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灵界的钟声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文斌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大宇宙造化了大明大暗
  大乾坤孕育了大开大阖
  大昆仑发祥了大江大河
  大西藏唤起了大彻大悟
  博大的西藏啊,空灵的高原。你涵盖着广袤的天地,你容纳着漫长的时间,你沐浴过无数的阴晴雨雪,你经历过遥远的沧海桑田。只有你的胸怀才这样宽广,容得下:大天大地大气派,高山高水高境界。无疑,在任何一个执着的人眼里,你都是心中的至大之域和至高之境。君不见,古塞边关,密锁着神秘的风采。君不见,大漠雪山,诞生出彩色的民族。还有多少顽强的生命,还有多少执着的信仰,活在了潇洒出尘之地,活在了圣峰缥缈之间……。西藏有无数历史遗址,雪域有多少名刹古寺,然而,第一座寺庙,却是缘起于桑耶寺的形象。泽当镇,在古远苍茫的西藏,本不是一个十分起眼的小地方,只因为有了藏传佛教圣地——桑耶寺,才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蜚声东土,驰名当世。位于扎囊县境内的桑耶寺,是赞普赤松德赞时期,为铭记西藏第一批僧侣出家弘扬佛法的功劳而建造的,这座古老的寺庙,已淋过了一千多年的风雨。1997年,我们访问了这座被称为“西土佛国之花”的荒原古刹。
  西部的荒原
  桑耶寺院何处建,
  桑耶建在沙滩上。
  头带锦布帽子真好看,
  穿上红色花衣,吉祥呀……
  ——藏族民歌
  位于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的山南地区,历史上称为雅砻河谷。恰如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一样,这里也正是藏族文化的发祥之所。据引日唐书》记载,打从公元一世纪起,藏族先民就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开创文明了,吐蕃王朝之前的雅砻部落就活跃在这一带。这里山明水秀,村落点点,一带江山如画,至今仍保留着古代文明的遗痕。在拉萨——泽当公路的两旁,散落着处处民间村落和座座古老寺庙,被称为“高原第一古刹”的桑耶寺,就坐落在雅鲁藏布江之北和哈布日山之南的一片漠野中,正处于吐蕃王朝遗址与新兴政治中心拉萨的交界地。早在公元七世纪时,佛教已流传于西藏。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进藏,她从长安带去了无数经书史册和神图佛像,在众多的佛像之中,最为尊贵的是一尊佛陀12岁时的等身像,为了供奉这尊佛像,松赞干布下令在拉萨修建了大昭寺及吐蕃境内的十二镇肢寺,并制定法律明令藏族人民虔心向佛,自此,佛教得以在西藏传播开来。然而,这些寺庙年深日久,大都处于庭园荒芜的状态,既无僧侣常住,又无规范的佛事活动,并未脱离旧式神庙的形态。赤松德赞继位后,派使节从印度迎请著名佛学家锡瓦措(寂护静命)和教长白玛(莲花生)到东土传经,他们进藏后就居住在桑耶附近的翁布园。他们进藏后的第一件事,是设法给新兴的藏传佛教建立一个基地。经寂护和莲花生共同勘址,在桑·耶建立了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庙——桑耶寺。“桑耶寺”,藏文经典上称为“桑耶敏久伦吉朱白祖拉康”,汉语意识是:“不变自成桑耶寺”或“超出意想之外”。据传,寂护在降神时曾幻化出桑耶寺的景象,赞普观后惊呼“桑耶”,意为“出乎意料”,遂以此命名。
