系缚不生贪著,必定回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注二三)

  可见菩萨修四无量心乃是一切诸善根本,而要能如实修习四无量心,则必须以众生与法为缘 ; 虽缘于众生与法而修,然依无上正等正觉如实观照一切法与众生,最终实无一法或一众生可定著,故曰“无缘”,此即 《观无量寿经》 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之义。亦即虽缘于一切众生而有所施善,但若其心无所系缚而不生著,自能随一切众生之机感而自在应化,既为自在应化,实是化无化相,亦不可谓定有众生可度,亦不可谓定有菩萨施救度之事,如此才能成就真正的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四无量心行。

  三、菩萨弘誓与留惑润生

  以上已依大小乘经论论述慈悲喜舍四种心行之具体内容与意义,其次,则是探讨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与所谓的“菩萨弘誓”或“留惑润生”之关系为何?何以一般论及慈悲心行时,容易联想到“留惑润生”或“众生不尽誓不成佛”?从信法师于其文中曾表示:

  修习慈心观便应如是实践十善业,检视慈悲心便应检视十善业。学者想修慈心观,想广修菩萨行,往往不知如何显发慈悲心,毫无使力处,总是往舍命救生的牛角钻,导致自叹不行,总是往“众生不尽誓不成佛”的牛皮吹,导致没有一众生愿自度,既不自度便也不能度他,总是往留惑润生歧路走,导致终生只知做慈善事业,做护生事业,吃素求功德,毫无实质的学佛成就。(注二四)

  ------------------------------------

  (注二三) 同上书,页454下。

  (注二四) 参看 ( 日日素食日日增长慈悲吗? )页13上。

  --------------------------------------

  从信法师于此实是反省行者应如何确实实践慈悲喜舍心行,并提出学佛者所以不能发真正的大慈大悲心,问题在于不能实践大喜大舍,只是空喊大慈大悲;而要能大喜大舍,则须依“一切恶莫作, 当奉行诸善,自净其志业,是则诸佛教”具体实践才行。(详见其文十三页所论)依从信法师所提出之见解而行固然可以培养大慈大悲心行,然而实践十善业或如实修习大喜大舍的同时,是否亦可能推己及人而不忍不舍?换言之,当学佛者兴发“留惑润生”以及“众生不尽誓不成佛”之慈悲誓愿时,是否必然步入歧路或吹牛皮?面对此等问题,学佛者应进一步反省菩萨之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行与度尽一切众生或留惑润生之关系如何?又强调菩萨弘誓与留惑润生究竟有何意义与影响?

  《大集经.无尽意菩萨品第十二之三》明白指出大乘菩萨缘一切众生所修之慈悲喜舍乃是无量无边,经云 :

  菩萨修慈亦不可尽。何以故?菩萨之慈无量无边,是修慈者无有齐限等众生界,菩萨修慈发心普覆。舍利弗! 譬如虚空无不普覆,是菩萨慈亦复如是,一切众生无覆者。舍利弗! 如众生界无量无边不可穷尽,菩萨修慈亦复如是,无量无边无有有穷尽。虚空无尽,故众生无尽;众生无尽,故菩萨修慈亦不可尽,是谓大士所修慈心不可得尽。……夫修慈者,悉能拥护一切众生,能舍己乐与他众生。声闻修慈齐为己身,菩萨之慈悉为一切无量众生。舍利弗! 夫修慈者能度诸流,慈所及处有缘众生、又有缘于法、又无所缘。缘众生者初发心也;缘法缘者已习行也;缘无缘者得深法忍也。舍利弗! 是名菩萨修行大慈而不可尽。……菩萨摩诃萨修行大悲亦不可尽。……菩萨摩诃萨修行于喜亦不可尽。……菩萨摩诃萨修行于舍亦不可尽。……(注二五)

  菩萨以慈悲喜舍故,欲令一切众生究竟离苦得乐,此种不舍众生之慈悲心行与二乘行者非常不同,故《大集经卷第十一.海慧菩萨品第五之四》赞叹菩萨所行为不可思议,经云:

