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无限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陈国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东吴大学理学院院长
   出世间法从有限走向无限
   入世间法从无限走向有限
   有限喻相,无限喻性
   性为相体,相为性用
   循相了性则放眼皆是佛法
   觉性起相则挥袖尽显大千
   摘要
   在文化发展中,不难发现人类的认知程序,逐渐从有限的、有住的概念,朝无限的、无住的直觉方向跳接,这种趋势使文化的内涵更丰富和活泼。无论数学或自然科学里,都要用到「无限」的体会,以超越「有限」的限制,使心灵不受对象的羁绊而能任运自如。佛学的研究要从有限的思维方式,进入无限的直觉经历,才足以与科学相互阐发,蔚为大乘佛法。本文就在揭示无限对于有限的差异,使「无限」还原为「空性」的直觉。
   一、引言
   无论在日常生活、宗教活动或数学与自然科学的思惟里,经常要用到无限大、无限小、无限多、无限少、无限远、无限近、无限密、无限疏、无限长、无限短、无限时空等的概念词。可是对这习以为常的「无限」一词,究竟出自何种心地本源和特性,恐怕深加根究的人并不多。一般人只把「无限」当作个通用的形容词,不认为有什么值得细究的地方。但是对于熟谙禅定内省的人而言,「无限」一词不仅能引人出缠悟道,也是很重要的认知基础。要产生认知概念,几乎不能没有「无限」为其根基,否则就无认知可言。
   当我们从佛法所谓的心地流现,来看「无限」的心迹,格外清楚其来历和特性,采取这个方向整理我们的认知,不仅能执简驭繁迅速掌握事理,还有助于思惟的流畅与联贯。过去很少人探讨「无限」的问题,最近以色列数学家Eli Maor写了一本书名为《To lnfinity and BEeyond》,探讨「无限」在数学上的发展史。这本书虽然提供了数学方面的知识,但是他没有涉及如何显化「无限」的认知心理,无法让我们出自内心有「无限」的感受。本文的论述想在这方面作点努力,使「无限」一词从感受中自然流现,而不是外植进来的东西。
   二、佛经中有关「无限」的词句
   佛教的经书典藏汗牛充栋,穷毕生之力未必能罄读,就算能做到,也未必就能了解佛法的真谛。此中最大的关键不在经文记诵的生熟与多寡,而在身心对经文体会的真切与否,其中又以「无限」的体会至关重要。若能循此一词深入体悟其心地,则学佛固然可以事半功倍直觉法界真性,从事世间的学问也能海慧任运左右逢源。
   为什么体会「无限」有这样的功效呢?因为无论认知概念的形成,或者佛法真谛的体悟,都要从超然物外的观照中领悟其机趣。心能体会「无限」,就近乎能「超然物外,不受羁绊」。这种心性本能的恢复,就是佛法离相现性的正规教化,超脱种种执着的不二法门,所以在佛教的经典里,到处充满各种与无限的词义相当的词句。
   在《金刚经》中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紧接着「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一众生得灭度者」、「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东方虚空可思量否……」、「……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等,以及《金刚经》的典型句法:「是……即非……是名……」,都在明指或暗示「无限」。
   《维摩诘所说经》中<不思议品>,俯拾即是「无限」的词句,例如「夫求法者,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众求。夫求法者,无现苦求,无断集求,无造尽证修道之求」、「法名无相,若随相识,是则求相,非求法也」、「说是语时,五百天子,于诸法中得法眼净」、「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纳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又「十方众生供养诸佛之具,菩萨于一毛孔皆令得现;又十方国土所有日月星宿,于一毛孔普使见之」、「又于下方过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取一佛土,举着上方,过恒河沙无数世界,如持针锋举一枣叶,而无所娆」,到处都在譬喻「无限」。
   《世记经》说:「佛告比丘,今此大地,深十六万八千由旬,其边无际。地止于水,水深三千三十由旬,其边无际。水止于风,风深六千四十由旬,其边无际」。又此经的<忉利天品>记述:「天有十法,何等为十,一者飞去无限数,二者飞来无限数,三者去无碍,四者来无碍,五者天身无有皮肤、骨髓、筋脉、血肉,六者身无不净大小便利,七者身无疲极,八者天女不产,九者天目不眴,十者身随意色,好青则青,好黄则黄,赤白众色随意而现」,无论是明指或隐喻都离不开「无限」的概念。
