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什麼是無常?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黃威南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無」是沒有,「常」是固定不變;「無常」就是沒有固定不變的意思;也就是說:一件事情或一個物體,是不會永遠保持同樣的狀態而不起變化的。無常,是佛陀為我們開示的法義,是佛學中常用的專門術語;也是世間的真相。
  無常的現象恆常存在於這整個世間:草木的萌芽、成長、開花結果以致枯萎、凋落;人的一生│從嬰兒、孩童、少壯及至老死,當中無數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又有那一件是能夠被你我所永久掌握而不會改變、不會消逝在茫茫時空中的?這一切的一切,都在說明了一個事實:這個世間就像是一道巨大的洪流,所有的人、事,都只是水面的一些泡沫;洪流不斷地洶湧而下,它水面上的泡沫冒起來又破滅了,冒起來又再破滅了..沒有任何一個水泡是可以永遠浮冒在水面上而能免於破滅的。這就是世間的真相│無常、變易的法則。
  無常,也是你我都擁有過的生活經驗,只是我們常常都活得渾渾沌沌的,盲無所覺的,無視於無常的存在。想想看:曾幾何時,你只是媽媽懷裡抱著的小娃娃,現在卻已長大成人了,以前你只懂得牙牙學語,現在卻能讀書識字了目│這當中不是已經起了種種的變化嗎?現在的你不是早已和以前的你有著很多的「不一樣」了嗎?這不正在說明了一個事實: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無常的,不能保持永久不變的。那麼,無常,不正是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的生活經驗嗎?
  無常,也是一種簡單的生活常識。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都知道:把一顆種子放在泥土中,然後再對它施肥、澆水,給予種種的照料;有朝一日,種子定會發芽生長,一直到成為一顆大樹,為我們提供蔭涼或結出滿樹的果實。因為我們知道一顆種子不會永遠只是一顆種子,只要有著適當的環境和條件,這個﹁現狀﹂是可以被改變的。因為我們知道「種子會在適當的情況下產生變化」的常識,而利用這個知識得到了預期的成果。所以說,無常是一種簡單的生活常識。同時,我們也可以說:無常是一種自然界的法則。
  無常,也是今我們生起種種痛苦、煩惱的原因。因為人都會死,都不可能永遠生存下去,所以我們被迫面對生離死別,失去至愛的親朋好友的傷心難過。相對的,當我們自己年紀大了,身體逐漸衰老而越來越接近死亡的召喚時,內心便會恐懼、傍徨不已;我們畏懼著將要失去自己所珍愛的、所熟悉的人事,由於對生命有著無比的眷戀卻又不得不捨下這一切的原故而傍徨不已。
  或者,像前面所說的,我們把一顆種子放進泥土裡,對它悉心照料,期盼著收成的到來。然而,不幸的,突然湧來了一陣洪水,淹沒了整片土地,種子在大水中腐爛了。因此,再也不可能長成一棵遮蔭的大樹,也不可能結滿一樹甜美的果實了。這不是一件很今人失望的事情嗎?
  無常,真是一件殘忍的事實啊!它使得我們患得患失;它奪走我們所執著的一切美好事物;它令我們顯得手足無措,在種種難以預測的變幻中忽悲忽喜、又哭又笑。無常像一把尖利的刺刀,深深地刺痛了我們;無常也橡一個可怕的鬼影,在你背後不停地追逐著,使你不敢停下腳來,最後卻還是無法擺脫。
  無常,是一個巨大的力量;它使稚童變成大人,教含辛茹苦的父母展顏歡笑,卻又常常在轉瞬之間變換畫面:朝氣蓬勃的少年變成棺木裡的一具屍體,教白髮人送黑髮人,教肝腸寸斷的父母欲哭無淚!
  難道我們只能在無常的旋渦裡隨著它團團轉嗎?佛陀為我們開示了無常的法義,絕不會只是要我們無可奈何地束手無策。我們究竟該以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無常?如何在無常的得失之間保持安然自在?如何消除因為無常而生起的種種恐懼?如何認識無常、看透無常、超越無常?如何才能不再隨波逐流?
