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教神山留圣迹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常青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在佛教的观念中,世界的数量是数不清的,就像度恒河里的沙粒一样,在每一个小世界里,都有一位起主宰作用的佛,而每一个小世界又都是以须弥山为中心的。须弥山是古代神话里的名山,以后就成为了佛教世界的中心神山。相传这座山高八万四千由旬(印度古代计里数的单位),山顶上住着帝释天,四面的山分别为四大王天,四周围有七香海、七金山。第七金山外有铁围山所围绕的城域,属于南瞻部洲。
  宁夏南部的固原地区,遍布着黄土山脉和丘陵,就在固原县城西北55公里的地方,有一处六盘山的支脉,裸露着红色砂岩体,丛生着生命象征的绿色植物,它的南面有寺河流过,无疑给荒凉广漠的黄土地带注入了一点灵气,仿佛人间仙境一般。这座山恰恰又起了一个佛教中神圣的名字——须弥山,经过历朝历代佛教徒们的祈愿与营造,这里已经成为宁夏南部最重要的佛教胜地了。
  须弥山南北长1800米,东西宽700米,有132所石窟分散开凿在山麓的东南向崖面上,从南向北可以分为大佛楼、子孙宫、圆光寺、相国寺、桃花洞、松树洼、三个窑、黑石沟等八个区域,创于北魏,兴盛于北周和唐代,直到明代,仍然有石窟开凿活动。从北魏末年开始,这一带地区称作原州,明代才改成了今天这样的地名——固原。它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上的一个重镇,对于中原王朝经营西北地区有着举足轻重的军事地位。须弥山也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红色的岩体也适合于开窟造像,因此,给古代僧侣们的修行,为善男信女们的祈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为我们今天造就了一批佛教艺术瑰宝。
  在子孙宫区的崖面上,第14、24、32窟都是方形平面的中心塔柱窟,这里的塔柱更像方形面面的楼阁式宝塔,少的有三层,多的可达七层,在塔柱体的每层四面都开龛造像。有的窟在窟室内的壁面也开龛造像。这三所洞窟的造像中,有交脚坐的弥勒菩萨,有单独的坐佛或立佛,而中心塔柱四面的大多数龛内造的是一佛二菩萨,即形体高大的坐佛像和侍立于两边的菩萨像。第24窟中心顶层四龛的造像内容比较特殊,后龛刻的是乘象入胎,东龛是逾城出家,正龛是悉达多太子思维像,西龛雕着一尊立佛,手持一物,可能是释迦牟尼托钵起程,游化说法的情景。可以看出,这四龛的雕刻表现的是释迦牟尼一生中的四个重要故事内容,是须弥山石窟中唯一的一处佛传故事雕刻。三窟中的佛教人物形象都是面型清瘦、身材修长,属于北魏晚期的时代风格,而在有的佛像宽大服装的表面着排列密集的衣纹线,则又是北魏时期流行于西北地区的地方雕刻艺术特色了。
  1983年,考古工作者在固原县发掘了北周的原州刺史李贤墓,出土了波斯萨珊王朝的鎏金银壶和陶俑、壁画等大量的北周珍贵文物,曾经在文物考古学界引起了一个热门话题。这位李贤和西魏、北周的统治者宇文氏家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北周政权的奠基人宇文仄还曾经将两个年幼的儿子寄居在李贤家达6年之久,周武帝宇文邕西巡到原州时,曾亲自驾临李贤的宅第。用李贤这样的地位显要的人物经营原州,足见这里已被北周统治集团看作是军事重镇和后方基地了。而这段时期开凿的石窟寺,也以可观的数量,宏大的规模,精湛的技艺在须弥山石窟群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须弥山的北周洞窟主要分布在圆光寺和相国寺区,第45、46、48、51、67、70等窟是其中的代表作。这些北周的石窟仍然是方形平面的中心柱窟形式,与北魏时期所不同的是,中心方柱的每面只开出一个大龛,龛内雕造了大型的佛与菩萨像。佛像头顶的肉髻是低平的,面相方圆,双肩宽厚,完全摆脱了北魏清瘦的样子,形成了北周特有的厚重敦实的造型风格。第45、46两窟左右毗邻,是须弥山保存造像最多,雕刻内容最为丰富的石窟。第45窟稍大一些,在中心柱的四面物窟室四壁共有15所佛龛,大部分雕的是一佛二菩萨像,但西壁南龛的主尊是倚坐着的弥勒菩萨像,所以,这里面可以有代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的题材。它们的形体都比较高大,身高在1.8至2.5米之间,菩萨的身体表面有华丽的装饰,但由于后代佛教徒所作的重妆,很多已看不到原有的风采了。这两所石窟都有布满壁面的浮雕装饰,其中第45窟的顶部四坡面都以陪衬着忍冬叶的香炉为中心,两旁是一对相向舞动的伎乐飞天,手持乐器,身上的帔帛迎风飘动着;飞天之间是一个化生童子。中心柱座的四角各雕着一个象头,象征着四头大象承托着沉重的塔座。在柱座的每面还分别雕刻了八身伎乐人物,他们有的吹横笛,有的弹琵琶,有的击羯鼓,有的奏箜篌,欢快地演奏着美妙的佛国音乐。第46窟中心柱基座的四面除了伎乐人之外,还有神王和供养人的形象。
  第51窟由主室、前室和左右室组合而成,是须弥山形制独特、规模最大的一所中心塔柱窟。1920年的海原大地震,使窟室受到了夹重破坏。综的主室高约10米,宽14.6米,进深12.5米,中间立着边长5.5米的通顶大方柱,在左、右、后三面各开一龛,龛内是一佛二菩萨像。主室后壁并排端坐在长方形坛上的三尊佛像,高达6米许,不愧为中国北周石窟艺术中的杰作。
  唐代,是须弥山石窟艺术的繁荣期,保存至今的窟龛数最也最为丰富,主要分布在大佛楼、相国寺、桃花洞三区。第105窟俗称桃花洞,是中国石窟中较为罕见的一所唐代中心柱窟,在中心柱的每一面,除北壁里龛仅雕了一尊立佛外,其余各龛都有主像和胁侍菩萨。这些菩萨像的头顶梳着高高的发髻,身上绕着飘带,形体优美,亭亭玉立,展现了大唐特有的艺术风采。窟室械壁的后部还雕了一身展开双臂站立着的接引佛,是阿弥陀佛正在迎接众生们进入西方极乐世界的形象。
  在相国寺区,还分布着一系列成组的唐代佛殿窟,它们一般是方形平面,沿着正、左、右三壁设置有倒凹字形的宝坛,在坛上雕着佛与胁侍的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或二力士)像。这种窟是提供给僧侣们拜佛讲经说法用的,在它们的下方,还分散着毓成组的僧房和修行用的袢窟,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崖间寺院体系。
  第5楼的前面原来有木构的楼阁建筑,所以从明代以来这里就俗称为大佛楼。窟内高达20.6米的倚坐在弥勒佛像,仪态威严,表情慈祥,面对着山前的开阔地带,大有高居须弥山俯视人间众生的感觉。在人们的眼里,这尊大佛就是须弥山石窟艺术的象征。
  须弥山石窟中还保存了一些宋、西夏、金、明各朝代的汉文题记,在松树洼区还有几座明清时代雕成的喇嘛塔,对于我们了解这处石窟群的历史与演变也是很有帮助的。过去,我们对须弥山石窟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随着旅游业的开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个陇东高原北部最大的石窟群,必将越来越多地向世界各地的人们展示风姿。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