   其它经典如《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心经》、《无量寿佛经》等也充满「无限」的词句,或规模浩壮,或深不见底,或数不胜数,或层层无尽,或不知所始不知所终,或变异无量,或亘古如常,乃至不可说不可说转等的表达法,这也是所有学佛人最需要和最难体会的地方。
   三、数线中的「无限」概念
   佛经的种种言说都在引领人心体会「无限」的本质,以超脱有相世界的执着和限制,达到空性的体悟,这是佛法教化的通渠大道。乍看之下「无限」的说词是宗教的惯用词而已,其实不然。自古以来在各种文化里,绝少不用「无限」的概念,以建立其文化体系,否则其生命力就难以延续存活。
   近代文化中,「无限」的字眼用得最频繁也最明显的,要属数学和自然科学的领域。数学又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因此本文就举数学的数线为例子,讨论「无限」概念之来源,以及它在数线概念中的必要性,并了解其真正的本质。
   过去的数学课本里,定义「线是点的排列」所成,「面是线移动或排列」所成,而「体则是面组合或扫过空间」产生的。从经验上讲,这样的说法似乎言之成理,例如图㈠上边是一连串点列,若从远处观看,则约略可以看成下边的线段。反过来,在纸上先画一段线,若用放大镜观看,也会看到它是由许多点排列的,而且比上边的点列更复杂,所以很自然就接受「点组成线」的说法。
   图一
   以现代的数学观念而言,点线面体并非如此。我们用眼睛所看见的数线,已经不是数学家心目中的数线,实际的线在点与点之间,有许多的空隙,不是数学家心目中致密无隙的数线。因此实际的线,一旦被数学家看成数线时,它只是数线的粗略示意图。这个转变可以从图㈡加以说明:R与S是两条不等长的线段,它们都夹于由P点所画的M及N两线之间。由P点在此两线间,任意画许多直线L1、L2、L3……分别交R与S于a、b、c……及a′、b′、c′……。从数学的观点,a与a′对应,b与b′对应,c与c′对应……。依此类推,无论R与S是否等长,都能互相找到对应点——这对于「线段是点列」想法的人而言,简直不可思议,因为长度不等的线段必定点数不等,无论如何不能恰好一对一互相对应。这个难处数学家以「任何线段都有无限多的点」,作为解决的方法。但是对一般人而言,既然点数无限多,线段就不是长度固定,而是无限长的线,所以在思惟上仍然有「线段长度有限而点数却无限」的矛盾。
   要解开这个矛盾必须再问:数学上的点究竟何谓也?仔细比较我们会发现,视觉经验所认识的点是「既有位置,也有大小」,但是数学家心目中的点,却是「只有位置,没有大小」。数学上的点其实不是五官能够察觉的对象,而是想象中无限小的东西。因此任何线段都可以有无限多的点组成,不等长线段间一对一的对应也就自然成立。在这里数学家已经用了「无限多」和「无限小」的概念,来界定数线的这种性质。严格地说这样子的点是虚幻不实的,没有感官可以认知的对象。从佛法来讲,数学上的点是空性所幻化的识心,也就是人心的幻想,没有实质可以名状,它的本质是「空」。
   由于数学上的点有如此性质,因此数线无论其长或短,都可以拥有无限多的点,使得R上每个点都能在S上找到对应点。能够如此互相对应不爽的两线段,也不是实际五官察觉的线段,而是数学家心目中幻想的线段,和点的本质一样都是「空」。没有实质可以作为感受的对象,完全是一种心识的投射,因此没有定量的限制。易言之,在心理上我们已经赋予点线有「无限」的素质,因而不会产生「点数无限而长度有限」的矛盾。点与线的本质既然是这样,更高维数的面与体也是一样,都是以实物作为数学家心识的比喻。唯其如此,数线上有关连续、极限、比率和导函数的问题,才能够讨论,因为这时候才有「无限」逼近法可云。
   至于线段有长度,则是数学家假借实际的点,在空间所占的跨距当作长度,而且保持「任意两点间有无限多点」的概念,使其呈现「连续」的性质,也就是数学家在想象中,将线的所有空隙都用点填满,达到所谓「致密性」。一条线具备数学家所说的致密性,就是有无限多的无限小点,虽然「无限小点」的概念「言而无物」,但是必须要有这种概念,才能弥补有限事相的思惟空隙,使我们产生特定而统括的认知。这正说明数学家所钻研者,不单是实际事物所类化的点、线、面和体,还有超越实物以上的意识结讲,其中重要的概念是「无限」,它与实相之名似乎相异而本质却相同。易言之,「无限」的概念最根本的地方就是空性,它不全然在外而是和内心深处相连,要知其所由,不能循思议而得,需要在禅定观照的直觉上了悟。
   四、禅定所观的特性
   无论是佛经所说的大小尺度和无限概念,或者是数线上所用的数量和无限概念,都是在禅定中所观想的幻景。没有一定程度的禅定力,无法体会这些景观的比喻和本质。数学的点、线、面和体是在粗浅的禅定里,沿着一些相的指引所拟想的幻念,由于它与五官所认识的世界景观相涵相容,因此不仅容易为人接受,也能直接表现效用。
