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中天竺对于澄观的影响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隆净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众所周知,中天竺自古以来高僧辈出。自隋统一中国后,名僧纷份南下,当初就有印度宝掌禅师东游之说。由于环境的关系使的他对于中天竺一目倾心,便住持了中天竺,大弘法化,也正是由于这种好的开端,使得后继者能够在此坚定道念。履前人之足迹,成就大业。至唐朝就有华严宗人澄观在此弘法,其师法诜为贤首宗创始人法藏的再传弟子,于唐代中期师从法藏弟子慧苑学法,精通《华严经》,于唐大历中(766——779)住天竺时著有《刊定记篡释》指摘其师慧苑有异说,自创一说,也正是此原因使得其得意弟子澄观能步履其足迹,中兴华严极力恢复法藏的宗旨,现在笔者将澄观的生平以及继承其师法冼的义诣作一简说。
  澄观字大休 1 ,俗姓夏侯,唐朝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于玄宗二十六年(公元738)其父皆信奉天台法华,并长期念佛,由于在这种环境长大,使得他心灵中早早就印上了佛国的美好纯洁的观念,受其父的影响,加上他佛教的信仰的强力,于11岁那年(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成了宝林寺霈禅师门下一名小和尚,开始了他一生的事佛生涯。在霈禅师教导下,天资聪明的澄观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就遍览了法华宗的经律论三藏,当然这时他只会囫囵吞枣地背过去,对于意思未必全能懂得,但这惊人的记忆力在一般僧人已属少见,何况是十多岁的孩子,14岁正遇上朝廷考核僧侣是合格的时机,澄观凭着他对经文的娴熟,应对准确无误,取得地国家的僧人的资格,正式穿上了袈裟,作起了和尚,这时他仍跟着霈禅师学习佛法,住于宝林寺中。
  随着时间的流逝,十八九岁的澄观长得一表人材,风度翩翩,他身高9尺4寸,高在大俊朗,双手过膝,俨如三国刘备,口有40齿,齿齿洁白如霜,声音宏亮清越,尤其是他的那双眼睛,晶莹透澈,灵气四溢,即使在晚上也让人觉得在闪闪发亮。固而,初次见面,他就会给人以不平凡的印象。
  与次同时,他的佛学也渐有根基,为了能够广求佛法,领悟佛性,澄观决心遍游名山,广访名师,旁求秘藏,集众家之长,以探求博大精深的佛学奥妙,为了坚定信心,加强毅力,㎜757年(唐肃宗至德2年)澄观还在佛祖座前发下“十誓”以鞭策自已,体为损沙门之表,心为违如来之制,坐不背法界之经,性不染情爱之境,是不履尼寺之尘,胁不触居士之榻,目不视非仪之彩,舌不味过午之肴,手不释圆明之珠,宿不离衣钵这侧,从衣、食、住、行、视、听思想等各个方面来规范自己,表现了他献身佛教的虔诚和决心,于是他辞别霈禅学研究师开始了云游天下各大名山,广都大邑,参拜名师的求学历程。
  据《宋高僧传》的《澄观传》载,从肃宗乾元元年(758年)起到大历三年(767)唐代宗沼清澄观入京师止,大江南为的名山胜寺都不是留下了澄观不畏辛劳,艰通艰难跋涉的足迹,辛勤的汗水浇出了香甜的果实,广泛学习期间,就能代师讲经,他先后讲过《般若》、《瑜伽》、《唯识》、《俱舍》、《中论》、《百论》、《因明》等九论,在佛教界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澄观犹如一匹黑马突然闪现于佛教界,颇为引人瞩目,比如说:“三论”能够在江南一带广为流传,澄观在其中就出了很大的力。
