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我国梵语教学之省思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人生杂志  113 期,84 年 1 月
  就佛学研究所而言,学习佛典与言如梵、巴、藏语,无非是想做为进一步探究佛教典籍之用。然而,国内在这些佛典语言的学习上,似乎还存有许多的困难,除了客观环境不足外,是否还有其他因素?
  笔者在赴日本留学之前,即对于同属汉译佛典文化圈的日本佛教学者,大多兼具梵、巴、藏三种佛典语言能力,除了叹为观止之外,也希望在留学期间特别留意:何以他们能如此?
  原来,国际上佛典语言的训练是将梵、巴、藏三者视为一体,而由此“三位一体”的理念所引导的训练方针,自有其特殊之处。
  一般而言,其基础训练步骤为:第一年先学习梵语;第二年则加学巴利语或藏语。对于巴利语,除了略速梵、巴文法之间的对应关系外,便直接进入原典导读。而藏语文字是渊源于梵语文字,在用语方面亦颇多机械性的翻译对应关系;因此,已具备梵语文法的知识知后,再来学习藏语,便可收事半功倍之校。
  另外,除了梵、巴、藏之外,加上汉语佛典,他们将此四者的关系,区分为原典与译典的两重层次,梵、巴为原典,藏、汉则同属翻译之典籍。如此分类,使四者定位清楚,而更能相得益彰。
  反观国内,似乎将这些佛典语言各自独立,如此在学习的心态上,若多学一种,也就不免多增加了一重的心理负担与压力。也由于“各自独立”的认知,故不论在学习上或应用上,皆难于左右逢源,更失相互发明之效。
  再者,就学佛研究上,兼具数种佛典语言能力的重要性来看,不论是以印度、中国或西藏佛学为专攻领域所需具备之语言的基本知识,不但能掌握自身的特色,进一步,也能取用其他领域的相关资料。果能如此,对于所研究之范畴,不但更具开展的可能性,同时也能有全面行的视野。否则,自我批判的资粮不足,一旦遇到彼此间的差异或矛盾所产生之激荡,不是排斥对方,固步自封,便是失却信心,人云亦云,不知所从了!
  “他山之石,可以攻错”,藉由国际学界研习佛典语言的概况,回顾我们的局限所在,进一步作为展望未来的借镜。《梵语教材与教学之基础研究》正是基于如上的省思,希望能为国内佛典语言的奠基,做初步的铺路工作。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