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简介佛教现代禅教团及其与基督宗教对话概况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温金柯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简介佛教现代禅教团及其与基督宗教对话概况

  温金柯

  (编者按)本文由现代禅教研部温金柯主任发表于基督教重要的刊物——《道》杂志 2003年3月号,现代禅网站今转载于此,供全球关心“佛耶对话”的人士参考,并向《道》杂志总编辑陈文珊老师申致谢意!

  一、前 言

  《道》的总编辑陈文珊老师与笔者是旧识。笔者对她在基督教神学与“死刑”、“妇权”等议题方面的努力与成就,素怀敬仰,甚至曾因拜读她编撰的《基督宗教死刑议题研究》[1] 一书的启发,而有编辑《佛教死刑议题研究》作为响应的念头,惜因时间及因缘尚缺,迄未完成。二○○三年春节过后,陈老师打来电话,说她看到《佛教与基督教信仰的交会——现代禅与中华信义神学院的对话》[2] 一书,知道“现代禅”这个佛教新兴宗派,以及笔者是现代禅的成员,于是希望我能撰文介绍“现代禅教团”,刊登在她主编的《道》中。

  当时告诉陈老师,中华信义神学院院长俞继斌牧师二○○○年一月以英文发表于挪威亚略巴古(Areopagos)月刊的文章〈非计划性的对话和意想不到的喜悦 (Unplanned Dialogue ,Unexpected Joy)〉,除了叙述与现代禅进行宗教对话的过程外,也对现代禅创始人李元松老师及现代禅教团作了概要的介绍 [3],以俞院长在基督教界的公信力,转载此文或许更好。但陈老师则希望能刊登新文章,所以还是希望由笔者撰写。众所周知,《道》是基督教界重量级的神学刊物,既然陈老师如此吩咐,笔者再无推辞之理。

  二、资料简述

  现代禅教团成立于一九八九年四月,同年十月成立“现代禅出版社”,截至目前为止,已出版李元松老师禅修专著十八种、书附录音带三种、基础禅修录音教材四种、高级禅修教材五种;同年十二月创办《现代禅杂志》(1989.12-1996.8);一九九四年四月创办第二份杂志《本地风光月刊》(1994.4-1998.5);一九九九年十二月成立“现代禅网站”(网址:http://www.modernchan.org.tw/)。“现代禅网站”成立后,将现代禅相关著作大量上网,资料极为丰富。有兴趣进一步了解现代禅的朋友,可上网浏览。“现代禅网站”从成立到截至目前撰写此文时,三年多时间,到访量已超过一百五十万人次 [4]。

  除现代禅自身提供的资料外,由学术界所撰写的研究现代禅的专书专文,亦有若干成果,兹不一一介绍 [5]。可以特别向基督教界一提的是,一九九七年六月,台南神学院教师刘锦昌牧师,在《神学与教会》杂志发表〈台湾佛教界的“印顺学”走向〉一文,著重讨论印顺法师的思想,及其对台湾佛教的影响时,已注意到现代禅教团的存在,并介绍了现代禅对印顺法师的批判性观点 [6]。中华信义神学院在二○○○年十一月举办的“新千年宣教的新挑战:台湾的新兴宗教运动”研讨会中,信神“宗教研究中心”研究员郑丽津姐妹发表的论文〈佛教禅修的新面貌〉,对现代禅教团也有所介绍。

  三、现代禅的思想与实践

  中华信义神学院院长俞继斌牧师,是笔者敬仰的长者。在多种介绍现代禅教团的文章中,笔者谨引用俞牧师〈非计划性的对话和意想不到的喜悦〉一文,来向基督教界的友朋作介绍,并以附注方式说明其中的部份内容 [7]。他说:

  “李老师是一位自学成功的禅师 [8]。他四十余岁,睿智、热诚、坦率直言,追求最高真理的开放态度更是令人惊异。现代禅的目标是在台湾建立清净的佛教修行团体,以追踵古仙人道,培养修行弘法人才。现代禅的教育不同于传统禅宗的有以下八点:

  一、现代禅坚持经验主义的原则 [9]。

  二、现代禅特重现代精神的涵养 [10]。

  三、现代禅主张一切修行都应以履行责任义务为先 [11]。

  四、现代禅不过度强调袭自印度古老的戒律 [12]。

  五、现代禅对七情六欲持正面肯定的态度 [13]。

  六、现代禅崇尚人情义理、侠义情怀 [14]。

  七、现代禅侧重“倾宇宙之力活在眼前一瞬”的习定要领 [15]。

  八、现代禅广为传授直指人心的禅法,重振唐宋祖师禅风 [16]。

  现代禅不仅拥有自己的宗教思想体系,同时也建立了‘象山修行人社区’[17]。……社区风格,民主、开放、彼此照顾,不论性别角色,人人一律平等;同时也认真修习禅宗心法。他们的教学以问答方式进行,深具批判性。凡是所有被记录下来的,他们几乎都会透过出版或上网公诸于世。他们的网站内容丰富且即时。对一个成立仅十多年的团体而言,能够经营同时有中、英、德三种语文的网站 [18],实在令人惊叹!”[19]

  现代禅教团成立于解严后的台湾。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是解严前,台湾佛教在印顺法师思想深刻影响下的进一步发展。印顺法师的思想,在“人间佛教”的标志下,强调佛教必须脱去山林化、鬼神化、僧伽中心主义、思想儱侗等等旧习,而朝向理性化、僧俗平等、结合现代价值、社会参与等方向的改革,其思想已深具现代性。“现代禅”继续将其现代性作进一步的推展与落实,并试图避免其因现代化改革而带来的贬抑修证,导致宗教神圣性淡化的可能困局 [20]。

  然而,由于现代禅改革的旗帜鲜明,致使在成立一年多时,一九九○年八月起,便遭到传统佛教界于《佛教新闻周刊》发起为期数月之久的围剿 [21]。一九九三年底,甚至印顺法师本人,也亲自撰文,批判现代禅的思想与主张 [22]。现代禅教团在此过程中,竭诚阐明彼此思想的异同,针对法义进行广泛、细致而深入的论辩,一再澄清误解,申明法义,逐渐受到佛教界及学术界的认同。印顺法师亦于二○○二年四月,接见李元松老师,并接受李老师为门下皈依弟子。然而现代禅教团前后的思想立场从未改变,曾经表明,今后除继续弘扬继承于印顺法师的十九项思想之外,对于不共许的四项,将不会改变,但是愿意一本开放的态度,接受各界的指教 [23]。

  四、现代禅与基督宗教的对话

  台湾佛教界在一九六○年代,曾与基督宗教界有过相互攻讦、敌对的历史。著名的佛教领袖,如印顺法师 [24]、煮云法师、圣严法师等人,当时都曾以护教的立场,以香港吴恩溥牧师及台湾龚天民牧师等人为论敌,撰写过攻击基督宗教教义的著作 [25]。这是当时时代氛围下的产物。在时代背景、宗教关系氛围改变的情况下,现代禅教团与基督宗教的对话,有了全新的面貌。现代禅认为“信义神学院”所提倡的“反对‘宗教混同’、反对‘异端捕捉’”之精神,才是合乎时代精神的作法。

  现代禅教团的成员,从成立伊始,就以具佛教徒背景者占绝大多数,李元松老师早年虽少有机会接触,但对基督宗教素怀敬仰。现代禅教团成立后,一九九九年五月,专门从事宗教交流对话的天主教马天赐神父首度造访现代禅,与李老师晤谈颇有默契。这是现代禅与基督宗教界知名人士最早的接触。

