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普賢菩薩在大乘佛教中的定位及表徵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张子开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普賢菩薩在大乘佛教中的定位及表徵

  The Status and Token of Samantabhadra in Mahāyāna Buddhism

  中國四川大學文學院教授 张子开(勇)

  ZHANG Yong(Zikai)

  Professor of Sichuan University, P.R. CHINA

  刊載于:韓國《東亞人文學》第十三輯,2008年6月,第269-299頁

  摘要:二十一世紀前後,隨著全球化浪潮的到來,國家價值、民族習俗和家庭觀念等傳統文化面臨著衰微的危機。當代人文學的任務之一,就是力爭延續傳統文化價值、恢復古來優秀的道德風氣。作為大乘佛教中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之脅侍,普賢菩薩在中國、朝鮮半島和日本等東亞佛教文化圈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和巨大影響,在中國漢化佛教中更被視為四大菩薩之一,並形成了其道場四川省峨眉山、其化身唐代拾得。

  SUMMARY: Around the 21st century, along with the coming of globalization, there is a crisis in national merits, folk custom and household concepts. One of the tasks of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 is to do its best to elongat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values, to restore ancient outstanding morals. As a acolyte of ?ākyamuni Buddha in the Sahā World (sahā-loka-dhātu) of the mahāyāna Buddhism, Samantabhadra h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and a great role in the culture circle of East-Asian Buddhism, such as China, Korea peninsula and Japan. In Buddhism of the Han nationality, Samantabhadra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Four Great bodhisattvas(the others are Ma?jūsrī, Avalokitēsvara and Ksitigarbha) and there occurs Mount Emei as his site of enlightenmen, Shide as his nirmāNa-kāya。

  本文分析了大乘普賢菩薩的身份和表徵,期以有助於佛教文化方面的傳統文化研究和人文道德恢復云爾。

  This article analyses Samantabhadra’s status and token in mahāyāna Buddhism,and hopes for being helpful in the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Buddhist culture and in recuperating humanity spirits and social morality.

  論文指出,普賢菩薩乃釋迦牟尼和毗盧遮那佛的右脅侍,一切如來的大弟子,一切菩薩之上首;其階位僅次於諸佛,乃等覺菩薩;沒有什麼性別之分;住于此方娑婆世界,或蓮花藏世界(padma-garbha-loka-dhātu)。普賢菩薩象徵著理(satya),代表著定(dhyāna),是六度菩薩行的典範。這種菩薩行,包括有十大行願,以七事勸發。普賢的主要功用,是護持流通大乘經典。

  It points out that Samantabhadra is the acolyte in the right of ?ākyamuni and Mahāvairocana (Tathā gata), the first disciple of all the Tathāgatas,the pramukha of all the bodhi-sattvas. It is “equal enlightenment” bodhi-sattva, whose position is only lower than Tathāgatas. Samantabhadra has asexual,and lives in the Sahā World or the world of padma-garbha-loka-dhātu. It represents satya and dhyāna, and is the model of sad-pāramitā which belongs to the practices of the bodhisattva. These practices includes ten of training paths and vows, and are encouraged by seven things. Samantabhadra’s main function is to protect, propagate and explain the scriptures of the mahāyāna Buddhism.

  關鍵詞:大乘佛教;普賢菩薩;東亞佛教;全球化;傳統文化;峨眉山

  Key Words: Mahāyāna Buddhism;Samantabhadra;East-Asian Buddhism; globalization;traditional culture;Mount Emei

  二十一世紀前後,隨著全球化浪潮的到來,國家價值、民族習俗和家庭觀念等傳統文化面臨著衰微的危機。當代人文學的任務之一,就是力爭延續傳統文化價值、恢復古來優秀的道德風氣。作爲大乘佛教中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之脅侍,普賢菩薩在中國、朝鮮半島和日本等東亞佛教文化圈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和巨大影響,在中國漢化佛教中更被視爲四大菩薩之一,並形成了其道場四川省峨眉山、其化身唐代拾得。本文分析了大乘普賢菩薩的身份和表徵,期以有助於佛教文化方面的傳統文化研究和人文道德恢復云爾。

  一、大乘普賢菩薩之定位

  1、普賢之身份

  在大乘佛教中,普賢菩薩的地位若何?

  (1)釋迦牟尼佛之右脅侍

  所謂“脅侍”,指侍立于諸佛菩薩之兩邊,協助之教化眾生也。“脅侍”,或作“夾侍”、“挾侍”、“脅侍”、“脅立”、“脅士”。 “脅士”之“侍”,即侍立之義;“士”,“大士”也,“菩薩”之異譯。右脅侍,即侍立於右邊。脅侍可由菩薩、童子、羅漢等充任。佛菩薩像之有脅侍,至少在大乘初期即已出現,如出土于古印度馬土臘(Mathurā)[①]、現存最古的釋迦像,中央趺坐者為釋迦,其後方左右各有執持拂子之脅侍一尊。

  《妙法蓮花經》卷一《序品第一》載,文殊菩薩告訴彌勒菩薩及諸大士、善男子: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名日月燈明,宣說大乘經《妙法蓮華經》。日月燈明佛入無餘涅槃之後,妙光菩薩(文殊師利之前身)持《法華經》為人演說;之後,輾轉而至於釋迦牟尼佛。卷七《普賢菩薩勸發品》又說,釋迦臨滅度後,該經由普賢菩薩護持流通。故而世間以文殊菩薩為釋迦牟尼佛之左脅侍,普賢菩薩為右脅侍。三者共處于此方娑婆世界。

  由於中土一般尊左,故而人們多認為,左脅侍的地位較高。隋代智顗《維摩經玄疏》卷四:“而文殊既是釋迦左面侍者,此土位行最高。”[②]其實,倘依另一標準、即知行理智定慧等法門而論,則普賢又當在左、文殊在右矣,因為文殊司諸佛之智、德,普賢司諸佛之定、慧[③]。

  另外,佛教界還有一種佛菩薩安置法:釋迦牟尼佛居中,左為彌勒菩薩、無垢稱菩薩等,右為文殊師利、觀自在菩薩、普賢菩薩等。唐菩提流志譯《佛說文殊師利法寶藏陀羅尼經》載,世尊告訴金剛密迹主菩薩摩訶薩:“善男子!凡欲畫像,……先於中畫釋迦牟尼佛,坐七寶蓮華座如說法勢。於佛右邊畫文殊師利,如童子相貌,頂戴寶冠,項著瓔珞種種莊嚴,身如欝金色,面貌熙怡,瞻仰如來。次右邊畫觀自在菩薩,次畫普賢菩薩、虛空藏菩薩、無盡意菩薩。次於釋迦牟尼如來左邊,畫彌勒菩薩。次畫無垢稱菩薩,次畫除一切障菩薩,次畫月光童子,次畫金剛藏菩薩。已上菩薩等,各於七寶蓮華座上,皆須畫本形,乃至手執,並依本法畫之,勿使漏脫。”[④]

  其實,在部派佛教時期,釋迦牟尼佛之左右脅侍乃迦葉、阿難二位羅漢。或以舍利弗、目犍連為釋迦之兩大弟子或脅侍[⑤]。

  (2)毗盧遮那佛之右脅侍

  在《大方廣華嚴經》中,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一道,襄助發明毗盧遮那佛之大義。故世以此三人為“華嚴三聖”:毗盧遮那佛為主尊,文殊菩薩為左脅侍,普賢菩薩為右脅侍。

  而據東晉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三《盧舍那佛品第二之二》,毗盧遮那佛所住為蓮華藏世界:

  爾時普賢菩薩,欲分別開示故,告一切眾言:“諸佛子!當知此蓮華藏世界海,是盧舍那佛本修菩薩行時,於阿僧祇世界微塵數劫之所嚴淨,於一一劫,恭敬供養世界微塵等如來,一一佛所,淨修世界海微塵數願行。……”[⑥]

  則作為毗盧遮那佛之右脅侍,普賢亦處於蓮華藏世界矣。

  (3)諸佛之長子

  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四十:“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我今迴向諸善根,願諸智行悉同彼。……”這一段話,被唐代宗密(780—841)列入其《圓覺經道場修證儀》卷三,作為修行儀則中之“至心發願”的內容。[⑦]《華嚴經》中所謂“一切如來有長子”之“長子”,並非血緣意義上者,而是指普賢為一切如來之大弟子。可見,普賢實際上負擔了在諸佛在世時輔佐教化、于諸佛寂滅後承續其法統的重大職責,為一切諸佛之“補處”[⑧]。這個身份並不局限于具體佛國或某一佛名,而是一個超越時空的概念。[⑨]南印度三藏金剛智在唐代所譯《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四即雲:“普賢法身遍一切,能為世間自在主。無始無終無生滅,性相常住等虛空。”[⑩]

