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涅般道大手印瑜珈法要始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一 入门教言
  西藏白教第二十四代上师白莲花
  (一) 世间教言
  具如他处所明。
  (二) 出世教言
  1 归依发心与上师相应以归依,发心,及与上师相应为发端。
  2 七支禅坐
  现证毗卢遮那论云∶端直其身,坐金刚座,专系一缘,为大手印。备此,双足应作佛座之式。双手平衡,置于脐下。脊柱劲挺,胸部前突。屈颈如钩状,下颚紧压喉结,舌抵上颚。心流常随感觉而起,以感于外物者为甚,是以目勿转瞬,或勿迁动,唯应注视一处,约当于五英尺有半之距离。上乘七支禅坐,名曰毗卢遮那七法,亦即了解心物过程之七法。所谓调整身体以深入禅定之五重法式,即由此成立。
  3 七支禅坐之果
  双腿交叉,调节入息。双手平衡,体内热流分布。脊柱劲挺,胸部前突,调节脑液,普及全身。屈颈调节出息。 舌抵上颚,目注一处,灵热入于中脉。如是五种气流,既入中脉,专司其他机能之气流,同时亦入。尔时智起,入于舍念乐住,名为身清净,或身无动,或身住本性。
  4 语清净
  出息既尽,止息出入,名为语清净,或语无动,或语住本性。勿思过去,勿思当来。亦勿作念,正坐禅关。所观真空,切勿视若无物之空。尔时,切勿尝试推究感官所缘之境,为是为非。至少应在少分时间内,保持禅观,勿任间断。令身安静,恰如婴孩酣睡之状,同时使心住于本性 (勿任心念流转也)。
  5 意清净
  古圣遗教云∶“心勿起念,亦勿造像。体常宁静,如婴酣睡。谦温虔敬,遵师教法。俱生之境,证取无疑”。谛洛巴祖师云∶”勿作意,勿思维,勿推究,勿观想,勿意念,心安住,本性境。正法大师月光青年云∶“心不外驰,为一切佛所践之道”。上来所引教言,名为意清净,或意无动,或意住本性。
  6 四念处
  龙树菩萨白王言∶“善哉大王,已知四念处实为诸佛所行唯一之道。宜与一切时,注视念处,保持不懈,以于此沉掉,一切行法无有用处故”。念之境相,为心不散驰。对法论释云念谓于习惯境,令心明记,不忘为证。
  入门教言竟。
  二 本文要义
  (一) 通俗修法
  1 修习专系一缘之瑜珈,证取身语意之境,即禅定之境
  (1) 缘于外物
  (a) 不调息缘物  
  缘于寻常物体,如小球形物,或小木段∶行者之前,置一小球或一小木段为所缘,勿任能知驰离所缘,或试认为合于所缘。唯应一心紧系所缘。观想上师,如在顶门,与佛无异。以发菩提心文,向之祈请并加祷语如下∶“深愿赐予恩波,俾证大手印之无上利乐”。祷毕,观想恩波摄入自身。并想自心已与上师净心交融。随即心住如是相应之境,以能持久为度。定中所经,刹那刹那,任何境界,应即按时禀告上师,然后继续住定。迫于疲劳,坚守所缘。禅坐之处,宜于远曙。心如昏沉,亦依此法举心使高,使不放失。掉举心生,宜坐禅室,降心使平。主要目的在令身心暂得舒适。缘于清净法物∶佛像∶或为金属体,或为布画,或仅心观佛像,灿烂金身,万行庄严,圆满相好,光轮环首,三衣加身,观想常在面前。字相∶观想月轮当前,大如指甲,上有哞字,细如毛发。种子∶观想种子,大如豆形,椭圆如卯,光耀夺目,应即缘之。
  (b) 调息缘物