  在桑耶寺建成之前,西藏虽有佛教流传,却无自己的藏族出家人,随着桑耶寺的崛起,西藏密宗教团的第一个坛场出现了。寺庙建成后,寂护亲自主持了“勘布”,赤松德赞还特地从印度请来12位僧侣,为7位吐蕃弟子剃度授戒,使之成为第一批出家僧人。这7位出家的吐蕃弟子,世称“七觉士”。“七觉士”的削发,开创了藏族人出家的先河,西藏宗教面貌为之一变。之后,赤松德赞又从中原、印度和于阗请来众多高僧住寺译经、传经,并鼓励贵族子弟到桑耶寺出家修习,从而逐步确立起桑耶寺在西藏政治和宗教事务中的至尊地位。在赤松德赞时期,桑耶寺曾发生过佛教与苯教、汉传佛教、印度教的两次大辩论,失败者均被迫改宗,或被驱逐出境。赤松德赞之后的三位赞普都极力扶植佛教,王宫内设有供奉佛、法、僧“三宝”的道场,僧侣免于赋税和体力劳动,并允许他们参与政治。在西藏历史上与松赞干布、赤松德赞合称为“三大法王”的赤祖德赞,还建立了僧人供给制度,他规定:每7户平民供养1位僧侣。每当僧侣讲经时,赤祖德赞便坐于其中,静心聆听,并将自己的头发编以长辫,束以丝带,伸展到座位上,让僧侣们坐上去,以示对他们的尊崇。赤祖德赞的兴佛举措,引来了贵族们的不满,他们谋害了他,拥立一向反对佛教的郎达玛为赞普,从此,在西藏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禁佛运动。桑耶寺被迫关闭,大昭寺被改为屠宰场,佛陀的等身像被埋葬,僧侣被勒令改信苯教,大量佛教经典付之一炬。这次足以让西藏佛教惨痛千年的浩劫,被称为“灭法期”。在往后的岁月里,桑耶寺历经沧桑,几度荒芜,又几度修茸。先是作为宁玛派的中心道场,继而改宗萨迦教派,之后又受到格鲁派的濡染。流年疾如反掌,在经历了一次次崇拜与冷落的交替和一次次荣与枯、盛与衰、沉与浮的洗礼之后,终于把远古的香火传到了今天。这座古刹当初奠定的格局,至今仍完整地保留着。今天的桑耶寺已是寺林一片,除当年已具规模的主体大殿之外,四周还散布着108处殿堂。
  西藏早期的寺庙大都建于平畴沃野之间,后期的寺庙则立于高崖峭岸之上。这些堡垒式建筑,巧妙地依山而建,濒水而居,上承白云朵朵,下揽江水滔滔,展示出教派的地位和佛法的尊严。西藏早期的建筑,尤其讲究结构上的象征性,桑耶寺是这方面的杰作,在显密两教方面都体现出与经、律、论相符的宇宙模式和有别于其他寺庙的格调,正如古诗所云:“一切工程合律藏,一切壁画合经藏,一切雕塑合密咒……”。据说,该寺是以古印度婆罗王朝在摩揭陀所建的欧丹达菩黎寺为蓝本建造的。登上哈布日山放眼一望,整座寺庙尽收眼底,但只见:纵横开阔,气象万千,结构和谐。恰似一座圆形的坛城,呈现出佛教理想世界的模型,各殿配置也以佛教的宇宙模式为准绳,展示出汉藏建筑艺术的和谐统一之美。建筑群直径336米,占地约9公顷,正中的乌孜大殿象征着世界中心须弥山,也代表着大日如来拯救众生之坛城。大殿四周均匀分布的四大殿、八小殿,象征传说中的四大部洲和八小洲。东方为东胜身洲,其主殿为供奉文殊菩萨的“江白林”;南方为南瞻部洲,主殿为供奉观世音菩萨的“丹增林”,又因该殿供有观世音菩萨化身的马头明王,也称为马头明王殿;西方为西牛货洲,主殿为供有弥勒佛的“强巴林”;北方为北俱庐洲,是主供莲花如来诸佛的“桑结林”。大殿  两侧有太阳、月亮两殿,象征宇宙的日月双轮。寺庙四周的圆形围墙,象征着世界外围的铁围山,墙上矗  立着1008座陶制小塔。乌孜大殿面积近9000平方米,由祖拉康、中甬道和外圈大甬道组成,高三层,  集汉、藏、印度三种风格于一身,涂以紫红色调,饰以五彩经幡。主殿上方的金色法轮,在阳光下耀眼争辉,与西部的大地长天呼应得当。大殿底层为三进藏式风格,供奉着佛陀雕像和无数精美壁画。中层为汉式风格,472个石佛均匀地排开,庄严而别致。东南一角是历代达赖喇嘛朝觐桑耶寺时的下榻之所。顶层为印度风格,殿内依次塑有汉、藏、印度三种风格的佛像。立于乌孜大殿南侧的《兴佛盟誓碑》,是在桑耶寺落成时书刻的,碑文铭记着吐蕃王朝摈弃苯教,发展佛教的历史过程,既是赞普明令藏族人民世代信仰佛教的千古遗训,也是西藏宗教改革的历史见证。
  桑烟中诞生的世界
