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释智旭援佛解易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27日
来源:不详   作者:黄馨仪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释智旭援佛解易思想研究

  黄馨仪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国立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系 2002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2003年

  【文章标题】释智旭援佛解易思想研究

  【文章作者】黄馨仪

  【指导教师】林文彬

  【文章页数】125页

  --------------------------------------------------------------------------------

  【中文关键词】佛学|蕅益|智旭|三教调和|周易禅解

  【中文摘要】在智旭以前,不论是在儒学界或是佛教界,都已经有人将《周易》与佛学结合。智旭虽然对前人有所绍继,但在援佛解易的过程中,他主要发挥了自己的思想特色。

  智旭用天台宗的思路与中国传统中的道论,来为儒佛会通寻找思想根据。智旭用天台对待绝待与迹本权实,指出佛家之说涵摄儒家,分出高下。又用四悉檀之理来说凡有说法,皆是方便,重在因指见月,不可拘泥。如此一来,儒佛进境在事上虽须明辨,但是在理上又圆融一体。最后,他又以 “道”的涵容性来会归儒佛二者。儒为入世法,佛为出世法,二者皆是道学。入世法与出世法皆是道中的迹,重要的是由迹明道,即事明理,若不见道,自然会各执一端,无有了结。吾人亦可据此推知智旭以佛解易,乃立基于何处。笔者试图从心性论、宇宙论、修养论来呈现智旭易学的佛性理论。

  在心性论方面有三个要点。一、智旭以 “无情有性,不断性恶”,论佛性之理的遍在万物,不论精粗。二、“一念三千,界界互具”点出理的互具,三千诸法本来互具互摄,而可就现前一念而观而入。三、“性修不二”又说明修证是来自于佛性本身的呈现。

  在宇宙论方面,智旭在天台宗的真妄相即之外,又用了《大乘起信论》的“一心开二门”《楞严经》当中的宇宙生成说来和《周易》结合。真空妙有意义下的宇宙论,森罗万象是迷情幻起,修行是要回溯真如,不落无明,此异于儒家由天道性命直贯顺成的本体宇宙论。

  在修养论方面有三个要点。一、智旭的佛性论有心性本觉之义,因为本觉则性必具修,成佛的根据是反身而成,就是《易传》所说的“逆数”。二、智旭运用佛法修证中的定与慧来解释乾坤卦爻,又用各卦中刚柔的不同组合,来说明不同的修行阶段,定力与慧力的消长情形。三、《易传》的 “一阴一阳之谓道”显现出性与修的关系,其修证中具体的展现就是 “六即”,智旭也运用六即来解释各卦中的六爻含义。

  孔颖达《正义》的卷首说:“易者,象也,物不可象也。”卦爻之变化可以用来解释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当智旭用佛法修证原理来解释《周易》,这不只是从佛教立场来 “诱儒知禅”而已,它更证成了易书本身的学之弥深,用之弥精。智旭易学,异于儒家心学的以心解易,二者是“入门大同,到家者别”,儒学不具佛法“缘起性空”的究竟义。智旭易学宗于天台,开权显实,真妄相即,也和华严易学中的真心相异。

  智旭的《周易禅解》,是佛门中唯一完整解易的著作。在学术上,推介援佛解易思想,这是“六经注我”学风发展的极致。在佛学史上,智旭易学推动以佛法为核心的“三教调和论”,也展现明末佛教各宗互融的成果。