  金刚诵息∶身心保持清净之时,应排除其他一切想念,唯心观每一息之出入。自初次默数至二万一千六百次。如此可使行者获得善巧,以知每日出入息之次数。复此,观想入息,起于何时 (出息后,须经若干秒钟),息入时,是何状况。并须思量,入息是否及于身体一部份以上。以如是修习故,心自随息出入而得调和。如是了知出入息之本性。复此,心缘息之出入,细观入息,如何自鼻端经由鼻孔达至肺稍。如何进入,并在出息前停留若干时间。如是修习,自能如实了知,息之每一出入是何色彩,须时若干,停留若干时间。复此,应就体内五大(即地水火风空)分别细观,勿使相混。观时,应注意吐纳次数之或增或减。次当观想每一出息为白色嗡字,每一入息为蓝色哞字,息在停留期间为红色阿字。如是出入息之每一部份,须若干时间,无待思量,当下便知矣。
  缘于壶形∶复此,缘壶形者,应用力吐出内部浊气,移使尽绝。分三部行之∶自鼻孔徐徐吸入外气;气入后观想成为壶形;使气留住,以持久为度。所谓心者,恒随息出入,念念转变,以不能离息专其所司故,甚难控制。今以如是修法,可以调伏,不复倚息起伏。
  (2) 不缘外物
  (a) 刹那念起,顿即根断
  依照上来教法,禅坐之际,以心随激荡而起念故,行者自觉百念丛生,连续不绝。既知一念之生,尚须抑制,应自作意,勿任杂念生起。是以一念初起之时,应立即自根断绝,续住于定。禅定时,力避起念。为时既久,终觉念起念落,接踵而至,为数无量,是为念之觉知。如是境界,谓之初住。初住者,所臻最初寂静之境。于是行者静观念起念落,不绝如缕,而默然无动于衷,如人止足河滨,静观洪流。一度心臻冥寂,纵为一刹那间,已能了解念之生灭。尔时,便觉想念纷至沓来,愈益增多。实则念来不断,不增不减,顿时而有。离念而立能止念生起者,实相是也。
  (b) 任念运行,不生分别
  心勿倾倒之法,即置念于度外,任其所之。既不为念所左右,也不勉强断绝,务使心如牧人任羊觅食,而继住于定。如是念将不起,心臻清净而系于一缘矣。复次,念犹闪动,有若流星,闪烁天空而连续不断。如前禅坐,相继安住寂静之境,名为寂静中住。尔时清净无扰,心任驰纵,心垢澄清。正法大师云∶“心任驰则静,水无扰则明”。瑜珈至尊云∶“心住本来之境正知开朗,此境相续,有如静流,圆智可证。心勿造像,亦勿调伏,永持寂静”。萨拉哈大师于与禅定有关之双重修法,提其要意,如下颂云∶“心为束缚,流于十方。如任散驰,坚定不摇。因知心者,顽强如驼”。
  (c) 心住清净本性,想念来扰不为所动
  如纺梵线∶心应持平,慎持,如纺梵线。纺线不宜过于紧密,也勿过于稀疏,唯应平均。行者坐禅,亦复如是。心勿太张,太张则念失调伏。亦勿太驰,太驰则懈怠必生。是以禅坐,心应持平。禅定之初,行顿断想念法故,心易紧张,行人则疲劳,应令心放驰,任意运行。本宗所传张驰交用修法,今已说明。心之张驰,犹纺线之疏密是以名为心应持平如纺线之境。
  如断草索∶令心离念,如草索裂断时此节离于彼节之状。此法行者应以坚强不屈之志,相续作意,心不他驰。以依上来教法,断念时,新念随生故。上来教法,止观双运,而新念生起,为定之障。观与能观,两俱遮遣,令心住于随顺寂静之境。此法名为令心断离一切想念,舍弃加行,如是离法,以草索断裂喻之。如孩凝视∶心如幼童,凝神而视寺庙壁画。心应系于能与能观,如象之拴于柱石。如是,则气流各自储藏于自有之孔道内。由修习此法所生果故,将见种种形相,或如烟雾,或轻清如以太,随得大安乐,如欲晕绝。观照身心能所俱遣,自觉轻安,如浮空际。在此境界,任何幻象异相之生勿因爱憎而心起取舍。如是离于取舍,即名令心住于孩童凝视壁画之境。
  如象无觉∶令心住于象触荆棘之境。心寂生照,识亦随起,“能止” (即上文以瑜珈方法摄入凝神状态之识)“所止”(即不绝起落之念)两相融即,前念后念,不再?以能止自起,不劳寻求,故名为识流相续,自然起行之境。此法令心住于如是之境,念起之时,即不止之,亦不为所动。如象触荆棘,默然不觉,因以名焉。
  (3) 最后寂静之境
