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經濟學始於佛法式微處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熊秉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幾年前,我的老師、經濟學界的一位大老,因病入院。他得了膀胱癌,決定開刀切除感染的部位。因為他一向與人為善、受人敬重愛戴,所以住院的消息一傳出,前往探望的人很多。既然是癌症、又要動手術,而手術總有風險,所以老師的心情自然有起伏,隨侍的家人更是驚惶。老師的朋友和學生們,有人好心的送了一些佛教書籍,希望能幫助病人排遣。
  我到醫院去看老師時,在他床邊的小櫃子上,就發現有好幾本佛學叢書。我看了之後二話不說,跑到醫院旁的便利商店,買了兩本花花公子,送給老師「舒展心情」。
  當時的想法很簡單:老師即將動手術,可能是生離死別;佛教書籍裡,盡是宣揚人生有諸多苦難,最好能看破死生、掙脫苦難。可是,如果參透了生死,那麼死生如一,怎麼還會有「求生」的意志呢?看了花花公子,知道世界上還有很多「美好的事物」﹔活著才能欣賞,也才會激發出「鬥志」!
  後來,老師的手術很成功,復原的情形非常好。有一次,在電梯裡意外遇到老師,我問候他:聽說老師退休之後,反而更忙;現在掛了多種頭銜,一共領六份薪水!老師聽了,嘴角上浮現一抹慧黠的微笑,然後小聲的說:「不只六份」!這是多年前的往事,到現在為止,我還是不知道:那兩本花花公子,究竟發揮了多少作用。不過,最近再想起這一段曲折時,卻有些新的聯想和體會。
  在佛教的典籍裡,《金剛經》是公認很重要的一部﹔原因之一,是這部經典記載了佛祖圓寂前的開示。可以說是釋迦牟尼對自己思想的回顧和總結,也就是佛教教義登峰造極的結晶。《金剛經》的內容,環繞著兩個核心思維:離相無住、不住相布施。兩點思維的交集,是「離相」、也就是「不住相」。以日常用語來說,這是指不執著於表相,不為眼前的現象所拘泥和困惑。或者,換一種說法,就是在心境上能「歸零」﹔因為眼前的人事物只是過眼雲煙,而且美醜善惡是非對錯,都是相對的、是人所賦予的。因此,人可以掙脫這些表相的羈絆,有意識的讓自己的心境波紋不興、心如止水。
  無論是抹去自我、歸零、或心如止水,都是很難達到的境界。不過,對於有某些經歷人生鉅變的人而言,卻庶幾近之。譬如,曾經身罹重病、在鬼門關前掙扎許久,終於救了回來﹔或者,家庭曾有重大變故,妻離子散、家徒四壁。因為心境上如同跌落萬丈深淵,心情已如死灰﹔再回頭看身邊的小是小非、小利小害,自然可以淡然視之處之。曾經滄海難為水、登泰山而小天下,都是描述類似的心境變化。很多經歷重大變故的人,看破紅塵、遁入空門,也是同樣的道理。
  對於一般人而言,生活裡的是非起伏,多半不是滔天巨浪,而只是潮汐般的升升降降。在心境上,也就不容易大徹大悟、反璞歸真。不過,即使對大部份的凡夫俗子而言,《金剛經》的教義還是有相當的啟示:雖然外在的環境七顏六色、光怪陸離﹔然而,自己心境的高低,終究是懸繫於自己的認知。而認知,又是取決於自己的價值體系。因此,人總是可以試著說服自己,價值體系毋需太過精緻細密﹔鈍化精糙一些,反而比較從容豁達。即使在萬丈紅塵裡,《金剛經》的智慧還是有撫慰洗滌的功能。
  佛法的最高境界,沒有分別心,也就沒有經濟學的空間;一旦離開那種狀態,就進入了經濟學的領域。
  還有,歷史上除了屈指可數的高僧之外,對絕大多數的人而言,都不可能達到心如止水的境界。一旦離開那種境界,就表示有了「分別心」。心情不再是歸零,萬事萬物之間,也有了相對高下、美醜、善惡、是非黑白等等的差別。一旦有了「分別」,才可能作選擇;在認知上先辨認出差異,才能考慮怎麼取捨比較好。而權衡選擇取捨,正是經濟學的重要課題。因此,達到佛法的最高境界,沒有分別心,也就沒有經濟學的空間;一旦離開那種狀態,就進入了經濟學的領域──經濟學,始於佛法式微處。
  在智識上,這是一個極端的對比。佛法,意境高超絕妙,遠離俗世和紅塵;經濟學,和買賣交易股票期貨密不可分,鎮日在銅臭味裡打轉。一個脫俗,一個粗俗;一個全無算計,一個算計不斷。然而,在這兩者之間,卻有一道自然而然的聯結。而且,無論是對絕世高僧或一般民眾,這個聯結似乎都有一點啟示。
  在經濟活動裡,有難以數計的商品和價格,也有令人眼花撩亂的利率匯率等等。表面上看,這些物品和數字,都再明確具體不過。可是,追根究柢,這些數量價格的基礎,還是在於人的認知。人參魚翅的價格,不是來自於這些材料的本身,而是由人所賦予支持。人內在的主觀價值,決定了經濟活動所呈現出的客觀價格。只要人在主觀上調整認知,即使達不到心如止水、歸零的層次,也足以影響乃至於改變客觀的價格體系。
  不過,即使在個人的範圍裡,佛法和經濟學有某種巧妙的聯結;在個人的層次之上,佛法和經濟學的差別,卻有天壤之分。佛法的世界裡,個人可以自我修持,也可以度化他人。然而,無論如何,都是局限在個人的行為上。可是,在經濟學裡,卻是不然;個人如何生產消費、擇偶就業等等,都只是經濟學裡很小的一部分。經濟學的主要內容,是探討一個社會,如何由散沙般的個人,透過經濟活動能正常運作、乃至於成長發展。因此,在個人之上,有交換和分工,有群體組織,有典章制度。透過對這些活動的描述和分析,經濟學希望能歸納出人際互動的脈動,而且希望能有助益。和佛法對個人的教誨相比,經濟學的企圖和使命,顯然要複雜困難得多。
  老師手術出院後,我從來沒有問過他:是佛學叢書幫他度過身心的考驗,還是花花公子使他生機盎然?不過,無論答案如何,畢竟都只是個案,而不是通則。比較有趣的,倒是佛法和經濟學之間的關聯;也許,透過彼此之間的對照,對兩者都會有較深刻的體會吧!
  (作者:熊秉元.台灣.2004年)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淺談「死亡」
下一篇:無常是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