  善男子 !菩萨所行不可思议, 虽入深定亦不证得沙门道果。善男子! 譬如二人欲过猛火,其中一人者著金刚铠即能过之;其一人者被干草为火所焚。何以故?草则易烧、金则坚故。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怜湣众生专念菩提,庄严甚深无量三昧,以三昧力能过声闻缘觉正位不取果证,从定起已得正觉道如来三昧。被干草者喻于声闻,声闻之人厌悔生死,于诸众生无慈悲心,是故不能过于声闻缘觉正位。何以故?二乘之人于福德生知足想,菩萨之人于福中心无厌足。金刚铠喻空无相愿,大猛火者喻诸行法,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无相愿,而能不证沙门道果。世尊! 菩萨摩诃萨具足是事不可思议,修是三昧而不取证,行生死火不为所烧。(注二六)

  菩萨具足菩提正智与慈悲,故能勤修无尽法门而不取证,亦能随缘教化众生而不为生死所困;因此,依菩萨之慈悲誓愿必然含著「众生无边誓愿度”,而推其极,则有“众生不尽誓不成佛”之弘誓出现。

  又顺此不舍众生之思想更具体表示者则为“留惑润生 ”。李通玄 《新华严经论》 对于留惑润生有如下之说明 :

  一切诸教皆权施设,引彼诸根咸来至此华严大海,入毗卢遮那一真境界。以三乘空观,折伏现行无明,不生不成根本智具差别智故。欣生他土厌此娑婆,设有住者,犹言“留惑”也。(注二七)

  三乘信解顺情所忻,何以故?说佛果即在三僧祗之后,说佛净土在于他方,此娑婆是秽土。修菩提者,厌垢欣真,乐生净国。设有住世菩萨,亦言留惑润生,为济众生故,非由法尔根本智自在力合如斯故。如是菩萨皆是顺情之法,法易信故。(注二八)

  权教菩萨得出八禅,超三界苦,生于净土。有慈悲者,留惑润生,住于世间。(注二九)

  菩萨上求菩提、下化众生,实是悲智双运,随缘任运。以其智故能证悟涅槃;以其悲故不舍众生。若菩萨迳自取证空无相三昧而得沙门果道,即不能再随缘度化众生,因此,菩萨为了轮迥生死苦海的众生宁愿誓不成佛,示有结惑以方便度化众生,故谓“留惑润生”。智者《四教义.卷第七》,“第三约三藏教明菩萨位以释净无垢称义耆”,其中第三“料简”文中有云:

  ------------------------------------------

  (注二五)《大正藏》13,页199中一201中 。

  (注二六)《中正藏》 13,页67下。

  (注二七)参看李通玄《新华严经论.卷第三》,《大正藏》36,页739下。

  (注二八) 同上书,卷第八,《大正藏》 36,页768上。

  (注二九) 同上书,卷第二十五,《中正藏》 36,页809上。

  ----------------------------------------

  问曰:声闻经中开三乘,何故二乘即生断结?菩萨从初发心,乃至 降魔都不断结?

  答曰:声闻、缘觉,厌患生死自求涅槃,不为利物,是故贪取真断结,结尽则不受生入涅槃也。菩萨大慈怜湣欲度一切,受生死苦,教化众生。众生出世善根淳熟,即便成道。说三乘教,共三乘人同入涅槃。若因中断结,即不受生,岂能利物?走故忍受生死不断结使,三阿僧祇处在生死,教化众生,共出三界,故不断结使,意在于此。(注三0)

  大乘菩萨因为慈悲湣念众生,故与声闻、缘觉二乘人之自求证悟、了脱生死不同,而其之所以留惑以润生,乃因修行过程中,若断一切烦恼结惑,即断受后有之一切因缘,如此如何能方便教化利益一切众生?又《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一》强调诸佛菩萨不久住涅槃三昧之中,亦是诸佛菩萨慈悲湣念一切众生之必然推扩,经云:

  是诸如来,有二种法,于三昧中,不复久住。一者大慈,二者大悲。依大慈故,与众生乐;依大悲故,拔众生苦。以是二法,于无数劫熏其心,而成正觉。世间众生,多诸苦恼,以是因缘,如来不久从三昧起,当为演说心地观门,大乘妙法,告诸大众,无求一切人天福乐,速求出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注三一)

  吴汝钧于《佛教思想大辞典》,解“不住涅槃”一辞时亦云:

  佛为了救度众生,而不定住、安住于涅槃中。这表示大乘菩萨的不舍世间的态度。若得觉悟而证得涅槃,而住于其中,便会忽咯对世间的眷顾。若虽证得涅槃,而不住于其中,或竟暂不证入涅槃,便更能专心眷顾世间的事,表现广大的悲愿。(注三二)

  依上述所征引者,可知大乘菩萨之不舍众生与留惑润生实是依于大乘义理之自然要求与发展,而也正因为此种广大悲愿,才显现菩萨修习慈悲喜舍四心之真正无量义。德孚于(关于慈悲)一文中,将《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对于大乘菩萨“大慈大悲”之界定归纳为:一、利他;二、力行;三、周遍;四、不歇。(注三三)大乘菩萨勤修力行“上求下化”,实是依“利他”以圆满证成“自利”,其中之“周遍”与“不歇”即强调菩萨之度化一切众生无有穷尽与终止。因此,菩萨之慈悲弘誓必以一切众生得度为自我期许之所依,间或有所谓之不断烦恼结惑、不住涅槃,只是润生之种种权巧与方便。

  -----------------------------------------

  (注三0)《大正藏》 46,页746中 。

  (注三一) 唐、罽宾三藏般若译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卷一》 ,页32-3,台北,台湾印经处,1959。

  (注三二) 见吴汝钧编著 《佛教思想大辞典》,页141b。

  ----------------------------------------

  又《大智度论.卷二十七》有关大慈大悲与小慈小悲之分别,更能具体地彰显诸佛菩萨不舍世间众生之慈悲心行,论云 :

  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

  问曰:大慈大悲如是,何等是小慈小悲?因此小而名为大?

  答曰:四无量心中慈悲名为小,此中十八不共法,次第说大慈大悲名为大。复次,诸佛心中慈悲名为大,余人心中名为小。

  问曰:若尔者,何以言菩萨行大慈大悲?

  答曰:菩萨大慈者,于佛为小,于二乘为大,此是假名为大,佛大慈大悲真实最大。复次,小慈但心念与众生乐,实无乐事;小悲名观众生种种身苦心苦,怜湣而已,不能令脱。大慈者,念令众生得乐,亦与乐事。大悲怜湣众生苦,亦能令脱苦。

  复次, 凡夫人、声闻、辟支佛、菩萨慈悲名为小,诸佛慈悲乃名为大。复次,大慈从大人心中生,十力、 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法中出,能破三恶道大苦,能与三种大乐,天乐、人乐、涅槃乐。复次,是大慈遍满十方三世众生,乃至昆虫,慈彻骨髓,心不拾离。三千大千世界众生堕三恶道,若人一一皆代受其苦,得脱苦已,以五所欲乐、禅定乐、世间最上乐,自恣与之,皆令满足,比佛慈悲,千万分中不及一分,何以故?世间乐,欺诳不实,不离生死故。……

  问曰:若尔者,何以故但说慈悲为大?

  答曰: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所以者何?菩萨见众生老病死苦,身苦心苦,今世后世苦等诸所苦恼,生大慈悲救如是苦,然后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亦以大慈悲力故,于无量阿僧祇世生死中,心不厌没。 以大慈悲力故,久应得涅槃而不取证。 以是故,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若无大慈大悲,便早入涅槃。(注三四)