  總的來說,無常就是一種「可能」;或者,更精確的說,無常就是「轉變的可能」。在無常的變易法則下,今天將會過去,明天將會來臨;尚末出生的將會出生,已經出生的將要面對死亡;得到可能失去,末曾得到的可以通過種種努力和方法來獲得;只要有適當的條件和客觀因素就可能令一件新的事物出現,但當條件和客觀因素起了變化之後,有關的事務復將消失。簡單地說,無常不外就是生、死,得、失,愛、恨,悲、喜,開始和結束兩者間交遞互換的現象。反過來說,無常也可以是死而復生,失而復得,恨盡愛生,樂極生悲。
  一顆種子在泥土中腐爛了,我們或許說是:這顆種子「死」了。種子腐爛後,種子內藏的元素並沒有因此而「消失」--這些元素分解後被泥土所吸收,化成了泥土的一部分。所以我們說:種子「死」了,泥土中的新元素卻「出生」了。
  我們必須緊記:「無常」是一種「轉變」,但不是一種「宿命」。所以,無常是自然的、正常的現象,不是無可奈何的。
  第一章 如實觀察無常
  一切萬物無常存者,此是如來歿後所說。    --長阿含
  「這世間的一切事物都不可能長留而不改變的。」佛陀曾經這樣宣說。這句話出自長阿含經。據說這是佛陀臨進入般涅槃時給予弟子們的最後一次教誨。在佛遺教經中也有著類似的紀錄:「..世間一切會移動和不會移動的法,都是會敗壞的,有著不固定和不安穩的現象。」作為眾人導師的佛陀也無可避免地必須面對無常的事實,同時更在他本身將要入滅(去世)之前的最後一刻再一次強調這個事實。這使得那些企圖依賴佛陀的「庇佑」而免於無常、免於生老病死的弟子們的美夢全部粉碎。
  正如前言所提到的,無常的現象恆常存在於這個世間,是你我都擁有的生活經驗,也是一種簡單的生活常識;但是為什麼我們卻盲無所覺,並且從來不曾對無常的變化有所警惕呢?這都是由於我們總在一廂情願地「認為」變化不會這麼快發生,或者盲目地迷信有某種超能的神秘力量可以留住一切我們所貪愛的事物。
  換句話說,也就是我們從來都不曾正見我們所面對的世間和存在且中的種種見象。因此,在這一章裡,,我們將會對無常的現象作一番真實的觀察。
  我們的身體
  我們的身體將會衰老,將會染患種種疾病,在受到刀砍火燙時會受傷、會痛楚,隨著身體機能的衰退而終將漸漸步入死亡。在這之後,屍體將被埋進土裡,就像一塊木頭那樣,再也不會說、不會看東西、不會移動,全身冰冷而僵硬,再也沒有一絲一毫的感情了。最後,屍體還會腐化、朽爛,成為一堆泥土。
  從上面的說明中,我們清楚地知道:我們並沒有可以使自己的身體永遠不會變化的控制能力。而事實上,這種情況不僅是在死後才這樣,即使在活著時,我們也必須面對這種無常變易。
  從出生到成人,這種長大的過程並不是我們想要便可以做到的。身體的茁壯成長必須依靠營養的補給、水分、運動等許多條件。唯有當所需的條件都具足時,「長大」才會變成事實。隨著這些條件的不同,每個人的成長情況也會有所不同。例如:營養不良。
  我們的身體是由:頭髮、毫毛、指甲、牙齒、皮肉、筋骨、骨髓、五臟、腸胃、肋膜、痰膿、血汗、脂肪、尿液等等器官和分泌液所組合而成。另外,我們還需要食物燃燒產生的熱能和吸入足夠的氧氣。歸納起來,組合成一具軀體的元素不外下列四種:1.固體2.水分3.溫度(熱能)4.氣體。這四種元素在佛學的專門術語中叫著「四大」。就是這四大元素的和合在維持著人體的存在。
  當這四大元素的和合處在一種適當的情況中時,我們的身體就很健康。一旦四大失去調和,人就會生病。四大過度的失調將會使病勢加重,甚至最終將導致死亡。人一死,四大元素也就隨著分解、散滅了。溫暖的軀體失去了溫度,火大散滅了;血液、尿液和唾涎等各種分泌液將凝結而不再流動,水大乾了;風大也將隨著呼吸的停止而消散得毫無蹤影;剩下那由筋骨和皮肉等所組成的地大也將腐化而磨滅。由於四大的消散,人的精神作用失去了依持,也就隨之而消失。
  從中我們將可發現,人的身體是由種種元素所組合成的,一旦少了其中一個條件,人也不再成其為「人」了--你可以想像一個沒有地大:筋骨、皮肉的「人」嗎?或者一個完全沒有溫度的「人」?一個少了某部分「地大」的人,我們稱其為有所殘缺的人;一個體溫過高或過低的人,必定是個有病的人。至於完全失去其中一個元素的人,則必是一個死人了。
  因此,我們也就可以這麼說:身體的無常現象是出於各種條件(元素)的增減、組合或消散所造成的。
  類似的情況是否也同樣發生在我們的精神作用上呢?我們的情緒、記憶和意志是否一成不變?或者,也是無常而不會永久保持不變的呢?
  喜怒哀樂
  人的情緒是起伏而多變的。當所處的環境或所接觸的人符合己意時,我們的心情也就顯得十分愉悅、暢快。一旦遇到的人、事,都和自己的心意背道而馳時,我們就會覺得憤怒、不滿或者難過、失望。
  究竟我們的喜怒哀樂是如何產生的,情緒起伏不定的無常現象又是什麼因素所造成的呢?
