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佛教有替代方案吗?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谢桂元博士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转贴自: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
  英国利兹(Leeds)大学经济学博士、马来西亚理科大学远程教育系经济学副教授
  随着苏联的瓦解,以及中国逐渐实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似乎已成为支配全球的经济体系。纵然佛教并没有提出一个全面的经济管理系统以及替代方案,但在佛教经典中,有许多的典籍都提供了基本经济原则及其实践之方法,以助改善我们所居住的世界。此论文评估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种种假设及基本原则,以及从佛教观点提出一些可行之替代方案。
  欧美国家所采用的资本经济体系是建立在现代经济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主要是探讨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所面对的经济问题—即我们不可能满足所有的物质需求。世间的资源是有限的,但人类的需求与欲望却是无限的,因此人们需做出选择。西方现代经济学的研究与实践的目的就是如何做出最佳选择以达至最大的经济效益。
  从宗教的角度而言,佛教详细阐明了一套价值观来帮助我们了解及应对世间种种不圆满。其中的不圆满及不可避免的现象既是资源的有限及需做选择的问题。资本主义系统是以达至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标,而佛教认为经济效益只是一种技术手段,是人类发展进程的重要(但并非唯一的)元素。
  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学的显著特征
  现代经济学阐述人类所面对之普遍及日常难题—资源不足。相对而言,我们有限或不足的资源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与欲望。由于我们无法满足所有的需求,所以经济学所研究的是人类的选择—如何应对资源的不足。在经济学里,无限的需求被有限的资源所约束;因不足而需选择,而最终的目标就是要获得最大的满足。此模式的基本概念是—需求、选择、消费及满足—来阐述人类的基本经济活动。此概念的建立是基于对某些人性及世界所做出的假设:
  (一) 人类被认为具有无止尽的物质需求与欲望。
  (二) 对需求的满足是通过感官经验而获得的。
  (三) 而此感官的经验是从物质消费而获得的。
  (四) 世间的物质皆可供人类使用。
  在经济学里,一个家庭单位的经济目标是要通过对物品及服务的消费而获得最大的效用/满足。而对于一间公司而言,其经济目标是要从物品及服务的生产中取得最大的利润。我们的社会所面对的经济挑战就是如何以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最多的物品与服务。换言之,即是如何制造更多的物品与服务来满足人类的需求。因此,经济学强调产量成长,持续不断的提高生产量来满足人类日益增加的复杂需求。普遍上我们都以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生产量与成长。
  因而,现代经济学的方法论是唯物论和以人为中心。人类的幸福与福利高过于其他一切的考量。人的生命是至高无上的。世间的其他一切(包括其他生物)都是做为满足人类需求的资源。此外,人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物质生活及服务消费获得最大的满足。这普遍被学者与政府所认同的唯物主义,其概念是建立于自然界的所有存在物的目的是供人类开采的。所谓最理想的生活,有系于我们是否能占有更多的资源,以及应用这资源来满足其对物质的欲望。既然大自然的一切及所有的天然资源都可被人类所开发,以满足人类不断增加的各种需求,那么人类尽其所能开采所有的资源的行动是合理的,条件是必须面对其他人类竞争者。无论如何,资源是有限的,因此经济学理论相信互相竞争以获取有限的资源是无法避免的。由于物质数量有限,当某一个物质已被人占有,其他人将无法拥有它。在资本主义经济系统里,消费与竞争是其中两个中心概念。