  ---------------------------------------

  (注三三)参看现代佛教学术丛刊37:《佛教哲学思想论集(二)》,页152,大乘文化出版社,台北,民68。

  (注三四)《大正藏》 25,页256中一下。

  ----------------------------------------

  诸佛菩萨正因大慈悲力,故不早入涅槃取证;虽于生死中,心不厌没。正因“大慈遍满十方三世众生,乃至昆虫,慈彻骨髓,心不舍离”,自然不忍有任何一众生尚未得度;既然不忍,遂发誓愿度尽一切众生。故依以上之论述,所谓“留惑润生”或誓愿度尽一切众生,乃是菩萨随顺一切众生皆有成佛的可能性而自然兴发的广大慈悲喜舍心愿,此是大乘经论所共许者。既肯定“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切众生皆当成佛”,则在此大前提下,诸佛菩萨因不忍众生浮沉苦海,流转生死,故以大悲心兴发“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数誓愿断”两大誓愿,如此才能拔众生苦;又以大慈心兴发“法门无量誓愿知,无上佛道誓愿成”之弘愿,以期能以种种善巧方便度化众生,使其离一切苦得究竟乐。而此救度众生之广大誓愿充其极,则可能出现“众生不尽誓不成佛”之悲愿,因为大慈大悲之菩萨不忍亦不舍任一众生之故。 同理,所谓菩萨“留惑润生”亦是立基于如此广大无量的慈悲心愿,为显菩萨之不舍任一众生,故强调其不急于断惑证入寂灭涅槃,而以各种方便应化来度化众生。此乃是侧重于菩萨上求下化的心行,强调其难行能行,慈悲喜舍广大无量,不以个人证悟涅槃为首要,而一心系念沉沦生死苦海的一切众生,故不舍任一众生而成佛。此实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心具有同样伟大的胸怀!

  四、同体大悲、无缘大慈

  上文已论述依大乘菩萨之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行实蕴涵了度尽一切众生之广大誓愿,而为了究竟证成此一理想,菩萨遂有“留惑润生”之善巧方便行。其次,本文拟进一步探讨大乘菩萨如何修持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行?又行者若欲学菩萨度尽一切众生之誓愿与留惑润生,应如何具体实践?

  首先,《维摩诘所说经.观众生品第七》曾论及菩萨应如何观照众生以至于实行慈悲喜舍,实可视为菩萨实践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之具体说明,经云: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观于众生?

  维摩诘言:譬如幻师,见所幻人,菩萨观众生为若此。如智者见水中月,如镜中见其面像,如热时焰,如呼声响,如空中云,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芭蕉坚,如电久住,如第五大,如第六阴,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界。菩萨观众生为若此。如无色界色,如焦谷芽,如须陀洹身见,如阿那含入胎,如阿罗汉三毒,如得忍菩萨贪恚毁禁,如佛烦恼习,如盲者见色,如入灭尽定[而]出入息,如空中鸟迹,如石女儿,如化人烦恼,如梦所见已寤,如灭度者受身,如无烟之火。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文殊师利言:若菩萨作是观者,云何行慈?

  维摩诘言:菩萨作是观已,自念我当为众生说如斯法,是即真实慈也。行寂灭慈,无所生故。行不热慈,无烦恼故。行等之慈,等三世故。行无诤慈,无所起故。行不二慈,内外不合故。行不坏慈,毕竟尽故。行坚固慈,心无毁故。行清净慈,诸法性净故。行无边慈,如虚空故。行阿罗汉慈,破结贼故。行菩萨慈,安众生故。行如来慈,得如相故。行佛之慈,觉众生故。行自然慈,无因得故。行菩提慈,等一味故。行无等慈,断诸爱故。行大悲慈,导以大乘故。行无厌慈,观空无我故。行法施慈,无遗惜故。行持戒慈,化毁禁故。行忍辱慈,护彼我故。行精进慈,荷负众生故。行禅定慈,不受味故。行智慧慈,无不知时故。行方便慈,一切示现故。行无隐慈,直心清净故。行深心慈,无杂行故。行无诳慈,不虚假故。行安乐慈,令得佛乐故。菩萨之慈,为若此也。

  文殊师利又问:何谓为悲?

  答曰:菩萨所作功德,皆与一切众生共之。

  何谓为喜?

  答曰:有所饶益,欢喜无悔。

  何谓为舍?

  答曰:所作福祐,无所希望。(注三五)

  -------------------------------------

  (注三五)姚秦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见《大正藏》14,页547上一下。

  ----------------------------

  唯有如实的观察众生随缘聚散起灭、如幻如化,而不心生住著,菩萨之慈悲喜舍四种心行方能真正成就圆满而究竟之无量义:虽缘无量众生,而实不住著于任一众生。

  又依诸大乘经论之教义,真正之菩萨道必须悲智双运、随缘度化,(注三六)菩萨以大悲故不舍众生,然依一切智智相应作意,故能如实了知诸缘起法空无自性,毕竟清净而不妄生执著,以无所得之方便行教化一切众生。如《大集经.虚空藏菩萨品第八之二》有云:

  云何菩萨分别众生从始以来清净而教化众生者?若菩萨为教化一切众生故,修于大慈大悲时,作如是思惟:何等是众生?作是念言:此诸众生但假名字,颠倒虚假谓为众生。一切众生本际清净,毕竟无生无起,但因虚妄愚痴故造种种业。造种种业已,受无量忧悲苦恼。……菩萨作是念言:是诸众生我应令如实觉知诸法,使脱妄想苦恼。于诸众生中,亦不见众生性,而不舍大悲教化众生,是为菩萨分别众生从始以来清净而教化众生。(注三七)

  菩萨所以能如实观察一切众生及诸业惑假名不实,毕竟清净无有生起者,即因菩萨具足无上菩提正智,了知诸法缘起性空之中道实相理,故能如理作意,修持度化一众切生之大慈大悲行。又菩萨必须以无所得无所求之心度一切众生,方能成就真正方便行,如《大集经.海慧菩萨品第五之四》有云:

  菩萨摩诃萨见一切法,如聋如盲无有众生,如是见时心无染著、无有悔退,是时心中真实了知:我于众生非有利益非无利益,亦为众生修集大悲。善男子! 譬如微妙净琉璃宝,虽复在泥经历百年,其性常净出已如本。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了知心相本性清净,容尘烦恼之所障污,而客尘烦恼实不能污清净之心,犹珠在泥不为泥污。菩萨作如是念:若我心性烦恼污者,我当云何能化众生?是故菩萨常乐修集福德庄严,乐在诸有供养三宝,乐为众生趋走供使。于生贪处不起贪心,护持正法,乐行惠施,具足净戒,庄严忍辱,勤行精进,庄严禅支,修集智慧,多闻无厌,清净梵行,修大神通三十七品。菩萨摩诃萨行如是法,不为烦恼之所染污,不著三界。菩萨摩诃萨行善方便功德力故,虽行三界身心不污。(注三八)

  -------------------------------------------

  (注三六)如印顺法师于(大乘佛教导源)一文中,依般若经思想将菩萨道归约为一、依“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者;二、以“大悲为上首”者;三、勤修“无所得为方便而行”者。参看现代佛教学术丛刊98:《大乘佛教之发展》,页 8-11。

  (注三七)《大正藏》13,页103 上。

  (注三八)《大正藏》 132,页68上。

  ---------------------------------------------------

  依上引诸经文,可知菩萨慈悲度化众生,非为任何利益,实是菩萨之为菩萨的本质内含。然要能如实拔苦与乐,究竟利益安乐一切众生,则菩萨必须贝足一切智行,虽不断烦恼亦不为烦恼所污;为度众生,不离三界亦不著三界。依此推扩言之,菩萨依于慈悲弘誓所引发之留惑润生,其具体方法乃是如实照见诸法实相,即烦恼染污当体即见清净菩提,故能不舍弃任一法,亦不为任一法所障碍,此可由《清净毗尼方广经》有关菩萨不断烦恼结惑亦不为烦恼所障之说明得到具体例证,经云:

  不断于欲,不为欲热;不断于嗔,不为嗔热;不断于痴,不为痴热。于一切法离诸暗障,不断烦恼,勤行精进。(注三九)

  又《大力广宝箧经卷上》指出菩萨法方是真正佛法器,亦具体地表达了菩萨为度众生,不断烦恼、不住生死的特殊心行,经云:

  时大德须菩提语文殊师利:世尊先为声闻说法,文殊师利! 我今请汝说菩萨法。 ……文殊师利! 我请汝说是佛法器非佛法器。文殊师利言:大德须菩提! 诸入正位皆是非佛器,已为法界所系持故。

  若观法界不舍于一切众生,不堕正位不共结住,如是等人是佛法器。复次,大德须菩提! 若到学法无学法界为所缚者,舍一切众生焦然结缚,心生疲倦怖畏三界,乃至一念不乐住结,是等名为非佛法器。大德须菩提! 若有能尽未来际劫,发大庄严,不怖不畏。行三界行,不为三垢之所染污,于生死中起园观想。欲乐诸有,不集有行,如是等人名佛法器。复次,大德须菩提! 若无欲染,示现染欲。非为嗔恼,示现有嗔。不为痴覆,示现有痴。除断结使,现住三界。导引众生无有自高,荷担重任一切众生,能饮无上三宝种性,具足不断住三昧门。如是等人名佛法器。(注四o)