  所謂情緒,就是身體感官和外界的事物接觸到而激發起的種種感覺;也就是感受。我們通過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和大腦來和外界產生聯繫,接受種種事物的剌激,從而引發好的感受、不好的感受和無好無不好的感受。
  當眼睛接觸到色彩或光線時便產生視覺;耳朵和聲音接觸時產生的是聽覺;鼻子接觸種種氣息則產生嗅覺;舌頭接觸味道產生味覺;身體(皮膚)接觸外界而產生觸覺;大腦(心)通過感官接受外界的種種剌激而產生思想、記憶等心理作用。
  感官和外界的接觸並非一成不變的。隨著方向、對象和環境的不同,我們所接受的剌激也有所不同,產生的感覺也就隨之而轉變了。這種變易的現象,就是無常。所以說,人的感受和情緒也是無常的。
  當眼睛接觸到今我們感到「舒服」或愉快的色彩或光線時,我們會說:這是美麗的、漂亮的;當某些色彩或光線讓我們產生「不好」的感覺時,我們則會說:這是難看而醜陋的。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耳朵、鼻子、舌頭和身體與外界的接觸上。感官不停地給我們的「心」輸送不同的資料,因而產生喜歡、討厭和無所謂等不同的情緒。我們喜歡美好的感受、厭惡甚至憎恨不好的感受;對於不好不壞的感受,則迷迷糊糊,不知道是該吸引或該排斥。當美好的感受消失時,一種新的感受又產生了--我們會覺得若有所失。這種「若有所失」的感受使我們產生了悲傷的情緒。原先的美好感受被「失去」這種不好的感受所替代;而當我們失而復得或者又接觸到一個新的、美好的事物時,同樣的程序將循環一次..這就是喜怒哀樂的真相。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的話,不難發現:這種「感受的循環」一直不停地在我們身上發生著,只是我們沒有注意到罷了!
  當一個人的喜怒哀樂循環變換得太過頻繁時,我們便說:這個人很「情緒化」。
  事實上,我們之中又有那一個人不是情緒化的呢?我們都被情緒所支配、控制,被它牽著鼻子走。只是有些人情緒的變化沒有那麼頻繁,感覺上「好像」是「不情緒化」的。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笑話:某個年輕男子在路上看到了一個漂亮的少女,於是他的眼光被吸引過去了,他的視線就這樣不由自主地逗留在少女的身上,不捨得移開。以致到最後,整個人掉進路旁的水溝裡。
  這似乎只是一個無聊的笑話,但其實的情形卻是:這個笑話幾乎每天都發生在你我的身上。當我們接觸到美好的事物而產生愉悅的感受時,我們總會對這美好的感受不停地「追逐」下去,渴望它能夠一直延續下去:以致最後掉入了煩惱的溝渠裡。
  從「以前」到「未來」
  佛陀曾經以一隻猴子來形容人心的善變。我們的心意就像一隻在樹林裡跳來跳去的猴子一樣,一下子抓住這棵樹枝,一眨眼又抓住另一根樹枝跳到別棵樹上去了。我們的念頭不就是這樣子嗎?這會兒想著:嗯,今天早餐麵包所塗的果醬還蠻好吃的;一會兒卻又想著:明天要和朋友一塊兒去看戲,該穿那套衣服才好?再過一陣子,我們可能又坐在那兒發著「如果我有一百萬..」的白日夢了。
  人們總是生活在過去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幻想中;一方面思念著已經成為往事的種種過去,一方面卻又擔憂那些還沒有發生的事情
  。
  我們總是說:「唉,如果當時..」或者「早知道的話,我就..」,再不然就是「萬一..怎麼辦?」年紀大的人喜歡「想當年」,年輕的人卻憂慮將來。一顆心就這樣在過去和未來之間來回徘徊,以致蹉跎了光陰卻從來沒有珍惜過任何一個可以被創造「可能」的現在!
  其實,時間就像一道河流,如果你不能配合流動的水勢,掌握每一個「動點」的話,那麼你就很快會被時間的洪流所淹沒了。
  從「以前」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時間是一串連續不斷的流動:「現在」曾經是「以前」的「未來」;而「末來」也終將成為「現在」,隨著再成為「過去」。我們將時間劃分為三個時式:過去、現在、未來。如果以年分作單位的話,就是去年、今年、明年;以月為單位的話,那就是上個月、這個月和下個月;以秒作單位..如果我們不斷把時間的單位縮小的話,我們將會發現,時間其實是從來都不會固定在某一個點上的;它只是在不斷地流過去、流過去...。
  事實上,時間的定義只是..生滅、生滅、生滅、生滅..的連續循環。不是嗎?如果說一個人有七十歲的壽命,也就是說他擁有七十年的時間。在這裡時間只是一個單位,用來測量生與死之間的差距。我們以日出(生;出現)和日落(滅;消失)的生滅過程來名為一個白天。這也就再一次說明了時間,只是一個假設,用來標誌一個從開始到結束的過程,對無常現象作一番測量。
  所以,「過去」這個時式所標誌的都是一些已經「滅」了、消失了的事物;而「未來」卻是尚未「生」的、出現的事物。不管是已經消失的或是尚未發生的事物,都同樣是無從捉摸的。那麼,單憑想像去臆測那又有什麼意思呢?眷戀從前並不能令往事重現,欣求未來也不見得就能得償所願。唯有當前一刻才是觸手可及的。
  你是不是真的能夠看清過去、現在、未來的急速交替呢?你是否懂得在「此刻」一旦成為「過去」時,不拖泥帶水地將「它」放下呢?