  以上这一段是澄观来中天竺这前,综观这一过程,他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求知者,当然他非常的努力,但与他后期的思想转变没有太大影响,这一段过程对他来是一个博览的过程,也就是一种抉择过程。但这一过程对他今后化佛学道路能生起坚定的信念,已打下了强力的基础,如同一块上好的玉器正等着工匠的雕凿。
  所以这一切仍未来使澄观感到满意,认为他还未找到真正令他信服的佛家精义,于是他再次踏上求学的历程,奔向钱塘(今浙江杭州)天竺寺,向华严天师法诜法师学习《华严经》,而大师当时就拄锡在中天竺,其嗣法弟子有太初、正觉、神秀。
  华严宗由杜顺、智俨发起,其实际创始人法藏曾是五门帝师,受到唐皇室恩宠殊遇,华严寺偏天下,辉煌一时,至澄观时华严传到法藏的三传弟子法诜手中,由于朝中无人,此教不太景气,法诜法师以中兴华严为己任,不遗余力宣扬本宗宗旨;同时,又正为其门下弟子四无杰出者,而担心日后师门不能发达,因此,他从看见澄观的第一眼起,就暗中喜欢了这个俊朗飘逸的佛门新秀,有幽静缘千里来相会,澄观在法诜的悉心讲解疏导下,利根顿悟、灵性大开。醉心于华严妙境。深叹华严之玄奥,当时他总结发前的学习体会;说:“各家佛旨都不是能给人们成佛洞照幽径,指点迷律。但是,能够在众派中灿然卓立,尽括佛家法旨的当首推《华严》(即法藏等所译之八十《华严十》)”于是他决定就以修习 《华严经》作为自己成佛主要路径,而法诜法师对这个根基非凡的青年僧人深为器重,正式收澄观为自己的弟子,作为自己未来的法嗣,高兴之余,法诜 勉励他的新弟子说:“以你现在的根基的资质,只要持之以恒,一心事佛,必有大成就,将来中兴华严领袖法界的人,非你莫属。”一向不轻易称赞别人,且在佛教界威望很高的高僧法诜对澄观的这种品价,一传到外面,澄观在佛门的声誉勃升,基至传到京师,传到大唐皇帝代宗的耳中,以及在千里之外被尊为密宗祖师“开元三大士”之一不空那里。
  之后大历三年(769年不空收集散了长安、洛阳等京畿地区的玄奘、义净、善无畏、流支、宝胜等高僧所带来的梵文经书,大兴善寺大规模地翻译,译工作非常需要有较好的佛学修养和文笔生动的佛门人才,因而被不空请到译场的大都不是高僧硕士,其中自然少不了华严新秀澄观这样的人材,故他奏请代宗皇帝大胆启用澄观奉诏入京师参加不空的译经工作,被代宗任命为“润文大德”主要负责所译经文的修正、润色。能和各门各派的大师一起译经,澄观即感兴奋又感责任重大,他不敢稍有疏忽,尽出生平所学,干好工作。一直到大历六年(771年)共完成了经书77部120卷,而且这期间,他给唐皇宗留下很好的印象,有一天,代宗皇帝召他去,问他有关佛经义旨的问题,澄观都条然有绪,深入浅出地予以回答,代宗在澄观的启发下,平白的一些问题不觉豁然了悟,于是代宗对这个年青僧人刮相看,视为高僧,以师礼待他,在当时,年纪轻轻的澄观得此殊遇,可算是皇恩浩荡了。
  这次殊遇给澄观很大的启发,尤其在译场中亲眼目睹了其他高僧的佛学造诣,他萌发了中兴华严的重任,在此我们可以看到澄观已找到一条他的道路,也可想象法诜 对他的影响,后来事实也证明他没有靠皇上恩荫或靠巴结权贵来达到目的,而是艰苦不懈的努力,深悟佛法,修炼道行。