  除此之外,资本主义体系里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市场力量的角色。大部份的经济学家相信当人类个别追求物质生活以充分满足个人利益时,市场中就会有一只可靠的“无影手”,以理性及有系统的调节与分配着整个社会的资源以谋求全体人类的福利。这就是市场力量的角色。让市场自由运作,把政府的干预维持在最低点,市场力量就能带给人们更大的集体满足与快乐。因此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要求自由及无约束的企业,同时认为政府在经济领域的任何干预都是不必要的及反效果的。这说明了西方国际组织在处理1997/98年东亚经济危机的态度与方式。从印尼、泰国到南韩,国际经济援助的模式取决于受惠国政府能否大幅度减低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角色而定。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被确认为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最后,一般上资本主义体系忽视了超越其基本前提的价值以及其他追求的定性判断,同时这些判断又无法以物品或货币来量化。很不幸的,其中的某些价值与追求恰恰是大部份人认为构成了人生的特性:如公正、自由、慈悲、智慧、家庭、慈善及爱心。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佛教的评论
  (1)供不应求是这不圆满的娑婆世界的面向及展示。佛教认同现代经济学所论述的人类具有无限需求的看法。佛陀说:“没有任何河流可以与欲望之河相比(法句经:186)。”佛陀还说即使能如魔法般的将一座山变成两座金山,还是无法为个人提供完全及持久性的满足感。佛法中的许多义理讲述了人类具有无止境的欲望。无论如何,这里的供不应求只运作于一般物质上。其实快乐也是缺乏与不足的,渴求快乐者比拥有快乐者还要多。但一个拥有快乐的人并不能阻止其他人也拥有快乐的权力。因此幸福是“自由物品”(free good),即使再多的人获得快乐,它也不会“缺货”。除此之外,必需指出的是从佛教的观点而言,不足的概念是相对的。很多我们无法获得的资源并不表示它不存在,而是因为我们不知如何开发它。石油的存源的确有限且不断的减少,但我们周遭还是有充裕能源—如太阳与风、地球的热能与磁场。经济学才刚开始认识到这些资源,而知识型经济学的出现是经济学发展中的一个新学派。
  (2)资本主义提倡效率,以最适宜的方法应用生产资源—以最低的资源制造出最大的生产量。但是,与此同时,社会也激励及制造更多的欲望与需求。大部份的广告是在激励消费,有时还导致过度的消费,因而制造更多的欲望与需求。因此,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基本上就具有不稳定性—一方面尽量提高生产,另一方面却又激励更多的需求,使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恶化。有鉴与此,不足的问题不但没有被解决反而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
  资本主义经济所默许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无休止的社会,既是说每一项需求与欲望都将在一个永无止境及不断扩大的圈子中持续获得供应。整个机制建立在充满着占有与享用的欲望。资本家与经济学家或许会辩驳说倘若没有欲望所主导的需求,整个经济体系将停止不前。从佛教的观点来看,这无止境地寻觅满足欲望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苦(渴爱之苦)。佛法建议熄灭这种欲望或应知足常乐,这才是更佳的人生目标。
  以佛教的义理而言,制造更多产品是不足够的,同时也无法克服供应不足的问题。其实这问题产生的源头乃出自于人类对物质的无止境需求。问题的解决方案应把焦点放在人类对物质需求上,牵制与减少需求/欲望将能减低因供不应求而造成的压力。因此佛法尝试从问题的根本来解决问题。
  此外,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里,当有所求时,将以物质生产来满足这需求。例如,当市场对威士忌酒有所需求时,生产者将种植更多的谷物并把它蒸馏成酒再分配给消费者。当酒被消费时,需求便获得了满足。资本主义所关切的问题就在消费者获得满足后告一段落。资本主义并未进一步去了解获得满足后的情况又如何。而佛教所关心的是经济活动如何影响整个因果关系,此因果关系必影响人类生存的三个互为关联的层面—个人、社会及大自然或环境。在日用品如威士忌酒的需求的问题上,我们需问酒的生产与消费如何影响饮用者、其家庭、邻里、生态与环境。佛教不鼓励饮酒乃因为酒醉后会乱性。一个喝醉了的人可能做出对自己及对他人不利的行为。
  (3)经济学的理论认为周遭的所有资源都被视为可运用之资源以生产更多的产品来减低人类所面对的经济不足问题。例如,森林的木材及草本植物能被利用来生产出其他的产品。同样的,动物亦能为我们提供肉及毛皮。此外,从森林中所开采的木材也被计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但对森林所造成的破坏如侵蚀、生态的破坏却没有被计入国民生产总值里。对物资文明而言,作为资源的时间只有在能被计算的情况下才是具有意义的。总而言之,一切经济活动都以人类为中心。
  从佛教的观点出发,每一个生命体(人或其他众生)都极有可能成为完人及觉者。每个众生皆有佛性。因此一切生命体都应获得尊重。因此佛教鼓励其信徒实践不杀生。例如动物的生命应获得尊重。我们不应该把动物当成是满足人类无止境的需求的资源。环境也应该被加以尊重及保护。因此佛教的看法较不以人类自我为中心。佛教提倡人类应该与自然生态及环境达至和谐。