  可见大乘菩萨之留惑润生,乃因其能自在现受生死相,而随缘度化。 至于大乘菩萨如何方能真正得自在示现受生死,不为生死所缚?依《大集经.虚空藏菩萨品第八之二》,菩萨必须成就十二法方能自在示现生死相,经云:

  ------------------------------------------

  (注三九)《大正藏》 24,页1077上。

  (注四0)《大正藏》 14,页466中一下。

  -----------------------------------------

  善男子! 云何菩萨得自在示现受生死者?若菩萨成就十二法, 待白在示现受生死。何等十二?亲近真善知识故;消除我见故;成就戒身故;善知入出定故;并修智慧方便故;善知深入诸通游戏故;如实观知诸法无生无起故;净本愿种故;常不拾大慈大悲故;知一切法如幻如化故;知一切法如梦想故;一切诸佛加威神故;是为菩萨成就十二法,无生现生、无起现起,而现一切生死。于一切诸佛大会示现其身,在在佛国皆现受生,而常不动于真法身,是名为菩萨得自在示现受生死也。(注四一)

  依此,菩萨的修证过程,不论是自度或度他,皆需不断地超越与转化方不至限滞。以其心不限滞,故能充分证成慈悲喜舍四心之圆满无量义;以其真能实践四无量心行,自然引发“众生不尽誓不成佛”或“留惑润生”之广大誓愿。又依菩萨终究以无上正等正觉佛法为理想归趣,则所谓“众生不尽誓不成佛”与“留惑润生”,乃是菩萨应化过程之权施,最终皆须开权显实; 亦即一但时机成熟或众生善根具足,所谓应说已说应度已度,菩萨自然证入涅槃寂灭境界而与一切众生共证清净佛果。因此,从信法师有关“学者想修慈心观,想广修菩萨行,往往不知如何显发慈悲心,毫无使力处,总是往舍命救生的牛角钻,导致自叹不行,总是往“众生不尽誓不成佛’的牛皮吹,导致没有一众生愿自度,既不自度便也不能度他,总是往留惑润生的歧路走,导致终生只知做慈善事业,做护生事业,吃素求功德,毫无实质的学佛成就。”的批评,只能视为“人病”而非“法病”。所谓“人病”者乃指学佛者修习种种法门时所产生之执病,亦即行者在修学菩萨之大慈大悲或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行时,并未能真正以无上菩提智如实观照一切法而随缘任运,是故空有菩萨欲度众生之悲愿却未能充分证成,因此即有可能产生“过度膨胀自我”的虚妄或执著「誓不成佛”而引生自我矛盾之谬误。至于非法病者,具体而言,乃指非“菩萨道”之病,因为依大乘菩萨之界定,舍命救生或留惑润生皆为成就菩萨行之必要条件,不能因有些行者无法确实践及,即非难菩萨道为偏颇。

  -------------------------------------

  (注四一)《大正藏》 13,页105中一下。

  -------------------------------------

  五、结 论

  依上论述,本文尝试指出:从根本佛教所说之慈悲喜舍四心之修习可以发展至大乘佛教所强调之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之修证,而在修证过程中为了方便度化而强调之“留惑润生”或“众生不尽誓不成佛”,亦有其实质意义与积极影响。