  一個只願緬懷往事或者對未來作種種妄想的痴人就好比一個腳步向前,卻頻頻回顧背後,或者眼睛望到了天邊,卻看不清面前的路面的人。這樣一個癡人早晚會踩錯果皮,跌得個焦頭爛額;又或者一腳踩進面前的深坑!
  思考、決定;判斷、經驗
  每個人都有思考和判斷的能力。當我們遇到某件事物時,首先,我們將通過種種感官去感知它;在感官與外界的接觸申,將產生好的感覺、不好的感覺或無好無不好的感覺。之後,我們會進行思考,然後做出決定。比方說,我的手碰到了一盆熱水,產生了「熱」的感覺;這時,我便會想:「好熱啊!我不喜歡熱,我要避開它。」於是,便有了決定;這個決定的意念就是我們的意志。接著,我就會根據對事物的認識來作出適當的判斷:「這熱是從水傳來的(認識),那麼,讓我把手抽離水中吧!(判斷)」而這種判斷將在我們的心中留下痕跡,成為一種經驗。
  不管是思考、意志、判斷或經驗也都是無常的。我並不是每次一碰到熱水就會把手抽開的。如果是在一個刮大風、下大雨的冷天,說不定我就會這樣想:「好熱啊!但是這讓我覺得很溫和,我喜歡熱,我要把兩隻手一齊放進去。」這樣一來,我就會作出不同的判斷而得到不同的經驗了。
  所以說,思考、意志、判斷和經驗等心理作用,和我們的身體或感受一樣,是會隨著外在的條件和環境以及個人各別不同的情況
  而改變的。
  可嘆的是,許多人往往忽略了這一點。一旦某件事情在他的經驗中反復出現多次之後,他便會開始覺得,甚至認定這個「經驗」是固定的、不會改變的。他會說:「一定是這樣。」或者:「一定要這樣。」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固執、死板的人。
  由於他對無常的真相沒有清楚、明確的認識,而導致他思想上的「死角」(或「盲點」),因為他不知道這世間的一切都是無常--沒有固定不變的,而依賴記憶中的慣性思維來面對相似卻不同的事物,致使他無法理智地觀察所面對的事物,活用經驗,調整作法。
  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觀察無常以認識無常的重要性。對於無常現像的認識將幫助我們更認識自己,也更認識這個世間:從而學會如何面對和處理生活中種種問題的方法。
  第二章 無常的性質
  「..如無常,如是動搖、旋轉、..飄疾、朽敗、危頓、不恒、不安、變易、..如沫、如泡、 ..捐減、衰耗..」            --雜阿含經
  就如前面所引用的那段經文所說的:無常的性質是動搖、不安的。所以,我們也說:無常是變易的法則;是一根木頭從完好到朽敗的過程;是情緒起伏不定、變化難測的形容;是從多到少、從強到弱;也是生滅的表現。
  無常,是不安穩、不固定的。那麼,是什麼使得它如此飄疾呢?
  因緣和合
  在第一章裡,我們對無常的現象作了一番觀察,發現:身體的無常是由於四大元素,即:地(固體)、水(液體)、火(溫度)、風(氣體)的聚合或消散;感受的無常則由於所接觸的對象有所不同...。
  總而言之,不外是由於主觀或客觀條件的和合或分散所引起的。
  別譯雜阿含經中說:「一切眾生皆是有為,從諸因緣和合而有,..若假因緣和合者,即是無常...」。
  什麼是因緣和合呢?