  明末清初曹洞宗僧為霖道霈(1615~1702)對此義亦有闡發。其《為霖禪師旅泊菴稿》卷二:

  舉。《華嚴·行願品》云:“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我今迴向諸善根,願諸智行悉同彼。”

  頌曰:

  塵剎如來之長子,克擔家法曰普賢。願周法界真因滿,德遍塵方覺果圓。

  位後位前同一際,即緣即性總無邊。一毛孔內深深處,智行何曾有間然。[11]

  (4)一切菩薩之上首

  “上首”也者,諸種事物或人物之中的第一位、魁首也。唐白居易《三教論衡·問道士》:“道門揚弘元法師,道心精微,真學奧祕,爲仙列上首。”由於中土一般尊左,故而在位次安排上,上首指左手一邊。是可謂一座大眾中的主位。元楊梓《敬德不伏老》第一折:“今日聖天子設一宴,乃是功臣筵宴。有功者上首而坐,簪花飲酒。”

  在大乘佛教中,自以釋迦牟尼佛地位最尊,故而或認為釋迦乃一切菩薩中之上首。隋吉藏《法華論疏》卷上:“如來為上首者諸菩薩等依如來住故以彼如來於彼國土諸大眾中得自在故  ‘如來為上首’者,牒經又覩諸佛聖主師子文也。如來已為眾聖之主,故稱上首也。 ‘諸菩薩等依如來住故’者,菩薩有依佛得住於理,故佛為菩薩上首。”[12]然倘在諸菩薩中,多以文殊師利為上首。唐不空譯《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缽大教王經》卷二:“爾時則是一切如來出現讚歎,而作證明。諸佛如來同聲共說,曼殊室利當為菩薩上首,普賢十六大士等得諸佛唱言,歎深行德。”[13]《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薩三萬二千,文殊師利法王子而為上首。”[14]

  關於諸菩薩中誰為上首,其實經論所說並不一致。例如,或謂普賢、文殊皆為上首,普賢排名于文殊之前。東晉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四十四《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一》:“爾時佛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大莊嚴重閣講堂,與五百菩薩摩訶薩俱。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而為上首。”[15]或謂文殊、普賢共為一切菩薩之上首,“常助成宣揚如來之化導攝益”[16]。或謂菩薩上首的名單中,尚可加上觀音等人,《大智度論》卷三十:“如是菩薩諸佛讚歎,何者是如文殊師利、毘摩羅]詰、觀世音、大勢至、遍吉等,諸菩薩之上首,出於三界,變化無央數身,入於生死,教化眾生故。如是希有事,皆從甚深般若波羅蜜生,以是故說,欲得諸佛稱歎其名,當學般若波羅蜜。”[17]

  《悲華經》卷四,第八王子泯圖發心曰:“世尊!願我修行菩薩道時,要當勝於餘諸菩薩。……”[18]這是泯圖自稱其修行在諸菩薩中最勝。《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四十《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又有“普賢廣大願王清淨偈”共62頌。唐澄觀疏、宗密鈔《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將其中三頌稱為“轉法輪願”,該願又名“攝法上首願”,指普賢願為佛上首弟子,攝取一切佛法,轉授眾生。其實在密教中,普賢菩薩亦是諸執金剛之上首。

  也有稱普賢為等覺之大士、因人之上首[19]。“因人”者,與“果人”對稱,乃對未達到佛果之前的修行者的總稱。《翻譯名義集》卷四:“又因人五力,佛果十力。因人五力者,一信力,二精進力,三念力,四定力,五慧力。”[20]隋吉藏《法華義疏》卷三:“問:‘何故不告緣覺?’答:‘法華之會,無緣覺果人。雖有緣覺因人,不及利根聲聞,故不告也。’”[21]是則普賢不但為菩薩之上首,亦為其他一切修行者之上首矣。

  從座位在左,衍生出寺院首座之義。南朝梁武帝《十喻詩·夢》:“出家爲上首,入寺作梁棟。”《景德傳燈錄》卷九《潭州溈山靈祐禪師》:“華林聞之,曰:‘某甲忝居上首, 祐公何得住持?’”[22]

  2、普賢菩薩之階位:證得十地以上、妙覺以下補處位之等覺菩薩

  我們知道,每一佛出世,都有二大弟子作為輔佐,幫助闡揚佛之教化。如:阿彌陀佛、觀世音和大勢至菩薩;琉璃光佛、日光遍照和月光遍照菩薩等[23]。這二大弟子,都為該世界、該佛之無量無數菩薩中的上首。作為此方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之上首,普賢的果位是很高的。

  在六道眾生中,唯有人類可以修行佛道[24]。世人凡是發菩提心、立成佛的大志願、學修菩薩行,即可稱為菩薩。菩薩與佛的區別,不過是佛是已經修行成功、達到至高至上究竟圓滿覺悟而已。而菩薩又有大小、淺深之區別[25],計有五十二階位(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十地位、等覺、妙覺)[26]。這些階位,依從下向上,可大別為三個階段[27]:

  其一、凡夫菩薩,或稱“新學菩薩”,即開始發心修行佛道之凡夫。這是處於修學信心的階段,即十信位,主要修習10種信心、持10種善業,故而又稱“十善菩薩”、“十信菩薩”。姚秦竺佛念譯《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菩薩常行十心。所謂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迴向心、護心、戒心、願心。”[28]“十善”則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嗔、不癡。如此修行,一旦菩提心成就,即可進入不退菩提心的賢位。《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若一劫、二劫、三劫修十信,受六天果報。上善有三品:上品鐵輪王,化一天下;中品粟散王;下品人中王,具足一切煩惱。”[29]

  其二、賢聖菩薩。包括52階位之中的十住、十行、十迴向,以及十地位中的前八地。所謂十住[30],指菩薩修行過程中五十二階位中的第十一至第二十階位,即:(1)初發心住,或稱“波藍耆兜波菩薩法住”、“發意”。(2)治地住,或稱”阿闍浮菩薩法住”、“持地住”。 (3)修行住,或稱“渝阿闍菩薩法住”、“應行住”。 (4)生貴住,或稱“闍摩期菩薩法住”。 (5)方便具足住,或稱“波渝三般菩薩法住”、“修成住”。 (6)正心住,或稱“阿耆三般菩薩法住”、“行登住”。 (7)不退住,或稱“阿惟越致菩薩法住”、“不退轉住”。(8)童真住,或稱“鳩摩羅浮童男菩薩法住”。(9)法王子住,或稱“渝羅闍菩薩法住”、“了生住”。 (10)灌頂住,或稱“阿惟顏菩薩法住”、“補處住”。上述十種階位屬於“住位”,故稱“十住”。

  在“十住”的基礎之上,為了厭有為、求菩提和滿佛德、於現在和未來世中救度眾生、求實際及證法如這四大目的,還需要修五十二階位中的第二十一至第三十位,即“十行”[31]:(1)歡喜行;(2)饒益行;(3)無嗔恨行;(4)無盡行,或稱“無屈撓行”; (五)離癡亂行; (6)善現行;(7)無著行;(8)尊重行;(9)善法行;(10)真實行。

  在十種利他行之後,再修五十二階位中的第三十一位至第四十位,即十迴向[32]:(1)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2)不壞迴向;(3)等一切佛迴向;(4)至一切處迴向;(5)無盡功德藏迴向;(6)隨順平等善根迴向; (7)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8)如相迴向;(9)無縛無著解脫迴向,或稱“無縛解脫迴向”;(10)法界無量迴向。十迴向所得三種善,趨於三處:真如實際是所證、無上菩提是所求、一切眾生是所度。由於十迴向乃初地以前菩薩所修之法,故而也有人將它們攝於十三住中之解行住、地前三十心中的後十心、地前三賢中之後十位、五位中之資糧位、六種性中之道種性。

  一般而言,達到十住、十行、十迴向階位者,可稱“地前菩薩”或“地前三賢”、“大乘三賢”[33]。到此階位,只斷見思惑,尚有塵沙無明惑在,並未入“十聖”(十地聖位)。《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稱,三賢的菩薩已經制伏了三界煩惱、粗業道、粗相續果,亦不起粗;“佛子!亦可得言修三堅[34]法,入聖人位。但法流水中,心心寂滅,自然流入,妙覺大海。”[35]