  依根本佛教经论之教义,实已明白指出慈悲喜舍四种心行之具体修证方法与所能达至之功效,此可说是就行者之自修自证以彰显慈悲喜舍能成就无量功德。而发展至大乘佛教,所谓的慈悲喜舍则是趣向于救度无量众生,成就无量福果的实践,亦即强调不仅自利,更要利他之菩萨心行。因此,慈悲喜舍四种心行之修证遂由“自利”而转趣“利他”而特显其“无量”义。实则,不论是根本教义中之慈悲喜舍四心,抑或是大乘经论所强调之四无量心,皆是使得众生能离苦得乐之一种修习法门,皆需本于佛陀所证悟的真理,即如实了悟所谓四圣谛、十二因缘以及缘起性空第一义谛,如此方能自利利他、自度度人。而所以有大小乘或二乘与菩萨之差别,在于行者心性根机之差异,故于佛陀所教示的修证法门亦有不同之著重与强调。例如,李通玄在《新华严经论.卷第十八》即明白指出:“三乘中观苦集灭道及十二缘生,及行六波罗密菩萨,厌苦欣真但求出世;大悲菩萨方云留惑润生;一乘菩萨以智观四谛十二缘生,无明即智,苦谛即圣谛。”(注四二)因此,就佛教内部教义而言,慈悲喜舍四心可依不同之面向加以阐释发挥,或自修自证,以成就其自心之广大无量,具足正受;抑或是悲湣一切众生,并且不舍任一众生,而随顺度化之。大小乘之修证,本质上皆是归趣于寂灭涅槃,只是修证的过程中有不同的强调而已。

  依大小乘对于慈悲喜舍四心之具体说明,可知修习慈悲喜舍四心,不仅可以自利亦可利他; 而自利与利他之差别,在于是否能基于此四心更发四弘誓以坚定四心,使得菩萨在具体修习慈悲喜舍四心时,能真正达至不舍世间与任一众生,所谓救度无量众生、成就无量功德。此即智者大师于《观音玄义.卷上》说明慈悲心与四弘誓之关系时所强调者,其文云:

  菩萨若但起慈悲心不牢固,故须发弘誓加持使坚。譬如工匠造物,节廨虽复相应,若无胶漆则有零落。誓愿如胶亦复如是。悲心湣伤,拔于世间苦集因果兴两誓愿,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量誓愿断,此两誓愿从大悲心起。以慈爱故,欲与道灭出世因果之乐兴两誓愿,所谓法门无边誓愿知,无上佛道誓愿成,此两誓愿从大慈心起。(注四三)

  ---------------------------------------

  (注四二)《大正藏》 36,页839上。

  (注四三)《大正藏》 34,页879上。

  ----------------------------------------

  又大、小乘诸经论中广明慈悲心之所由发,在于不忍见众生轮转生死受苦:而菩萨所以不忍而发慈悲心行,即在于其具足智慧,照见诸法实相,并如实了解一切众生皆如佛无二,皆可解脱生死缚结,证悟涅槃寂灭境界,所以藉种种善巧方便救度众生,令其离苦得乐。因此,菩萨所发者是真正菩提心,是从不忍心中自然而发。而其慈悲喜舍之心行所以是无量,亦是理上之必然,因为众生无量,故救度众生之慈悲喜舍心行亦是无量。由“四无量心”与“三缘”之关系,可看出菩萨不可离一切众生而修四无量心;但于度化众生的历程中必须如佛之不著任一法,依循“同体大悲、无缘大慈”如实修行,如此菩萨方能究竟成就诸佛之平等大慈。若菩萨如此度化一切众生,则所谓“留惑润生”,乃是随缘自在度化之方便示现;其所以不断惑结、不证涅槃,只是为利益众生而非真不能断、真不能证,因此自亦不会导至“菩萨只愿度众生而不愿被度”般自相矛盾之事。新罗、沙门见登之集《华严一乘成佛妙义》,其中(辨定得入门)有云:

  后明疾成佛类,总有四人:……四者依《法华经》,龙女之身南方成佛义,当留惑之身疾得成佛。(注四四) ……

  问: 何此女名留惑身?

  答: 为利生故留烦恼成龙女。

  问: 何知地前菩萨故留烦恼?

  答:《五教.下卷》云:然彼地前三贤位中,初既即不堕二乘故。于烦恼自在能断留故,不断为除智障等故。(注四五)

  可见“留惑润生”乃是菩萨大慈大悲心行之自然显现,若能顺此广大誓愿而不执著于任一法或任一众生而彻底实践,自然能随顺众生,自利利他,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之佛果。大乘菩萨虽历别缘修,然终极理想仍是照见诸法实相而成佛,所以过程中之种种缘修终需一一化除,因此,“留惑润生”或“众生不尽誓不成佛”皆只是修行过程中之方便度化,既是方便,一但化除了,自不能障碍菩萨之究竟成佛。因此,“留惑润生”与“众生不尽誓不成佛”之弘愿,依理可以不是吹牛皮,也不必然成为修行之歧路。其关键在于菩萨是否如实照诸法实相之理,是否能无所住著而生其心,不爱不憎任一众生而度脱之。《维摩诘所说经.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有关菩萨调伏一切众生之说明,实已具体地彰显了大乘菩萨不住著任一法而慈悲喜舍度化一切众生之心行,经云:

  ---------------------------------------------

  (注四四)《大正藏》 45,页779中 。

  (注四五)《大正藏》 45,页782中一下。

  -----------------------------------------

  是有疾菩萨,以无所受而受诸受。未具佛法,亦不灭受而取证也。 设身有苦,念恶趣众生,起大悲心。 我既调伏,亦当调伏一切众生,但除其病,而不除法。.‥‥.

  彼有疾菩萨应复作是念,如我此病非真非有,众生病亦非真非有。作是观时,于诸众生活起爱见大悲,即应舍离。所以者何?菩萨断除客尘烦恼,而起大悲。爱见悲者,则于生死有疲厌心,若能离此,无有疲厌。在在所生,不为爱见之所覆也。所生无缚,能为众生说法解缚。……贪著禅味,是菩萨缚。以方便生,走菩萨解。……

  何谓无方便慧缚?谓菩萨以爱见心,庄严佛土,成就众生。于空无相无作法中,而自调伏,是名无方便慧缚。何谓有方便慧解?谓不以爱见心,庄严佛土,成就众生。于空无相无作法中,以自调伏,而不疲厌,是名有方便慧解。……

  又复观身无常苦空非我,是名为慧。虽身有疾,常在生死饶益一切众生而不厌倦,是名方便。又复观身,身不离病,病不离身,是病是身,非新非故,是名为慧。设身有疾,而不永灭,是名方便。文殊师利! 有疾菩萨应如是调伏其心,不住其中,亦复不住不调伏心。所以者何?若住不调伏心,是愚人法。若住调伏心,是声闻法。是故菩萨不当住于调伏、不调伏心。离此二法,是菩萨行。在于生死,不为污行;住于涅槃不永灭度,是菩萨行。 …

  虽观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是菩萨行。……虽摄一切众生,而不爱著,是菩萨行。虽乐远离,而不依身心尽,是菩萨行。虽行三界,而不坏法性,是菩萨行。虽行于空,而殖众德本,是菩萨行。虽行无相,而度众生,是菩萨行。虽行无作,而现受身,是菩萨行。虽行无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萨行。……虽行四无量心,而不贪著生于梵世,是菩萨行。虽行禅定解脱三昧,而不随禅生,是名菩萨行。‥‥‥虽行止观助道之法,而不毕竟堕于寂灭,是菩萨行。…‥虽随诸法究竟净相,而随所应为现其身,是菩萨行。…‥虽得佛道,转于法轮,入于涅槃,而不舍于菩萨之道,是菩萨行。(注四六)

  综合以上所言,本文一方面考察了大小乘诸经论中有关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之贝体义涵,另一方面亦想藉此指出:佛者依根本教义而修,不必然是自了汉;但若不心存警惕,为解脱生死系缚而求速速出离三界,证悟寂灭涅槃,则有时不免忽略其他尚未得度之众生;故而,于修证的过程中,藉由广大弘誓之兴发以强调不舍世间与众生,实是提醒修行者不可只顾自度而忘失了佛陀教示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之真正精神。因此,行者发心“留惑润生”是不是步入歧途,又“众生不尽誓不成佛”是否为自我之过度膨胀与吹牛皮,端视其是否能发真正之菩提心,具足智慧而任运度化。换言之,若能悲智双运,以大喜大舍之心实践大慈大悲之行,则行者之悲愿弘誓皆是自利利人、自度度他之菩萨行,其终极目的乃是与一切众生共同归趣于涅槃佛果,究竟证成大乘佛教强调唯一佛乘,一起登清净法界之理想。

  附注

  感谢两位不具名审查人所提供的各项宝贵意见,作者已依这些意见修改本文。虽然碍于行文脉络以及时间缘故,部分意见无法全然呈显,或将留待未来另为他文时之参考。作者于此仍要向审查人致意。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