  大江山造就了大境界,大境界孕育出大信仰。遥远的西藏,并不是作家笔底所描绘的荒原一片。在你没有认识它之前,它是那样的索寞和荒凉,当你熟知它以后,它会变成你可爱的家乡。走遍西藏的南疆北界,雪原上岂只有:山无数、烟万缕、水无穷……。这里,更有着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上师指处,但只见:一道雪山、一座寺庙、一檐金瓦、一派香火、一队旗幡……。在漫游西藏时,除壮丽的西部山水和民族风情之外,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大概要算藏地雪域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了。千百年来,由佛教东渡传人的印度文化、由东西部民族融合带人的中原文化与西藏的本土文化相结合,并经过藏族人民世代创造和吸纳邻邦文化的有益成份,逐渐形成了雕塑、绘画、工艺、建筑、歌舞、文学等艺术品类,从而构架起西藏奇异的文化艺术天空——一个桑烟中诞生的世界。在西藏,到处都遍布着文化艺术的结晶,一如累累石头布满坦荡的河床。这些具有极高艺术水准的作品,分散开来,是道道玉障珠屏,集中起来,是座座艺术高峰。它们与西部的自然风物和经幡塔影相映成趣,屹立于祖国五千年文化的长河之源,突现于华夏的万里江山之野,昭示了西部艺术的神秘与辉煌。
  赤松德赞继任赞普之后,多次派遣颖悟的吐蕃子弟前往印度学经,学成之后就安排在桑耶寺翻译佛经。同时,还从各地请来众多经师,与藏族僧侣共同译制佛经。据《贤者喜宴》记载,赤松德赞时期,驻桑耶寺的译经师多达千人之众,通过他们的辛勤汗水,为后世留下了笔宝贵的财富,使桑耶寺成为一座佛教艺术的殿堂。这一时期所开创的译经事业,在历代赞普的手中又得到了进一步弘扬,经过千年积累,寺内各种史册盈箱累箧,汗牛充栋。在桑耶寺内保存的大量古代遗书中,举凡历史、政治、经济、民俗,举凡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天文气象、地理方志,以及历法、医药等诸多领域,多所包括。据统计,寺内有藏书十余万部,其中金银刻本的《大藏经》有5种刻本,计600余部;《医方学》156个不同刻本,计43大部;《声明学》130种不同刻本,计16大部;《音律学》30种不同刻本,计25大部;《密宗》356种不同刻本,计867部;《经咒类》156种版本,897部;《藏文文法》98种版本,108部。除此之外,寺内还有五世达赖和七世达赖时期的佛陀金像28尊、金叶文书、彩金汁精绘唐卡、黄金灯和各种传世法器无数。寺内众多的奇珍,吸引着一代代佛教信徒,古往今来,说不有多少人放弃世俗生活,抛家别子,南来北往,会于圣地桑耶,终其一生怡情经史,寄迹云烟,并终老于这部荒园。
  桑耶寺自779年建成后,历代赞普又对其不断进行扩建,并征调西藏一流的丹青画手将其妆点一新。在桑耶寺的密宗艺术中,除大量的雕塑石刻之外,壁画作品也占有极大比重,历代杰出的画家们,以宗教和自然生为题材,创造了许许多多的不朽之作。桑耶寺壁画内容博杂,有慈祥的佛祖、有超脱的化身、有飘逸的菩萨、有各样的古人,还有莲花生的传记画、文成公主进藏图、五世达赖喇嘛觐见顺治皇帝图等等。这些壁画虽然岁月悠深,色彩却依然新鲜。中甬道南回廊有一组名为“宴前认舅”的壁画,描绘的是金城公主的故事。据记载,公主与赤祖德赞联姻,生下王子,却被另一王妃抢走,公主无限忧伤。王子满周岁时,赞普举行宴会,公主与大唐使者应邀出席。赞普将斟满的酒杯递与王子,说:“将酒献给你的舅舅,以决谁为你母后。”王妃使出各种伎俩,呼唤王子,而王子却将酒杯送至唐朝使者手中,从此母子重聚,这幅壁画,情景真切,生动地歌颂了汉藏之间团结友好的历史。一楼西部小回廊绘有八个密宗画像,传说是莲花生的八个化身。乌孜大殿内的壁画则全是一米来高的菩萨胸像,一个接一个,一层叠一层,布满了整个大殿,严整的秩序似乎无边无际,在西藏众多的壁画作品中堪称独树一帜。这些壁画金碧辉煌,莫测高深,多为西藏民间画工所绘,他们虽名不见经传,事不载正史,但却身怀绝技。