  「因」是直接條件或主觀因素。
  「緣」是間接條件或客觀因素。
  「和合」就是適當的、很好的配合在一起。
  「因緣和合」也就是直接條件和間接條件很好的配合在一起的意思。
  比如說:我們的身體是因緣和合的,那就是說:我們的身體是由四大元素適當地配合在一起所組成的。
  我們的感受也是因緣和合的。視覺是眼睛和色彩、光線的因緣和合:眼睛是因(直接條件),色彩和光線是緣(間接條件);聽覺是因緣和合的;耳朵是因(主觀因素),聲音是緣(客觀因緣);嗅覺也是因緣和合的,鼻子是因(能嗅),氣息(香、臭)是緣(被嗅);味覺是因緣和合的,舌頭是因(感官),味道是緣(被感知的對象);身體(皮膚)是因(主角),種種物體是緣(環境),所以觸覺是因緣和合的。
  因,是必須具備的、主導性的直接條件。
  緣,則是輔助的、配合性的間接條件。
  因是主,緣是賓。
  因是主角,緣是配角;這是一齣戲中眾演員的關係。一齣戲沒有主角則絕不可能上演,因此是必須具備的條件(因)。整體而言,則演員是因,道具是緣;道具是用來配合演員的表演、襯托劇情用的,屬於輔助的間接條件(緣)。
  以一棵樹為例,則種子是因,其餘的泥土、水分、陽光等都是緣。當因、緣具足時,於是長成一棵樹。
  這就是因緣和合的道理。
  世間的一切物質、感受、感想、意志、判斷、經驗、認識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的,這是永久不變的定律。小至微生物,如細菌,大至整個世界,都必須彼此相依、互為因緣才能夠存在的。沒有一個人是可以不依靠別人或其他事物的助緣而能夠單獨存在的。即使他躲到山林裡去,他也必須從樹上採摘野果、野菜來作為食物。這些植物都有賴於陽光、水分 泥土的滋潤才能茁壯成長的。所以,即使一個人獨自躲在山林裡,也還是需要間接地依賴大自然的種種事物。
  就像這樣子,世間的萬物互為因緣,彼此相依相存而得以生存、增長;然而因緣既有和合,便也當有分散。因緣和合而生,因緣分散則滅。生滅的變換,就是無常。
  事實上這種變換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只是我們不曾細心留意罷了!
  剎那生滅
  人並不是到了某一個特定的階段便突然間變成白髮蒼蒼、面有皺紋的。身體的新陳代謝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只不過它顯得很細微、很渺小,使得我們無法輕易察覺。直到這種新陳代謝完成了很大的部分時,我們才如夢初醒。這時侯,才聽見有人感嘆說:「啊!人老了!」
  植物的枯萎凋落也是一樣的。首先,可能是一片葉子開始枯黃、掉落;然後是第二片、第三片:樹枝也由頂梢開始,逐漸地一寸一寸往根部乾枯、萎縮,一直到整棵樹枯死為止。
  由於這種無常的變化十分微小,我們便往往因此而誤以為它並不曾發生。以為人是不會死的,雖然,我們的理智和常識會告訴我們這是絕不可能的。我們的內心卻一再存著僥倖或佯做不知不覺地一直拖延、逃避下去。
  就像我們總是以為金錢、財富、名譽、地位是可以被永久擁有的那樣。我們並不曾注意到:這些財富也是因緣和合的,是無常的。就以財物為例子吧!大火能燒、大水能淹、強盜能奪、賭博會輸、耗費會盡。我們擁有這些財物只是因為需要運用它,而不是為了可以永久擁抱它。我們必須清楚地認知這一切都是剎那生滅的,總有一天,在某種因緣分散的情況下,將會磨滅、消失。我們必須有一種「萬物為我所用」的態度,所有的物質都是一種工具、一種媒介以完成某件事務,切莫被它們所役使、所奴役。
  我們的身體也一樣。在無常和因緣的法則下,一切的疾病、敗壞和死亡都是自然而正常的。我們無須為此而不安和生起恐懼、害怕。生而有死,那只是一種自然的演變;又有什麼是值得害怕的呢?
