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科学>>正文内容

科学和信仰的对话与反思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10日
来源:不详   作者:张秀宏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科学和信仰的对话与反思

  张秀宏

  “第四届科学与信仰学术年会”近日在京召开。该会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未来哲学与发展战略专业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与人文研究中心等联合举办。会议的主题是“反思当今时代的科学与信仰”,来自美国、加拿大、中国香港和大陆的70多位学者到会并作学术报告。学者们就大科学时代科学与信仰的对话何以可能、科学与信仰的研究范式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卓新平教授强调,科学与信仰的对话是有意义的。科学与信仰是人的一体性活动,是人们为了更好地生存去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方式。在历史上二者有内在关联、有分离、有对抗,但必须走向交融,而对话就是一种有效途径。所以,科学与信仰之间应是一种尊重差异、和而不同的互补关系,特别是在科学时代、信息时代虚拟网络加速发展的情况下,更需要稳态的信仰作警醒。吉林大学吴宏政教授则把形而上学看作人类的自然倾向。信仰作为人类满足内在形而上学要求的活动,是通过信仰的实践来完成的,它不必把“信仰”变成“知识”的理论活动来完成关于“绝对”的思辨知识。在这个意义上,“信仰”的最高意义仅仅在实践理性之中,而不在理论理性之中。南京师范大学张之沧教授则在认识论上揭示了信仰和真理的复杂关系,认为在原初阶段,信仰和真理有统一性,信仰即真理,真理即信仰,两者都具有盲目性、非真实性和非实证性特征。随着人类认识和实践的深化,信仰和真理日渐分离,而且真理较信仰日渐显示优势,并出现信仰真理和科学真理的延异。但是信仰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如果真理真正颠覆了信仰,它也就颠覆了自己。北京师范大学刘孝廷教授在《作为不同实践形态的科学与精神》的报告中指出,西方的知识和信仰各有不同起源和机理,因此科学与精神的冲突不可能在西方文明内部根除。随着世界进入跨文化时代,科学与精神的关系也步入新境地。原本在西方存在的二元对立,到发展中国家则表现为现代科学文化与当地传统文化间的矛盾。为协调这些矛盾,一要寻求对科学的健全理解,从单科学模式走向多科学模式;二要实现不同文明间的相互开放;三是发展中国家要自觉地建设自己的文化;四是要坚持科学与精神关系的阴阳互动模式。特别是,当我们探讨科学与精神的关系时,必须首先在对等的意义上,假定它们是一个同层次的问题,这样才能选择实践的角度,从一种规范的层面进入有深度的描述,以此深化科学与精神关系的研究,并通过建设性的交锋与交融,建设充满多样化色彩与创造性活力的和谐文化。李景林教授则在“人惟求旧、器惟求新”的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给出科学与信仰关系的理解与阐释。

  来源:光明日报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