  與“三賢”相對,往前另有“十聖”或“十地”。佛典中所說之“十地”,有干慧等十地、歡喜地等十地[36]、聲聞之十地[37]、辟支佛之十地[38]、佛之十地[39]等說法。其中,聲聞十地、辟支佛十地、佛十地與歡喜十地,合稱“四乘十地”。所謂干慧十地[40],指:(1)干慧地;(2)性地;(3)八人地;(4)見地;(5)薄地;(6)離欲地;(7)已作地;(8)辟支佛地。辟支佛[41]者,乃梵語 pratyeka-buddha 之音譯;意譯為緣覺、獨覺。本指無師而能自覺自悟之聖者。包括兩種情況:出生之時,佛法已滅,無佛駐世,因前世修行因緣(先世因緣),自憑智慧得道;自證自覺,不從他聞,因觀悟十二因緣之理而得道。[42]修行者倘達到了第八地辟支佛地、即五十二階位之第四十八階位這一階段,“已發菩提心,已登菩薩位,從賢入聖,修大悲大智行,上求下化”[43]。即自己既需要繼續上進,但又可以教化凡夫菩薩或其他未發心者。

  其三、佛菩薩。包括繼續修習十地中之第九地、第十地,以及等覺、妙覺階位。第九地為菩薩地,指菩薩自最初發心至成道前;第十地,佛地,非指佛果,而是指不共通于聲聞、緣覺,僅佛與菩薩持有之十八不共法。此十地,皆為菩薩所具。《大品般若經》卷六稱,菩薩依方便力而修六波羅蜜,同時順次行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可經前九地而終至於佛地。《大智度論》卷七十五,以此十地各配於三乘之階位,可見十地乃三乘所共。《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佛子!乃至三賢十地之名,亦無名無相,但以應化故,古佛道法有十地之名。”[44]

  “等覺”又作“等正覺”,本乃佛之十號之一。等覺者,與正覺相等之覺也,指所遍悟之真理,與諸佛所悟菩提內容相等。故以之作為菩薩修行至極位之稱。又以之稱內容上與佛相等,而實際上修行比佛略遜一籌者,即菩薩修行階位五十二位中之第五十一位。等覺菩薩在成佛之前,在凡夫位時,比照真理修行。按,佛所具有之正覺、所覺悟之智慧,或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乃梵語anuttara-samyak-sambodhi、巴厘語 anuttara-sammāsambodhi 之音譯。略稱“阿耨三菩提”、“阿耨菩提”。意譯“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等覺”、“無上正真道”、“無上正遍知”[45]。以佛所悟之道為至高,故稱無上;以其道周遍而無所不包,故稱正遍知。

  妙覺,大乘菩薩修行五十二階位之最後一階位。佛果之別稱,指已臻覺行圓滿之究竟佛果。又稱“妙覺地”。在“等覺”的基礎之上,再斷除元品無明[46],方可到此妙覺位。此階位達到了修行的究極理想境地,斷盡一切煩惱,智慧圓妙,覺悟涅槃。

  “妙覺”階位或稱“無上士”,故而“等覺”又稱“有上士”。又,梵語 anuttara-samyak-sambuddha,音譯阿耨多羅三藐三佛陀,意譯“無上正等覺者”,指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人。故作為佛陀之尊稱。省稱“阿耨多羅”、“三藐三佛陀”、“三耶三佛”、“三耶三佛陀”等。

  印順法師說:“第三階段的菩薩,是證得大乘甚深功德,與佛相近似的。……這樣的佛地大菩薩,是久修二阿僧只劫以上所到,如文殊、觀音等,初學是不容易學到的。”[47]

  一般而言,從五十二位之第四十一位、即十地之第一地開始,即可名為大菩薩矣。

  普賢菩薩在這五十二個階位之中,究竟屬於哪一個階位呢?

  普賢菩薩早已頓超十地,而證入了一生補處位。[48]——其實,十迴向之第九無縛無著解脫迴向,也與普賢有一定關係:此階位之菩薩,行普賢之行,具一切種德。“一生補處”位,即五十二階位之第五十一階位“等覺”位。一生補處,為梵語 eka-jāti-pratibaddha之意譯。略稱“補稱”。原義為“最後之輪回者”,——因其還存在有元品無明,受變易生死,所以尚須經過最後一次輪回。經過此生(一生),于來生定可在世間成佛,補前佛之位,故名。“一生補處”又作“一生所系”,亦指僅此一生被系縛於迷界,來生即可成佛也。這是菩薩的最高階位,處此階位者為“等覺菩薩”、“一生補處”或“一所系菩薩”。一般而言,能臻於等覺位者有眾多菩薩,《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三十六《勝慧波羅蜜多品第十一之四》:“一切有學阿那含辟支佛,於此福行,應先發起如是勝心,得不退轉一生補處,次當作佛。”[49]但佛教界多以彌勒為一生補處菩薩。[50]需要說明的是,《佛說無量壽經》等所倡的彌陀淨土,內中之阿彌陀如來乃盡未來際不入涅槃的報身佛;故而往生者並不能補其佛處,只是具有至十方佛土任何世界補佛處之功德而已。但亦稱為一生補處菩薩。該經卷上:“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51]《佛說阿彌陀經》:“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劫說。”[52]

  “等覺”位又“等覺”位又稱“金剛心”、“鄰極”。“金剛心”者,謂此階位菩薩之信心堅固不動,猶如金剛之堅硬而不被任何物質所破壞,反倒可借之摧破煩惱。又有“等覺金剛心”之辭。淨土宗則以之代指堅信彌陀本願之心。[53]日本真宗以為,得他力信心者,必獲往生成佛。故而以等覺位菩薩之信心,比擬于彌勒菩薩所起之等覺金剛心,稱為“橫超金剛心”;主張於此世,即可達到與彌勒同等之階位——等覺位。至於“鄰極”者,指等覺位僅次於妙覺位也;佛陀大弟子舍利弗即有“鄰極亞聖”之稱。

  總之,普賢菩薩與彌勒菩薩一樣,其階位為等覺位,可紹補他佛而成佛。

  3、普賢菩薩之性別

  作為諸佛之長子或脅侍、一切菩薩之上首,普賢一般呈現男身形象,如我們一般在寺院中所睹。但世人亦有視普賢為女身者[54],故而中土還是有少數普賢塑像呈女性化,如山西平遙雙林寺等處[55],峨嵋山報國寺普賢殿中亦曾在1980年代初期短暫地塑過一尊女性味的普賢[56]。2007年10月,筆者在韓國嶺南大學參加“東亞人文學會第八屆國際學術大會”期間,曾到八公山石窟庵參觀。石窟庵旁邊的毘廬殿內,繪有一尊女性形象的普賢菩薩。

  韓國八公山石窟毘廬殿中之普賢壁畫

  普賢以女性形象出現,與觀音一樣,當是為了便於女性信眾吧。

  實際上,作為已臻于菩薩修行五十二階位之第五十一階位、智慧已與諸佛相埒、將補佛位的大菩薩,普賢早已沒有了男女性別或相貌之局限。我們知道,在六道中,性別僅存在於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六欲天這些欲界之中。佛教認為,劫初之時,並無男女區別,其後方逐漸有了不同。《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百四十二:“謂劫初時,無女男差別。後於是處,少造色生,便有男女體類狀貌,顯形言音、衣著、飲食、受用差別。”[57]同書卷一百四十五:“如契經說,劫初時人,無女男根,形相不異。後食地味,男女根生,由此便有男女相異。”[58]但到了色界,又無男女之別,而皆現丈夫之相。《起世經》卷七:

  諸比丘!閻浮提人、瞿陀尼人、弗婆提人,悉有男女婚嫁之法。欝單越人,無我我所,樹枝若垂,男女便合,無復婚嫁。諸比丘!諸龍金翅鳥阿修羅等,皆有婚嫁,男女法式,略如人間。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魔身天等,皆有婚娶,略說如前。从此已上所有诸天,不复婚嫁,以无男女异故。[59]

  普賢菩薩等大菩薩,早已超出了六道輪回,自然更不會有什麼性別之分、呈什麼男相女相了。

  當然,為了教化愚頑民眾,普賢亦會在世間呈現出信眾希望出現的形象,從而顯示出男相或女相。但這只是化人方便而已。

  然而,世間頗有以佛菩薩之應化身[60]、以佛菩薩暫時顯露之方便形象,認實為佛菩薩之本相者。聖嚴法師曾對視觀世音菩薩是女性這種誤解作過駁斥:

  龔牧師根據梵文文法的組織,說明梵文“在名詞、代名詞和形容詞中,各有 性、數、格的區別。”順便舉出“Avaloki tesvara 觀世音菩薩一名詞在原文是男性。也許因為它是慈悲的象徵,以後逐漸轉變成女性了”(七九頁)。事實上,中 國佛典中的觀世音菩薩,是跟文殊、普贤、彌勒、地藏、大勢至等大菩薩是同樣的性別。在《法華經·普門品》的觀世音菩薩三十二身之中,雖有女身,但那是應化身的一部分。觀音的報身是一生補處的等覺菩薩。色界的天人已沒有男女差別,出世的大菩薩,怎麼會是女性?龔天民是從民間的小說故事中,採證觀世音菩薩“以後逐漸轉變為女性了”。可見他讀的佛典之少。[61]

  上述對普賢性別的誤解,亦何嘗不是這個原因呢。

  4、普賢菩薩之住處

  作為釋迦牟尼的右脅侍,普賢菩薩理當住于此方娑婆世界,即釋迦牟尼進行教化之現實世界。實際上,“娑婆”原指印度本土,後方指包括整個地球在內的太陽系。

  作為毗盧遮那佛之右脅侍,普賢又應住在蓮華藏世界(梵語 kusuma-tala garbha-vyūhālamkāraloka-dhātu-samudra ,或 padma-garbha-loka-dhātu)。因該世界自蓮花中出生,故名。又稱“蓮華國”。蓮華藏世界之說,實源于古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梵語Mahābhārata)》所述的天地開闢說。《大智度論》卷八:

  復次劫盡燒時,一切皆空,眾生福德因緣力故,十方風至,相對相觸,能持大水。水上有一千頭人、二千手足,名為韦纽。是人脐中出千叶金色妙宝莲花,其光大明,如萬日俱照。华中有人结加趺坐。此人復有無量光明,名曰梵天王。此梵天王,心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62]

  《大悲經》卷三、《提婆菩薩釋楞伽經中外道小乘涅盤論》等所載,略同。這裏所講的“韋紐”,其實就是印度傳統文化中的毗濕奴(梵語Visnu,巴厘語Venh)。毗濕奴本為《梨俱吠陀》毗濕奴讚歌中所講的太陽神,到了《梵書》時代而上升為至高無上之神。在釋迦時代,被吸收為佛教的大神,如《雜阿含經》卷四十九即載有毗瘦紐(Vendu)天子。相傳為毗耶娑仙人(梵語Vyāsa)所創、在西元前幾百年即已口耳相傳、於西元四世紀形成今日形式之《摩訶婆羅多》,更以之為創造神。《大智度論》所謂韋紐臍中出生千葉蓮花,花中有梵天王;再由梵天王之心中,產生天地和人民,這種說法,與東晉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華嚴經》卷三所講的有風輪持水輪、于水中生出蓮花、復由蓮花而成立天地萬物的觀點,實有同曲異工之妙。[63]

  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八,亦有類似記述。《華嚴經》所言,即蓮華藏世界也,由實蓮花所形成,為毗盧遮那如來于過去發願修菩薩行所成就。另外,毗舍那佛或毗盧遮那如來(梵語Vairocana),本為太陽之意,《一切經音義》卷二十一:“毘盧遮那(案梵本毘字,應音雲無廢反。此雲種種也。毘盧遮那,雲光明照也。言佛於身智,以種種光明照眾生也。或曰:毘,遍也;盧遮那,光照也。謂佛以身智無礙光明,遍照理事無礙法界也)。”由此亦可見,該佛與《梨俱吠陀》中的太陽神毗濕奴亦有一定聯繫。[64]

  與《華嚴經》所說不太一樣,《梵網經》卷上稱,毗盧遮那佛住在蓮花台世界海[65]。該世界含藏于千葉大蓮花之中。該世界的結構,與上述蓮華藏世界有異。《梵網經》所述,仍是徑襲《摩訶婆羅多》,再參考《華嚴經》而成也。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又稱:“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遍一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光。常波羅蜜所攝成處,我波羅蜜所安立處。淨波羅蜜滅有相處,樂波羅蜜不住身心相處。不見有無諸法相處,如寂解脫。乃至般若波羅蜜,是色常住法故。”[66] “常寂光土”,又作“寂光淨土”、“寂光國”、“寂光土”、“寂光”。指諸佛如來法身所居的淨土。“常”者,謂佛所住世界並無無生滅變化;“寂”者,無煩惱相擾;“光”者,充滿智慧之光。中土天台宗倡是說。[67]

  實際上,如上所言,作為諸佛長子、一切菩薩之上首的普賢菩薩,可住于一切諸佛之世界。

  二、大乘普賢菩薩之表徵

  1、主一切諸佛之理

  一切諸佛理智、定慧、行證具足圓融。作為釋迦佛之右脅侍,普賢菩薩彰顯理、定、行、所信,文殊菩薩則主智、慧、證、能信,二者共同詮解釋迦乃至於一切諸佛之完備妙德。故或稱,普賢菩薩主理門、為理之化身或理德化身。[68]

  “理”者,與“事”對稱,真理(梵語 satya)也。與“真如”(梵語tathatā)、法性(梵語dharmatā)、實際(梵語bhūta-koti)、諸法實相(梵語tattvasya laksana, dharmatā)、緣起(梵 pratītya-samutpāda)等同義。“理”亦與“智”對稱:“理”指所觀的真如之理,“智”指能觀之智慧。世有“理智相應”、“理智冥合”等觀念。

  普賢主理或理德,指普賢作為等覺位菩薩,象徵、顯示依修行所證之法界真理;這種理實乃一切諸法之體性、諸佛之本源。[69]

  其實,佛學界也有人以為,普賢於表理之外,同樣可以表智,不過表示的是差別智,不同于文殊所代表的法身佛根本智。唐李通玄《新華嚴經論》卷三十三:

  明於法界體中,安立文殊為法身佛根本智,普賢為差別智,彌勒佛是此文殊、普賢理行中無作之果。以此三法,成一法界體用自在無礙之門,遍與五位中五十個菩薩以為因果。[70]

  所謂差別智,是與無差別智對舉的,謂其智慧尚未達到諸佛水準也。這在實叉難陀譯《華嚴經》中即有表述。該書卷十六:“佛子!云何為菩薩發心住?此菩薩,見佛世尊……發菩提心,求一切智。此菩薩緣十種難得法,而發於心。何者為十?所謂是處非處智,善惡業報智,諸根勝劣智,種種解差別智,種種界差別智,一切至處道智,諸禪解脫三昧智,宿命無礙智,天眼無礙智,三世漏普盡智。是為十。”[71]卷三十:“願得生起無差別智,於一剎中,入一切剎。”[72]然《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四十稱,普賢實可得無差別智:

  善男子!普賢菩薩住處甚深,不可說故。普賢菩薩獲無邊智慧門,入師子奮迅定,得無上自在用;入清淨無礙際,生如來十種力,以法界藏為身。一切如來,共所護念。於一念頃,悉能證入三世諸佛無差別智。是故汝等不能見耳。[73]

  顯然,無差別智乃三世諸佛所具也。

  而普賢一旦升入妙覺位,即等同于諸佛法身,此“理”即稱為“性海”(比喻真如之理性)。這樣,普賢為因,諸佛為果。如以《華嚴經》為例,蓮華藏世界三位聖者即“華嚴三聖”中,毗盧遮那[74]佛象徵理智完備,文殊主智,普賢主理,如此則二脅侍普賢、文殊並為因,毗盧遮那佛為果。唐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十六:“一果所謂菩提涅槃,二因謂三賢十聖。”[75]卷三十三更清楚地指出:“二約究竟佛果對普賢因,說義通一部。謂即此證智冥同究竟果海,為果分,如跡處之空,不異太空。地相之因,同普賢因。”[76]

  2、主一切諸佛之定

  普賢主定或定德,謂普賢代表諸佛所具之無上妙定,即六度之禪定(梵 dhyāna,禪那、靜慮)。東晉佛馱跋陀羅譯《華嚴經》卷二十五、卷二十七、卷三十四、卷三十八、卷四十五、卷四十九暨卷五十等多處,均列有數種三昧定之名。[77]

