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宗教比较>>正文内容

佛教的“慈悲”——兼与孟子“恻隐之心”的比较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一、何谓佛教的“慈悲”
  在佛教中,慈指愿与众生乐,悲指愿拔众生苦,它们属于佛教“四无量心”中的其中两个“无量心”,常合称慈悲。
  佛教的慈悲之所以被称为“无量心”,乃是因为这种慈悲普被无量众生,能引无量福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佛教的慈悲又常被称为“大慈大悲”(大者,无量也),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中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关于慈悲能引无量福德,这些福德当然是指宗教的福德,而不是指世俗的福德。按照佛教神秘主义的解释,慈悲所引致的无量福德,传统上有所谓“慈悲五利”和“慈悲十二利”之说,其中“慈悲五利”出自于《檀特罗经》,系指:一、刀不伤,二、毒不害,三、火不烧,四、水不没,五、嗔恶见善;“慈悲十二利”出自于《法句经》,系指:一、福常随身,二、卧安,三、觉安,四、不见恶梦,五、天护,六、人爱,七、不毒,八、不兵,九、水不丧,十、火不丧,十一、在所得利,十二、死升梵天。不管是“慈悲五利”还是“慈悲十二利”,它们都表明行持佛教慈悲能得宗教上的大福德、大利益。
  大凡佛教思想,就其内容而言,都有两个向度,一个是宗教向度,一个是人文向度。为了使佛教的慈悲与孟子的“恻隐之心”具有对等的可比性,本文主要是从人文向度而不是宗教向度来探讨佛教的慈悲,而对于诸如慈悲的福德和利益之类的宗教向度的内容,虽然不可能完全不涉及,但均“述而不论”。既然是探讨佛教的慈悲,又怎能不多少涉及其宗教向度的内容呢?
  二、无缘慈悲
  佛教将人类具有的慈悲分为三种,即众生缘慈悲、法缘慈悲和无缘慈悲。
  佛教所说的慈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慈悲兼指以上这三种慈悲;狭义的,或者说真正佛教意义上的慈悲,则只是指无缘慈悲。不过,在阐述无缘慈悲之前,我们不妨对前两种慈悲也作一简单介绍,以为比较。
  (一)众生缘慈悲,即是凡夫的慈悲,我们一般人都具有此种慈悲,比如我们看见乞丐衣衫褴褛很可怜,遂生慈悲心,给他几元钱;看见有人受伤,痛苦地躺在路边呻吟,遂生慈悲心,将其送到医院去。……如此慈悲,日所常见,不一而足。这样的慈悲实际上就是孟子所说的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孟子曰: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孟子在这里举了个例子来说明“恻隐之心”,他说,有人看见一个小孩(“孺子”)掉入井里,就产生了“恻隐之心”,欲救他上来,他这样想这样做,并非是因为他与小孩的父母是交好的朋友,并非是因为他想在乡里树个好名声,也并非是因为他厌恶小孩在井里的哭喊声和挣扎声,而完全是因为他有一颗“不忍人”的“恻隐之心”,这种“恻隐之心”就是佛教所说的众生缘慈悲,若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亦可叫人道主义的慈悲。这种慈悲属于人类的一种心理本能,只要碰到合适的对象,便会发生作用,法空法师甚至还人为,众生缘慈悲具有父性慈爱与母性慈爱的特征,他说:
  所谓“慈”,是具有父性的慈爱,它在济世救人、利物的范围,含有庄严肃穆的意义;譬如夏天的太阳,它有利于世人与万物。
  所谓“悲”,具有母性的慈爱,它有一味的含容抚育万物而不辞其劳的作用。
  可见,所谓众生缘慈悲,也就是缘众生而有的慈悲,其本质乃是对众生生命的关怀和怜爱,而且这里的众生并也不仅仅是指人,而且还包括一切动物,现如今流行的动物保护主义——这是人道主义的一个延伸——亦是众生缘慈悲的一个表现。孟子所说的儒家的“恻隐之心”就是佛教所说的众生缘慈悲。
  (二)法缘慈悲,这是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圣人的慈悲。三乘圣人断了烦恼得解脱,破了我执达法空,他们看见处于烦恼苦海中的众生,遂生慈悲心,欲晓之以佛法,将他们从烦恼苦海中救出来。这种慈悲的本质乃是对众生生存状态的关怀和怜爱,希望能改变众生的世俗“苦” 的生存状态,使之归于佛法“悦”的生存状态。可见,法缘慈悲并不是人的心理本能,而是“三乘圣人”的超出一般人之上的人生觉悟。
