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业障的概念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从恶行中转开,
  一再一再地转开,
  在悲伤降临到你身上之前。
  因为如果你做坏事,悲伤注定会如影随行。并非是会有一个神坐在某个地方,当你做错事时他就惩罚你。错事本身就是一种惩罚,它本能地会带来自己的惩罚。
  那是业障的说法背后的整个概念。不需要有任何的神去做判断、惩罚、奖赏。而且只要想一想:如果有一个神在判断每一个人的每一个行为,而后据此做出处置——要惩罚某些人,奖赏其他的人——这样的神一定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发疯了!
  不,没有神在处理惩罚和奖赏这些事——那个想法是幼稚的。有一个法则,而不是一个神,一个象地心引力一样的法则。如果你走得不正,如果你酩酊大醉,你一定会在某个地方跌倒。并非是神在命令:“跌倒!”——只要地心引力定律就已足够。如果你走得不正,那么你一定会跌倒。地心引力定律会负责。如果你走得很警觉、持续不断的觉知,那时你不会受苦。
  一模一样的情形,业障也是一个科学的法则:行为的法刖。无论你做任何事都会有它自己本能的奖赏或惩罚。当你愤怒时,并非你将在下一世受苦。当你生气时,在你生气的当下,你已经在受苦了,不需要有额外的一世好给你惩罚。当你生气的时候,你是处在一团火中,你是在毒化自己的整个身体,你是在毒化你自己的整个系统。
  愤怒是有毒的。
  愤怒也许会伤害到别人,也许不会——这视别人而定——但很确定地,愤怒一定会伤害到你自己。
  如果你羞辱一个佛,那将不会伤害到他,但在你可以羞辱一个佛之前,你将必须经历很多内在的折磨。
  一个人走过来在佛陀的脸上啐一口痰。佛陀擦擦他的脸,而后问这个男人:“你还想要说别的事情吗?或者这样就够了?”
  他的门徒,阿难变得怒气冲天,这是很自然的。这个男人走过来,佛陀不曾对他做过任何事,而他却在师父脸上啐痰。这简直令人无法想象!阿难对佛陀说:“巴关,请准许我,让我显示给这个男人看,他需要被好好地修理一顿!”
  佛陀说:“阿难,你已经成为一个门徒了,但你一直忘记,而且那个可怜的男人已经受过太多苦了。只要注意看他的脸,注意看他的眼睛,里面布满着血丝。注意看他的身体,他正在颤抖。而在啐痰在我脸上之前,难道你认为他会是在庆祝、舞蹈以及歌唱吗?他整晚不曾入眠,整晚都处在不安的状态中。要对这个可怜的男人感到慈悲。还有比这更多的惩罚吗?这样难道还不够吗?而且他对我做出什么伤害?我只要将它擦掉就好了,这很容易。你不要因此而焦躁不安,否则你的行为是很愚昧的。为了他的错误,你却在惩罚你自己——这是纯粹的愚昧!”
  去看那个论点——这句话极具意义。佛陀说:“他做错事。而你为什么却在惩罚自己,阿难?我可以看到你正在沸腾,如果不是我在这里阻挡你,你可能会杀掉这个男人!你以和他同样疯狂的方式正在走入疯狂之中。”
  那个男人听到这整段对话。他很困惑,一头雾水,他无法预料到佛陀会以这种方式反应。他以为佛陀将会暴怒、生气,那是他想要的反应。激怒不成,他觉得非常的羞辱。这是如此的难以预料,佛陀显示出来的是慈悲和爱。
  而后佛陀对他说:“回家去好好的休息一下。你看起来很疲倦,你已经惩罚你自己够了。彻底忘掉这回事、它完全对我无伤。它怎么可能会伤害到我?而且这个身体本是尘土所生,迟早也将回到尘土之中,你做的事情并无大碍。回家去好好地休息。”
  男人回家,他首度感到如此完全的不安,佛陀的行为是如此地难以逆料,他无法理解。他哭泣、他流泪。他在黄昏时回来倒在佛陀的脚前说:“请原谅我!”
  佛陀说:“我无法原谅你,因为基本上我没有生气过,我要如何原谅你呢?但这样很好——你看起来比较平和而安静了。我很高兴。我无法原谅你,抱歉!因为基本上我没有生气过。但我很高兴,非常的高兴,看到你已完好如初,看到你已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看到你再度清醒。高兴地回去,并记得一件事:绝对不要再做出这样的行为,因为那就是你一直在为自己创造地狱的方式。”
  “从恶行中转开,一再一再地转开,在悲伤降临到你身上之前。”思维很多很多次都会向你建议:“做这个、做那个。”你很多很多次一定都会忘掉。你很多很多次都无法记住佛陀说过的话、我对你说的话,所以你必须一再一再地记得。慢慢地,这个记得将会稳固下来,将会在你的存在里变成一盏灯。那时你将不会被要求要记得,它将会在那里。它将会象一道灯光落在你的路途上,它将会指示你这条道路,它将会帮助你避免掉进陷阱里。一旦记得深深地在你内在稳定下来时,为恶变成不可能的事,邪恶变成不可能的事,善变成本然的、自然流露的,你已经进入莲花净土。
  莲花净土不是其他别的地方——它就是这里。它是一个你的态度、你的视野的改变。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事情改变,每一件事依然如故,但是你不再一样了。并非你被转换到另外一个世界——同样的世界仍然在继续,但你的视野已不再一样。你以一种新的方式看待相同的事情;你带着一种新的型态;那个型态就是门徒的型态,那个方式就是门徒的方式。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