  一開始便走向結束
  我們常常以一種慣性的思維來形容一個人或一件事物。比如我們說:這是一個年輕人--在說這句話時,我們忽略了其實這個人身體內的新陳代謝正在一步一步地使他走向衰老、使它不再「年輕」。然而,我們並不考慮這些。我們只盯著眼前這一刻的現象看,然後以一種「慣性的」、「想當然爾」來認識他、形容他。
  如果我們時時刻刻都透過緣起和無常的法則來觀察一切事物的話,那麼,一個年輕人,其實是一個正在步步接近年老的人;一棵茂綠的樹,則是將來的枯枝,甚至爛泥;一個初生嬰兒,其實是等待死亡的開始。
  這並不是一種悲觀的態度。我們這樣說法,只是因為這是一個事實。我們必須清楚而透徹地認識它,那麼,我們才可能採取正確的步驟。
  就一般的情況來說,清楚知道死亡的終將來臨後,我們將會更加倍的珍借有限的生命,趕緊在生命結束前,履行一切的義務和職守。知道一棵茂綠的樹有朝一日會變成枯枝,將警醒我們:應該更細心地照顧它,仔細為它澆水、施肥,施以適當的助緣使它得以繼續茂盛生長。
  有人以「一開始便走向結束」這句話來形容生滅的情況。這個形容倒是十分恰當、貼切的。不是嗎?當電影一開始放映時,放映機裡的底片便一寸寸地被播放在螢幕上,同時,尚未放映的底片也隨著一寸寸減短,以致越來越接近劇終的畫面。
  在佛學的術語中有四個名詞是用來形容這種從開始走向結束(生滅)的過程的。
  當我們要說明一個人的生命從開始到結束的過程時,我們便說其中包括了四個部分,那就是:生(出世)、老(成長及衰老)、病(身體逐漸敗壞,也就是得了病或身體機能衰退)、死(四大分離了,精神和物質的因緣和合也不再相互依存。)
  形容一個念頭的起伏時,我們用:生(念頭生起,在腦海中出現)、住(念頭在腦海中逗留、持續)、異(念頭轉換了)、滅(原先的念頭消失;新的念頭可能取而代之。)
  形容一個世界的生滅,則用:成(種種因緣和合,形成一顆行星)、住(因緣和合的情況被保持,其中也有一些變化,但不致影響全體)、壞(巨大的變化開始發生,因緣明顯地分解、敗壞。)、空(星體毀滅了。)
  說起來,即使是這篇文章本身也有他的變化,那就是:起(文章起首)、承(內容)、轉(高潮,重點或轉折)、結(文章寫完或是被讀完了)。
  第三章 無常是苦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無常即苦,...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  -雜阿含經
  人生充滿著種種的遺憾和痛苦,在佛經中將它們歸納成為八種典型,名為「八苦」。這「八種痛苦」就是:1.生苦2.老苦3.病苦4.死苦5.愛別離苦6.怨憎會苦7.所求不得苦8.五陰熾盛苦。
  中國古代有位詩人曾經感嘆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苦,便正是來自於「不如己意」,也就是「無法令自己感到滿意」,和自己所要求的、所渴望的有所差距,所以覺得不滿意,覺得遺憾,覺得很無奈。基本上,一切痛苦的產生不外如此。
  雜阿含經上說:「色無常,無常即苦...」所謂的「色」,指的就是我們的身體。這句經文譯成白話就是:「身體的表現是無常的(不能永久保持不變的),因為無常變遷,所以帶來痛苦...」。
  八苦中的生、老、病、死苦,便是來自於「身體」是無常的這個原因,以及受、想、行、識等「精神作用」是無常的原因。簡單地說,那就是:生命(精神作用與身體的因緣和合產生生命)的無常現象產生種種痛苦。
  身體的衰老、敗壞和得病影響心理的情緒和感受,使得身體上的痛苦蔓延到心理上。
  以老而言,當一個曾經年輕、漂亮的少女發現自己有一天竟然變成了一個雞皮鶴髮的老太婆時,她的內心生起惶恐、不安等種種抗拒的情緒,使得內心充滿痛苦。然而,事實終歸是事實,不管她再怎麼不願意接受「我已經老了」的這個事實,一切終歸無法改變。也許她並不甘心就此罷休,而嘗試以化妝、整容來企圖掩蓋這事實。當這種努力再次失敗時,雙倍的痛苦將降臨在她的身上。絕望的感覺再次嚴重地侵襲著她。
  病苦,那是我們每個人都有過的體驗。生病時,由於四大的不調而往往導致體溫的增高或者身體其他方面的不適。如果我們無法靜下心來,好好地躺在病床上休養的話,我們所承受的將不僅是身體上的痛苦。內心的焦慮、急燥也必定會啃蝕我們的心。萬一久病不起的話,那更糟了。死亡的陰影籠罩著我們:恐懼、疑慮、不安,總之就是苦不堪言。
  死,有人把它叫做﹁大限﹂,也就是﹁最後的期限﹂的意思。死,意謂著生命的終點。所有美好的感受(來自於感官的剌激)、喜愛不捨的事物(我們所渴求永久擁有的:我們的欲望)和我們所依賴的這個身體和精神作用都將滅去。我們對種種欲望的貪求被中止,於是,苦隨之而生起。「我再也不能擁有我所喜愛的一切了。」面對死亡時,我們的內心如此吶喊、掙扎。
  而生,正是一切痛苦的開始,所以列居首位。同時,這裡必須特別強調的一個重點就是:老、病、死等苦的形成原因正是「貪生」和「求生」--對生命無限延續的渴望。
  為什麼人會貪生怕死呢?究竟生有何歡,能令我們如此留戀;而死亡的背後又存在著一些什麼可怕的事情呢?