  此际称为最后寂静之境,大海宁静,水波不兴,仿佛似之。如是寂静之际,以心臻静止,虽观念念生灭,不予相应,故谓之动静隔离之境。由此,行者已守一缘。观乎动静,不异不离。彼能观之慧,于行者体验无误之时,即为妙观察智,或名出世之智。词藻经云∶“所达之地,因如是修法,身心得殊胜调伏故,名为反照穹源之地。
  2 修习无生瑜珈,观察动不动性,以证超世识体
  (1) 观察动不动性
  寂不起照(念念生灭不舆相应),妙观察智之力自生。行者依力观察,心不动时,不动(或心)之性为何。心如果住于不动,如何由不动而动。动时,是否保持不动之寂静。保持不动之境时,是否尚有所动。动是否异于不动,动(或念)之自性为何。最后动如何转成不动。当下便知动非异于不动,而不动亦非于动相异。若如是观察,动与不动之性,仍未参透,应再观察,能观之慧与动不动性,是一是异。如是观察,行者以自证分了知空无所有。能观所观,不可分别。以如是不可分别之自性不可知故,所臻之地,名为心行处灭,或谓之言语道断。胜者主云∶“心着正的,纵正亦幻。超心如如,勿谓正的。能见所见,永不相离。”上师慧示,方悟真谛。关于上乘观法,智者静天曾开示云∶“当尔坚住寂静三昧,纵为刹那,心勿散驰。并复运用妙观察智,于念起落,分别细审”。迦叶所问经,以火与薪为喻云∶“薪摩彼薪,火顿出生。以有此火,二薪为焚。动静相融,胜智亦起。智既出生,动静泯灭”。如是以胜智反观,名为隐修善观察三昧。迥异唯智论者之禅观,以彼观察,仅为外在之色尘,或为待乎感觉而起。
  (2) 证入超世之体
  任何想念暗障之起,勿须舍弃,亦勿为所支配,任其生起,心勿倾侧,于其起也,观之而已。如是久之,以念未舍弃故,其实相(或空相)自然呈现。依次修法,一切似为启发心灵之障者,均可善用之以为行道之助,是以此法名为转障之道。唯观于念,了知能舍(即心)所舍(即念),性不相离,获得解脱。此法为圣道修习心要,或名穹源三昧。已得解脱,于一切有情犹未明心见性,顿起无限悲悯。行者终其身,致力修观,身语意回向众生,以依上来修慧教法,已悟色法非实故。如是显为自利之回向,于彼不足为害,如服密咒加持之毒物,不为所伤也。为审慎修习此法故,祈祷文式,特有规定。今述其一颂云∶“行道所见,余无取舍”。
  (3) 无生瑜珈三昧
  (a) 观察三时
  过现未三时∶观察三时,当如下说,过去之念已灭,未来之念犹未生起,自属无体。当前之念也不能确认其为现在。依是观察,久之自能了悟一切生灭性,不异三时之性。一切法本无,因心所现故。
  生灭时之非实∶萨拉哈大师于证悟生灭时三者自性皆空时,有偈云∶“生之于色,如空双遮。色若遣离,尚何云生。无始来时,性本无生。荷师显示,妙谛今证”。禅观之法,应依此颂行之。
  (b) 观察心色
  观察心色修法如下。心者为成自色法而有乎,抑非成自色法而无乎。如为色法,成自何色。如为外在境界,是何相状,是何色彩。如为内虑功能,亦如念之刹那生灭乎。如非色法,如何作种种相,又其如何生成。如是观察其心,如属色法,自可视为实在。但以胜慧观照,便知所谓心者,了不可得。是以不得谓为成自色法。再以胜慧观察,非为色法,亦非空无。如是非色亦非非色,不落两边,名为中道。如是堪证之实相,除须有上师导示外,仅凭演泽与归纳方法,心不能达。譬诸无价之宝,垂手可至,而未自注意。上师之导示,即使之注意也。是以如是导示,亦名大法。古德云∶“上师导示,深印心田。宝藏不远,藉此可见“。
  (c) 观察一多
  心者为一为多。如一,现见有种种相,如何是一。若多,则一切法本性无二无别,如何是多。如是观察,使知心者非多,既离于一多两端,名为不住于完全寂静或终灭之大手印境。行者如是证得寂静三昧,胜妙观察智独自显现。是以大手印(或为实相)名为无分别三昧。
  (4) 证入实相
  由于上来修法,一切信为实在之迷执已自心涤除,眼见者尽为幻妄,如灯幻形。是以经云∶”前后观瞻,遍及十方,目所能及,如如而已”。上师加被,妄执已除。自是而后,于人无求。