  實叉難陀譯《華嚴經》卷七並有《普賢三昧品第三》,述說了普賢菩薩所具之三昧(定):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於如來前坐蓮華藏師子之座,承佛神力,入于三昧。此三昧名一切諸佛、毘盧遮那如來藏身,普入一切佛平等性,能於法界示眾影像,廣大無礙,同於虛空,法界海漩,靡不隨入,出生一切諸三昧法,普能包納十方法界。三世諸佛、智光明海,皆從此生。十方所有、諸安立海,悉能示現。含藏一切佛力解脫、諸菩薩智,能令一切國土微塵,普能容受無邊法界,成就一切佛功德海,顯示如來諸大願海。一切諸佛所有法輪,流通護持,使無斷絕,如此世界中。[78]

  既然普賢三味之中能夠“生出一切諸三昧法”、“三世諸佛、智光明海,皆從此生”,以普賢主定德,不亦宜乎。

  唐代賢首大師法藏撰《花嚴經文義綱目》卷一稱,普賢于定中可觀五種具德之海、如來所具之十智:

  初第一會中,普賢定內觀五海、說十智。言五海者,初一切世界海,二一切眾生海,三法界業海,四欲樂諸根海,五三世諸佛海。言十智者,一一切世界海成敗智,二眾生界]赴智,三法界智,四如來自在智,五轉法輪智,六力無畏不共法智,七光明讚嘆音聲智,八三種教化眾生智,九無量三昧法門不壞智,十如來種種自在智。[79]

  3、主一切菩薩之行

  (1)“行”之含義

  眾所周知,普賢以“大行”著稱,人亦呼為“大行普賢菩薩”。

  所為“大行”,意為行業廣大之意。這是與“小行”相對而言的。“小行”者,聲聞、緣覺等二種小乘之修行也。菩薩之修行,則稱為“大行”。菩薩為了求取佛果菩提,須發大誓願,歷經三祇百劫,修波羅蜜等諸善萬行,積大功德,故有是稱。可見,“大行”實即菩薩行。

  而“菩薩行”者,求自利利他、圓滿佛果之菩薩眾大行。具體來說,即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和佈施這六度。

  (2)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時,普賢自述之行業

  普賢菩薩之大行,其實質即菩薩行,普賢菩薩就是菩薩行典範。

  唐代實叉難陀譯八十卷本《華嚴經·入法界品》述善財童子(梵語Sudhana-?resthi-dāraka)為了訪求佛道,先行參訪文殊菩薩,再向南方遊行,經歷一百十城,又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復參文殊師利菩薩,皆未得圓滿。最後遇普賢菩薩,普賢伸右手摩觸其頂,為解說諸法,善財即得一切佛刹微塵數三昧門,得法界門所證入理,終於證入法界、成就佛道。這就是善財童子五十五參。五十五參中,曾兩次參文殊,且又於同一時間、同一地點請教德生童子、有德童女同一法門,故漢傳佛教界一般認作“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稱“五十三參”。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六十卷本《華嚴經》,內中僅列四十六位善知識,缺第四十三位天主光天女等以下九人,故而唐智儼(602~668)《華嚴孔目章》卷四即只列四十六位善知識;唐法藏(643~712)等對照日照(613~687)所傳梵本,方補足人數。

  《佛國禪師文殊指南圖讚》,內收北宋末年佛國禪師惟白所作五十四贊及圖,北宋張商英述。第五十三贊和圖,乃描述參訪普賢菩薩:

  善財童子第五十三詣佛會中,參 普賢菩薩,乘白象王,處紅蓮座,一心親近,諮聞法要,智悲圓滿,行願功成,即獲佛德,顯同果海,得一切佛剎微塵數三昧法門。

  讚曰:

  百一由旬摩頂歸,片心思見普賢師。堂堂現在紅蓮座,落落分明白象兒。

  沙劫智悲方滿日,微塵行願正圓時。[80]

  《佛國禪師文殊指南圖讚》之善財參訪普賢

  世間另流傳有《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圖贊》[81],稱為宋孤雲居士畫,宋佛國禪師贊,內中第五三十參之圖卻與《大正藏》本《佛國禪師文殊指南圖讚》異,不過卻同于《佛光大辭典》“五十三參”條所錄: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圖贊》之善財參拜普賢

  善財童子在參普賢菩薩時,普賢即告之自己如何修菩薩行。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八十:

  普賢告言:“善男子!我於過去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行菩薩行,求一切智。一一劫中,為欲清淨菩提心故,承事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一一劫中,為集一切智福德具故,設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廣大施會,一切世間咸使聞知,凡有所求悉令滿足。一一劫中,為求一切智法故,以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財物布施……”[82]

  其實,總括而言,普賢之菩薩行,亦不離六度。

  善財童子聞已,觀普賢清淨身,“與普賢等,與諸佛等”。而且,普賢修行的法門,得到了在座菩薩的公認、一切如來之稱歎。[83]由此因緣,佛教界遂將菩薩行稱為“普賢行”。

  對於普賢行的另外一種解釋,為明代一如編纂《大明三藏法數》。該書“普賢行”條曰:

  谓依圆融法门,随修一行,即具一切诸行,是名普贤行。(一行者,即于四十二位之中,随修一行,即摄一切余行也。)

  這種思想,實乃中土佛教人士對《華嚴經》義的闡發。唐圭峰宗密《華嚴經行願品疏鈔》卷三[84]、

  朝鮮新羅之華嚴宗學僧元曉(617~?)《起信論疏》卷上[85],並謂修一行而萬行集成,僅限於十地以上的地上菩薩。唐曇曠《大乘起信論略述》卷上亦謂:

  此中所歸大乘聖僧地上菩薩,隨修一行,萬行舉成,其一一行,皆等法界,積功所得。以是故言,無量功德人能攝德,故名為藏。[86]

  普賢既然已達等覺位,僅比佛低一階位,自然可以“隨修一行,即具一切諸行”。可見,一如之“普賢行”實乃對普賢菩薩行業性質的描述也,且適用于一切地上菩薩。

  (3)普賢行之一:護持流通大乘經典

  在諸種菩薩行之中,《妙法蓮華經》特別凸顯了普賢菩薩護持流通大乘經典之行為。《妙法蓮華經》卷七《普賢菩薩勸發品》,普賢菩薩明確地向釋迦牟尼佛述說了自己的使命:

  爾時普賢菩薩白佛言:“世尊!於後五百歲、濁惡世中,其有受持是經典者,我當守護,除其衰患,令得安隱,使無伺求得其便者,若魔、若魔子、若魔女、若魔民、若為魔所著者,若夜叉、若羅剎、若鳩盤茶、若毘舍闍、若吉遮、若富單那、若韋陀羅等,諸惱人者,皆不得便。是人若行、若立、讀誦此經,我爾時乘六牙白象王,與大菩薩眾俱詣其所,而自現身,供養守護,安慰其心,亦為供養《法華經》故。是人若坐、思惟此經,爾時我復乘白象王現其人前,其人若于《法華經》有所忘失一句一偈,我當教之,與共讀誦,還令通利。爾時受持讀誦《法華經》者,得見我身,甚大歡喜,轉復精進,以見我故,即得三昧及陀羅尼,名為旋陀羅尼、百千萬億旋陀羅尼、法音方便陀羅尼,得如是等陀羅尼。

  ……

  世尊!我今以神通力故,守護是經,於如來滅後閻浮提內,廣令流布,使不斷絕。[87]

  可見,普賢的首要職責,乃在釋迦滅度後的“後五百歲”、也即西元以後,守護、供養、鼓勵能夠受持《法華經》者,甚至為其解說經義,並除去種種干擾,從而使得《法華經》在世間廣為傳播。經文中之“求索”,謂親近善知識而聽聞佛法、向有《法華經》者索要經卷[88]。

  又,上引普賢之言,《經律異相》加以節略,題曰“普賢誓護五種法師”:“普賢菩薩言:‘若有行立懃誦此經,思惟此經,若人於此經有所忘失一句一偈,大菩薩眾俱詣其所,而自現身供養守護,安慰其心。亦為供養《法華經》故,還令通利。見者歡喜,轉復精進。以見我故,即得三昧及陀羅尼。若後惡世中四眾來求索者、受持者、讀誦者、書寫者,欲修習是《法華經》,於三七日中,應一心精進;滿三七日,亦當現其人前而為說法。(出《妙法蓮華經》第七卷)”[89]

  《大智度論》有一個普賢菩薩護持修習《法華經》者的例子。該書卷九載,有一比丘在窟中讀《法華經》。見一金色光明人,騎白象,合手供養。此騎白象人,即普賢菩薩。[90]此故事,梁寶唱《經律異相》卷十二“摩訶盧讀大乘經為聖所導”條、唐惠詳《弘贊法華傳》卷九《轉讀第七》“外國蘭若比丘”條、唐僧詳《法華傳記》卷七“天竺阿蘭若比丘”條,並加節引,可略見其影響矣。

  其實,普賢所要護持的,並不只是《法華經》,而是包括一切大乘經。劉宋曇摩密多(梵文Dharmamitra)譯《觀普賢菩薩行法經》:“爾時普贤菩萨,復放眉間大人相光,入行者心。既入心已,行者自忆過去無數百千佛,所受持读诵大乘经典。自見故身,了了分明,如宿命通等無有異,豁然大悟。”[91]因普賢威力,修行者方憶起過去所受持之大乘經典,而得悟解。

  普賢菩薩是如何護持修行者受持大乘經典的呢?

