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林崇安:禪修問答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林崇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1問:什麼是禪修?
  答:「禪修」這一術語,是由梵語「禪那」演變而來。「禪那」又譯作靜慮,是佛教訓練內心專注的一門功夫,後來禪宗六祖惠能提升其內涵為:「何名坐禪?此法門中,一切無礙,外於一切境界上念不起為坐,見本性不亂為禪。何名為禪定?外離相曰禪,內不亂曰定。」因此將修行的功夫,已擴大到行住坐臥當中,要能面對一切境界,內心清楚明白而不亂。今日將這一切動靜的修行訓練,通稱作「禪修」,英語是meditation。

  2問:禪修的法門有哪些?
  答:禪修的法門很多,漢地有祖師禪、念佛法門、密宗法門,西藏有大手印、大圓滿的法門,南傳國家有內觀法門等等。今日社會注重生活化,因而有生活禪、動中禪、安祥禪、內觀禪等等術語的出現。

  3問:禪修的基本目的為何?
  答:佛法的禪修目的只有一個:滅除自己的痛苦,並進而幫助別人滅苦。這個目的也可用「證得涅槃」、「獲得心解脫、慧解脫」等詞句來描述,而內涵不外是苦的止息。眾生的痛苦是來自「無明」:在生活中迷迷糊糊,看不清楚真相,因此,想要止息痛苦,就必須要有「明」,也就是要有覺性,要能夠正念正知。所以,禪修便是在於培養「明」、培養覺性、培養正念正知,使自己在生活中具足定慧,不再迷迷糊糊。

  4問:什麼是禪修的樞紐所在?
  答:禪修的基本要素,不在於外在的形式或名稱(如,禪、念佛、內觀、大手印等),也不在於禪修過程中出現的光影、佛相、神通、喜樂等等,而是要能在行住坐臥中,內心清楚明白而不亂,以覺性貫穿其中,以無我的智慧面對生活的起伏,使自己能寓修行於生活。如何培養覺性,可說是禪修的樞紐。一旦內心能夠覺性不斷,那麼,發之於言語,必然清淨,這便是正語;發之於行動,也必清淨,這便是正業與正命。只要禪修的方向正確,定慧會平穩地增長,煩惱會逐漸地削弱,痛苦會不斷地滅除。

  5問:禪修所得到的解脫是什麼?
  答:禪修者,可歸為二大類,只要掌握這二大類就容易看清修行的方向。這二大類便是「慧解脫者」與「俱分解脫者」。《瑜伽師地論》卷26說:
  慧解脫阿羅漢者,謂已解脫煩惱障,未解脫定障。
  俱分解脫阿羅漢者,謂已解脫煩惱障及已解脫定障,是故說名俱分解脫。
  所以,由滅除障礙的角度來看,在解脫的道上,有一類人尚未完全解脫定障,只要有某程度的定就可以直接滅除煩惱,稱作「慧解脫者」。另有一類人已完全解脫定障,並且滅除了煩惱,稱作「俱分解脫者」。這二類人的根性雖然不同,但是經由禪修所得到的,都是從煩惱中解脫出來。

  6問:慧解脫者要有何種程度的定呢?
  答:《瑜伽師地論》說:
  若有苾芻具淨尸羅,住別解脫清淨律儀,增上心學增上力故,得初靜慮近分所攝勝三摩地以為依止;增上慧增上力故,得法住智及涅槃智。用此二智以為依止,……令心解脫一切煩惱,得阿羅漢,成慧解脫。
  由此可以看出,走慧解脫者的路線,最少要修到初禪之前的「近分定」,此定又稱「未至定」,南傳佛教稱之為「近行定」,有時稱之為「剎那定」。南傳將慧解脫者又稱為「純觀行者」

  7問:俱分解脫者要有何種程度的定呢?
  答:俱分解脫者沒有定障,以奢摩他修成四禪八定的根本定,並能入「滅盡定」。在南傳佛教中,將「根本定」稱之為「安止定」,將俱分解脫者又稱為「止行者」或「止觀行者」。至於走菩薩道的人,由於目標大,一般也是需修四禪八定,走俱分解脫的路線。成佛時必然具足四禪八定,沒有定障,沒有煩惱障,也沒有所知障。