相传,一代巨匠张大干在临摹敦煌壁画时遇到难题,许多都是请西藏民间画工帮助解决的。历史老人当不会忘记这些无名血肉、平凡身影,因为他们为西藏艺术付出了心血。藏式壁画大致为三个流派,一是流行于前后藏和四川西部的嘎赤派,风格富丽堂皇;二是流行于日喀则和拉萨一带的门赤派,风格简练奔放;三是流行于山南、江孜一带的庆赤派,风格沉着庄重,桑耶寺壁画属于后者。这些壁画以其辉煌的格调和精巧的制作,以及简练的线条和明快的色彩,给西藏传神,为佛国写照。因其内容广泛,技法高超,图案精美和形象生动,被藏族人民奉为西藏社会和宗教发展的一部史书。桑耶寺壁画所表现的内容,可谓千门万类,除去宗教题材外,还绘有许多世俗的生活场面,画中既有崇楼高阁、亭台池馆,也有茂林烟草、四时花木。然而,最能代表西藏密宗精神的,当数桑耶寺无数神秘难解的曼荼罗画了。因为,桑耶寺本就是藏传佛教密宗的摇篮。“曼荼罗”为梵语音译,汉语意为“坛城”,是举行灌顶仪式或密宗修习时的坛场。它源于印度的密宗活动,那时的道场多是用泥土筑成的圆形或方形坛台,后世以艺术手法描绘这种道场,从而形成了曼荼罗画。曼荼罗是西藏意义最深远的象征符号,这种符号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千百年来,遍布于每一座名山大刹和每一处密宗圣地,不仅是美学作品,更是具有明确意义的宗教性和哲学性符号,有着由传统决定的精确含义。在西藏,密宗教徒在修习密宗经典时,往往把曼荼罗作为修习方式的模型。曼荼罗的基本结构看上去似乎是单一的,其实内容不尽相同。据研究,西藏的曼荼罗大约有400种之多,但从形式上看,主要有大曼荼罗,三昧曼荼罗,法曼荼罗,羯磨曼荼罗(也称为立体曼荼罗)四种。最早出现的曼荼罗画是唐朝的《胎藏界大曼荼罗》和《金刚界曼荼罗》。曼茶罗画以莲花为基本构图框架,其内容皆依佛经绘制,如依照《大日经》所绘制的“胎藏界”曼荼罗,依《金刚顶经》所绘制的“金刚界”曼荼罗。一幅之中有层层叠叠菩萨的,名为“普门曼罗”。其中也有只以药师佛、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为中心比较简单的曼荼罗,名为“一门曼荼罗”。密宗修习者持诵显教经典如《法华经》、《仁王般若经》而绘制的法华曼荼罗、仁王曼荼罗统称为“经法曼荼罗”。曼荼罗画是密宗修持者供奉的佛画,而密宗最重事相,所以它的仪轨,有着固定不变的程式。曼荼罗的每一细节都很重要,绝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万代千秋以来是由一群功德高深的觉者在非常特殊的精神创造环境中,依据自己的内心体验和想象创作出来的,一如数学公式中的符号语言一样精确,它以变幻莫测的图案,描绘了自然力量、原始冲动和激情,也描绘了喇嘛们神性的闪光一瞬。按照密宗的解释,这一切都存在于精神深处,就像桑耶寺的缘起一样,有其深远的渊源。
  灵界的鼓声
  世界在关注西藏,有如打量少女的面容。是因为西藏的故事说了一代又一代,还是因为西藏的传说比信仰还坚强。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外界对西藏的热情如此之高,决心如此之大呢?是因为,西藏的诱惑——那条绵延的雪域之路,那道神奇的西藏之光,以及圣山神湖中升腾的太阳……。西藏的品格,该是那冰河的雪浪流向远方,该是那雪界的天风掠过山梁,该是那第三女神的圣洁,这般庄严,这般慈祥。只因信仰融人了灵魂,因此,这些遍布于西藏水北山南的巍巍高塔和萧萧古寺,才能在经历一次次春风又度和北雁南飞之后,依就矗立在茫茫西藏,为了追寻那奇异的光芒,为了朝拜这文化的殿堂,过去,有多少人走向西藏之山,饱尝了祖国西部的地老天荒。今天,有多少人走向西藏之水,淌过了流沙滚滚的历史河床。一队队信仰之旅,跋涉着朝圣之路,一行行艰辛的脚印,留在了大漠之中。不记得,圣地内外,芸芸众生多少来来往往。但记得,尘世古今,日月星辰多少落落升升……