  二○○○年五月,曾为佛教比丘尼二十三年,后皈信基督的“中华信义神学院宗教研究中心研究员”郑丽津姐妹,来现代禅教团“象山修行社区”探访昔日友人,受到李老师及现代禅同修热情欢迎。双方从此互有宗教对话式的书信往来,并刊登于各自网站中,逐步缔结深度宗教交谈的因缘。同年八月,“信神”俞院长亲自率“宗研中心”吕一中弟兄、郑丽津姐妹来访,此行促成前述〈非计划性的对话和意想不到的喜悦〉一文所述的交谈。同年十一月,在“信神”的安排下,来自北欧“亚略巴古”的五位神学家,透过俞院长的翻译,双方再度进行了愉快而深入的宗教交流。这些交谈的成果,都同步刊登在双方网站,并结集成《佛教与基督教信仰的交会——现代禅与中华信义神学院的对话》一书。

  此后,“信神”与“现代禅”屡有互访,最近的一次是二○○三年一月二十七日,俞院长率新任“宗教研究中心研究员”王荣昌牧师,及佛光大学宗教系姚玉霜教授、原“宗研中心研究员”、现就读神学博士的吕一中弟兄等人来访。在此次聚会中,除继续展开宗教交谈的进一步议题外,现代禅同修还特别组成唱诗班,献唱“耶和华祝福满满”、“野地的花”——此为二○○二年六月现代禅师友拜访“信神”时,“信神”弟兄姐妹于座谈会前为现代禅师友献唱的圣歌。

  现代禅李老师及同修,乐于亲近基督徒,与基督徒进行深度的信仰交流。主要的原因是见到基督徒普遍人格正直,爱心满溢,谦虚柔软,善于倾听,令人感动。而其教义,如“因信称义”、“祂必兴旺,我必衰微”、“不再是我,乃是基督”、“上帝厌恶罪而爱罪人”、“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就不在我们心里了。”皆是令人深有启发、感人肺腑的教义。李老师表示,是抱持敬畏与学习的态度,与基督徒交往。李老师说:“一般佛教徒以有色的眼光将难以了解基督教的深义;自己则对基督教抱持敬畏的态度,并跳脱宗教领域的观念——在内心中没有佛教,也没有基督教,唯是如‘动物逐水草而居’,哪里有可以滋润我心灵的,哪里便是我的家。”[26]

  --------------------------------------------------------------------------------

  【注释】

  [1] 陈文珊编著,《基督宗教死刑议题研究》,台北,永望文化事业公司出版,二○○一年五月初版。

  [2] 现代禅教研部主编,《佛教与基督教信仰的交会——现代禅与中华信义神学院的对话》,台北,现代禅出版社,二○○二年九月初版。

  [3] 此文的中译,收入《佛教与基督教信仰的交会——现代禅与中华信义神学院的对话》,台北,现代禅出版社,二○○二年九月初版,7-10页。

  [4] “现代禅网站”亦有专门的“现代禅简介”栏目,读者可由此点入阅读相关文章,初步了解现代禅。

  [5] 仅介绍其中较重要的,如:(1) 郑志明教授,《台湾当代新兴佛教——禅教篇》,南华管理学院,1998年出版。(2) 邢东风教授,〈“现代禅”的理念和实践〉,北京,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佛学研究》年刊,2001年10月号,此文并刊登完整版原稿于“现代禅网站,〈“现代禅”的理念和实践〉之“十方园地”栏目 。(3) 另,台大哲学系教授杨惠南,参与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大型研究计划“当代台湾新兴宗教现象研究”,所撰写的论文发表后,题为〈从印顺的人间佛教探讨新雨社与现代禅的宗教发展〉,发表于台湾大学文学院佛学研究中心,《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五期,2000年7月。杨教授的论文,笔者有文章予以回应,题为:〈一个被研究者对杨惠南教授的申辩——并请学界公评〉,2000年8月,发表于“现代禅网站”之“现代禅论文”栏目,后并编入拙著《继承与批判印顺法师人间佛教思想》一书,现代禅出版社,2001年8月。