  --------------------------------------------------------------------------------

  【论文目次】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1

  第二节 智旭思想的研究现况 3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目的 4

  第二章 释智旭援佛解易的思想背景

  第一节 明代的学术与思想 6

  一、儒家心学派的兴起 6

  二、三教调和论的盛行 10

  第二节 儒佛易学的发展 14

  一、宋明儒家易学的发展 14

  二、佛教的易学源流 16

  第三节 智旭的生平与学思历程 18

  一、智旭与儒学 19

  二、智旭与出家众 21

  三、智旭与居士 24

  第三章 释智旭对儒佛的判释

  第一节 智旭判释儒佛的要点 27

  一、论朱注缺乏一贯宗旨 28

  二、以一贯宗旨解释德性 32

  三、三教的 “德性”义与归宗之别 36

  第二节 智旭判释儒佛的传承 37

  一、对传承观念的厘清 37

  二、儒家的道学传承 39

  三、佛家的道学传承 40

  第三节 智旭判释儒佛的依据 42

  一、对待绝待 43

  二、迹本权实 44

  三、四悉檀 45

  四、道 48

  第四章 释智旭易学中的心性论

  第一节 《易传》与儒家心学之易理 51

  一、程颢──以仁解易 52

  二、陆象山及杨简──以心解易 53

  三、王阳明──以良知解易 54

  第二节 《周易禅解》之易理──以佛性解易 56

  一、草木有性,不断性恶 59

  二、一念三千,界界互具 62

  三、全性起修,全修在性 67

  第五章 释智旭易学中的宇宙论

  第一节 《易传》之太极 74

  第二节 以 “一心开二门”释 “太极” 76

  第三节 以风轮金轮之说释 “两仪”与 “四象” 81

  第六章 释智旭易学中的修养论

  第一节 易,逆数──以观心释 “逆” 87

  第二节 乾坤其易之门 90

  一、以定慧释乾坤 90

  二、以定慧解六爻 94

  三、以十乘观法解卦爻 97

  第三节 一阴一阳之谓道 105

  一、以性修显阴阳 105

  二、以六即解六爻 106

  第七章 结论

  第一节 智旭援佛解易的思想特色 113

  一、异于儒家心学的以心解易─入门大同,到家者别 113

  二、异于华严宗的援佛解易─开权显实,真妄相即 114

  第二节 智旭援佛解易在学术史上的地位 115

  一、从易学史的脉络来考察─推介完整的援佛解易思想 115

  二、从佛学史的脉络来考察─推动教内教外的思想融合 116

  三、从智旭思想的脉络来考察─展现会相归性的演变历程117

  参考数据 121

  --------------------------------------------------------------------------------

  【参考文献】

  一、 历代书目

  《杂阿含经》,《大正藏》第2册。

  《楞严经》,《大正藏》第19册

  《大智度论》,《大正藏》第52册。

  东汉?牟子:《理惑论》,见《弘明集》,《大正藏》第52册。

  梁?慧皎:《高僧传》,《大正藏》第50册。

  梁?僧佑:《出三藏记集》,《大正藏》第55册。

  隋?智顗:《摩诃止观》,《大正藏》第46册。

  隋?智顗:《法华玄义》卷一,《大正藏》第33册。

  唐?宗密:《原人论》,《大正藏》第45册。

  唐?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随书演义钞》,《大正藏》第35册。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四库备要》第58册)。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四库备要》第57册)。

  宋?朱熹:《朱子本义》(天津:古籍书店,1986年)。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山东:友谊书社,1989年)。

  宋?朱熹(编):《近思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山东:友谊书社,1989年)。

  宋?陆象山:《象山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出版,《四库备要》第59册)。

  宋?杨简:《杨氏易传》(台北:广文书局,1974年)。

  明?王阳明:《阳明全书》(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四库备要》第59册)。

  明?释祩宏:《云栖遗稿》,《大正藏》第47册。

  明?释祩宏:《竹窗随笔》(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1999年)。

  明?释真可:《紫柏老人集》,《卍续藏》第126册

  明?释德清:《观老庄影响论》,(台北:广文书局,1974年)。

  明?幻轮编著:《释鉴稽古略续集》,《大正藏》第49册。

  明?释智旭:《楞严经文句》,《卍续藏》第20册。

  明?释智旭:《灵峰宗论》(台北:佛教出版社,1976年出版)。

  明?释智旭:《周易禅解》(台北:自由出版社,1996年出版)。

  明?释智旭(著)、江谦(补注):《四书蕅益解补注》(台北:众生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

  《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四库备要》第35册)。

  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四库备要》第61册)。

  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四库备要》第35册)。

  清?张伯行(集解):《续近思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二、现代书目(佛教部分)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38年)。

  释印顺:《佛法概论》(台北:正闻出版社,1949年)。

  野上俊静、小川贯式、牧田谛亮、野上耀昌、佐腾达玄(著)、释圣严(译):《中国佛教史概说》(台北:商务印书馆,1972年)。

  牟宗三:《佛性与般若》(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7年)。

  张曼涛主编:《大乘起信论与楞严经考辨》,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35册(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黄忏华等:《中国佛教教理诠释》(台北:文津出版社,1980年)。

  汤次了荣(著)、丰子恺(译):《大乘起信论新释》(台北:天华出版社,1981年)。

  释慧岳:《天台教学史》,收录在《天台教学史、华严思想史合刊》(现代佛学大系第37册,台北:弥勒出版社,1983年)。

  郭朋:《明清佛教》(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

  霍韬晦:《绝对与圆融--佛教思想论集》(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缣田茂雄:《简明中国佛教史》(台北:谷风出版社,1987年)。

  释印顺:《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闻出版社,1988年)。

  释圣严:《明末中国佛教之研究》(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

  赖永海:《中国佛性论》(台北: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0年)。

  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杨惠南:《佛教思想发展史论》(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尤惠贞:《天台宗性具圆教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屈大成:《大乘大般涅槃经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龚隽:《大乘起信论与佛学中国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赖永海:《佛学与儒学》(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吴汝钧:《中国佛学的现代诠释》(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木村清孝(著)、李惠英(译):《中国华严思想史》(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隋?智顗(著)、王雷泉(释译):《摩诃止观》(台北: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