  距桑耶寺数里之遥的青朴山,是莲花生与其弟子修行之地,是莲花生生前选定的“语之僻静地”,西藏历史上但凡有所成就的名僧,都曾在这里修行过。凡到桑耶寺朝圣的人都必定到青朴山转经,以求得心灵的洗浴,血肉的再生。哈布日山,广不过数十里,,高不过数十仞,然而,这座平凡山丘,却是卫藏四大名山之一。这是能使一个平凡人都能生发出关于人类学思考的去处,站在这里,你最能贴近高天,你最能贴近大地,你最能贴近生命。据传,修建桑耶寺时,藏地的鬼神前来破坏,寺庙白天刚建好,晚上就遭破坏,莲花生便登上哈布日设坛作法,降服了妖魔。这座小丘,莲花生攀登时也气喘吁吁,因而得名“哈布日”,意为“喘气”。这里是桑耶寺选址的制高点,也是莲花生炼魔的坛场。五月十五日这天,人们都要身着艳装丽服,涉水缘山,齐聚哈布日山下,点燃香火,向圣山抛撒幸福的“风马”,并诵经祭神。尤其是藏历一月和五月的两大法会期间,朝圣者更是络绎不绝。五月有两个重要的日子,一是藏历十日的莲花生纪念日。据说,这天是大师离开吐蕃到罗刹国驱鬼伏魔的临行日。二是十三日的“煨桑节”,当地藏族要在湖畔河边以及田间陌上焚烧香枝,祭祀神灵。“煨桑”,是一种燔祭战神的活动,在西藏既古老又盛行。“桑”是“祭礼烟火”之意,这种风俗可以追溯到远古,最初,藏族男子在出征或狩猎归来时,部族的首领就在寨子外的郊野燃上一堆柏枝和香草,并不断向出征者身上洒水,用烟火和圣水驱除污秽,后来则发展成为祭祀战神的仪式。公元七世纪时,煨桑活动与佛教结合,逐渐形成了带有宗教色彩的仪式。一年一度的煨桑活动,借助这山野的环境和西部特定的光影,更显得扑朔迷离。烟雾迷蒙中,不知煨桑的人们各自祈祷着什么,但见飘忽的云烟,流向遥远的天边……。从十六日至十八日,寺院要举行长达三天的“羌姆”。十六日的表演称为“次旧”,目的在于赞颂莲花生及其本尊马头明王。十七日的表演称为“多德”,主供该寺的两大护法白哈尔和孜玛热。据说,前者是藏地所有世间护法神的首领,后者则为藏地最凶猛的赞神首领。十八日是面具表演的最后一天,白哈尔要骑马巡游全寺,俗称“大王巡街”。在寺庙东北方有座名为“桑耶角”的护法神殿,专供本寺两大护法,其底层有一间终年紧锁的密室,称为“乌康”,意为“气室”,平时房门紧闭,只在重大的法事活动时才开启供信徒朝拜。门前挂有一红一黑两个皮囊,称为“气袋”,上绘孜玛热的愤怒相。传说,皮囊里装着每个藏族人临终之际的最后一口气。人们还相信,密室之下有一条通往彼岸世界的人口。
  昔日的峥嵘岁月已成淡远的往事,今天的桑耶寺则更象是一座集镇,不同的是,它依旧围着浩瀚的岁月,围着坚强的信仰。恰是这一方天地,为后人营造出精神乐土,构建起文化天空。在藏地的数千座寺庙中,桑耶寺远不如大昭寺、札什伦布寺这些著名寺庙,具有便利的交通和较好的生存环境,然而,不论是深秋的凉夜,还是盛夏的午后,大殿前的广场始终人头攒动。是什么,吸引着众多信徒一次一次地渡过汹涌的雅鲁藏布江,源源不断地向桑耶寺走来呢?——是岁月、是年轮、是光阴。进藏朝圣,绝不是如一些书刊所描写的,是一件潇洒容易之事,而是在付出千辛万苦,是要历经艰难险阻。是什么,使人们愿意以长途的艰辛来换取来世的报偿呢?——是虔诚,是企盼,是信仰。月下立马高山,凝望寺中灯火荧荧,阵阵鼓声过耳。那灵鼓,每一次都仿佛敲在了人的心灵深处。恰此时,我们似乎才真正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方净土,心中莫明地升腾起一种神圣的情感,生与死似乎就定格在一瞬之间。而生与死,恰是西藏宗教生活的核心,也是“羌姆”所要表现的主题。因而,一部西藏哲学,便是无数生死之书。它博大如莽西藏的境界,那该是:天苍苍而高,地茫茫而远……。步人桑耶之门,也就步入了灵界之门。在这里,你不仅可以于红尘中获取超脱,而且可以从今日里找到昨天。
  来时,是阵阵鼓声相迎,去时,是隐隐歌声相送。那唱词大致还记得,说的是:昨日与今天的故事。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