  生何歡。死何懼
  心理學家約翰.C.馬格思和理查德.L.馬格思在「死亡和死的心理學」一書中,綜合了死亡恐懼的心理基礎,得出結論說,人之所以恐懼死亡的心理原因有下列七種:
  1.死亡將人的一生做了一個總結,無論日子多好,死亡是一個終結。
  2.無法在死後繼續照顧子女家人。
  3.死亡可能給親友帶來打擊。
  4.死亡使得自己許多想做的事情半途而廢。
  5.懼怕死亡時的痛苦與淒慘。
  6.死後遺體會變得怎麼樣?會發臭?會枯萎?不可想像。
  7.死後世界到底怎樣,沒人知道,雖然有人說是極樂世界,但是到底死後會到天堂還是地獄?總是困擾著人們。
  簡而言之,這種種的擔心害怕、憂愁苦惱其實都根源於對「我」的執著。人們錯認有一個固定不變的「我」在串連過去、現在和未來。因此,擔心「我」死後會怎麼樣?會到那裡去?有時,我們把身體當作是「我」,擔心死後被埋在土裡會不會腐爛、發臭。有時我們又認為在我們的身體之中有著另外一個「不死」的「我」,不斷地在投胎轉世或者依附在不同的軀體上,也就是一般人所相信的靈魂。有時我們認為身體是「我的」,財物是「我的」,親友是「我的」,而擔心「我」死了之後,「我的」一切會怎麼樣?
  這種情況在生活中比比皆是。當一個人因為對自己的身體感到憤怒和頹喪而捶胸頓足來出氣時,他以為他在敲打著那個討厭的「自己」。實際上他所捶打的只是身體--這四大元素的組合物的一部分而已。那裡有一個叫著「我」的主體藏在其中呢?
  另外,有更多的人│幾乎可說是自古以來的每一個,都錯誤的執著感覺為一個﹁我﹂。每一個人都喜歡各種感官刺激所帶來的喜悅感,沉迷於器官上的享受而貪著於財、色、名、食、睡等欲望的快樂。誤以為這種種的事物和它們所帶來的美好感覺是真實而不會改變的。人們為了得到和保留這種種美好的感覺而追逐、爭鬥,得到就狂亂地占有著、消耗著,耗盡之後又再重新追逐、爭奪..一旦這個「我」的行動被宣布中止,也就是必須面對死亡的時候,人們便對於這種一向被依賴著的、妄執著的官能刺激將會失去的事實感到恐懼。
  但是事實上這一切都只是因緣的和合與分散;是生滅的不斷相續,如此而已。這一連串的生滅、生滅之中又如何可以找到一個固定不變的主體來稱其為「我」呢?
  苦的原因
  接下來,讓我們再來回頭看看八苦中的「愛別離苦」、「怨憎會苦」和「求不得苦」。而事實上,這三種苦的型態,在某個角度上也正好說明了一切痛苦的原因。那就是:得不到自己所要求的事物,或者說:我們的欲求無法得到滿足。
  樂的反面就是苦。
  和所喜愛的人、事相聚是快樂的;因此和所愛的分離(不能相聚)就是痛苦。
  和所厭惡的人、事或感受產生聯繫是痛苦的;反之,則是快樂的。
  因此,總結一句:苦的原因就是「所求不得」。如此一來,我們幾乎可以說:整個人生都是痛苦的大集合。為什麼呢?
  我們喜歡「生」,但有生必滅;失去生命是苦。
  我們喜歡種種美好的感受,但是所有的感受都是無常的,不會永久持續著的;當美好的感受消失時,也正是痛苦生起的時候。
  我們貪愛年輕的美貌,但是人總會老,一旦年華不再,便只有慨然長嘆,又那能不苦呢?
  我們討厭死、討厭不好的感受、討厭衰老--我們總是企求著不必面對這一切負面的情形,但在因緣和無常的法則下,所有的「轉變」都是必然的。如果要說這世間有著唯一不變的事情的話,那恐怕就是變化本身了!
  痛苦時,我們企求它趕快消失、過去;快樂時,我們盼求它能永遠保留、持續。其實,痛苦和快樂一樣:總會過去--痛苦從來不曾停頓在那裡,它和快樂一樣都是在不停的生滅、生滅...動搖而不安地流動著呢!
  其實在「痛苦」時,我們也並不是「一直」都在承受痛苦的。譬如說:當一個人面對老苦時,也許他大部分的時候,都在恐懼著即將來臨的死亡和抗拒著年華的逝去;但是當他在吃著美味的食物時,還是會覺得「很好吃」,看電影時也還是會為劇中一些滑稽的情節而開懷大笑。真正的「苦」只在我們接觸到那個令我們產生苦的、不好的感受的事物時才會出現。
  如果一個老人不停地去照鏡子,不停地去看到(接觸)老的情形,而又不斷在心裡生起抗拒的情緒,或者,他不停地在腦海裡思考著這個問題、想像著他是如何地厭惡衰老,那麼他也就在思想裡不停地和這令他苦惱的事物一再接觸--這使得苦生、苦滅,苦生、苦滅的循環過程頻繁地出現。痛苦,於是就像一層一層的波浪那樣:剛退下去又湧上來,重重疊疊、反反覆覆。這個人也就這樣長期地陷在痛苦的波浪中。
  無常是自然法則
  如果我們不去認為這個四大和合的身體,以及種種情緒等精神作用的「組合體」,是常而保持不變的話,我們也就不會再以身體來執著為「我」,以感覺來執著為「我」,以思想、意志、認識作用及它所引發的判斷和經驗來當作是「我」或「我的」,那麼所有的無常現象也只不過是因緣聚或因緣滅的自然法則而已。
  快樂是一種感受和念頭的生滅現象,是因緣和合的產物;痛苦也一樣只是一種感受和念頭的出現和消失,是直接條件和間接條件在某種特定形式下的配合所生。它們的性質完全一樣,那裡有什麼太大的差別呢?