  爾時行者,若欲具足菩薩戒者,應當合掌在空閑處,遍禮十方佛懺悔諸罪,自說己過。然後靜處白十方佛,而作是言:“諸佛世尊常住在世,我業障故,雖信方等,見佛不了。今歸依佛,唯願釋迦牟尼正遍知世尊,為我和上;文殊師利具大慧者,願以智慧,授我清淨諸菩薩法;彌勒菩薩勝大慈日,憐愍我故,亦應聽我受菩薩法;十方諸佛,現為我證;諸大菩薩,各稱其名。是勝大士,覆護眾生,助護我等,今日受持方等經典,乃至失命,設墮地獄受無量苦,終不毀謗諸佛正法。以是因緣功德力故,今釋迦牟尼佛,為我和上;文殊師利,為我阿闍黎;當來彌勒,願授我法;十方諸佛,願證知我;大德諸菩薩,願為我伴。我今依大乘經甚深妙義,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如是三說,歸依三寶已,次當自誓受六重法。受六重法已,次當勤修無礙梵行,發]廣濟心,受八重法。立此誓已,於空閑處,燒眾名香散華,供養一切諸佛及諸菩薩大乘方等,而作是言:“我於今日發菩提心,以此功德普度一切。”作是語已,復更頂禮一切諸佛及諸菩薩,思方等義,一日乃至三七日。若出家在家,不須和上,不用諸師,不白羯磨,受持读诵大乘经典力故,普贤菩萨劝发行故,是十方諸佛正法眼目。因由是法,自然成就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諸佛如來從此法生,於大乘經得受記別。[92]

  修行者先自授菩薩戒,再受六重[93]法、八重法[94],再徑直受持讀誦大乘經典,即可“自然成就五分法身”。此普賢菩薩之“勸發”,並無在家人或出家人之區別,更不須向善知識請教,顯見普賢菩薩之力也。

  另外,普賢菩薩為修行者解說之經,亦是整個大乘經典,而不僅僅局限于《法華經》。《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爾時行者,見是事已,心念大乘,晝夜不捨。於睡眠中,夢見普賢為其說法,如覺無異,安慰其心,而作是言:“汝所誦持,忘失是句,忘失是偈。”爾時行者,聞普賢菩薩所說深解義趣,憶持不忘。日日如是,其心漸利。[95]

  這裏講的是在修行者夢中施以教誨。

  顯然,從上面的論述可知,普賢菩薩實可謂整個大乘文獻的保護者、總護法,令之在世間順利流通、綿綿不絕。

  (4)普賢行之二:以七事勸發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上述《觀普賢菩薩行法經》所講之普賢菩薩“勸發”,具體內容是什麼?

  “勸發”乃梵語 utsāhana之意譯。隋吉藏《法華義疏》卷十二:“勸是獎勸,發是發起。以諸勝事,獎勸發起持經人心,故雲勸發。”[96]在佛典中,“勸發”謂令人生起、堅定修習佛法之信心。《法華經》最後一品、即第二十八品,即為《普賢菩薩勸發品》,講述普賢菩薩由東方東方寶威德上王佛國而來此娑婆世界,聞釋迦牟尼佛說法後,以種種勝事,獎勸勉勵末世受持《法華經》者之心。依吉藏總結,這些勝事大致有七種:

  依下文普賢以七事勸發:一為問四法為勸發;二現瑞相為勸發;三說神呪為勸發;四以通經力為勸發;五嘆持經為勸發;六說持經果報為勸發;七護法為勸發。[97]

  依《妙法蓮華經》,“問四法”指釋迦告訴普賢,行四種事,方可得《法華經》:“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四法,於如來滅後,當得是《法華經》:一者、為諸佛護念;二者、殖[98]眾德本;三者、入正定聚;四者、發救一切眾生之心。善男子!善女人!如是成就四法,於如來滅後,必得是經。”“現瑞相”者,為上舉普賢乘六牙白象,現身於受持《法華經》者之前。“說神呪”者,即普賢在佛前所說咒語:

  Ada??e da??apati da??āvartani da??aku?ale da??asudhāri sudhāri sudhārapati buddhapa?yane sarvadhāra?i āvartani sarvabhā?yāvartane su-āvartane sa?ghaparīk?a?i sa?ghanirghātani [saddharmasuparī k?ite] asa?ge sa?gāpagate t?-adhvasa?gatulya [prāpte] sarvasa?gasamatikrānte sarvadharmasuparīk?ite sarvasattvarutakau?alyānugate si?havikrī?ite anuvarte vartani vartāli svāhā。

  普賢稱:“得是陀羅尼故,無有非人能破壞者,亦不為女人之所惑亂,我身亦自常護是人。”“通經”,謂以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等五法而弘通經典、敷演佛法。“持經”,指受持誦讀經典。“護法”,謂保護、維持正法(佛教)。可見,七事勸發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護持流通佛典。通經力、歎持經、說持經果報、護法等,亦皆見於《法華經》,如謂受持《法華經》者將有如此結果:“若但書寫,是人命終,當生忉利天上,是時八萬四千天女作眾伎樂而來迎之,其人即著七寶冠,於婇女中娛樂快樂。何況受持、讀誦,正憶念,解其義趣,如說修行。若有人受持、讀誦,解其義趣,是人命終,為千佛授手,令不恐怖,不墮惡趣,即往兜率天上彌勒菩薩所。彌勒菩薩,有三十二相大菩薩眾所共圍繞,有百千萬億天女眷屬,而於中生,有如是等功德利益。”

  需要注意的是,一者,所謂天上有眾多天女在等待受待《法華經》者的說法,明顯地針對男性修持者;二者,這種說法,源于西亞古老信仰,當是雅利人帶入印度,大乘佛教再從婆羅門教中吸收也。這種觀念,至今還存在于西亞一帶[99]。

  (5)普賢行之三:十大行願

  普賢大行的另一主要內容,為十大行願。

  唐罽賓國三藏般若譯四十卷本《華嚴經》卷四十《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普賢菩薩說,菩薩如欲成就如來功德門、即臻於妙覺位而成佛,當修十種行願: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歎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恒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100]

  這十大行願通稱“普賢十大行願”,簡稱“普賢十願”、“普賢行願”。也因為此,普賢又被稱為“十大願王”、“十願王”、“願王”。由於十大行願實際上代表了一切菩薩行願,故而一般又稱為“普賢願海”。其他菩薩倘若發心修行,則被視為入普賢願海。現存三種《華嚴經》本子中,皆有“普賢願海”一辭。東晉佛馱跋陀羅譯《華嚴經》卷一《世間淨眼品》:“一切如來坐道場者,普能往詣禮事供養,悉得一切普賢願海,於諸眾生智身滿足。”[101]唐實叉難陀譯《華嚴經》卷一《世主妙嚴品》亦謂:“一切如來得菩提處,常在其中,親近不捨;恒以所得普賢願海,令一切眾生智身具足,成就如是無量功德。”[102]卷七《普賢三昧品》:“復出諸佛種種妙音,及以自在神通之事;過、現、未來一切菩薩普賢願海,一切如來清淨法輪,及三世佛所有影像,皆於中現。”[103]般若譯《華嚴經》卷三:“聽聞正法具修行,一一土經無量劫。菩薩常修種種行,皆入普賢願海中。”[104]其他經論中,“普賢願海”更是經見,可知其重要性矣。