  澄观离开京师以后便回到师门,再与其师法诜 仔细深入地探讨华严的各种经、疏、律、藏悟澈华严宗义。为了进一步深造,这一时期,澄观还参拜了全国一流佛学大师,从问佛学从而广集各派精华,以旁证华严教旨,然而他并不洪荒满足于此,他认为,古圣先哲如孟、老、庄等人他们都是德行高超的人,都有身证真如(真如即佛性)的境界,心达佛的智慧,但是他们为了拯救众生宁愿运用自己的智慧,借世俗之念著书立论,他们的行为与释加牟尼没有两样,我若要提高自己,更深切地了解众生皆佛,也应该循他们的心迹,证悟佛谛,于是,他对博览经传子史,遍习九流导学。华夏训诂,以印度各派经文,贯通诸家,达于佛境,直指真如,至此,澄观的佛学境界又高了一层,从而成为律通南山相部,禅通南北两宗,教则兼三论(华严、维摩、涅磐),;并通晓经传子史,小学,五明,秘咒,仪轨;综贯于华严义旨,圆融无碍,为日后的弘法及其在佛教的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华严主要信奉文殊、普贤两位菩萨。文殊主智,普贤主理,二圣合为毗卢遮那,万行兼通.而文殊菩萨以智慧为象征,尤受澄观敬仰。于是他又跋山涉水,不远千里来五台山,在华严宗人看来,五台山就是清凉山能使人顿生灵山在望之感,于是,他便住在五台山,一面潜心研究《华严经》,一面应本寺首座贤林大师的邀请,宣讲此经,并演讲诸经。
  在经、此,我们又可看出澄观自法受教之后一直一如既往的学习,参究华严教义,教理,他的虔诚之心,我们从大正藏《神僧传》卷八《澄观》可看出,澄观梦见自身化龙着五彩云,头枕南台、尾蟠北台、鳞甲光耀、亮胜蛟日,分向四方散去,皆千百条小龙,我们知道此象征着悟通经文,中兴华严,流化众生,但同时不难看出澄观鉴于此的信心和决心。
  随着千百万的听众涌向五台山大华严寺听澄观讲授佛法,澄观的声誉日隆重一日,扶摇直上,很快传遍大唐帝国各个角落,皇帝下诏礼请到京师,由于法务未允脱身,时值德宗之世,贞观元年十二年(797)才启程进京,德宗很看重澄观 的到来,,特设宴洗尘慰劳。大正藏《佛祖记》卷第四十一载: 2 四月诞即诏澄观法师入内殿讲经,以妙清凉帝心,号清凉法师教授和上,所讲之主旨,这后面会谈到皆不越新华严思想又载,明年(德宗十二年明诏?三藏般若,于长安崇福寺,译乌茶国所进献的《华严经》后部份梵文经书, 3 圆照、鑑虚、灵邃、澄观、 润文证义,帝亲预译场临文裁正,令左右街功德使霍仙鸣、窦文场专领临护。澄观为臻善《华严经》而译经,本就是光大本宗之事,也知道朝廷有意示恩于他,因此澄观接诏之后,很快就投入工作,兢兢业业全力以赴。终于十四(公元798)二月十四日译完了经文,共40卷,并上呈皇帝审阅,德宗被阅后,感到澄观的确是名不虚传,身负奇才,因此越加厚德,以笼络澄观,从此澄观与唐朝皇家结下了不解之缘,双方携手合作,日益亲密,于是澄观得到唐朝天子的信任而平步青云,封官加爵,统率天下僧众,显赫全国,可以说,澄观一生受李唐皇帝的殊遇,与他的师门前辈法藏所受的待遇,先后生辉,是年四月,德宗皇帝过生日,邀请澄观法师到麟德殿中讲演新《华严》宗旨,澄观面对天子和文武百官,侃侃而论“大、方、广、佛、华、严、经”七字真言,深入浅出,“行越解绝,智证圆明,无碍融通”深得德宗赞叹,当场奖赐澄观一件紫衲方袍,礼封为教授和尚,五月德宗为了进一步成全华严宗之发扬光大,又诏令澄观著述新《华严》后部分经疏,时值夏日暑热,澄观为便于工作,住到了终南山草堂寺,日夜加班赶着写,很快编写成新疏10卷(附有《行愿品》经别疏1卷)进呈皇帝,德宗在皇城两街各讲一遍,深受民众赞赏,次年(公元799),朝廷赐法师镇国大师封号,进爵天下大僧录,掌管天下释门事务,在前面我们谈到澄观为新华严思想的中兴专研究和探究,现在我又可看到澄观不辞劳苦的弘化,根据史料的多少我们也可看出澄观虽为七朝帝师,但与德宗的关系犹为密切而且其主要原因也同样来自于德宗对新华严思想鉴赏,几次赐封,由于德宗的青睐,澄观的地位日高月隆,乘机借助德宗的权势,扩大华严宗的影响,不遗余力地宣传《华严经》,华严宗在各地暗淡了30余年后又重新活跃,并逐步发展起来,此时中兴华严的事业在澄观的努力下已小有所成。
  至顺宗时,他曾为之讲过《心要》义,帝问澄观国师,何谓华严法界。师曰:法界者,众生之性体也,世尊称法界性,说华严经,事理互融不周遍,帝豁然有得,敕有司铸金印,封为大统清凉国师。 4