  (4)选择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原则。经济学既是一门研究选择的学科,它分析人们在面对不足时如何作出抉择。在经济学里,不管其需求是否是必需的、稀奇的欲望或怪异的渴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效的需求—由购买力支柱的需求。只要人们有钱支付其所需的需求,需求就存在。在佛教而言,选择也同样是重要的课题,但与经济学的观念有极大的差异点。选择是意图的作用,是业力的中心,佛教的中心思想之一。业力不单只是影响着经济活动,它还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社会以及自然环境。经济思维的判断或选择缺乏道德考量将带来恶的业 —必有其不好的果报。好的经济判断必须包含着影响个人、社会及环境层面的因素,而不单只专注在生产与消费层面。经济的判断是带业力的。每当做出每一个经济判断,业力就产生了,而因果的互为关系马上启动并种下了善恶之缘起,并将受报于个人、社会或环境。由于我们抉择会带来经济与非经济、定量与定性、物质与道德的影响,我们就必须认真的考量所有的因素。有鉴与此,我们必需了解行为举止定性差别的重要性而以智慧去作选择。
  (5)佛教义理中论及两种欲望—恶欲望(tanha)和善欲望(chanda)。恶欲望是指渴望、具有野心、拥有与优越感的欲望。这种欲望依附于人们的感受,其根源是无知并导致人们不断的寻觅。另一方面善的欲望是指,有利益的需求,引导我们身口意朝往积极的努力与行动方面发展。因此我们不能单从某事物是否能提供快感与满足而断定某事物的价值。假使从事物中所获得的满足并无法提升生活的品质,其后果将使个人失去健康与幸福,社会失去安宁,生态遭到破坏。既然有两种欲望,那就有两种价值观,我们可以将这两种价值观称为确实价值与非确实价值。确实价值源自于善欲望。换言之,一种物品的确实价值取决于此物品是否能带来安宁的能力。反言之,非确实价值源自于恶欲望—物品满足快感的能力。另一方面,一般经济学并不触及价值判断,但这在佛教义理中,恰恰是重要的一环。
  (6)现代经济学并没有进一步深入探讨消费以外的事情。它把消费当成是达至满足的终结点。它不在乎消费是否为满足基本需求仰或是为满足某些稀奇的欲望。它仅分析人类如何支配资源以满足最高的最后的欲求。它没有对欲求的价值观做出评价或判断。比方说,经济学分析酒、烟的生产和消费,但他没讨论酒、烟的价值观:如酩酊大醉如何影响个人身心健康,家庭经济和社区安宁。以佛法而言,消费本身绝对不是一个终结点。它被认为只是一个过程,是人类潜能成长过程的其中一环。以人类成长做为最终目标,那么摄取食物并不是为了满足食欲,而是为了获得用来提升智慧与精神领域以达至崇高的人生目标所需的身心能量。
  经济体系把重点放在消费及与其相关的生产上。与某些发达国家相比,马来西亚的国民平均拥车率是落在他们之后的,这数据便被用来作为增加汽车产量与销售的逻辑。汽车拥有率因而成为国家发展的指标。无论如何,资本主义体系忽略了一切与消费有关的其他成本与效应。每当我们进行生产或消费时,都会制造某种废料或负效果,但这些成本往往都会被忽略。例如,当我们每天开车而消耗汽油时,我们的消费计算并没有包括排放破坏大气层的二氧化碳。由于我们认为增加消费即等于提升生活品质,因此我们被鼓励增加生产,同时也在生产与消费的过程中制造了更多的废料。这让我们看到一个使人不安的实况,既被认为最富有的国家也是制造最多废料,制造出最多反效果的国家。
  (7) 资本主义体系强调物质及对物质的占有。在过去的日子,奴隶、妻子、牲畜、孩子等是主要的财产。新加坡人强调拥有五个C,既现金、汽车、公寓、信用卡、及俱乐部会员。这些都是具有市场价值的物质与产业。此外,拥有也即表示私有权。因此经济学的财富概念只局限于物质的拥有并强调私有权。此理论是自我中心和个人导向的,同时也会滋长执着的情绪与心理。
  佛教并不阻止拥有财富。佛陀并没有夸耀或贬刺财富。但,佛教的财富定义是广义的,并且不间断的提醒和强调自由物品及公众物品的存在。马来西亚人是富裕的,因为我们的国家不但拥有丰足的天然资源可作为经济开发的资源,我们还被安全且美丽的自然环境围绕着,如奇异植物与鸟类的热带雨林。我们不需面对地震、台风或火山爆发的威胁。这些也都是我们的财富。我们可以拥有蓝天白云及叹为观止的瀑布。我们可以在国家公园露营或漫游于无数海岛水域。我们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亦是另一种财富。我们生活在多元种族、宗教及文化的社会。彼此之间相互尊重与容忍,多元性及大熔炉的社会与文化特色。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些物质、社会与文化财富,是全体人民所共有的。我们有权在任何时候到Bukit Jalil休闲公园及波德申海边尽情享受生活,同时又不会剥夺及减少其他人的享用权,这就是经济学所谓的自由与公众产物。我们并不需要购买或占有休闲公园或海边以供自己享用。
  实际上,佛陀所关心的是我们对财富的态度及如何利用物质财富。除了广义的财富定义,佛教也强调对财富拥有权的正确态度。对出家人而言,物质的享用只是作为心灵修行的基础。寺院的规律/戒律让我们明白如何使用最少物质品的生活形态。出家人应少欲知足及不被允许要求特别的食物或需求。大部份的在家人认为四事(衣服、饮食、卧具、药物)是积累财富与建立更舒适生活的基础。相较之下,一个家庭单位比出家人需要更多的物质品,原因是一个家庭有更多的责任,如养育孩子及经营生意,但生活的基本需求还是四事。