  按,所謂“行願”,又作“願行”。指修行與誓願。佛教認為,修習佛道,必須行、願具足。隋智顗對行與願的關係作了很好的闡述,其《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一:“菩薩摩訶薩,既已發菩提心,思惟為欲滿足四弘誓願,必須行菩薩道。所以者何?有願而無行,如欲度人彼岸,不肯備於船筏,當知常在此岸,終不得度。如病者須藥,得而不服,當知病者,必定不差。如貧須珍寶,見而不取,當知常弊窮乏。如欲遠行,而不涉路,當知此人,不至所在。菩薩發四弘誓,不修四行,亦復如是。”[105]修行與誓願,正如鳥之雙翼、車之二輪,缺一不可。

  細觀普賢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恒順眾生、普皆迴向這十大行願,概括了菩薩修行的一切行業,皆為欲成就佛道須行之菩薩行也。實際上,“願”亦一種“行”。

  正因為普賢十願乃菩薩行願的代表,所以,它不但為奉《華嚴經》為臬圭的華嚴宗所寶視,亦且為密宗、淨土派等亦看重。

  本文主要參攷文獻:

  《普慧大藏經》本《景德傳燈錄》,臺北:真善美出版社,1973年版

  高楠順次郎等監修:《大正新脩大藏經》,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昭和九年(1934)

  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出版社,1989年6月第5版

  丁福保:《佛學大辞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新一版

  日本龍谷大學編:《佛教大辭匯》,大正三年(1914)初版,昭和十年(1935)再刊本

  任继愈主编:《佛教大辭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望月信亨:《望月佛教大辭典》,世界聖典刊行協會,昭和三十二年四月三十日增訂版發行

  《中國各民族宗教與神話大詞典》編審委員會:《中國各民族宗教與神話大詞典》,北京:學苑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

  印順:《妙雲集》,新竹:正聞出版社,2000年10月新版一刷

  呂宗力、欒保群:《中國民間諸神》,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圖贊》,成都:成都古籍書店,2000年1月第1次印刷。

  --------------------------------------------------------------------------------

  [①]馬土臘佛教雕刻藝術,產生於西元一世紀。

  [②] CBETA,T.38,no.1777,p.546c。

  [③]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文殊為釋迦脅侍”條。

  [④] CBETA,T.20,no.1185A,p.794b。

  [⑤]印順:《妙雲集》下編之四《淨土與禪》,新竹:正聞出版社,2000年10月新版一刷,第141至142頁。

  [⑥] CBETA,T.9,no.278,p.412a。

  [⑦] CBETA,X.74,no.1475,p.387a // Z 2B:1,p.373a// R128,p.745a。

  [⑧] 關於“補處”的含義,詳下面“普賢之階位”一節。

  [⑨] 《中國各民族宗教與神話大詞典》編審委員會:《中國各民族宗教與神話大詞典》“普賢”條,北京:學苑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第207頁左欄。

  [⑩] CBETA,T.18,no.866,p.250b。

  [11] CBETA,X.72,no.1442,p.691c // Z 2:31,p.8c // R126,p.16a。

  [12] CBETA,T.40,no.1818,p.797b。

  [13] CBETA,T.20,no.1177A,p.733a。

  [14] CBETA,T.12,no.365,p. 340c。

  [15] CBETA,T.9,no.278,p.676a。

  [16]《望月佛教大辭典》“普賢菩薩”條;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普賢菩薩”條。

  [17] CBETA,T.25,no.1509,p. 283c。

  [18] CBETA,T.3,no.157,p.191c。

  [19]日本龍谷大學編《佛教大辭匯》,大正三年(1914)初版,昭和十年(1935)再刊本。

  [20] CBETA,T.54,no.2131,p.1120c。

  [21] CBETA,T.34,no.1721,p.486a。

  [22] 《普慧大藏經》本。臺北:真善美出版社,1973年版。

  [23]印順:《妙雲集》下編之四《淨土與禪》,第141至142頁。

  [24]聖嚴《法鼓全集》第四輯 第八冊《禪的世界》,第85頁。

  [25] 印順《妙雲集》下編之一《佛在人間》,第137-141頁。妙雲集》上編之四《藥師經講記》,新竹:正聞出版社,2000年10月新版一刷,第32至33頁。

  [26] 按,菩薩之階位,隨著佛教的發展而增加,先後有四十一位、五十一位、五十二位、五十七位等各種說法。然以《菩薩瓔珞本業經》所持的五十二位說流傳最廣。

  [27]印順《妙雲集》下編之一《佛在人間》,第100 至101頁。

  [28] CBETA,T.24,no.1485,p.1011c。這10種心的名字、次序、總稱,其他經論所說不一。如鳩摩羅什譯《仁王經》卷上《菩薩教化品》,所列為信心、精進心、念心、慧心、定心、施心、戒心、護心、願心、迴向心,稱之為“習種性十心”。《梵網經》卷上則說捨心、戒心、忍心、進心、定心、慧心、願心、護心、喜心、頂心,稱為堅信忍中之“十發趣心”。《楞嚴經》卷八,又說是信心住、念心住、精進心、慧心住、定心住、不退心、護法心、迴向心、戒心住、願心住,總名之為“十心住”。

  [29] CBETA,T.24,no.1485,p.1017a。粟散王,即小國之王;鐵輪王,即轉輪聖王之一。

  [30]又稱“十地住”、“十法住”、“十解”。

  [31] 或稱“十行心”。

  [32]所謂迴向,指以大悲心救護一切眾生。十迴向,或稱“十迴向心”,略稱“十向”。

  [33]菩薩從初發心一大阿僧祇劫之間,稱為“地前”;其間,修行有十住、十行、十迴向共三十位,故謂“三賢”。

  [34] 堅,宋、元、明三種藏經本,作“賢”。

  [35] CBETA,T.24,no.1485,p.1016a。

  [36]即:歡喜地(極喜地、喜地、悅豫地)、離垢地(無垢地、淨地)、發光地(明地、有光地、興光地)、焰慧地(焰地、增曜地、暉曜地)、難勝地(極難勝地)、現前地(現在地、目見地、目前地)、遠行地(深行地、深入地、深遠地、玄妙地)、不動地、善慧地(善哉意地、善根地)、法雲地(法雨地)。見於東晉佛馱跋陀羅譯《華嚴經》(六十華嚴、舊華嚴、晉經)卷二十三以下、唐代實叉難陀譯《華嚴經》(八十華嚴、新華嚴、唐經)卷三十四以下、姚秦鳩摩羅什譯《仁王般若經》卷上、。隋寶貴天竺三藏闍那堀多譯《合部金光明經》卷三等處。

  [37]即:受三歸地(三歸行地)、信地(隨信行地)、信法地(隨法行地)、內凡夫地(善凡夫地)、學信戒地(學戒地)、八人地(第八人地)、須陀洹地(初果)、斯陀含地(第二果)、阿那含地(第三果)、阿羅漢地(第四果)。指聲聞修行之階位。有關論述,見於《大乘同性經》卷下、《華嚴經孔目章》卷三、《釋淨土二藏義》卷七等。

  [38]或稱“支佛十地”、“緣覺十地”、“獨覺十地”。即:昔行具足地(眾善資地,方便具足地)、自覺甚深十二因緣地(自覺深緣起地)、覺了四聖諦地(覺四聖諦地)、甚深利智地(勝深利智地)、八聖道地(八聖支道地)、覺了法界虛空界眾生界地(知法界虛空界眾生界地,覺了法界等地)、證寂滅地(證滅地)、六通地(六通性地、通地)、徹秘密地(入微妙地、徹微密地)、習氣漸薄地(習氣薄地)。指辟支佛修行之階位。有關論述,見於《大乘同性經》卷下、《證契大乘經》卷下、《十住心論》卷五等處。

  [39]即:甚深難知廣明智德地(最勝甚深難識毗富羅光明智作地)、清淨身分威嚴不思議明德地(無垢身威莊嚴不思議光明作地)、善明月幢寶相海藏地(妙光明月幢寶幟海藏地)、精妙金光功德神通智德地(淨妙金光功德神通智作地)、火輪威藏明德地(光明味場威藏照作地)、虛空內清淨無垢焰光開相地(空中勝淨無垢持炬開敷作地)、廣勝法界藏明界地(勝廣法界藏光明起地)、最淨普覺智藏能淨無垢遍無礙智通地(最勝妙淨佛智藏光明遍照清淨諸障智通地)、無邊億莊嚴迴向能照明地(無邊莊嚴俱胝願毗盧遮那光作地)、毗盧遮那智海藏地(智海陪盧遮那地)。有關論述,見於《大乘同性經》卷下等處。