  在自然界的法則下,植物和動物一樣都面對有生必有死的無常現象;可以說,這世間並沒有得以免於無常變化的事物。
  然而我們可曾聽見一棵大樹或一根小草在枯死時哀嚎啼哭,眷戀綿延、百般不捨?暗黃的枯葉酒脫地隨輕風無聲飄落;乾枯的樹枝靜靜地在風雨、蟲蛀的侵蝕下粉化為泥。
  人呢?為什麼人在面對生死無常時卻這般拖泥帶水、苦不堪言?是的,只因草木無心,人卻有情。
  所謂有情,即是愛與不愛,喜歡或討厭,以及在愛與不愛之間的一種迷亂、矛盾的狀態。因為愛上了某個人,我們便會對他(她)展開追求;在追求的過程中患得患失,得到了便覺得喜悅、愉快,失去時則悲傷、不捨。終於,所愛的人被留在身邊,兩個人便會這樣形容他們之間的關係:「我們的感情穩定,彼此已經有了足夠的了解..」其實,穩定了嗎?可以被完全了解嗎?我們已經知道,無常的性質是動搖不安的、不穩定、不堅固的;因緣的聚合、離散也是不斷地發生著的,四大時時新陳代謝,思想剎那生滅!整個世間,包括你我,包括每一個相愛的人,每一種你所珍愛的事物都如你本身一樣,在無常的洪流中從來不曾止息地流動著,如何穩定、如何了解!
  同樣的,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我們對某種感受或某種器物生起「喜歡」時。一旦喜歡一輛車子的話,我們便會設法去得到它。我們可能先去打聽它的價錢,再來就設法賺錢、存錢,找尋合意的車子和商店,最後把它買下來、駕著回家。你,終於﹁擁有﹂一輛車子了!問題是:你自己和這輛車子的身上都正在一連串相續的無常生滅之中--你正逐分逐秒、逐年逐日的靠近死亡,而車子也將隨著它被使用的次數和磨化的程度逐漸敗壞也。也許是車子先損壞了,也可能是你先死了。那麼,究竟又有誰曾擁有誰?
  前面已經提過,所謂「時間」,只是一個假設。所謂的「永遠」,指的只是一長串的生滅過程;所謂「一下子」,那就是一小串的生滅過程。比方說,以一個小時的開始為「生」、結束為「滅」的話,則一天為二十四個生滅。如果說,一個人在一天中有一萬個念頭的話;一天,也就等於是一萬個念頭生滅的過程。餘此類推,整個世間的存在實相,也就不難被洞悉、了然!
  人嘛!卻總是:愛生惡死、喜美嫌醜、貪新棄舊、求好惡陋;總是對種種事物分別、揀擇,一會兒喜歡、一會兒討厭;喜歡的就拼命追,討厭的則拚命嫌,卻不知道連這個喜歡和討厭本身也是無常的!
  沒有永恒不變
  當我們喜歡一件事物時,並不是每一分鐘都在「喜歡」它的。只有在接觸到有關事物時,喜歡的感覺才會浮現。
  譬如說一個人「喜歡」吃糖。只有在他吃到糖、看到糖、嗅到糖、摸到糖、感覺到有糖、聽到別人在說「糖」或想到糖時,喜歡的感覺才會生起。如果把他的感覺、思想、記憶和一切的感官作用都抽離了的話,他還可以用什麼去「喜歡」糖?
  我們的感受、情緒、思想、反應、判斷、意志、認識、經驗等等心理作用就好比一雙手。一雙去抓住那些給我們好的感受的、樂的感受的事物的手--我們緊緊地抓住這些美好感受所留下的印象,一再地渴望、企求它的重複出現。一旦這種渴求得到了滿足,我們所喜愛的事物再度給我們的感官帶來愉快、喜悅的刺激時,我們便告訴自己:這是快樂。
  然後,隨著這種感官所體會到的愉快、喜悅的刺激消逝時,我們又告訴自己:這是痛苦。
  如果我們不去緊緊抓住一切,如果我們不把那些感受視作是屬於我們的,如果我們清楚認識:人,只是物質和精神的組合,並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主體(我),這一切都只是正常的、平常的,大自然的法則;這一切都只是緣聚、緣滅的自然演變,本來如此、自然如此!
  (作者:黃威南.台灣)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