  (三)无缘慈悲,这是佛的慈悲,也是真正的佛教慈悲,我们一般所说的佛教的慈悲就是指这种无缘慈悲而言的。无缘慈悲,顾名思义,就是不需要任何因缘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慈悲,而前面所说的众生缘慈悲和法缘慈悲则都是需要一定因缘的、有条件的慈悲。法空法师在解释无缘慈悲时这样说道,无缘慈悲“是无条件绝对的慈爱,因此佛学中解释‘慈’与‘悲’是它为‘无缘之慈’、‘同体之悲’,所谓‘无缘慈’就是无条件、无要求的慈爱,所谓‘同体悲’,就是无时间、无空间的阻碍。”关于“同体(慈)悲”,我们留待后文去说,这里先谈无缘慈悲。
  中国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顗在《摩诃止观》卷六(上)对“无缘慈悲”作了如下的界定,他说:
  无缘慈悲者,即如来慈悲也,此慈悲与实相同体,不取众生相,故非爱见,不取涅槃相,故非空寂。非空寂,故非法缘慈悲;非爱见,故非众生缘(慈悲);无二边相,故名无缘(慈悲)。
  这段引文告诉我们,无缘慈悲就是如来慈悲,亦即佛的慈悲,这种慈悲指的是佛本身就是慈悲,慈悲是佛的本质,是诸法之实相。佛对十方世界一切众生都显示慈悲,这既不是出于佛善良的心理本能(如众生缘慈悲),尽管佛无疑是具有善良的心理本能的;也不是出于佛的觉悟(如法缘慈悲),而是由于佛当下整个就是慈悲,就是一个“慈悲体”。佛是“慈悲体”,遂生“慈悲用”,对十方世界的一切众生无条件地显示慈悲,这就是佛的无缘慈悲。下面,我们不妨通过一个例子来比较无缘慈悲与众生缘慈悲的不同以进一步了解无缘慈悲的特点。
  在《孟子》一书中,孟子曾讲过一个“齐宣王以羊换牛”的故事,他说:
  臣闻之胡龁曰,王(指齐宣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牛被牵去宰杀以祭祀(“衅钟”),恰巧被齐宣王看见了。齐宣王见牛恐惧发抖(“觳觫”)遂生慈悲之心,下令把牛放了,而代之以羊。虽然杀羊与杀牛在实质上是一样的,都是残害了一条生命,但是只要不看见羊恐惧发抖,齐宣王也就心安理得了。在这里,齐宣王对牛的慈悲是有条件的,即他因为看见了牛恐惧发抖才生起慈悲,若没有看见,他是不会生起慈悲的,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才叫人以羊换牛。只要不看见羊恐惧发抖,“眼不见为净”,任凭人们宰杀羊。齐宣王的这种慈悲就是有条件的众生缘慈悲,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现在让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佛处在齐宣王的位置,看见有人牵牛去宰杀,此时,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佛同样也会生起慈悲心,制止杀牛,但是,必须注意,佛并不是因为看见牛恐惧发抖才生起慈悲心,而是佛看见牛就会生起慈悲心,因为佛本身就是一个能向一切众生投射慈悲的“慈悲体”,就象一个发光体向其四周的物体投射光一样。佛的慈悲是无条件的无缘慈悲,佛看一切众生都会生起慈悲心。正因如此,所以佛是不会象齐宣王那样叫人“以羊换牛”的。
  三、同体慈悲
  佛的无缘慈悲也叫“同体慈悲”(有时亦叫“同体大悲”),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界说佛的慈悲的。所谓“同体慈悲”,系指佛看一切众生之身与己身同体,从而生起拔苦与乐、救度众生的慈悲心,这时,佛看众生所看到的并不是众生相,而是真如佛相,《大乘起信论》中曰:
  以取一切众生如己身故,而亦不取众生相,此以何义故?谓如实知一切众生及与己身真如平等无别异故。
  这就是说,佛的“同体慈悲”是基于众生与佛在真如上的“平等无别”。可见,“同体慈悲”具有本体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众生与佛之间的关系犹如“波之于水、四肢之于一身”,看见波也就是看见了水,看见四肢也就是看见了一身,看见众生也就是看见了佛。同时,《大乘起信论》还说:
  一切诸佛菩萨皆愿度脱一切众生,自然熏习,常恒不舍,以同体智力故,随应见闻而现作业。