  之后,澄观历穆宗(821-824)、敬宗(824-826)两朝,悉封大照国师,文宗,大和五年,皇帝在国师座下受心戒,诚心向佛,并发誓永不食蛤味,开成元年(836年),澄观过百岁生日,文宗为表示诚心敬意,特地派人着送去了许多绢丝绸缎,御制珍馐,并加封了大统国师以示庆贺,开成三年(公元839年)三月六日,百岁的澄观知道他归佛为期不远,于是沐浴更衣,端坐密室,召集门徒,作最后的告别,时年102岁,僧腊83,文宗知道后,辍朝3日,而且要求文武百官穿孝服到法师灵前祭拜。这可是史无前例的,由此可知,澄观在朝廷中的地位何等尊荣。待众僧做过法会后,下旨把他全身塔葬于终南山,文宗敕益,仍赠封清凉国师,赐塔名为妙觉,此塔为六角五层的砖塔,高7米,塔上有石刻“大唐清凉国师妙觉之塔”十字,还有相国裴体撰文2传说《华严经》。未有日万偈,东晋时佛弥默多罗在建业(今南京)译出了26000偈,占了四分之一,后法藏又译了45000偈份,仍大半,《历代高僧传》。柳宗元书碑的碑记,七门帝师之隆,至此达于顶峰,佛门中得此厚待者,实属罕有。
  综观澄观一生,讲经无数,史载讲旧、新《华严经》经疏达50余遍,著述40多卷,华严经疏二下卷,无遮大会前后有十五次,不仅是华严高僧,佛教理论家,也是一个翻译家,他曾参与不空所设译场,罽宾般若序曲四十《华严经》禀受学有1000余人,以海岸寂光为首,其中能够收徒做师有38人,前半生,他主要对一般僧人广泛宣传华严义旨,为华严的发扬光大操尽了心思,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些我们可以看到澄观为中兴华严的所作的贡献,同时不难看到更为重要的一面,是他批评慧苑异说,极力恢复法藏的宗旨,所受到的荣誉,与皇室的宠兴。
  那么在此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澄观复兴华严思想的特质,我们知道华严思想是来自于华严实际创始人法藏,其所立五教十玄,既而传给慧苑,慧苑又传给了法诜,而在传给慧苑的(天竺史料有载)之后澄观再进一步继承了法诜的思想中兴了华严,慧苑的学说和华严宗的传统说法分歧最在的是他的判教说,他在《刊定记》卷一的“立教差别”中,批判了菩提留支等十九家的教判说,其中就包括了法藏的始、终、顿、圆的五教说,认为受了天台“化法四教”的影响而作,在藏、通、别、圆的基础上,只加了一个顿教,又以法藏所立的顿教是用离言说相的显法性的,不应作为所诠的教相,能所不应混为一谈。故另依《究竟宝性论》卷四迷真异执(相当于人天教),直一分半(相当于声闻、辟支佛),真一分满(相当于初心菩萨),真具分满(相当于如来藏)四教,并就后三教各立通宗、别宗、随部宗、随义宗四宗把全部佛教教义概括在“四教”之中,废除“五教”之说,慧苑又篡改法藏的十玄缘起说〉十玄示相以直观众生界事事物物,即为法界圆融这如来智境,此诚华严之妙义,亦贤首家之精华而到慧苑也改作十种德相十种业用两种。十种德相是:一同时具足相应德,二相即德,三相在德,四隐显德,五主伴德,六同体成即德,七具足无尽德,八纯杂德,九微细德,十如因陀罗网德。十种业用是:一同时具足相应用,二相即用,三相在用,四相入用,五相作用,六纯杂用,七隐显用,八主伴用,九微细用,十如因陀罗网用。澄观在〈清凉疏钞〉对慧苑的四教两重业相作了论难。 5