  [6] 刘锦昌牧师,〈台湾佛教界的“印顺学”走向〉,《神学与教会》(第22卷第2期),1997年6月。

  [7] 俞牧师的此段介绍中,“现代禅不同于传统禅宗的八项主张”取材自《财团法人现代禅文教基金会简介》,其余部份则是俞院长的观察与评论。

  [8] 现代禅的创始人李元松先生,一九五七年生,台北市仁爱国小毕业。小学毕业后,因承担家计,放弃升学,先后从事市场小贩、瓦斯行送货员、搬家工等职业。李老师在工作之余,本于对宗教哲学的浓厚兴趣,开始他的自学探索。十三岁起,加入“一贯道”,熟读传统中国文化儒释道三家经典。十八岁以后,接触心理分析、逻辑、语意诸学,开始阅读现代学术诸种著作。二十二岁退伍后,开始浸习台湾当代佛学思想家印顺法师之《妙云集》系列著作,思想越倾向佛教,专攻中观哲学。一九八三年精通中观思想及哲理,但却仍感无力化解心底深处所藏对生死的不安和疑惑,并经一段时间的寻师访道后,确定周遭并无可以指导自己的师长,只好发愿依靠自力,苦参契入之道。从此深入禅定冥想,醒梦无间苦苦寻伺勘破生死迷梦的现量经验。于工作之余每日打坐八小时以上,前后长达三年之久,期间曾经历过的大、中、小悟境数十百次。终于一九八八年三月,粉碎人类对时空万有一切存在所潜藏的谬见。之后,随即走入佛教文化界,倡导“止观双运”“本地风光”两门禅法。一九八九年四月,有感于传统佛教迷信之风颇盛,为将深富人文理性精神,纯属健全人格、成熟心智的方法推广于社会,遂创立“现代禅菩萨僧团”。二○○二年五月,卸任宗长职务,担任不管事的长老,并发愿从零出发作一个学生。(此段介绍文字取材自“现代禅网站”之“现代禅简介”栏目。)

  [9] 此八点“现代禅的教育不同于传统禅宗的主张”,《财团法人现代禅文教基金会简介》各有说明。此下八个注释是笔者提出的诠释。所谓“经验主义的原则”是建议人们应以自己的经验,即能否帮助自己增进“乐、定、安、明、爱”,来作为初学者抉择与建立安身立命之道的基础。认为最好不要未经反省、不顾矛盾,就把各种异说纷纭的经典、大师之说,当作权威,无条件的接受。

  [10] 现代禅认为,现代人的精神价值,如理性、民主、平权、爱心等等,都是佛法“无我”的体现。初学的佛法修行者,应从建立“现代人的个性”开始。

  [11] 现代禅主张学佛应从履行责任义务、照顾身旁周围的人开始。认为在放弃世俗责任,来追逐所谓出世价值的传统佛教风气之外,还有一条兼顾责任义务、肯定家庭价值的佛法实践之路。

  [12] 现代禅认为,印度佛教的戒律,经过二千五百年时空的改变,不可能食古不化的持守。佛教戒律的精神,本来就是是随顺于当时当地社会伦理观的,因此认为,现代人实践“现代人的精神价值”即是持戒。现代禅虽然是一个虔敬的佛教修行团体,但几乎没有任何的宗教仪式。这可以说是现代禅在现存诸宗教中最特别的一点。

  [13] 现代禅认为,在不违背法律、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既有的兴趣、嗜好及感情、欲望,均可以尽量发挥。这不但符合现代心理学“心理健康”的原理,也有助于人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人生与宗教的真理。

  [14] 现代禅认为,没有无情无义、人格卑下的学禅者,因此,特重人情义理、侠义情怀的提倡。李老师特重这一点,甚至认为现代禅是“侠者的信仰”。

  [15] 现代禅认为,禅定的核心要义,是稳重的个性、清醒的神智,所以强调初学者应首重在日常生活中的禅定修习,而非强调调身、调息、观心、久坐等刻意操作、技巧式的禅定修习。