  [40]以此十地共通於三乘,故或稱“三乘共十地”、“共十地”、“共地”,天台宗則稱為“通教十地”。此說見於《大品般若經》卷六、卷十七,有關詮釋見於智顗《法華玄義》卷四下、《摩訶止觀》卷六上。

  [41] 亦稱“貝支迦”、“辟支”。

  [42] 《大智度論》卷十八、《大乘義章》卷十七。

  [43]印順《妙雲集》下編之一《佛在人間》,第101頁。

  [44] CBETA,T.24,no.1485,p.1016a。

  [45] Anuttara,無上;samyak-sambodhi,正遍知。

  [46] 又稱“根本無明”、“無始無明”。此種無明與真如一樣,皆屬無始,為一切眾生及生死的根源。倘若斷之,即入佛位。

  [47]印順《妙雲集下編》之一《佛在人間》,第100-102頁。

  [48]參攷聖嚴法師《法鼓全集》第四輯 第八冊《禪的世界》,第85頁。

  [49] CBETA,T.11,no.316,p.874c。

  [50]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稱,彌勒菩薩現居於兜率天,此生結束之後,將降生在娑婆世界,以補釋迦之佛位。

  [51] CBETA,T.12,no.360,p.268b。

  [52] CBETA,T.12,no.366,p.347b。

  [53] 《大智度論》卷四十五。

  [54]呂宗力、欒保群:《中國民間諸神》之前言:“可是普賢、文殊與觀音一樣,本來就有女子之說……”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上卷,第5頁。

  [55]呂宗力、欒保群:《中國民間諸神》之前言:“……而山西平遙雙林寺的二位菩薩像正是女身。”上卷,第5頁。

  [56]呂宗力、欒保群:《中國民間諸神》之前言,上卷,第4-5頁。

  [57] CBETA,T.27,no.1545,p.731b。

  [58] CBETA,T.27,no.1545,p.746a。

  [59] CBETA,T.1,no.24,p.345a。

  [60] 應化,又作“應現”、“應化利生”。指佛菩薩為了順應眾生之利益,而變現出與眾生同類之形像,以利於教化。《大智度論》卷九十四:“是菩薩於眾生中,或為父,或為子,或為師,或為弟子,或為主,或為奴,或為象馬,或為乘象馬者,或時富貴力勢,或時貧賤,於此諸事,亦不為染汙。譬如佛所化人,作一切事,不染苦樂。一切事者,如先作種種阿僧祇身度眾生,苦樂不染者,樂中不生愛,苦中不生瞋,不如生死眾生隨處起煩惱。菩薩應如是遊戲神通,成就眾生淨佛國土。”(CBETA,T.25,no.1509,p.717b)

  [61] 《法鼓全集》第一輯 第五冊《基督教之研究》第二章“牧師及神父的‘佛教學”之第五節“清理幾個問題”,第57頁。

  [62] CBETA,T.25,no.1509,p.116a。

  [63] CBETA,T.9,no.278,p.412a。

  [64] CBETA,T.54,no.2128,p.434c。

  [65] 又稱“蓮華海藏世界”、“蓮華台藏世界”。

  [66] CBETA,T.9,no.277,p.392c。

  [67] 天台宗智顗立有四種佛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無障礙土、常寂光土。

  [68] 或謂,“作為佛的脅侍,文殊象徵般若(智慧),普賢象徵三昧(佛之理念)。”(《中國各民族宗教與神話大詞典》編審委員會:《中國各民族宗教與神話大詞典》“普賢”條,第207頁左欄)是乃就普賢之行德而言。

  [69]任繼愈主編:《佛教大辭典》“普賢菩薩”條謂,普賢“表佛法、法身,為世間、出世間之本原”(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1203頁右欄)。

  [70] CBETA,T.36,no.1739,p.951c。

  [71] 如卷二十五。CBETA,T.10,no.279,p.84a-b、161a。

  [72] CBETA,T.10,no.279,p.

  [73] CBETA,T.10,no.279,p.211c。

  [74] 意為遍一切處,指佛之法身(一切法平等實性)遍於世界。

  [75] CBETA,T.35,no.1735,p.620a。

  [76] CBETA,T.35,no.1735,p.755c。

  [77] CBETA,T.9,no.278,p.559b。

  [78] CBETA,T.10,no.279,p.32c。

  [79] CBETA,T.35,no.1734,p.500b。

  [80] CBETA,T.45,no.1891,p.806a。

  [81]成都:成都古籍書店,2000年1月第1次印刷。

  [82] CBETA,T.10,no.279,p.441b-c。

  [83] CBETA,T.10,no.279,p.442c。

  [84] CBETA,X.5,no.229,p.263a // Z.1:7,p.439d-p.440a // R.7,p.878b-p.879a。

  [85] CBETA,T.44,no.1844,p.204a。

  [86] CBETA,T.85,no.2813,p.1090b。

  [87] CBETA,T.9,no.262,p.61a、b。

  [88] 聖嚴《法鼓全集》第三輯第一冊《學術論考》,第187頁。

  [89] CBETA,T.53,no.2121,p. 47a。

  [90] CBETA,T.25,no.1509,p.126c-127a。

  [91] CBETA,T.9,no.277,p.391b。

  [92] CBETA,T.9,no.277,p.393c -394a。

  [93] 六重法,指比丘所修之六種法門。《般泥洹經》卷上:“又比丘復有六重法,當善念行,可得久住。一為修身,以起慈心,依聖旬通,諸清淨者,行此重任,和一愛敬,施於同學,無取無諍,勉共守行行。二為修口,善行以起慈心。三為修意,善行以起慈心。四為所見法際,若得衣食,應器餘物,終不愛藏。五為持戒不犯,不以摸質,能用勸人。六為若從正見,得出正要,受道苦盡,度知見了。行此重任,皆以聖旬通清淨,用和愛敬,施於同道,無取無諍,轉相建立,共守道行。”(CBETA,T.1,no.6,p.177a)

  [94]八重法,又作八敬法、八尊重法、八尊師法、八不可越法、八不可違法、八不可過法,簡稱八敬。即比丘尼尊重恭敬比丘之八種法。後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羅譯《十誦律》卷四十七“比丘尼八敬法”條:“釋迦牟尼佛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知者見者,]為比丘尼說半月八敬法。何等八?一者百歲比丘尼,見新受具戒比丘,應一心謙敬禮足。二者比丘尼,應從比丘僧乞受具戒。三者若比丘尼犯僧殘罪,應從二部僧乞半月摩那埵法。四者無比丘住處,比丘尼不得安居。五者比丘尼安居竟,應從二部僧中自恣求見聞疑罪。六者比丘尼,半月從比丘受八敬法。七者比丘尼語比丘言,聽我問修多羅毘尼阿毘曇,比丘聽者應問,若不聽者不得問。八者比丘尼不得說比丘見聞疑罪。是為八。”(CBETA,T.23,no.1435,p.345c)受八重法者,即為受具足戒,成比丘尼。《十誦律》卷四十:“隨受八重法時,即出家得具足戒,成比丘尼。”(CBETA,T.23,no.1435,p. 293c)

  [95] CBETA,T.9,no.277,p.390b。

  [96] CBETA,T.34,no.1721,p.631b。另外,參考智顗《法華經文句》卷十下、窺基《法華經玄贊》卷十。

  [97] 《法華義疏》卷十二。CBETA,T.34,no,1721,p.631b。

  [98]殖,宋、元、、明藏本,宮內省本、敦煌寫本,皆作“植”。

  [99]美國《時代》週刊2007年5月14日(提前出版)一期文章,題:《母親和烈士》,作者蒂姆·麥格克:“至少別爾科採訪的一些被抓獲的襲擊者稱其動機是希望上天堂。恐怖分子招募者往往告訴男性襲擊者說有72個處女正在天堂裏等著他們。不過一些女性襲擊者相信她們會成為女王,還有的人相信不論今生今世她們有多老多醜,她們將變成等待聖戰鬥士的那72個處女中最漂亮的一個。”中譯文見:《參考消息》2007年5月7日第5版《她們為何甘願做自殺式襲擊者》。

  [100] CBETA,T.10,no.293.p.844b。

  [101] CBETA,T.9,no.278,p.395c。

  [102] CBETA,T.10,no.279,p.2b。

  [103] CBETA,T.10,no.279,p.33b。

  [104] CBETA,T.10,no.293,p.671b。

  [105] CBETA,T.46,no.1916,p.476c。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