  当我们持有财富时,财物应该被用于个人或大众的利益上,不应有妒忌,占有的心态而沦为守财奴。佛陀告诫我们有五种危机会使我们失去财富—被国王充公 / 征用、被盗窃、被天灾毁坏及被亲友占为己有。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无常的道理,财富并非永远属于我们。因此我们不应执着财富,而且必需随时准备随因缘而弃舍财富。依据佛陀的教诲,财富应被用来帮助他人;应用于维系良好的生活与成长。佛教诫说我们,如果一个能把财富与他人分享的人,是追随圣道的人。
  (8) 根据传统经济理论,经济生活的好坏取决于对物品与服务的支配及消费。一个人如果能增加其所拥有的东西及大量消费,那他的物质生活将获得提升。由于物品与服务的生产受到资源限制,需求与欲望显然有所不足,因此每个人都必需相互的竞争以获取所需的物品与服务。虽然经济学不愿下任何价值判断,但它却接受个人主义和谋求私利原则。一旦更多的资源被开发以增加生产量,同时人类可以享用更多的成品,经济就将会随着成长。这样的行为必然无法给利他及慈悲的思想带来空间,因为这么做可能会令自己付出代价而蒙受损失。另一方面,佛教深刻且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待慈悲。佛法认为人人皆有佛性。慈悲的真正好处必将能带给修行者心识的转变。它将把喜悦带给我们。相较于经济学的个人私利主义原则,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总结
  现代西方经济学依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不触及也主张不强调价值判断。它只关注物质发展。很多人确信经济理论是科学的,不受主观价值的约束。在经济模式里唯一出现的价值就是那些能够被量化的。经济学的中心理论与实践建立于一个重要的假设,即人类是可通过对从有限的资源生产而来的物质与服务的消费而获得喜悦与满足。心识的状态被认为是与经济抉择毫无关联的。然而佛法强调通过实修得以证悟。它不只是一套道德准则,佛教是一套完整的人生哲理,和导向成佛的社会生活方式。因此它超越了一般如何运用金钱/资源或做出经济抉择。经典中所记载的义理,为处于变幻无常环境的我们,提供了一套思维模式及实践方法。因此经典中所记载的佛法,可以成为我们的指引、观察和灵感,以协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抉择,这当然包括在经济领域的抉择。
  【参考资料】
  J. Karliner (1997). The Corporate Planet: Ecology and Politics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Sierra Club Books.
  P.A. Payutto (1996). Buddhist Economics: A Middle Way for the market place?Berkeley, Calif.: Parallax Press.
  P.A. Payutto (1992). Buddhist Solution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translated and compiled by Bruce Evans Arenson. As in http://www.geocities.com/Athens/Academy/9280/econ.htm.
  D. Pearce (1993).Economic Values and the Material World.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E. F. Schumacher (1973). Small is Beautiful, Economics as if People Mattered. London: Blond and Briggs Ltd.
  S. G. Tideman (2001). 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Towards Buddhist Economics. New Economics Foundation.
  Shinichi Inoue (1997). Putting Buddhism to Work: A New Approach to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Tokyo: Kodansha International.
  Sulak Sivaraksa, A Buddhist Response to Global Development
  Suttas: Digha Nikaya, Anguttara Nikaya, Samyutta Nikaya & Vinaya Pitaka.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