  8問:在今日繁忙的工商社會中,人們如何來禪修?
  答:了解「慧解脫者」和「俱分解脫者」這二種不同的路線後,就很容易掌握在今日繁忙的工商社會中,人們如何來禪修。很明顯地,在家眾若想修成「滅盡定」,必須放下俗務,接受長期的禪修指導才有可能達成,且指導者必須是「過來人」,故知一般的社會大眾較適宜走「慧解脫者」的禪修方式。至於出家眾,由於沒有俗務的分心,要走「慧解脫者」或「俱分解脫者」的禪修方式都可成就。

  9問:經上有提到「近分定」和「根本定」嗎?證據何在?
  答:經文本身雖未用「近分定」和「根本定」這二術語,但是依據經義,將「定」分成這二階段:
  (a)如《經》中說:
  「所謂此身離生喜樂之所滋潤、遍滋潤、遍適悅、遍流布」者,是指初靜慮的近分定(即未至定)。又說:
  「即此身中,一切處無有少分離生喜樂所不遍滿」者,是指初靜慮的根本定。
  (b)如《經》中說:
  「即於此身,等持所生喜樂之所滋潤、遍滋潤、遍適悅、遍流布」者,是指第二靜慮的近分定。又說:
  「即此身中,一切處無有少分等持所生喜樂所不遍滿」者,是指第二靜慮的根本定。
  (c)如《經》中說:
  「即於此身,離喜之樂之所滋潤、遍滋潤、遍適悅、遍流布」者,是指第三靜慮的近分定。又說:
  「即此身中,一切處無有少分離喜之樂所不遍滿」者,是指第三靜慮的根本定。
  (d)如《經》中說:
  「即於此身,清淨心及潔白心,意解遍滿具足住」者,是指第四靜慮的近分定。又說:
  「即此身中,一切處無有少分清淨心及潔白心所不遍滿」者,是指第四靜慮的根本定。
  (e)如《經》中說:「一切色想出過故,一切有對想滅沒故,一切種想不作意故,入無邊虛空,虛空無邊處」者,是指虛空無邊處的近分定。又說:
  「具足住」者,是指虛空無邊處的根本定。
  (f)如《經》中說:「出過一切虛空無邊處,入無邊識,識無邊處」者,是指識無邊處的近分定。又說:
  「具足住」者,是指識無邊處的根本定。
  (g)如《經》中說:「超過一切識無邊處,入無少所有,無所有處」者,是指無所有處的的近分定定。又說:
  「具足住」者,是指無所有處的根本定。
  (h)如《經》中說:「超過一切無所有處,入非有想非無想,非想非非想處」者,是指非想非非想處的近分定。又說:
  「具足住」者,是指非想非非想處的根本定。

  10問:什麼是祖師禪?有何依據?
  答:三祖僧璨大師的《信心銘》說: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此處指出日常修行的基本禪修原則:在行住坐臥中,遇到順境逆境都不生起貪瞋之心,保持內心的覺知而不執著,這樣就是走在大道了。由此可知,禪不在遠處,而是在這當下。敦煌本《六祖壇經》中記述著:
  何名無念?無念法者,見一切法,不著一切法,遍一切處,不著一切處。常淨自性,使六識從六門走出,於六塵中不離不染,來去自由,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莫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
  一行三昧者,於一切時中,行、住、坐、臥常行直心是,淨名經云:「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莫心行諂曲,口說法直、口說一行三昧,不行直心,非佛弟子。但行直心,於一切法上無有執著,名一行三昧。
  以上這些引述,不外說明禪的基本精神是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內心的安詳,不受六塵的雜染,將覺性貫穿在行住坐臥中,內心不起執著,「外能善分別諸法相,內於第一義而不動」,這便是禪。