  释恒清:《佛性思想》(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夏金华:《佛学与易学》(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陈英善:《天台性具思想》(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安藤俊雄(著),苏荣焜(译):《天台学─根本思想及其开展》(台北,慧炬出版社,1998年)。

  释圣严:《明末佛教研究》(《法鼓全集》第一辑第一册,台北: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吕澄:《吕澄佛学论著选集》(山东:齐鲁书社,出版年不详)。

  三、现代书目(儒学及其它)

  牟宗三:《从陆象山到刘蕺山》(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9年)。

  牟宗三:《心体与性体》(台北:正中书局,1980年)。

  范良光:《易传道德的形上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2年出版)。

  徐志锐:《周易大传新注》(济南:齐鲁书社,1988年)。

  张立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

  黄寿祺(著)、张善文(点校):《易学群书平议》(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朱伯昆:《易学哲学史》(台北:蓝灯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

  吴怡:《易经系辞传解义》(台北:三民书局,1991年)。

  费孝通:《乡土中国》(香港:三联书店,1991年)。

  朱伯昆(主编):《周易知识通览》(山东:齐鲁书社,1993年)。

  葛荣晋:《中国哲学范畴导论》(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1993年)。

  郑万耕:《易学名著博览》(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年出版)。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5年)。

  王邦雄等编著:《中国思想史》(台北:国立空中大学,1995年)。

  徐志锐:《周易新译》(台北:里仁书局,1996年)。

  林安梧:《儒学与中国传统社会之哲学省察》(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96年)。

  邹学熹(编著):《易学解难》(台北:旭屋文化,1997年出版)。

  徐芹庭:《细说易经》(中坜:圣环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余景芳(讲述)、吕绍纲(整理):《周易讲座》(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

  中村元(著)、林太、马小鹤(译):《东方民族的思维方法》(台北:淑馨出版社,1999年)。

  唐大潮:《明清之际道教三教合一思想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牟锺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宋?朱熹(集注),蒋伯潜(广解):《四书读本》(台北:启明书局,出版年未明)。

  四、期刊论文

  陈英善:《蕅益智旭大师修学心路历程之探索》,(《狮子吼》33卷1期,台北:松山寺狮子吼杂志社,1994年)。

  傅荣贤:《杨简易学略论》(《周易研究》27期,山东: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1996年2月)。

  方立天:《儒佛心性论的互动》(《哲学与文化》23卷11期,台北:哲学与文化月刊社)。

  杜保瑞:《易学方法论》(刘大钧主编:《大易集述》,第三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成都:巴属书社,1998年)。

  傅荣贤:《易学研究本体特征论》(刘大钧主编:《大易集述》,第三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成都:巴属书社,1998年)。

  陈坚:《以佛解易 佛易一家--读智旭〈周易禅解>》(《周易研究》38期,山东: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1998年4月)。

  陈坚:《论易学史研究在易佛关系问题上的两点疏忽──兼谈太虚大师的易学思想》(《周易研究》44期,山东: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2000年5月)。

  陈英善:《蕅益智旭思想的特质及其定位问题》,(《中国文哲研究集刊》8期,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6年)。

  王仲尧:《近代人间佛教的价值定位:佛性即干道》(《宗教哲学》7卷2期,台北:中华民国宗教哲学研究社,2000年7月)。

  林伯谦:《由韩愈道统论谈佛教与中国文化的交互影响》(唐代文化学术研讨会,台北:东吴大学中文系,2000年4月29日)。

  林文彬:《试论智旭〈周易禅解>天台学之特色》(《兴大人文学报》32期上册,台中:中兴大学文学院,2002年六月)。

  五、学位论文

  陈运星:《儒道佛三教调和论之研究─以憨山德清的会通思想为例》(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0年)。

  千炳敦:《易传道德形上学研究──并省察王弼与朱子之易学》(台中:东海大学哲学所博士论文,1993年)。

  李治华:《楞严经哲学之研究》(台北:辅仁大学哲学所硕士论文,1994年)。

  罗永吉:《四书蕅益解研究》(台南:成功大学硕士论文,1995年)。

  简瑞铨:《四书蕅益解研究》(台北:东吴大学硕士论文,1996年)。

  六、工具书

  佛教书局编辑部编:《实用佛学辞典》(台北:佛教出版社,1934年出版)。

  丁福保编:《佛学大辞典》(台北:华严出版社,1971年)。

  韦政通(主编):《中国哲学辞典》(台北:水牛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83年)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