  (二) 非常修法
  1 转不可分离之色与心为一体之瑜珈
  (1) 藉睡梦之喻了悟色即是心
  梦中所见,不离于心。是以觉醒时一切色法,仅为无明迷梦境界,离心也无自性,以心幻成故。任何念起,或幻想之起,以轻安之心,任运观照。自悟一切外在色法与一已之心,及其内在色法,一一不能分离,立即转成一真实性。瑜珈之主密热日巴尊者云∶“昨日所梦,色心不异。梦为导师,尔等知否”。古德亦云∶“三界转变,成大悲心。无有少分,不随转变”。
  (2) 藉水冰之喻了悟万象本体无二无别
  现起万象(或万象所呈相状)以无自性故,可谓为自本体流出,虽非实相,而宛然有相。如是万象本体,永久融合,同属一性,犹水之与冰,一体而两相也。依此修法,便知安乐之与真空,光明之与真空,智慧之与真空,三者虽各为两相,实皆相合之一性,是以名为一切心行融合一体之现证。经云∶“如人了悟,一切如如。如如之外,不见一切。念诵记忆,无非如如。即所观想,亦为如如”。
  (3) 藉水波之喻了悟一切法为融合一行之境
  以波生自水故,一切法之如何由以空为自性之心出生,可以知矣。萨拉哈大师云∶“森罗万象,唯心造故,以是知心,无异上师”。此法名为周遍法界之一法,又为一中现多。行者于成就后,一切心行,皆证为空,盖智慧之果相也。
  2 一切法藉俱生无垢心(或大手印)之力,得以转成法身之无禅瑜珈
  应灭无明,既已消散,能灭亦止。所谓修道,已告成就,如旅行之业已完成也。旅行既终,则终点之外,别无可诣之处。行者于是获得大手印之殊胜利乐,证入无余涅般之境。
  (三) 教言提要
  大本生死变易法中,那洛巴尊者援引其享有盛名上师谛洛巴尊者之语如下∶“美哉斯慧,妙悟自性,言诠不及,非心所缘,余于此外,复何宣说。藉尔心印,了悟自性。令心安住,本性之境。慎勿作意,思量观察。须禅观,亦勿反省”。如是颂言,为上来一切教法之心要。
  三 结述
  (一) 了悟大手印并与之相应
  了悟大手印并与之相应者,层次有四∶达于寂静之境;修时体验应善用之;种种体验与暖等四加行,以及道上所践之各分位,应一一区别之;证得如是造诣之果相智应保持之。如是四层次为成就瑜珈之要素。
  (二) 践道时观察障碍与三误四迷
  践道之时,观察障碍与迷误修法如下∶色法为障,心之为扰,了悟心色不二,障碍自消;念起为障,了悟念与法身不二,障碍为消;本体起障,了悟本体色法非二,障碍消除。于禅定所生冥寂之相起执着故,至有三误。防止之法,行者之心灵进展应指向体验之超世正见境界。行者于修道时,易于迷入歧途者有四∶迷于空,应观空如大悲心,以对治之;迷于故步自封(即令心不进证实相),应证知一切法之自性以治之;迷于能止(试止念之起),应证悟能止所止,一体非二,以对治之;迷于所行之道,应了悟俱生大手印,并获得解脱,以对治之。
  (三) 体验与实修所生之知异于理论或因名显义之知
  体验与实修所生之知,异于理论所起之知,修法如下∶依于闻思,而明了心真实境者,仅为理论所起之知。了知一法异名即心真实境者,为体验之知。如实通达真心,直了无生者,方为信证。唯圆证之名,须俟与圆智相应,庶不相违。
  造文因缘
  以下为本文之来源。藏喀国王,名赞芬藏波者,发愿将大手印法要,与那洛巴尊者六法,编成标准经文,以价值九千六百卢比之红花,供奉编者(即王之上师白莲花祖师)。编者以本文显有甚多擅改篇段,混充录自各经论者,经于编时尽行删除,以大都难以征信故。惨淡经营,方成此书。以之流传,播利未来有情。编时,编者方闭关虔修心要于喀珠南山中,地名圆觉之心。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