  所谓“迷真异执教”依《刊定记》说是指西方印度的九十六种外道教,这方——中国的孔子、李聃、庄周的三家教而将佛教以外的一般教说,摄入教判论,关于这一点,澄观认为“杂心邪宗”,又第三“真一分满教”即当大乘始教,而第四“真一分满教”即当终教和圆教,而将第三第四两教,均名为满教,是不知权教和实教的分别,而评为使权实不分,对于除去五教判中顿教为对象的,而立说“渐顿安辨”,其第二个方面却针对教理,特为十玄,他说“析十玄之妙,分成两重,徒益繁多,别无异彻,使德相而无相即相入,即用之体,不成德相,不通染门,交彻之旨宁就,出玄门之所以,但就如明,却令相用二门,无由成异,以缘起相由之玄旨,同理性融通之一门,遂令法界大缘起之法,一多交彻而微隐,这是澄观破诉慧苑的擅自篡改法藏的十玄为德相,与业用两重十玄,徒使其组织繁琐,又德相的十玄中,缺了相入一门,而别加安置业用中,然而体是即用之体,所以如果体无“相即相入”则“体用相即”也就不能成立了,又对于十玄所依的体事,将德相的十玄,只限于无漏法上而论,不能通于染净二门,因此,关于“真妄交彻”之义,不能明了,更将十玄缘起的理由,求这理性融通 的因,而不提说缘由,结果使法界缘起“一”和“多”的交彻之义,变不甚明了,因此,评慧苑“虽入先生之六,却不晓亡羊之路,徒遇善之舍,犹迷衣内珠罢了。”
  综观上述,太虚在〈论贤首与慧苑之判教〉中写道“苑所判四教,虽未尽当,此之贤首五教则为道允,至明十玄,六相妙观,则贤首传者为胜,苑公德相二重十玄,反嫌繁滞,清凉大师的批驳者良是,目的在于想从宗教上说明,世俗生活与宗教生活尘世垢土与涅槃境界,并不截然分开,是浑然相通,可望可及的,以为众生,一旦觉悟,那成佛就在眼前了,澄观曾在江前一带游学思想自然受江前佛教的影响,为禅与天台尤甚,而其内在原因 ,是由于他的思想性格而来的,即:一心即是法界,心体离念,唯形夺双之亡,离“觉”“不觉”,以心传心,顿证法界,澄观把禅家引华严,开了禅教结合的先河;在解述华严理事无碍,真妄交彻的教义时,也采用了天台宗的性恶说,因此,这一诸空融合,禅教一致的宗趣,对中唐以后的佛教界影响甚大,澄观以他能破斥慧苑异说,复倡法藏华严玄旨,且有功于华严中兴,因而被尊为华严宗四祖。
  现在关于澄观的生平及思想已叙述完毕,那么本文所要陈述的也就基本呈现出来了,本文开始谈到澄观未到中天竺之前的状况,继而之后师从法诜 ,以及在华严路上的探究历程。重要的是新华严思想开成,以及江南佛教天台宗及禅宗对他的影响,而这一过程中,澄观这所以可以借住皇帝的权威向社会推广,正是源于他的新华严思想的政治性,宗教性,在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下,具体地发挥他的华严四法界说,更容易拉近统治者与平民、世俗与宗教,尘世与涅槃境界这样一种关系。其实这也是他能够生历九朝,作七朝帝师之根源所在,笔者认为除了其勤奋、刻苦、行事谨慎,更重要的是一开始能够把握正确的方向,继而才得以使华严思想能够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所推重,可以这么说,没有中天竺,就没有法诜,没有法诜大力推导法藏的义诣,也不可能有澄观中兴华严之成就。
  注释:
  1 、澄观,俗姓夏侯,据记载,澄观的俗姓在《宁高僧传》(神僧传)卷八《澄观》。篇,皆载为夏侯,而独《广清凉传卷下、华严疏主》为姓戴
  2 、这与历代高僧有时间差。
  3 传说《华严经》。未有日万偈,东晋时佛弥默多罗在建业(今南京)译出了26000偈,占了四分之一,后法藏又译了45000偈份,仍大半,《历代高僧传》。
  4 与《中国历代高僧传》有出入、其载为僧统清凉国师。
  5 太虚〈论贤首与慧苑之判教〉
  参考书目:
  1、 吕澄佛学论著选集
  2、 中国历代高僧传
  3、 大正藏49、50、51、52〈澄观〉篇
  4、 杭州佛教史
  5、 佛教各宗大意
  6、 华严宗之判教及其发展
  7、 〈中国佛教·慧苑〉黄忏华著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