  所谓“同体智力”就是“同体智慧”。这段引文表明,“同体慈悲”还包含有“同体智慧”的意思。佛之所以能“同体慈悲”救度众生,乃是因为众生与佛具有“同体智慧”,众生若没有这种“同体智慧”,佛便不能救度众生,这就是佛教所常说的“慈悲即智慧”的含义。
  四、观世音菩萨的慈悲
  在中国佛教中,观世音菩萨被当成了佛教慈悲的象征,观世音信仰在中国民众中已深入人心,诚如法空法师所说:“观世音菩萨与我们娑婆世界众生特别有缘,从古到今,观世音菩萨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反映了对于观世音菩萨之信仰,在中华大地上的普遍盛行和在民众之中的深远影响。在佛教供奉的诸多菩萨之中,人们最熟悉、最感亲切的,恐怕要数观世音菩萨了。‘观音大士,悉号圆通,十二大愿誓弘深,苦海渡迷津,救苦寻声,无刹不观身。’”
  观世音菩萨之所以会受到民众广泛的信仰,其根本的原因乃在于观世音菩萨具有救苦救难的慈悲精神或大慈大悲精神,在于观世音菩萨是佛教慈悲的化身或代言人,能帮助众生从种种世俗的苦难中解脱出来,故而其信徒常称念“救苦救难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以求获得观世音菩萨的救度。《法华经》第二十五品“观世音菩萨门品”中就详细地介绍了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慈悲济世、救度众生的种种神迹,并这样总结道:
  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受诸苦恼”、处于“苦海”中的众生只要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观世音菩萨便会“即时观其音声”,前来救度众生,使得解脱。因此,佛教的慈悲,从哲学之“体”上讲,是无缘慈悲和同体慈悲;若落实到宗教之“用”上,那就是观世音菩萨的“救苦救难”实践。
  --------------------------------------------------------------------------------
  1 另两个“无量心”是喜和舍,其中喜指见众生离苦得乐而心生喜悦;舍指虽生慈、悲、舍。但又不执着于慈、悲、舍。一说舍指舍怨舍亲,怨亲平等,此处不从。
  2 《孟子·公孙丑上》
  3 法空《观世音菩萨与普陀圣迹及奇迹》,载《台州佛教》1998年第5期,第37页
  4 佛教将世俗人生用一个“苦”字来概括。通常地,佛教所说的“苦”有“八苦”和“三苦”之说。其中,“八苦”是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和五盛阴苦;“三苦”是指苦苦(身心受苦时所生的苦),坏苦(乐境失苦时所感受的苦)和行苦(诸行无常迁流不息所得的苦)。
  5 法空《观世音菩萨与普陀圣迹及奇迹》,载《台州佛教》1998年第5期,第37页。
  6 《大正藏》第46卷第81页上。
  7 如来即指佛。佛有十个名号,分别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和世尊或佛世尊,其中,“如来”是最常用的名号,意为“乘如实之道来成正觉”或“如其本来面目而来于世间”;或者,象《金刚经》第二十九品所解释的,“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8 《孟子·梁惠王上》。
  9 按朱熹《四书集注》,“衅钟,新铸钟成,而杀牲取血以涂其衅郄也。”郄,通郤,即隙。春秋战国时期,王候家中,新钟制成后,要举行祭祀仪式,用牲畜的血涂其缝隙以示吉祥,是为“衅钟”。
  10 这应是齐宣王的想象,牛自己是不会知道要被牵去宰的,因而也不会恐惧发抖。
  11 高振农《<大乘起信论>校释》,中华书局1992年4月版,第67页。
  12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上海书店1991年12月版,第984页 “同体”词条。
  13 高振农《<大乘起信论>校释》,中华书局1992年4月版,第71页。
  14 法空《观世音菩萨与普陀圣迹及奇迹》,载《台州佛教》1998年第5期37页。
  15 《大正藏》第33卷第56页下。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