  [16] 现代禅认为,佛教的解脱经验,固然可以从经典的摸索、禅定的实践中探得,但也可以透过禅师契应根机的开导,直接传递解脱的经验,而这正是唐宋祖师禅的宗风。

  [17] 现代禅教团所成立的组织,一九八九年四月,创立“现代禅菩萨僧团”。一九九三年二月,成立“财团法人现代禅文教基金会”。一九九六年七月,并进而尝试建立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都会型修行社区”。该社区位于台北市信义区“象山”脚下,故亦称“象山修行社区”。附近的著名基督教机构有“台湾浸信会神学院”及“中华基督教福音协进会”等。“象山修行社区”并非透过购地自建纯粹宗教社区的方式建设,而是采逐渐迁入的方式,与原有社区居民和谐相处。目前已有超过百户迁入。社区成员,除大人有定期小组共修聚会外,又为社区成员第二代成立“小蜜蜂读书会”、“小蜜蜂登山队”等,在学校课余,培养其人文及宗教素养。

  [18] 自2002年10月31日,现代禅网站又新增日文版。总共有四种语言、五种文字版(中文有繁简二种字体版)。

  [19] 俞继斌牧师,〈非计划性的对话和意想不到的喜悦〉,现代禅教研部中译,收入现代禅教研部主编,《佛教与基督教信仰的交会——现代禅与中华信义神学院的对话》,台北,现代禅出版社,二○○二年九月初版,8-9页。

  [20] 详见拙作,〈现代禅对台湾佛教的影响及历史意义——建立台湾佛教的主体性〉,《现代禅杂志》38期,1993年6月,后收入拙著《生命方向之省思——检视台湾佛教》,现代禅出版社,1994年12月。

  [21] 《佛教新闻周刊》一九九○年八月二十日刊登署名“正法轮弘法团三十五位比丘”(按,团长为宏印法师)的〈我们对“现代禅”的质疑〉一文,杂志编辑并以采访稿、读者投书等各种方式配合,展开对现代禅的攻击。杂志编辑下标题等处理显有偏于一方之嫌,但也能采访现代禅方面的讲法,并刊登现代禅的回应。现代禅遂于此时,与传统佛教界展开第一波的法义论战。

  [22] 印顺,〈《我有明珠一颗》读后〉,《狮子吼杂志》第32卷11.12合期,1993年11月15日,1-7页。笔者的回应文,〈佛教根本思想辨微——敬覆印顺法师“《我有明珠一颗》读后”〉,《现代禅杂志》42期,1994年2月1日;后收于拙著,《生命方向之省思——检视台湾佛教》,现代禅出版社,1994年12月。

  [23] 详见拙著〈千峰竞秀的人间佛教〉,“现代禅网站”,二○○三年二月六日。

  [24] 如印顺法师《我之宗教观》(台北,正闻出版社,1990年5月,十二版)中,有〈上帝爱世人〉、〈“上帝爱世人”的再讨论〉、〈上帝与耶和华之间〉等篇,均为攻击基督宗教之作。其中,〈“上帝爱世人”的再讨论〉一文,是与香港吴恩溥牧师的论战之作。著作年代为一九六三年至一九六四年间。

  [25] 参考圣严法师,〈印顺长老的护教思想与现代社会〉,《中华佛学学报》第四期, 1991年7月出版。煮云法师当时有《佛教与基督教的比较》,圣严法师有《基督教研究》一书。

  [26] 见“现代禅网站”之“历史镜头”栏目,第57则:“‘中华信义神学院’院长俞继斌牧师、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宗教哲学博士王荣昌牧师、英国伦敦大学宗教社会学博士姚玉霜小姐,莅临现代禅展开进一步的‘佛耶对话’(2003.01.27)”之图片说明。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