  11問:什麼是生活禪?
  答:苦來自無明,因此,只要有「明」就不會有苦。明就是覺性,就是正念正知。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斷培養覺性,使之相續不絕,這種禪修便是「生活禪」。這種在日常生活中所呈現的定慧,便是滅苦的藥方。眾生的痛苦是來自「無明」:在生活中迷迷糊糊,看不清楚真相,因此,想要止息痛苦,就必須要有「明」,也就是要有覺性,要能夠正念正知,使自己在生活中具足定慧。

  12問:什麼是內觀禪?
  答:內觀是往內觀察自己身心的實相,本無動靜之分。但依禪修之訓練方式,而有動態與靜態之不同。靜態的方式,是側重靜坐不動,且閉目觀照為主。動態的方式則將重點放在所有行住坐臥四威儀,以正念正知來覺知自己的一舉一動,進而對念頭念念分明且不捲入其中。各家的技巧雖有不同,都要求將覺性(正念正知)貫穿於行住坐臥當中,並將覺察姿勢的變化視為禪修中重要的一環。

  13問:什麼是動中禪?有何依據?
  答:在整天的動作中,對自己的一舉一動念念分明,不斷往內觀察自己身心的實相,這便是「動中禪」或「動態內觀」。《大念住經》說:
  諸比丘!比丘於行時,了知:我在行。於住時,了知:我在住。於坐時,了知:我在坐。於臥時,了知:我在臥。此身置於如何之狀態,亦如其狀態而了知之。
  諸比丘!比丘不論行住歸來,正知而作:彼觀前顧後,正知而作;彼屈身伸身,正知而作;彼搭衣持缽,正知而作;彼食、飲、咀嚼、嚐味,正知而作;彼大小便利,正知而作;彼行、住、坐、臥、醒、語、默,亦正知而作。7
  以上這些訓練,便是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唯一要貫穿的便是正念正知(自己清清楚楚的覺性)。非常重視以「經行」來培養覺性。一旦覺性提昇後,對自己的感受、心念、諸法(念頭等)便能了了分明,而且不被苦樂所牽引,能保持真正的平等心。

  14問:什麼是念佛法門?如何運用於日常生活當中呢?
  答:首先,要盡力達成靜中的「一心」,而後步入動中的「一心」,說明如下:
  a覆誦名號,使它一直與心接觸,保持在那兒一直到念佛的人與能知之心合而為一。
  b此時呼吸與身體也似乎消失了,心不捲入其他對象,只有覺知保留,不與任何對象或名號成雙成對,此時已完全放下名號,所保留的只是存在那兒的覺知本身,這就稱做「心一境性」,也就是靜中的「一心」。
  c而後在生活中,遇到順逆,要使覺性不斷,不起貪瞋,在行住坐臥中磨練,使淨念相續,這便是動中的「一心」。

  15問:什麼是大手印、大圓滿?
  答:大手印、大圓滿屬於藏傳的禪修法門,同樣注重覺性,稱之為明體、俱生智、光明心等等,在生活中直接掌握光明的心性,妄念來時不去壓抑,也不追隨,一直保持清醒的覺性。

  16問:什麼是經行呢?要點為何?
  答:《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說:
  言經行者,謂於廣長稱其度量一地方所,若往、若來,相應身業。
  所以,經行是在一段適當的距離內(約十幾步)來回行走。行走時,全身放鬆,雙手抱在胸前或握在身後,以自然而舒適的步伐行走,內心一直覺知腳的移動,但不要東張西望,《聲聞地》說:
  內攝諸根,心不外亂而習經行,不太馳速,不太躁動。

  17問:經行有什麼重要呢?
  答:經行可以擺脫惛沈和睡眠的障礙來淨修其心,還可以很快得到正定和證果。在《根本說有部毘奈耶破僧事》17卷中,寶德長者子問阿難尊者說:
  「尊者!云何苾芻,決定修行,早得成就,意得正定?」
  阿難回答:「如佛所說,受三摩地,勤苦經行,速得正定。」

  18問:什麼是開悟?會不會退轉?
  答:一旦現證實相,體證身心的「無我」,才是真正的開悟,此時滅除了「身見」、「戒禁取」、「疑」這三結。只有這種開悟才不會退轉。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