   佛经上许多景象,多数是在很深的禅定中所观到的,无论是那一方面都远远超出经验常理的推想,不是一般人所能轻易接受。由于禅定愈深,心识愈不受相的约束,能漫游在更辽阔的时空中,见到更广博和更精微的世界;可是它和现实世界的关系就比较曲折,必须等到人类智慧开展到相当程度,才能觉得理所当然而接纳。
   禅定之所观有其特性,在普通的认知里虽然也具备,但是一般的认知心理被对象扣得太紧,不能轻易自觉认知心理的作用。除非从「无限」的概念中体察,否则还是会迷失心源。当我们从「有限」推展到「无限」时,例如从一点、二点、三点一直推想到无限多点的数线时,在心中并没有真正的点或线,而是拟设了一个虚幻的数线。此时的数线已非无限多点的列阵,而是超越点列的心识投影,所以「禅定所观」必有「超越实物」的特性。
   当我们有数线的概念时,在心里并非取其部份,而是将其全部都放在心里遍照齐观所形成的一体感觉,这就是「禅定所观」的第二种特性,所谓「整体观」。其实这也是连续概念的心理基础,无限多和无限小、无限逼近和无限延伸,都必须经由整体观而展现。
   禅定所观的第三种特性是「同时并现」的观照,一旦有数线的概念,并没有先想数线左边,后想其右边的时序,而是同时一起显现在心里。这个「同时性」使数线上的「比例」或「斜率」的观念,变得实际可行。
   以上三种禅定所观的特性,是很自然的认知心理,由于这些特性使我们能获得概念。既然称为概念,就包罗所有类似的状况,因此它必然是一集合概念。例如《圆觉经》中讨论「四相」(我、人、众生及寿者)时,释迦牟尼佛就明确地说「人相」是集合概念,它超越了个人而同时考虑了整体。所以它不是对象的直接个别认知,而且是识心参与投映所得到的认知。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个别差异被淡化,而彼此的共通性被强化衔接起来,于是集合概念里有无限小差异的认定,也有无限多范例的认定。
   其实任何名词都是集合概念,甚至「我」也是一个集合概念。要描述「我」这个名词,需要许许多多的东西统括起来,才能描出一个(左亻右龙)侗的「我」。但是怎么说才算是:「完整的我」,其实我们永远说不出它完整的界定。因此在一般的情形下,无所谓「真正的我」或者「完整的我」,这样的说法会被认为无意义。因为「我」是个集合概念下的名词,它的本质里就有「无限」的内涵,所以「抽象的我」就性格、情绪、好恶、爱欲固然无法完全界定,「具象的我」如身体发肤、五脏六腑也道不尽其结构和成份。
   佛法采返本溯源的方式,反省「我」的本来面目,其觉悟是超越、整体及同时的禅定观照,因此在修行入解脱门的途中,会自动展现突破与出入「有限量」的幻境,在「名色」中幻起幻灭,衍生各种文化的灵感和理念。文化的根,无不内连人心,而人心之根又未曾须臾悖离空性,也就是「有为法」所显现的世界,必然是以「无限」或「空性」为其根基。
   五、结语
   翻开佛法所有的经典,会不断地读到有关于「无限」的词句。许多人诵读佛经的时候,把这些当作宗教惯用的夸耀语,认为是宗教家故意用自壮声势的说词震慑人心,以加强一般信徒的信仰,而并不察觉它频繁的出现率,究竟有何深义。
   从上述的论说中,可以了解所有关于无限的词句,不论出现在佛教经典或在数学里,都与「超越、整体及同时」的心量关联。这样的心量不仅学佛修法时需要养成,一般认知也不可少。「无限性」其实是普遍存在的,大至弥漫六合,小至深入无间,处处皆有「无限性」。近数十年所发展的「碎维学」(Fractals),就表现了层层无限的性质。因此佛经将实修所现的境界缕述如仪,形成其频繁出现「无限」词句的特色。
   读经返照内心,可以在这些字眼上用功,从有限超升而恢复无限的心量,脱开识心所受对象的羁绊,「舍所就能」即符合观世音菩萨的修持法门「返闻闻自性」及「入流亡所」的要旨,因此「无限」一词实是佛法修行解脱之所指。
   世间种种乍看似乎与佛法漠不相干,然而在禅定深省中,又一一浮现其根基与佛法的自性同源,舍不得也舍不去。虽然在自然科学里不讲心,凡事都讲究实证精神和方法,但是照样需要「无限性」作为科学逻辑的思惟基石,才能建立类化和重复性,作为其化繁为简的通则或原理,然而「无限性」之体察却存乎一心。
   六、参考数据
   1《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2《维摩诘所说经》
   3《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4《华严经》
   5《妙法莲华经》
   6《大佛顶首楞严经》
   7《世记经》
   8《无量寿佛经》
   9 Eli Maor:《To lnfinity and Beyond》,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